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源

2015-11-18 02:42|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0908| 评论: 9|原作者: 阳和平

摘要: 在2015年十月初的这次学习中,主讲人用不像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我们梳理了一下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以及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革命的失败过程和原因。这次讲座问题很多,尤其是他否定了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源,故望在此与主讲人进行磋商。

附录一:《现代世界的革命和反革命》【及评语

2015-10-5 10:35| 发布者远航一号| 查看: 368| 评论1|原作者: 国内某马列毛小组学习记录(四)

摘要: 今天讲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革命的失败。我们讲革命的失败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摸索阶级斗争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进程,从中摸索出未来革命可能产生的条件以及未来革命可能胜利的条件。

前三次讨论了各种理论问题,也涉及到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期世界无产阶级斗争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些概况。在接下来的几次讲座,我们将重点讨论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国际和中国的阶级斗争的实践,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探讨当代中国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规律【世界体系论还是阶级斗争?】。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这本书里,马克思一开始就说这本小册子的每一节都会命名为革命的失败。今天的和下周的讲座也要讲革命的失败。今天讲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革命的失败,下一次讲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革命的失败。我们讲革命的失败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摸索阶级斗争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进程,从中摸索出未来革命可能产生的条件以及未来革命可能胜利的条件【体系论实质上是回避四大基本矛盾的视角:国内劳资之间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帝国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帝国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所设想的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实现。世界无产阶级在奋斗了一个半世纪以后尚未完成的历史任务,能不能在二十一世纪完成?在二十一世纪又会在哪里突破?中国无产阶级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伟大历史使命?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以及在未来实践中要摸索的问题。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在1848年,不久就爆发了欧洲革命。从1848年欧洲革命到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大约是70年时间。从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大概是30年的时间。在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的30年时间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遭遇空前危机的时期,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到了灭亡的边缘。为什么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会遭遇大的危机呢?概括来说,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里所讲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前半期激化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由于政府规模很小,国家干预不强,不能够有效地应对矛盾。从1870年到1940年之间,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确实出现了越来越猛烈的趋势。

第二个方面,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核心国家之间,原来从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彻底打败法国以后,英国霸权得以巩固。1815年到1914年之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处在比较巩固的英国霸权之下,当时号称是欧洲的百年和平。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霸权国家,不仅是对霸权国家本身的资产阶级有利,而且霸权国家的存在,对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也是必不可少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要使它得到控制,不至于破坏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有一个霸权国家有效地调节这些矛盾【帝国成了一个调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矛盾的公仆了。为何英国不能有效的调节?体系论本身没有答案】,从而能够遏制这些矛盾的发展,保证世界范围的资本积累【世界体系论总是强调资本积累的共同利益】。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英国已经不再能够承担这种职能了,这样就出现了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局面。主要角色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德国。美国当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在海军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德国是欧洲大陆上主要的陆军强国。随着英国霸权衰落,就出现了美德争夺世界霸权的局面,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

第三个方面。在前一个时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空前扩张,取得了全球统治地位,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的阶级结构,从而造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新兴社会力量里面有两大力量,一个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另一个是非西方各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扩张过程中产生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新式的西化的知识分子,从而在非西方产生了受西方影响的精英集团。这两部分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的各种政治经济要求在原有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范围内都不能够得到满足,这样就产生了分别代表两种新兴社会力量的社会运动。在世界体系学说里面,叫做反体系运动。对西方工人阶级来说,主要是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对非西方的民族资产阶级、西化知识分子来说,主要是亚非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现代的共产主义运动,发端于西方工人运动中的激进一派,但是到了二十世纪逐渐演变成了在外围和半外围国家的激进的民族解放运动。【体系论的视角,而非阶级斗争的视角。

经历了这样大的冲击以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巩固。在美国的领导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行了重组,经过重组以后,上述的各种矛盾得以受到控制,从而重新建立了有利于世界范围资本积累的条件【体系论的视角有些牵强。霸权的确立成了体系的恢复】。这种新的条件最终使得世界资本主义得以出现战后二十多年的空前的扩张,资本主义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黄金时期。【明明是二战对资本的毁灭造就的全新的投资环境,体系论者非要说是什么条件的确立。

在美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怎样进行重组的?

这个重组也是分几个方面。首先,世界范围来说,随着美帝霸权的巩固,就出现了新的秩序,结束了美德两强争夺世界霸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前激烈竞争的局面。咱们过去常常说在冷战时期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美国,一个苏联,实际上苏联和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是相当不平等的,即使在极盛时期,它的经济产值也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的时候,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实际上是美苏两国,确立了战后的国际秩序。通过雅尔塔协定,美国承认苏联从东欧到东亚的一定的势力范围,以此为交换,苏联事实上承认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在此之前,通过解散共产国际,斯大林正式向罗斯福表示苏联放弃了世界革命的目标。

这一方面,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二战以后,希腊曾经出现很好的革命形势。在二战期间希腊国王逃跑,希腊共产党单独进行了反抗法西斯的斗争,并且得到了希腊人民拥护。法西斯垮台后,英国护送希腊国王和希腊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政府回来接管,遭到希腊共产党和希腊人民反抗。经过一个时期的斗争,到1947年,希腊共产党又控制了希腊大部分国土,英国的力量眼看就不行了。这个时候,英国迫不得已向美国求援,杜鲁门讲过这样一句话:英国在希腊问题上向美国求援的那一刻,就把领导世界的工作交给我们了。这样美国就承担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领袖的角色。希腊的邻国是保加利亚,与苏联也不远,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斯大林坐视不管。雅尔塔协定确立了战后的国际秩序。

第二个方面。面对广大非西方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美帝国主义也决定作出一定的让步。一个是提出民族自决权的原则,在战后美国对英国和法国施加压力,迫使它们接受亚非各个殖民地的独立。这样原来亚非的各个殖民地在形式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同时美国许诺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

第三个方面。核心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调整。这一点也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有意识的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地保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从而使战前资本主义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就往往发生资本家利润减少,利润减少,资本家就减少投资,投资减少利润就进一步减少,往往通过恶性循环发展成大萧条。在实现了积极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以后,在核心资本主义国家,这种战前常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式在相当程度上被克服。第二个方面就是核心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的调整,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西方工人阶级的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阶级妥协的局面。一个突出的方面,在西方国家的主要公司和主要工会之间,形成了所谓的资本劳动谅解,就是说西方国家的大公司利用它们的垄断地位,以及所攫取的垄断利润,可以向工人保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也不断提高,从而使西方的工人阶级可以分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利益。作为回报,改良主义的工会,愿意放弃对资本家管理权的挑战,同时帮助资本家约束工人,这就是资本劳动谅解。除了这个以外,另一个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福利国家的制度。美国在30年代实行的新政,实际上也是福利国家的一种形式。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承担起劳动力再生产的一部分成本。在传统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里,劳动力再生产完全是由工人阶级家庭自身承担的。但是在福利国家下,资本主义国家承担起劳动力再生产的一部分成本,比如教育的社会化、医疗卫生的社会化、养老的社会化,也包括工人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导致工人失业的这部分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化。这种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化有什么好处?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减轻了工人阶级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和风险,减少了工人阶级因为经济波动而突然陷入贫困和疾病的风险。对于资本家来讲,通过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能够为资本家提供标准的、质量比较统一的劳动力队伍。通过这样的福利国家,进一步巩固了战后的资本主义秩序【这一段的分析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地方太多,往往不知从何说起】。

这几个方面,1945年以后在美国的霸权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所做的调整,这种调整使的世界资本主义积累有了新的有利条件。但是在经过了十几年快速的积累以后,战后资本主义秩序很快就出现了新的矛盾。虽然刚刚提到的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都有利于克服二十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对于资产阶级秩序来讲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这些调整总的来说都有利于加强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是的,工人阶级的力量,作为一个阶级反而是消弱了】。比如说凯恩斯主义政策,就业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这样就使得失业率这一传统的约束工人的武器不那么有效了。福利国家减少工人再生产的风险也会鼓励工人对资本家进行斗争。资本劳动谅解也会使工人形成比较稳定的工资提升预期。这几个方面都有利于增强工人阶级斗争的力量【仅仅是经济上讨价还价的力量,政治上是步步倒退】。再加上本来在战后初期,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队伍,比如美国在大萧条刚刚开始的时候,当时还有四分之一的劳动力队伍在农业,五十年代的时候还有10%的劳动力队伍在农业。西欧农业劳动力比例比这个还要高的多,但是到六十年代的时候原来的农业劳动力就吸收殆尽,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六十年代工人运动的高涨【至少在美国不记得有这个高涨。人权运动、反战运动有,工人运动的高潮没有】。

    大家现在看到美国历史上平均利润率的图,这个利润率在30年代曾经大幅度下降。对于资本主义运行来讲,利润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对于了解中国未来的经济危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简单地说,利润率上升和高涨的时候,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比如说美国六十年代的时候,利润率一度达到20%。从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利润率一直是趋于下降的。当时不仅是美国的利润率,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利润率也是趋于下降,甚至是大幅度下降。这种利润率下降反映了西方工人阶级力量的迅速增长【奇怪的言论。生产过剩造成的利润率下降变成了工人阶级力量上涨的依据】,并且给资本主义积累造成了严重困难【工人阶级变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了?】。到了1968年,出现了世界革命高潮,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出现了严重动摇,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几乎垮台,甚至在美国当时资产阶级上层也认为如果越南战争继续打下去,很可能美国国内的安全秩序将无法保障。

 

   到了七十年代的时候,虽然世界革命高潮暂时过去了,但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并没有解决,因为工人阶级的力量仍然很强大【还是把危机归结于工人阶级的强大】,于是出现了停滞膨胀的局面。停滞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工人阶级力量强大,能够不断地迫使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另一方面垄断资本家又把因为工人工资提高带来的成本上升通过涨价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于是就形成了价格和工资的循环上涨。【这是一个连严肃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不能苟同的为大垄断服务的主流媒体的说教。如果这些厂家能够转嫁给消费者,那么他们为什么非要等到滞涨的到来才转嫁?这个说不通。其实这一转变还是要从生产过剩和统治阶级如何克服这一过剩的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利益集团之间博弈来分析。】当时的资产阶级政府面对这种情况手足无措,很高的通货膨胀伴随着很高的失业率,于是就叫做所谓的停滞膨胀。不仅对停滞膨胀的局面束手无策,本来在二战后,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都通过固定汇率联系起来的体系。比如美元和黄金的汇价固定在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然后美元又和其他国家的货币有相应的汇率。但是这个固定汇率体系到了1971年就坚持不下去了,美国没有那么多黄金兑换国外的美元,然后就改成了浮动汇率体系,布雷顿体系崩溃。1980年前后,在最严重的时候,美元曾经跌到800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如果按黄金来计算,美元大概贬值了二十多倍,美元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危机是很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被迫进行一些重大调整,表现在1979年撒切尔在英国上台,1980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里根和撒切尔上台后采取的经济政策,后来就成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基础。其中一个主要部分是货币主义政策,字面意义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控制通货膨胀,实际意义是紧缩货币供给大幅度提高利率,大幅度提高利率以后来主动制造经济危机,从而制造高失业率,破坏工人阶级斗争的力量,以有利于资本家恢复利润率,这就是货币主义政策的实质。在英国私有化起了重要作用,因为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比较多,美国没有那么多国有企业,所以不需要进行私有化,但是也有其他的一些减少政府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除了货币主义以外,英美资产阶级公开向工人阶级进攻,有两个著名的事件。一个是里根上台不久就挫败了联邦航空管制员的罢工,联邦航空管制员当时是联邦政府雇员,里根将原来的管制员全部解雇,然后用其他临时的、军队的管制员代替,这代表美国工人运动的一次挫败。另一个是英国1984年煤矿工人长达一年左右的罢工,抗议英国政府私有化和关闭煤矿的政策【这就是毁灭资本的措施】,英国煤矿工人的罢工也以失败告终。

    (有同学问:工人失业会导致消费不足啊,市场疲软怎么解决?)

这又和咱们传统学习的政治经济学不一样,过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都是由于生产过剩造成的,生产过剩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不足。这个表述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但是在二战以后,经常出现的甚至是典型的经济危机的形式不是由于工人消费不足,而是由于工人阶级力量上升减少了资本家的利润率。将来中国资本主义的危机很可能也是这种形式。所以对于八十年代的英美资产阶级来讲,他们首要关心的不是提高有效需求,而是破坏工人阶级斗争的力量,恢复资本家的利润率,当然这种做法对于他们自己也是有代价的。采取这些办法以后,到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利润率有所恢复,但是没有决定性恢复,与六十年代中期还有差距【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毁灭过剩的产能,生产过剩就不能克服。光靠打压工资适得其反。这反而说明了工资的上涨不是危机的起源】。货币主义政策在短时期内可以给工人阶级以很大打击,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迫使工人接受减少工资。虽然消费不足不是主要矛盾,大量工人失业同时意味着一些资本家破产,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采取货币主义政策以后,还不能够决定性地破坏工人阶级的力量,一旦资本积累恢复,工人阶级力量会很快恢复,资产阶级会被迫再次采取主动制造经济危机的政策。如此反复几次,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不断提高,会抛弃改良主义工会运动,会提出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但是你的理论正好为改良主义提供了借口。只要劳资能够寻找一个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经济危机是可以克服的】。事实上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经遇到政治合法性的冲击,如果没有其他条件,这种局面拖下来。。。(有同学问:小资产阶级大量破产,资本向大资本集中?)也不一定仅是小资产阶级破产。资本主义危机的时候,轮到谁破产也不是那么肯定,比如当时美国几大航空公司都处于破产或破产边缘。那么,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最低限度西方资产阶级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严重的话还可能使工人阶级政治觉悟得到决定性提高,造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

后来西方资本主义是怎么样摆脱危机的呢?与此同时世界政治舞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没有人要回答?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上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要根本地摆脱阶级斗争的僵局。(有同学说:冷战结束)冷战结束远不是能救世界资本主义的。要有一种变化能够根本性改变西方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对比。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和世界资本主义当时的危机当然有关系,但是苏联解体远远起不到根本改变阶级力量对比的作用。新自由主义这些政策当然是资产阶级对于当时面临的危机做出的反应,但是这些反应要达到期望的效果还需要其他的客观条件。那么通过单纯地短时期制造高失业,不能达到根本改变世界范围阶级对比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出现一个巨大的廉价的产业后备军,能够使得西方资本能够把利润率已经大幅度下降的产业转移出去,从而西方资本本身可以转移到利润率更高的产业。低利润率的行业转移到中国,剥削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这样不仅能够使世界平均利润率提高,而且能够对西方工人产生威胁效应。如果说你不答应减少工资、增加劳动强度等条件,工厂就会搬到中国、墨西哥。但是威胁效应要起作用,潜在的劳动力越多越好。

那么为什么中国能起这个作用,其他地方不行?

上回讲到,中国通过不平等交换,每年损失的劳动净输出大概是美国通过不平等交换获得的劳动净收益的1.5倍。没有中国提供的对外劳动输出,有可能美国超额剩余价值就不能实现。中国提供的廉价劳动力队伍大到什么程度呢?90年代中国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大概相当于全部经合组织(OECD)国家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总和。这么大一个劳动力队伍进入市场,而且是十分廉价的,具备一定技能和教育水平的。因为这个变化才解决了当时的资本主义危机【对!但是不是光有廉价劳动力就好了,还是因为一方面开放的中国给资本的扩张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渠道,另一方面大量西方的资本被这一转移所强行地淘汰】。六十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危机,从政治上来说,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动荡大概是从1968年持续到1989年;从经济上,1973年持续到1995年都是危机和相对停滞时期。九十年代上半期,美国利润率开始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到1997年达到了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的最高点,并且在以后的几个经济周期基本上维持在这个水平。大概在九十年代上半期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利润率才出现决定性恢复。大概从1995年以后,美国资产阶级媒体开始大肆宣传新经济,宣传新的网络、计算机技术革命。所以中国的资本主义复辟对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克服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了决定性作用。

如果中国没有发生资本主义复辟,那么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在八十年代以后会怎么样演变?中国是在七十年代开始和西方改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开始重新纳入资本主义体系的国际分工,如果中国采取另外的选择,如果苏联在八十年代后期没有解体,这些情况如果不一样,对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演变又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可以思考这些问题。

 

     核心国家的危机只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危机的一个部分,另外一个主要部分是半外围国家的危机。当时的世界谁是半外围国家?放到二十世纪中期,首先是苏联,然后是拉丁美洲的几个大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然后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然后是几个主要的南欧国家,比如意大利、葡萄牙、希腊,东亚的日本。半外围危机的阶级矛盾可能会和中国即将进入的阶级斗争激化的局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二十世纪上半期,这些半外围国家通过不同形式的社会变革,有的是通过革命,比如俄国,有的通过其他形势的内部变革,或者虽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但是其他形式的重大的革命,比如1917年墨西哥革命,通过这些变化,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到了二十世纪上半期,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出现重大危机,特别是核心国家出现重大危机,这些半外围国家成为主要的受益者。当然受益的方式和时间点各有不同,比如苏联和拉美主要大国,它们的工业化基本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期间起步的。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严重过剩,资本家大量抛售机器,包括当时最先进的机器。抛售机器是核心国家在当时转移旧的产业的一种方式。比如苏联在三十年代初期进口了大量机器设备,相当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致于三十年代末期斯大林可以夸口说:虽然苏联劳动生产率还不够高,但是就新工厂里的工农业生产设备来讲苏联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就是苏联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出口受益的程度。

      日本和南欧国家主要是在二战以后利用当时新形成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国际关系,有利的地缘政治条件,比如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的仆从国,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日本是少有的从半外围国家跃进到核心国家的例子【以人均GDP为标准的核心、外围论的错误论点。日本二战后并没有从帝国主义的宝座上退伍下岗】。二十世纪中期,苏联和拉美大国,成了当时的世界资本转移的受益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主要半外围国家都实现了比较快的经济增长,比如苏联、拉美、东欧、南欧、日本。到了六十年代,苏联、几个拉美大国、南欧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工业化,开始出现强大的工人阶级和强大的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主要指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以后,他们有新的政治和经济要求,甚至要求比照西方国家的工人水平。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以后半外围国家依靠原有的资本转移所进行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耗尽,也就是说它们处于既无法和核心国家在高技术上竞争又无法和外围国家在低劳动成本上竞争的窘迫的处境,使得半外围国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矛盾的焦点。在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半外围国家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阶级斗争的事件。比如1964年巴西发生军事事变,推翻了有进步倾向、民主选举产生的古拉特政府。1969年阿联德在智利当选总统,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通过民主选举获胜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1973年被军事政变推翻,阿联德牺牲,皮诺切特上台以后在智利实行了残酷的法西斯统治,智利工人阶级付出了血的代价。在经济上,大概在短短的几年里,智利的国民收入分配里面工资的份额从40%下降到20%。葡萄牙到了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面仅剩的仍然企图维持庞大殖民帝国的国家,到了六十年代亚非大多数国家已经独立,但是在非洲,葡萄牙仍然保持着莫桑比克、安哥拉、几内亚比绍几块殖民地,遭到了当地人民的反抗,葡萄牙派出殖民军镇压。非洲人民在反抗过程中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影响,领导人学习了大量的马列毛著作。在战争中,葡萄牙的殖民军连吃败仗,也接触了非洲人民解放运动的各种思想和马列著作,从而使得葡萄牙殖民军中下级军官的思想迅速激进化,在葡萄牙军队中形成了武装力量运动。在1974年爆发了康乃馨革命,据说各种颜色革命的起源就是这里。武装力量运动夺权后,葡萄牙共产党一度掌握政权。

   在社会主义阵营里,1968年有布拉格之春,1970年波兰发生大规模工人罢工,造成流血事件,当时叫格但斯克事件。整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个半外围都处于震荡之中。波兰1970年的格但斯克事件发生以后,当时的波兰执政党——波兰统一工人党的第一书记哥穆尔卡下台。哥穆尔卡出身工人,年轻时是纺织工人,二战前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多次被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原来的波兰共产党领导人被斯大林清洗掉。1943年,波兰共产党重建,改名叫波兰工人党,哥穆尔卡担任第一书记一直到战后的1948年,领导了波兰工人与资产阶级的战斗。因为与斯大林的分歧,哥穆尔卡先是被免职后来又被开除出党,1951-1954年被抓进监狱。在1956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发生了流血事件。当时是苏共二十大以后,东欧出现了去斯大林化时期。波兰统一工人党当时的第一书记奥哈布把哥穆尔卡从监狱请出来。当时波兰内部十分动荡,赫鲁晓夫怕波兰脱离华沙条约阵营,所以派军队大军压境。赫鲁晓夫未经波兰政府允许突然率领苏联党政代表团飞到华沙与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谈判,奥哈布在未通知赫鲁晓夫的情况下请哥穆尔卡参加波兰谈判代表团,并且告诉赫鲁晓夫,哥穆尔卡重新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在谈判的时候,波兰方面表示,如果苏联军队进入波兰境内,波兰武装力量将进行抵抗。后来谈判还是缓和了,中国共产党起了一定的调解作用。哥穆尔卡重新担任第一书记,他开始担任第一书记的时候,得到了波兰各界的拥护。哥穆尔卡执政期间,曾经是波兰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哥穆尔卡本人也十分简朴,长期住在工人公寓里。到了六十年代以后,波兰各种矛盾激化。格但斯克事件的直接起因是波兰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因此波兰政府想要提高食品价格,结果触发了工人罢工。实质上,波兰不能一方面满足资本积累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工人的物质要求。哥穆尔卡下台后,盖莱克担任统一工人党领导人,盖莱克年轻时在法国煤矿当工人,相对来讲受西方影响较多。盖莱克上台后采取了什么办法呢?现在觉得可能是很愚蠢的,在当时却是很受欢迎。又想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又想给工人涨工资,怎么办呢?借外债。那个时候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油价大幅度上升,各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叫石油美元。中东的君主国有石油美元又没有什么用,于是就存到西方银<

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1

路过
2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5-11-20 09:59
刘杰: 图1中,从1945-1980年,工会参与率远高于1945年之前和1980年之后,而且这是从1930年代增长起来的。这不可以作为工人阶级力量增长的证据吗?图1中“正式工人”应 ...
刘杰编辑的评论很中肯。有空写点东西吧
引用 刘杰 2015-11-20 09:59
图2并没说明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利润率下降。图3只有把这些点呈现在时间轴上才能看出工资增长率与利润增长率的关系,简单相关系数不管用。
引用 刘杰 2015-11-20 09:50
图1中,从1945-1980年,工会参与率远高于1945年之前和1980年之后,而且这是从1930年代增长起来的。这不可以作为工人阶级力量增长的证据吗?图1中“正式工人”应为“拿工资和薪金的工人”,应是关注的变量,“全部工人”其实是“全部就业”,包括个体户,参考价值不大。
引用 刘杰 2015-11-20 09:33
附录中“生产过剩的论证”并没有起到证明的作用。
引用 龙翔五洲 2015-11-18 22:18
作者提供的资料很有价值,谢谢。
引用 爱我中华99999 2015-11-18 18:23
阳和平同志的认真投入以及对中国事情的关心是许多地道的中国同志学习的榜样!
引用 远航一号 2015-11-18 09:21
水边: 我对两位学者本人都是尊重的,但是这个争论其实是再明了不过了,不客气的说,把大把时间讨论这个,我不明白怎么对我们搞斗争有帮助? 资本主义的危机是这个生产 ...
阳和平同志在国内是有影响的
引用 水边 2015-11-18 05:54
我对两位学者本人都是尊重的,但是这个争论其实是再明了不过了,不客气的说,把大把时间讨论这个,我不明白怎么对我们搞斗争有帮助?
资本主义的危机是这个生产方式的整个的危机,在任何一刻,都有多种不同的具体危机趋势在共同发生作用。在某一次危机中,凸显出来的是A,到了下一次,经过资产阶级的防备调整,可能就会特别显出B。主讲人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阳和平同志为了一定突出生产过剩这种危机趋势的重要地位,一定要把每一次资本主义危机都往这个地方解释,这就是标准的刻舟求剑,无法说明资本主义从福利国家到新自由主义转型的重大历史变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恐怕就把不准了。
不仅如此,阳和平同志还要在所谓学术讨论之外,去扣帽子,说这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还是要”改良“。这个批判实在水准不高,阶级斗争会影响资本主义运行,这就是改良主义了?我倒是没看出来,我看出来的是阳和平同志对于工人阶级的不信任,稍微一动就怕资产阶级收买。岂不知,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说我们是世界的主人,就在于资产阶级不是一定要收买工人,就算是想也没法真的收买工人,正如历史一遍遍的告诉我们的一般。主讲人只不过是把这个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说出来了而已。 ...
引用 远航一号 2015-11-18 03:05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9)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01:09 , Processed in 0.02723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