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世界革命 查看内容

关于托洛茨基、托派与第四国际的争论

2015-2-21 14:18| 发布者: 燧鸣| 查看: 3939| 评论: 3|原作者: 若羽、梅菲斯特|来自: 知乎

摘要: 在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时候还是要严肃地审视历史上经典作家的观点,托洛茨基既然以“不断革命论”立场闻名于世,上世纪中国和俄国的两场革命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他的理论。

江津的梅菲斯特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756223

【没有第四国际,只有负三国际】

关于托派历史,我认为目前国内梳理得最好的乃是曾淼的《世界托派运动》,本条答案也主要根据这本书归纳总结。

一、谁是托派

现实中已经没有托派完全按照托生前的理论行事,而且互相开除对方派籍,因此仅仅按照某一派托派的观点来划分都不客观,曾淼的书中,把是否自称托派作为两大判断标准之一。

 

为什么这一点竟会成为最重要的两大判断标准之一?

下文我们会看到,托派的理论并没有太独特的地方,归根结底就是共产主义者的政治正确。 如果不按照自认托派作为划分标准,就会出现,要么所有共产主义者都算托派、要么所有共产主义者都不算托派的两极化的判断。而且这样一来托派存在的意义就显 得十分诡异,实践中便发展成了“唯我独革”,“如果别人也能革命,我们为啥还要自成一派?”这也是托派喜欢分裂的原因所在。


二、纯洁与教条是孪生兄弟


托派自称纯正的马列主义者,并且在理论和教条上都严守第三国口头上的“具体结论”,概括起来是两大原则、三大主张:
两大原则:公有制、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性。
三大主张:不断革命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苏联是畸形的工人国家。
纯正的东西总是特别有逼格,因此常能吸引不少理想主义青年的加入,但由于教条化而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许多欧美学者和政治人物都在年轻时加入过托派,但最终选择退出。
托派的两大原则中,算是用来区分于斯大林主义的是第二条“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性”,意指斯大林主义的这套搞法是官僚包办,没有让工人阶级成为革命主体。
的确,“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性”是第三国际口头上所尊奉的原则。但要命的是,这仅仅是口头上尊奉。第三国际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工人阶级自发运动的产物,但实际 上却是先锋队自觉作用的体现。列宁在党内搞民主集中制,不仅西欧的卢森堡、而且托洛茨基一开始也是反对的,但恰恰是这种不民主的、“官僚包办”的搞法才得 以让革命成功。
对于这些问题,列宁的著作有许多隐秘教诲,没有把问题点明了讲,而谨守第三国际显白教诲的托派,自然就被带到沟里去了。托洛茨基号称是和列宁共同领导俄国革命的战友,可是单干就啥也成不了,相反托派自 成立第一天起就闹分裂。


1931年欧洲的工人反对派就打算成立一个“将托洛茨基排除在外的新的国际组织”,而后还经历了“阿米巴虫式的分裂”,迄今为止,托派已分裂为三十多个国际组织。这种组织上的缺陷,早已蕴含在理论缺陷中。



三、托洛茨基比你想象中更“保皇”
托洛茨基以批评苏联的官僚化闻名,但其实他是个保皇派。
托洛茨基从党内权力斗争失败的第一天起,其所考虑的就不是彻底和苏联撕破脸皮,而是从内部对其进行改造,用中国特色的话语来说就是“促使党中央左转”。
1923年托洛茨基写信批评党内的官僚化,得到许多普通党员的支持,但他没有将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而是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在 流亡国外期间,托洛茨基仍幻想回到苏联,一夜之间重新登上权力顶峰,在1933年之前对斯大林并不彻底否定。”在每条批评意见之后,他都格外强调苏联在其 政敌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流亡的先知》)。甚至1933年3月,托还向苏共政治局发出一封秘密信件(见沈志华、郑异凡主编的《苏联档案选编》第十 卷),要求重回党内领导层。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托洛茨基都没打算建立第四国际,而是自称第三国际反对派。


因此,托洛茨基对苏联的批判较保守,称苏联为“畸形的工人国家”。其中有两层意思,首先是说苏联仍然是工人国家,因为其搞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其次是说苏联的权力被官僚集团所窃取,所以是畸形的,但托认为官僚集团不是新的剥削阶级,而只是“工人阶级躯体上的毒瘤”。
相比于其他队苏联做出批判的共产主义者,托洛茨基

1、仍然说苏联是工人国家,而非官僚资本主义社会或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因此要“无条件保卫苏联”。

2、虽然批判苏联的官僚集团,但不承认其为新的剥削阶级。

3、认为苏联这种状态不能长久,要么工人革命重新夺回政权,要么官僚彻底把国家带向堕落,走向资本主义。
说穿了,托认为苏联是被坏人把持了政权的好国家,只要把中央的坏人清掉,换上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当政,国家就把身上的毒瘤清除了。
那么谁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呢?

托派。

所以说,托派强调的“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性‘,其实说的就是托派的革命主体性。”唯我独革“是托派存在的意义,所以在后世,因为策略和理论的纯洁性问题而导致的托派分裂,数不胜数。

四、”经典托理论“的破产与”正统托理论“的确立
你没看错,”经典托理论“和”正统托理论“是两个理论。
所谓”经典托理论“是原汁原味的托洛茨基主张,而”正统托理论“则是为了应对托洛茨基主义的理论危机,向现实妥协的各派托理论中,妥协的最少的那个。目前世界托派的主流是”正统托理论“。
前面说过,托派有两大原则:
1、公有制;2、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性。
这两大原实际是对苏联性质判断的归纳总结:斯大林官僚集团是不可能促进革命的,只会阻挠革命,苏联的进步性、革命性只能来源于工人国家,判断依据是公有制。
这种矛盾的判断就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
既然官僚集团是不能促进革命的,而公有制是进步与革命的判断条件,那么如何看待苏联在东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是不是工人国家?
1、如果承认东欧的公有制是进步,承认这些国家是工人国家,等于承认了斯大林官僚集团不仅是革命力量,还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不仅推翻了托派两大原则的第二条,甚至取消了托派存在的意义。
2、如果不承认东欧各国是工人国家,不承认东欧各国是社会主义,那么等于推翻了托派两大原则的第一条,即公有制不等于是工人国家或社会主义。
对 于东欧国家性质问题的判断,实际上是托派两大原则何者更重要的问题。”正统托主义者“将第一原则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他们被迫承认斯大林官僚集团也有一些进 步性,但是没法和工人阶级(也就是托派)相提并论。而”非正统托主义者“则把第二原则视作最重要的原则,干脆否认苏联和东欧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称其为 官僚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

目前,多数托派持“正统托主义”立场,但正如前面所说,这种立场隐含了否定托派存在意义的问题。这种内在的自我否定,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多数托派的托色彩越来越淡,所谓“越冲越淡的茶”。


五、阿米巴虫式的分裂
托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分裂的历史,前期其重要的分裂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1、要不要建立一个新国际。托一开始拒绝公开脱离第三国际,于是罗斯默、兰道等较有影响力的人都离他而去。
2、二战爆发,是否应”无条件保卫苏联“。第四国际五名执委,除托本人以外,均不赞同无条件保卫苏联,美国托派组织开除40%党员,旋即被第四国际开除。
3、要不要打入其他左派组织,导致第四国际首次分裂为两个国际。
4、两个第四国际合并,最终产生四个第四国际。分裂原因涉及到多个议题,大致如下图。


至于后期的分裂,数不胜数,不再赘述。


可以看到,托派的重要分裂事件都和理论与策略的纯洁性有关,而现实往往不允许你那么纯洁,矛盾的撕扯把托派弄得粉碎。


总结:
谨守第三国际口头上的教条,这既是托派力量的源泉,也是其失败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者既然自认是唯物主义者,那就应该也用唯物主义的眼光审视马克思列宁等人的理论和判断。

第三国际是二十世纪的搞法,实践证明跟不上时代了,所以批判第三国际的托派能够一直吸引一些人,但托派想通过退回到十九世纪的办法来解决二十世纪手段失败的问题,所以注定不能壮大

十九世纪已经过去一百多年,托洛茨基在世的时候就吃了教条主义的亏,今天的共产主义者更不该拜什么偶像。告别托洛茨基,也告别一切偶像。

顺便推荐下曾淼写的《世界托派运动——组织、理论及国别研究》

姜荣晨百合党委员长

之前看过专著,在网上也接触过不少托派。对于他们,只能说是典 型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从来没有在任何国家取得过政权。谈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但是一到实践基本就抓瞎了。就说说第四国际,这个流逗逼组织自己都几乎没统 一过,一开始就有一票人不满托洛茨基,因为对苏联政权阶级性质的分析不同,托老还念旧,坚持苏联是工人国家。中国的托派更奇葩,抗日战争的时候有托派就宣 传放日本人进来,然后让日本英美来一场世界大战,他们都被削弱了无产阶级就能掌权了。托先知被暗杀以后总算可以把他供起来当偶像了,但是内部又互相不服, 各种理论之争,比如说东欧国家算不算工人阶级掌权?还有策略之争,关于要不要加入共产党(主流)和社会党还是维持自身独立组织的争论,然后各种分裂,现在 最大的一排好像叫统一书记处来着。总之,共产党能革命成功,比托派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二是懂得权变不死抠理论。手机打字太麻烦先 这些吧。

对这方面一知半解……简单说几句……
共产党人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一种人,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具有几乎无人能及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共产党人的问题在于……一旦要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往往就要出事。这是个共产党必然面对的严峻问题,这时就出现了斯派和托派最大分歧:
托派看到了一半,认识到共产党必须“不断革命”才能保证共产党的“纯洁性”(这里待商榷,一时没想到更好的词),才能防止官僚复辟,共产党腐化。托派的解决方案是“既然变成执政党就要腐化堕落,那么我们不做执政党就好了”。
斯派看到了另一半,认识到苏联还没有能力领导”不断革命“,所以主张”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妥协共处,才能保住苏联革命成果。斯派的解决方案是“虽然变成执政党我们会变质,但我们既然已经成了执政党就要像执政党一样做事而不做革命党“。
于是两派再无弥合可能。
托 主义至今仍被视为一种”很浪漫“的理论,托洛茨基和托派人物的坎坷命运反而成了极具魅力和浪漫气息的故事,所以很多个人和组织都喜欢自称托派,把很多浪漫 的革命理想革命情怀都寄托在托洛茨基身上。但托派也是各国政府的洪水猛兽,他们是要不断革命不断保证共产党的”纯洁性“的,对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重大威胁。 不过,托派在绝大多数地区势力很弱。
拉美地区是托派影响力较强的地区,我印象中他们的观点是结合了部分毛主义和其他一些派别观点的,比如重视农民作用和重视殖民地革命。
当然也不绝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有数不清的大小不一观点不同争执不休的派系分支,在”最纯洁“(至少自认为)的托派当中尤其明显,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都自称托派,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燧鸣 2015-2-22 01:31
责编:燧鸣
引用 子_云 2015-2-21 08:35
云遮雾罩的,托派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反毛。
引用 马列托主义者 2015-2-20 15:43
这何来矛盾,官僚的反动性是一步一步实现的,十月革命的压力会产生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会越来越小,直到官僚彻底反动,复辟资本主义,在之前,官僚和工人群众的互动中成为主导力量,但是依然受到工人群众的压力,这种压力表现为要么官僚完全胜出复辟资本主义,要么工人群众完全胜出,实现政治革命,在这个中间,官僚在压力下可能会采取一些革命的举动是很正常的。



附:


四、”经典托理论“的破产与”正统托理论“的确立
你没看错,”经典托理论“和”正统托理论“是两个理论。
所谓”经典托理论“是原汁原味的托洛茨基主张,而”正统托理论“则是为了应对托洛茨基主义的理论危机,向现实妥协的各派托理论中,妥协的最少的那个。目前世界托派的主流是”正统托理论“。
前面说过,托派有两大原则:
1、公有制;2、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性。
这两大原实际是对苏联性质判断的归纳总结:斯大林官僚集团是不可能促进革命的,只会阻挠革命,苏联的进步性、革命性只能来源于工人国家,判断依据是公有制。
这种矛盾的判断就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
既然官僚集团是不能促进革命的,而公有制是进步与革命的判断条件,那么如何看待苏联在东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是不是工人国家? ...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7 01:18 , Processed in 0.01840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