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查看评论
引用 老工人1958 2015-8-28 02:37
今天,我们又该如何“造反”呢?就在这虚拟世界里吗?闲来笔游遑遑,激烈攻防嚣尘;工农迷惘依旧,主义寂寞深底。酣畅意犹闹处,在此忙碌何图?
引用 三人行 2015-8-26 03:05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21277
引用 子_云 2015-8-25 08:30
三人行: 2006年的文章,写得很好,很受教育。但最受教育的是,作者在现实中说理不走理,坚持保党救国不动摇,公开号召昔日造反派部下“不挺习挺谁?!”被人叹息“20年监 ...
请给出“号召”的网址链接
引用 三人行 2015-8-25 01:04
2006年的文章,写得很好,很受教育。但最受教育的是,作者在现实中说理不走理,坚持保党救国不动摇,公开号召昔日造反派部下“不挺习挺谁?!”被人叹息“20年监狱白坐了。”所以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以防“马列主义的骗子大行其道。”
引用 龙翔五洲 2015-8-24 23:28
木水: 非常谢谢编辑,我认为这是一篇重要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应该利用一切可以用的传播手段,把这个文章传播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当务之急。一定,切切。  很遗 ...
非常赞同。
引用 龙翔五洲 2015-8-24 10:45
“所有权并不等于所有制。所有制包括所有权、管理权、处置权。虽然所有权是所有制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内容,它必然要求管理权、处置权与其趋向一致,但管理权、处置权对于所有权也具有绝对不可忽视的反作用。搞得不好的话,利用管理权、处置权很容易改变所有权。”“所谓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即是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管理权、处置权还不能不暂时掌握在党和国家少数管理人员手中的矛盾,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同工人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说到了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要害,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重要内容。
引用 yiou 2015-8-24 10:14
有分析有批判读来自豪,有点捕蛇者说的味道。最近关于论述文革的好文章越来越多质量俱佳!
新浪那边只柯云路垃圾“芙蓉”让人恶心。
引用 王海明 2015-8-24 10:10
文章基本上是好的,有些提法不妥。認為所有制包括所有権、管理権、処置権是不確切的,所有制不包括管理権、処置権。管理権、処置権属于生産関係的第二項,即人們在生産過程中的相互関係。毛主席説:“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之后,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這里之所以説“基本”二字,是因為中国還不是完全的全民所有制,農村里是集体所有制,並不是指管理権、処置権。毛主席還認為,所有制基本解決之后,但人們在生産過程中的相互関係的革命是難以見底的。如果把管理権、所置権帰入所有制,並且認為管理権、処置権還尚未解決,實質上就否定了毛澤東時代的所有制已経改変了的歴史事實,也就否定了毛澤東時代的社会主義性質,或者説毛澤東時代建立的只不過是一个半社会主義社会。
引用 木水 2015-8-24 09:24
非常谢谢编辑,我认为这是一篇重要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应该利用一切可以用的传播手段,把这个文章传播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当务之急。一定,切切。

很遗憾,以前没有看到过这个文章,也不知道还曾经有这样的研讨会。可见,进行思想的传播的极端重要性。差不多10年过去了,我认为,这个文章的一些最主要观点并没有过时,相反,历史使得这些观点更加鲜明和突出。这个时候,采取各种实用的技术手段,来传播这个文章,应该可以起很好的作用。

我自己认为,这段话讲得非常好:宪政是目前一个时髦话题。所谓宪政,有资产阶级宪政,有社会主义宪政。将四大写入宪法,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正确诠释,是对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诠释,这三者就是社会主义宪政的核心。美国宪政是资本主义宪政的较好形式,但本质是较好体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管理权、处置权的一致。建立社会主义宪政要学习资本主义好的东西,就是要努力在宪政中体现解决生产资料公有和管理权还暂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矛盾的精神。将四大写入宪法正是符合社会主义宪政精神的科学之举。

“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管理权、处置权的一致”,这是核心的核心,是文革实践的最主要目标。当然,历史在这里产生了曲折,中国人民作为整体没有能够达成这个目标的突破。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像这种巨大历史突破,是绝对没有可能一次就完全成功的。文革已经开辟了伟大的历史先机,中国人民应该继续努力,继续这个历史先机,完成这个历史的巨大突破。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 14:01 , Processed in 0.014297 second(s), 5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