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进步青年的业余生活改造为思想斗争的阵地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03:27:2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谦逊的白骑士 于 2024-3-20 03:27 编辑

一、前言


各位:

    我们等来了幻想摔碎的时刻,所有看似美好的期许和展望,在过去、现在、未来迎来了他们的历史。期许和展望的说辞和停步不前的时代共同丧失了说服力。此刻,我们终于可以尝试面对未来了。


    可是这个时代不愿意我们面对未来,他们更想看到我们怀抱着那些并不实际的期许和展望,在他们描绘的星辰大海里溺死;


    他们更想我们情愿地剜掉面对未来的眼睛,盲目地等待命运;


    他们更想我们甘心地剪除自由飞翔的羽翼,沉默地成为牢笼的景观;


    他们更想我们献身于南辕北辙的熔炉,承载他们远航彼岸的梦想;


    他们更想我们沉湎在过去,留在马克思前的黑格尔里,留在新文化运动前的封建礼教里,总而言之是留在过去的过去里!


    我们不该允许!我们绝不允许!


二、总纲


    为了更好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响应学校xxxx的召唤,现拟成立xx协会/社团,一个自治性质的,半学术化半政治化的学生组织。旨在为高校的进步青年学子,提供交流、交友之平台;探讨学术、社会问题之场所;发展身体、心理健康之领域,缓解年轻学生的焦虑和迷茫,共同进步,以积极、向上、昂扬的姿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三、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如此严肃的事情,如果不进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未免显得我是故意逗大家开心,拿大家寻乐子,要避免这件事走向荒诞滑稽的范畴,我们则要对这一方案进行可行性的分析。

在组织尚未正式创立,活动内容尚未明确的时候,何言这一校内学生组织的可行性呢,无非是对于现今社会,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同生态位组织或者说是主体,进行优缺点分析,接下来我们开始:

    1.学生会:

对比于我们将要成立的社团,同为校内的学生自治组织的学生会,用简单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为人爪牙、羽翼。是建立在丧失独立性、先进性等代价来换取利益的立场之上的。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单纯为了否认、贬低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位为了攫取利益所作出的牺牲和努力。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代价到底有多么沉重呢?沉重到了你,登陆一个手机软件,B站、小红书、知乎、虎扑、贴吧,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批判、谩骂、否定学生会,而恰恰是这样的负面内容竟不能够丝毫动摇他们追求进步的渴望。

    老师,我太想进步了。

    沉重到了他们自以为得意时所抛弃掉的不成熟、不理智,正是我们与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最大的不同。

    回到可行性分析。

    其一,没有自主性。所谓的学生会是自治组织其实是一个关上大门的狂欢,宴会里的宾客无论怎样纵横喧哗,门外的路人看不到,而门的里面到底还是在团委、党委老师的翻云覆雨之下。一旦脱离了老师对学生会的实际控制,学生会由于没有中心纲领,就会失去所有行为的目的;由于没有自我建设的人事结构,组织内部就会同床异梦。

    其二,没有先进性和政治性。先进性和政治性这两个属性互为补充。没有先进性的政治纲领,又何来政治性的为同学服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同学们没有政治谈,你谈什么代表同学?你参选这个部长那个主席的陈词,从来没有被默认是学生会会员的全体同学听到过,大家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先进呢?你的先进性还没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就巴不得人家先认识到你的政治性,这个见面要喊部长,那个见面要认主席,而参选宣言里的“为同学服务”,说白了,恐怕是为老师的政治服务,为自己的先进服务吧。

    2.模联:

    就是模拟联合国,我不知道大家到底有没有参与过这个组织,我姑且为没有参加过这个学生组织的大家试着形容一下,这个组织的活动内容是:组织一群学生,这群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学校,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自费去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就一个议题或者多个议题举行会议。这个议题可能是政治的,可能是文化的,可能是其他的。考虑到大多数的同学可能并未参与过,也未了解过,我们直接开始分析。

    其一,学术门槛高。模拟联合国举行会议的条件有相当高的门槛,他不仅要求与会者对即将展开的议题有充分的了解(打个比方吧,别的不说,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区别是什么?新教和天主教的区别是什么?而会议的议题往往要在这些基础上更深一步),还要求与会者对于联合国举行会议的程序非常熟悉,什么是背景文件,什么是动议motion,什么是简单多数,什么是绝对多数。往往参加这个组织活动的学生,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熟悉这些内容。

    其二,组织费用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住宿,一个会议举行两到三天,住宿费大几百就没了。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其他政论主体

    这个社会上还有其他主体,也与我们提出的理念具有相同的生态位,例如以马前卒工作室为代表的政论性自媒体,我们下面也对其尝试剖析。

    其一,立场先行。这是政论性自媒体往往不能够避免的特色要素,两边说好话的往往是两边都得罪,干脆设置明确的倾向,先占住一个立场,再慢慢吸引相同立场的人加入这个阵营。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受众单一,久之容易形成信息茧房。

    其二,孤身作战。个人或者小团体容易成为打击对象,将要面临的公权力的打击都将是毁灭性的。此外,对于自媒体来说,提问题是他,解决方案还是他,容易走上盲目自信的道路,以至于忽略了策略而过分专注于目的,犯个人英雄主义的毛病。

    4.我们的组织

    以上各个主体我们或多或少都进行了一些分析,而从这些分析中我们终于能够获取我们即将创建的这个组织真正的有利定位。

    (1)关于自主性:坚持学生自治原则不动摇,如果一定不能避免受到公权力诸如学校、老师的干预,则应遵循敌进我退的游击战原则,果断放弃原有阵地重新开始。

    (2)关于先进性和政治性:作为青年学生,要加强政治方面的建设,要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的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另外在组织中,始终以为同学服务作为纲领之一;要做好我为同学服务多,同学把我捧得高的心理建设。

    (3)关于学术门槛:采取半学术化的表现形式,学术和通俗两手抓两手重,以期达到跨越知识壁垒,消解信息茧房之目的。

    (4)关于组织费用:最大程度地采取低收费的方式,以降低参与同学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公布财务明细,设立支出方案,以避免个人破坏行为对组织的打击。

    (5)关于预设立场:没有预先设立的立场,敞开大门,广开言路,鼓励任何形式的讨论和学习。

    (6)关于组织形式:采取团队集体行动的模式,避免出现个人或小团体试图掌握组织的野心家行为。决策上,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组织建设上,则遵循学生、干部不分家的原则,实行轮值制。


四、实现方式


    1.活动内容

    活动的内容主要以定期组织的形式开展。

    第一部分:XX论坛

    论坛由两个会议程序组成。

    其一,政论。大家不要谈政色变,所谓的政论,就是要谈跟我们青年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可以谈时局,可以谈变化,可以谈学校,可以谈专业,可以谈立场,可以谈矛盾。大家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立场难免有不相同的地方。针对这些立场不同的情况总的原则有一个,就是“难免错,一定说”。怕错,就意味着你要把自己关在信息茧房里,关在社会营造的种种壁垒里,与其落实到实际的行为再去承担成本,不如就把现在的想法跟大家做个分享,大家也不要急于批判、否定,说一说他想法的优点,也说一说他想法的缺点,尽量做到客观。为避免大家一时想不出来有什么尖锐的问题可以谈,我举个例子好了:女权的问题。尖锐吧,息息相关吧,女同学没有告诉过你,难道他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吗?为什么非要拖到以后谈呢?男同学也请不要回避,这个世界不只有一个性别啊,除非你铁了心,说我就要做“武装直升机”。

    讨论的过程要注意:1.有序的讨论,论坛不是菜市场,凭声音比高低;2.禁止人身攻击。其实大多数人都反对人身攻击,尤其是自己作为攻击对象的时候,但是一时找不到更好地方式否定你,故而采取这种办法,但这终究不是解决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3.采取半学术化的讨论方式,讨论的时候可以包含一定的专业名词,但要作出解释。我们的讨论是为了破除壁垒,不是增加障碍,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4.不要犯原则性错误。比如说,引用观点不注明来源,人家问起来却说是自己想的,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要坚决抵制。

    其二,研习。所谓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讨论问题、发掘问题还不够,更要从以往的成果中汲取力量。论坛的下半部分,就会以集中学习的形式展开活动。不一定非要学那些学术界的高峰名宿,自己成系统的成果也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读了一本什么新书也可以分享一下,看到了什么知识的视频,文章也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部分:自修集会

    集会活动的组织形式具有半强制的性质,即自修集会以周、两周、月、季度等为单位时间组织的活动,要求参与组织的各位同学参加活动。例如:体育锻炼,累计多次不参加的,将被视为退会予以处理。

    很多年轻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仿佛这个决定太没有人情味了,不显得那么自由,有束缚。然而我针对这点要告诉大家的是:组织是人对抗强制力量的法宝,以个体面对群体,是蚍蜉撼树,是螳臂当车,以群体面对群体,则将避免以上的困境。你如果觉得我这个说的太虚了,我可以换个实际点的例子,你出去玩,旅游或者看电影要包场,你跟人家经理说,我这里有很多人,一个团,问你能给我们打多少折扣;人家经理马上问了:那你这里有多少人呢?一问你就傻眼了为什么,你一个人说话不算数,你要回去发起投票去,一百个人的团队搞不好投票只有五十个人愿意来,等到交钱那天,人家说我男/女朋友不想去我也不去了,到场参加活动的只有三十个人,久而久之你的组织就散掉了。当然了,参加组织还是遵循着自愿原则。这样的指导思想,凝结在组织活动的表现形式就是,你想锻炼没有关系,大家一起锻炼;你想学习没有关系,大家一起学(我们在论坛那个部分里已经提到了自己学习的部分);你想玩也没有关系,大家一起玩。

    举例:自修集会将在每周二晚8:00,举行长跑活动,大家的体能基础有差异没有关系,我们找一位体能好的同学,练长跑的同学,他就是领队了。一开始,我们两圈一停;后来,我们三圈一停;依次累加,直至完成每周预定的长跑计划公里数。既增强各位的身体素质,也增强同学间的交流感情。自修集会的同学必须参加的同时,也号召在操场上的其他同学参与其中,目的是让其感受我们学生自治自理的组织,到底会具有什么样的风气,什么样的力量。

    喜欢玩也不要紧,你是打王者荣耀还是英雄联盟,吃鸡还是刀塔,我们都可以组织大家打,人数不够组成队伍直接上网打也好,人数够了,组织两只队伍大家互相打,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形成自己的战略战术,人数真要够多,组织观赛也不是不可以。这些都是建立在各位同学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基础上的。

    归根结底,组织是现在年轻人对抗社会原子化的关键,打破知识壁垒,消除信息茧房,这些事情,办的成也好,办不成也好,我都希望大家以健康(无论是身体的健康还是心灵的健康)的状态去迎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组织形式

    我们对于人事组织的建设始终遵循自治和平等的原则,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所谓“六亿神州尽舜尧”嘛,同时也考虑为避免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发生,协会设立一名轮值主席,两名轮值副主席(当然,名字不好听可以再改)组成轮值委员会,轮值委员会的决策方式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其中,轮值副主席根据以两周为单位时间,以举办的每周每两周的论坛为标志性时间节点,根据报名优先的原则进行轮值;轮值主席则根据以两周一月为单位时间,同样以论坛或者月度活动作为标志性时间节点,根据报名优先的原则进行轮值。为区别他们的工作内容,下文我将以ABC作为他们的代称进行陈述。


   


(文章超过字数了,下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5#
发表于 2024-3-22 01:56:10 |只看该作者
Guroue 发表于 2024-3-21 20:23
学生活动,我感觉只要不涉及和工人串联就没有问题,这也是针对你前面提到的未明子的话,我认为主要还是在学 ...

感谢您的耐心回复!您好:
1.关于“工人串联”,您说的很对。要在避免毁灭性的、彻底的打击底线前进行灵活地斗争。
2.您的意见很有建设性。专业和就业就是高校同学们相当关心的问题,目前内网很多左翼内容下面都有评论,基本上都有同学提到“规培”这一概念,说明规培制度弄得大家天怒人怨,正好从这里入手。也和王其子同志的说法相似,“比如食堂议价。以斗争来换取内部的团结”。
3.对于跨校串联。我的个人想法是:在惹起政府的关注前,先迅速地实现联合,等到当权者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面临无从打击、无从下手的局面。
4.续3,校内孤立的左翼学生个人和孤立的学生群体一样,在打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必须以线下的活动代替有迹可循的线上活动;必须以保险安全的线下联系代替线上的联系(至少也要做到线上联系找不出任何破绽),规范化的、有明确的详细的方案可以依照,就能为线下联系的构成铺好基础。
5.我在上面的回复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归根结底,上面提供的方案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而非社会主义的方案”。如果都像《一直想聊律师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职业定位,现在有人聊了》这个帖子下的情况,同志之间互相展开批判,谁也不饶过谁,势必造成左翼势力的削弱。回到方案,为什么说这个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是因为协会/社团并不预设左的立场,先竭尽一切的可能从停步中求变化,再从变化中求进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14#
发表于 2024-3-21 20:23:21 |只看该作者
学生活动,我感觉只要不涉及和工人串联就没有问题,这也是针对你前面提到的未明子的话,我认为主要还是在学生和工人串联这一块,未明子不太支持,他也不太好在内网说,这就是红线,尽量还是不要去碰。如果只是学生自己搞活动的话,一般没有人去管。口号上,尽量不要喊什么太高的口号,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团体啊,或者研讨班之类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更多我觉得可以更实际一些的,比如像一些专业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啊,以及像是就业方向啊或者心得之类的,等等这些方面的,更多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或许会对组织的形成和凝聚力更有帮助。最后的个人想法就是,除了和工人串联不要去碰以外,我觉得跨学校的串联也请注意,这方面应该监管还是有的,而且如果你明确地打着马列毛地旗号去做,会遇到不小的阻力,应该,其他没有,多去尝试,总是好的,鼓励加支持,如果开始行动可以多来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3#
发表于 2024-3-20 20:43:32 |只看该作者
muzhi 发表于 2024-3-20 19:30
我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学生中进行宣传都是很难的,更不说要组织了。据我的观察,现在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有 ...

事情给人家说明白了,人家也懂。但是不参与的态度,硬拉也没用只能等社会现实的批判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2#
发表于 2024-3-20 19:46:56 |只看该作者
muzhi 发表于 2024-3-20 19:30
我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学生中进行宣传都是很难的,更不说要组织了。据我的观察,现在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有 ...

感谢回复!您好:
正如同远航同志在《过渡提纲》中提到的“未来相当一个时期(从现在起的未来一、二十年),仍然是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时期”,在这样漫长压抑的时代里,我们当然可以单纯地期待个人的觉醒,也可以适当地主动出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11#
发表于 2024-3-20 19:30:09 |只看该作者
我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学生中进行宣传都是很难的,更不说要组织了。据我的观察,现在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有着很强的政治冷感,不是很关心政治。大部分还是信奉个人奋斗,努力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便一头扎进各种"卷"之中。但是现实的压力和黑暗的社会压力又逼着他们有这一些左的苗子出现,但迫于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只能不痛不痒的骂骂一些官僚和社会现象。
就我个人而言,我在了解一些学生的大概意识形态后试着对其进行宣传,我从他感兴趣文革史入手,对他原有的历史观进行了拨乱反正,成功使其从泛左开始向马列毛靠近。另一个学生,我成功使其从乐子人开始有左的意识。但这些小的成功都建立在本人已经对政治有一些兴趣,但是对于大部分一点都不关心政治,投身于“卷”的学生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宣传成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0#
发表于 2024-3-20 19:01:21 |只看该作者
本文原文名为《关于争取进步青年之业余生活作为思想斗争阵地的号召及其计划》,接受远航同志的建议,更名为《将进步青年的业余生活改造为思想斗争的阵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9#
发表于 2024-3-20 10:36:27 |只看该作者
王其子 发表于 2024-3-20 10:10
如果是在学校的话,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目前主要任务还是好好学习专业,最起码毕业之后不要饿死。关于改造 ...

感谢回复!您好:
感谢您的坚持斗争,对于高校学生之意识形态领域,为了实现“改造”的完成,往往相当进步的青年都不得不承认其中的困难。
在对于组织成立之后,您所提及的活动设想就被纳入考虑范围过。不只是食堂议价,还可以反抗吃人的规培制度。对于停滞甚至倒车的时代,进步正是最好的反抗。

点评

王其子  读书分享挺不错的,开个腾讯会议就行了。别说什么不该说的  发表于 2024-3-20 20:45:48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8#
发表于 2024-3-20 10:10:57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在学校的话,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目前主要任务还是好好学习专业,最起码毕业之后不要饿死。关于改造思想,这一点我是先从身边的兄弟入手的,因为我们都是出身于农村的,对于当下中国也是不满与失望的,传播马列毛的先进思想很方便。
至于假期的话,我觉得要么去打工要么回老家,多接触群众还是好的。

点评

王其子  小规模的学生运动应该可以搞,先从简单的经济斗争开始:比如食堂议价。以斗争来换取内部的团结  发表于 2024-3-20 10:12:5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7#
发表于 2024-3-20 08:34:09 |只看该作者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3-20 07:44
人不会很多,委员会可以改成群众大会。

政论有点空洞,而且易引起政治冷感的反感,可以改成读书会,学习会 ...

感谢回复!您好:
1.相对于文章提供的内容,起名这一块实在是没考虑太多,非常抱歉。我觉得您的意见很好。
2.我同意您对政治冷感的看法。没有反对的意思。我想稍微补充一点个人想法:对于政治冷感的同学,鼓励他们有相当概率是组织颇成规模之后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1 16:31 , Processed in 0.02052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