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人工智能 —— 关于辩证法、认识论与辩证史观的朴素观点

2023-1-10 21:11| 发布者: 临床哲学实习生| 查看: 19637| 评论: 32|原作者: 金水灵事录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获得了无法忽视的发展,它会不可逆转地使资本主义利润率下降,也会模糊脑体分工的界限,乃至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界限,将以现实的实践,完成对哲学范畴的物质与意识的同一、认识论范畴的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以及唯物史观范畴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接上一页)

下面举一个二维平面簇的例子说明:

图2.3-8  过法线n垂直于平面π3的平面簇

如上图所示,满足了法线 n规定的全部平面所组成的平面簇,其中的任意一个平面,都能够对平面 π3造成描述/规定/定义。不仅是二维平面,维数大于2的满足法线 n规定的全部超平面,都能够被用来描述/规定/定义平面 π3。而这任意性的背后就是无限。

因此可以说明,在几何上,描述一个有意义的集合(即非空集合,这一集合的形式可以是一条直线、一个平面或者一个超平面,或者一些离散的点)的最简单形式,是一个垂直于该集合的法线或者法向量。

而这个法线/法向量,就是对应于该集合的“本质”——因为该集合中全部元素都满足这个法线/法向量的规定,这就是该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同一性。

存在与虚无:互反

但是不要忘记,在几何上,当一个存在物 A 以垂直关系与其和另一个存在物 B 的交集规定了存在物 B 的时候,存在物B也就同样通过垂直关系与它与的存在物交集规定了存在物A。这是一种互反的关系。

而这样彼此对立的双方,各自视自己为存在,而互相视对方为虚空。因为A不在B中,B也不在A中,如果 AB= ,则双方全然漠不相关。在这样的漠不相关中,成为了完全孤立的形而上学状态,世界又回到了寂静的僵死。

但是虚无对于存在而言,真的是遥不可及的吗?并不是,认识论内,在主观认知的范畴,当我们认识到了某物存在的时候,同时也就认识到了某物不存在的状态。而抛开对主观上认识的论述,某物存在的时候,就已然与自己的不存在对立。有已经包含于无,无已经蕴含着有,且每一方都直接消失于它的对方之中(黑格尔《逻辑学(上卷)》P70,商务印书馆)。因此双方必然同等存在,对立统一。而这样的对立统一着的双方,既然要规定彼此,就必须在垂直关系下取得交集。而它们的交集的意义,就是对方的存在在自身的投影——这一投影却不是自身,而是自身之内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意义就是自己所对立着的虚无存在。

似乎上面并没有说清这一点,所以不妨回到认识论中,主观上对存在与虚无的认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中,但是我们主观意识对虚无的有认识,因此虚无的概念,已然存在着于我们的主观认识中。并且无的概念,没有办法在主观意识之内不存在。而对无的认识,也仅仅就是“没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规定——换句话说,它在有限的有之中,却又具有无限的任意性,并且它存在着。也就是说,若以存在为A,虚无为B,则双方之间的交集 AB ,。这一交集AB ,在存在中,就是对虚无B存在的“认识”。

而当任意两个存在物取得对立统一关系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存在彼此规定的互反关系。于是,存在与虚无互反。它们对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等同的,一方并不比另一方更特殊,或者更有优势。

这就导致了存在与虚无的关系,又可以通过以下形象表述。

记某个非零存在集合为 E ,与其对应的虚无为 S ,则有垂直关系:

图2.3-9  虚无S垂直于存在集合E

由于互反关系,又有:

图2.3-10  存在集合E垂直于虚无S

在上图中,因为虚无 S 可以被视作一个无限的集合,因此可以被上图这样表达。

互反在认识论上的意义

互反在认识论上有着对立统一的意义。

存在对应于现象,而虚无对应于“本质”,智能能够观测到的现象,永远都是有限的存在,而它所抽象出的无限任意而唯一的“本质”,则根植于现象之中,却不是现象本身,因此成为对现象而言的虚无,它规定了现象,它所对应的现象也同样规定了它。这并不是倒向了虚无主义,而是将原先视为虚无者扬弃,成为对立统一体的一个环节而实在,因此反过来在否定虚无的独断论的同时,同时也否定了绝对实在的独断论。

当从多个现象中取得对应于这组现象的同一性时,若这组现象能够表达在几何上,则求得的同一性,就是对应于这组现象几何表达的法线/法向量,这便是抽象与归纳。反之,当从一组现象的“本质”去预言一个当前时空尚未被观测到的现象,或者判断一个未知的现象是否符合这一“本质”时,则是推理与演绎。抽象与归纳,推理与演绎,双方互为逆过程。

于是,智能不仅能够认识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时也能看到“本质”背后无穷远处的未来现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23-1-13 17:55
http://redchinac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002&extra=

可以到这里继续讨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23-1-13 17:47
顽皮蛋: 远航一号同志: 你好! 我是该文作者,现在我向你的评论回复: 对于人工智能本身,该文的看法应该是它能从两个方面对社会产生作用,一是排斥人的劳动,提高有机 ...
谢谢你的长篇回复。我把你的回复编成论坛讨论帖,方便大家讨论。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12
对Grieg-2:
也许唯一的分歧在于,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继续提升这个问题,可能我的朴素看法与你会有些差别。也许在未来的不久时间内,或者说可见的未来中,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有机构成提升完毕之后空降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资本有机构成继续提升。历史的这一个阶段,而阶段本身之内的运动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全体劳动者(包含以体力劳动工人为代表的传统无产阶级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在斗争中使有机构成提升,有机构成的提升进一步促进阶级斗争,正如鳄鱼的死亡翻滚,或者象棋中双炮连环的“双杯敬酒——一杯接一杯”。在一环扣一环的逐步迭代螺旋中,从量变引起一个质变。在那时候,无产阶级专政的意义乃至表现形式,也许会较前社会主义国家有较大不同。当然,我的观点连一家之言也算不上,仅仅作为一个空洞的观点。
不过不管如何,所期望的社会愿景,绝不是等天上掉下个馅饼,而是要靠人自身去实践以实现。而渴望变革这个世界的人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充分展现。[quote]Grieg: 决定论统治的世界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完全不会被人为干预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显然不是现实世界。 如果我们单纯的寄希望于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11
对Grieg-1:
Grieg同志:
你好!
我是该文作者,现在我向你的评论回复:
很感谢你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你和我说的是同一回事。你所说的决定论统治下的世界,其实就是我所说的独断论下人们臆想的世界。我想,我对网友“xmx”的回复,同时也回答了你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论调,并不是以技术进步形式呈现的唯生产力论。相反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一问题答案就是这篇文章以及对网友“xmx”的回复中反复提及的人类“要求客观世界的变化符合人自身的主观企图”。我应该和你没有根本的分歧,你已经是站在这篇文章的立场上,反对这篇文章所反对的东西了。无产阶级不是毫无所为,而是大有可为的。
Grieg: 写得好,但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作者似乎陷入了决定论的陷阱之中。世界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世界”,当然存在客观规律的因素,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他成为“现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09
对xmx-15:
而所说的“旧势力”,除了本该要打倒的资产阶级之外,也有每个人、每个群体自身的独断倾向要克服。如果谁仍然崇拜着某种绝对的东西——各种上帝、绝对物质及其各种变体、某种绝对理论、绝对意识形态或者伟人,或者外星人,那么就很容易陷入意识形态上的异化,也许那样的人,就是所说的“旧势力”吧。独断论是人在物化条件下(也就是阶级社会下)的必然产物——他相信自己是被某物决定的,这个物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上帝,可以是物质,可以是规律,可以是奴隶主资本家,也可以是一坨屎。假如失去了这种在观念上臆想的主人,这个人就会很恐慌。只有人自身从物化中挣脱出来,实现自由的“自为之有”,才在这个过程中明白,原先以为的把自己决定的东西,原来只不过是对物崇拜的唯心或唯物反映。而唯心独断先于唯物独断,也是人类本能地对物的异化的消极反抗。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07
对xmx-14:
以上是对于网友“xmx”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同时回答了网友“Grieg”的问题。对于网友“xmx”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不存在什么单一的“人工智能派”,那样的狭隘技术派别,也难以承担起变革世界的任务。真正变革世界的,是全部普通人。如果真的有什么“人工智能派”,那也只是变革世界潮流诸多势力中的一支而已。至于所说的“新革命”,应该并不在无产阶级革命之后发生,而是与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最终它们互相发现彼此是同样的一个革命——在终结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或者稍后,终结人类史前史。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06
对xmx-13:
最终,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技术也好,还是别的什么技术也好,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决定着人类的东西,而是被人类决定的东西。是人类因为自身的需求,自身的主观企图,实践着以获取技术的到来,从而实现自身。在这背后,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人类自身身上的映现,只不过有人将这个辩证过程的一个环节视之如绝对的神明,倒向形而上学,最终造就了不少悲剧。而当劳动者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无法直接实现进步时,就以消极反抗和积极斗争倒逼统治阶级及其附庸来实现它,最终导致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实现,还有奴役着劳动者们的统治阶级自身的灭亡。就像自我被非我规定,又反过来规定着非我,并经过一个运动过程,在一个更高的范畴中扬弃了对方一样,阶级斗争与技术进步的辩证关系,也在于此。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05
对xmx-12: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的因素在活动着——是人要求实现自身主观企图,是作为劳动者的人想要从异化劳动中挣脱出来,是作为资本家的人想要追逐更多利润而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及技术革新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是作为劳动者的人想要拿更多的工资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作为不分你我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想要追求各自的自由解放。从而在诸多社会现象与规律的虚掩背后,带来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的回复动力,也带来了整个阶级社会流转不息的阶级斗争,也带来了整个人类社会一往无前的技术进步与社会革新。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03
对xmx-11:
一方面,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低导致了产品实现率低,并且也同样引起了生活困苦的劳动者的斗争,例如那个描述生产相对过剩的煤矿工人买不起自己生产的煤的笑话,这时是产品过剩作为生产相对过剩的主要形式。而为了产品足够的实现,在市场无法像之前的资本主义时代那样继续开拓的情况下,就只能给劳动者提高实际工资总额,首先是提高工人的总人数,就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这样。然而当产业后备军消耗殆尽时,也就是工人总人数不能进一步提升时,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只有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了(而这往往也要经由工人自己的斗争实现),但是提高实际工资,实际上就是工人在产品价值的份额中占据了更大的一部分,就会造成所谓“利润挤压”,这时,资本的利润率降低,资本过剩成为生产相对过剩的主要形式。为了降低工人实际工资,在既没有国内产业后备军,也没有国际产业后备军的条件下,资本最终不得不祈请技术进步以提升有机构成。
然而另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又会导致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价值实现率降低,产品再次出现过剩。资本主义社会陷入过剩双循环,或者干脆双重过剩。[quote]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02
对xmx-10:
第二,在第一点的观点下审视,在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的这主观愿望也没有改变丝毫。只是在知识相对贫乏的劳动者手中(尽管现在并不那么贫乏),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条件直接实现重大技术进步(但是很显然,很多技术进步都是出自劳动者本身)。但是人对自由的渴望因为所谓主观能动性而长存,那么就将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例如消极抵触工作的情绪以及自发自觉的斗争——而实现,从而倒逼他们在阶级社会的对立面——统治阶级及其附庸来实现自身的愿望,具体来说就是解放异化劳动的技术进步乃至于社会制度的进步。因此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劳动者们才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真正动力的具体承担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直接映现,就是实际工资、有机构成和产品实现率之间的矛盾,而利润率由有机构成、实际工资以及产品实现率共同决定(孟捷《利润率的政治经济学》P72-孟捷.非均衡和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一个一般分析框架)。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1:00
对xmx-9:
于是,总观上述整个过程,并不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形式呈现的唯生产力决定论,而是人的实践改变世界——如果认可这篇文章所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自由意志就是“要求客观世界的变化符合人自身的主观企图”,或者说,人类要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依托客观规律改变世界的话,那么,也许就能对上述粗浅论述有进一步的了解。基于这个观点,对上述论述再作一下总结与延伸。
第一,技术进步就是人的实践的反映,它不是孤立的、形而上的东西,而是“要求客观世界的变化符合人自身的主观企图”的具体实现。为了将人类自己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了更好的生活,人类将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实践于生产领域,从而造成技术进步——如果不是因为人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存在,那么人类社会就和蚂蚁社会别无二致,没有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更不用说会有什么技术进步了。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9
对xmx-8:
但是这个幻想也有点问题,在这个革命政权的初期很弱的时候,它也许无法在能源和原材料进口被封锁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因此,这个幻想的未来的起点,恐怕也仍然是对能源和材料进出口不那么敏感、或者不易被封锁的地区或者行业产生,或者当革命政权掌握生产技术之后,为了生产而去占有能源和原材料产地。这里的割据,也许也并不会是之前的传统地方割据,它可能会是一种新的面貌。当然,以上都是有些形而上化了的静止、线性的看法,也许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在劳动者斗争-生产技术革新的死亡翻滚中螺旋前进。资本主义社会在万向维度、各个行业、各个地域此起彼伏、各个层次上不同而合一的斗争的阴影下走向灭亡。它的面貌,也许会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有显著区别。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8
对xmx-7:
于是,此时的革命形式是工厂工人(以及更广泛的非传统体力劳动行业的劳动者)为了保卫生产而作武装斗争,逐渐结成自治社团乃至政权。该政权的核心工作就是保卫生产,将资产阶级的逻辑反过来,为了生产力去消灭利润,并且在对外输出革命理念的同时,输出廉价产品,以破坏商品交换逻辑,击垮外部的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的实现条件。在这里,害不害怕外部的统治阶级提高自己的有机构成以抗衡革命政权呢?应该是不害怕的,因为如果外部统治阶级执行人工智能技术,相当程度降低自身生产领域的单位商品价值的话,等着自己的也是死亡——因为那就是将自身赖以维生的利润断送。都不用那个革命政权输出,在这里发生的革命,在外部也会同样发生多次,对于整个资产阶级而言,这应该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当在一国之内的某个地区或者某个行业首先完成这项技术并且被劳动者直接掌握时,就有可能造成割据。这个割据的结果首先是在武装斗争的同时,破坏全国的商品交换逻辑,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接着对外输出。[quote]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6
对xmx-6:
按照我的看法,人工智能技术若得到广泛应用,最开始将会是实现在服务和文艺作品等非具体化的商品上,然后才接着广泛进入传统具象商品的生产领域,在传统生产领域,它可能会以柔性工厂之类的面貌出现,这个东西有点像小O.G.A.S.。
但是,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就向资本主义的丧钟敲响再前进了一步。一旦形成利润率不可逆的降低,利润率降低到连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稳定与国际秩序都维持不下去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也就到来了。
而为了实现那个不可逆的降低,并不是说大家等着机械降神空降地上天国就完事了,而是要靠全部劳动者,或者说普通人自己的斗争去实现。在这里,我有一个对未来不成熟的幻想。与红中网所持的地方割据论观点不一样,当然,也许并不是全然的对立,而是会交织在一起。我认为,若能够相当程度单位商品价值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领域广泛开始实现时,则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会因为商品的售卖无法获利而崩解,此时资产阶级会如网友“Grieg”所言“为了利润消灭生产力。”[quote]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5
对xmx-5:
机器生产是劳动分工的延伸——将复杂劳动分析,然后转变为有步骤的简单劳动,进而使用机器排斥人的体力劳动,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同样是如此,只不过可能情况在某种意义上刚好反过来了——它是知识的抽象与归纳,然后再反过来实践于现实,并且不仅可以排斥体力劳动,也同时可以排斥脑力劳动,从而模糊了脑体分工的界限。在脑力劳动者的队伍逐渐壮大的这个时代(也许这里的脑力劳动者包含但是不限于红中网所说的被收买了的小资产阶级),如果资本主义国家真的要拿劳动力价值开刀,那么不仅要降低传统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也要降低新兴的、更加普通化了的脑力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执行这一手段以缓和经济上反映出的阶级力量对比的转换,那么人工智能技术,不难成为一个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重要手段。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4
对xmx-4:
在现有社会条件下,以核聚变为代表的能源技术突破看起来稍微有点飘渺,并且它还无法直接割裂脑体分工的界限,对于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城市脑力劳动者的直接联系可能比较小。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一年比一年新,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并且它的涵盖的范围是极广的,从互联网数据的分析与使用,到管理系统的优化,机械工程与土木工程上的故障分析与问题检测,甚至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乃至于最基础的自动化生产,都能够涉及到。在唯物史观的观点下看,这个技术的历史路径是和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模式是一致的,只不过它有进一步迈进替代脑力劳动的可能。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3
对xmx-3:
另一方面,在红中网这一支左派所继承的世界体系理论下,现今世界应该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地区具备承接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的现实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世纪70年代美国通过产业转移至中国以化解自身国内阶级矛盾的手段就没有了。此时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或者说暂时地限制阶级力量对比的转换的手段,在帝国主义争霸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就只能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从社会整体上看,因为在经济领域上劳方如果真的走向强势,那么换而言之就是劳动力价值的相对上升,如果“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则又必须提高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P110)劳动力价值的降低,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其实也就是有机构成的提升。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1
对xmx-2:
一方面,朴素地看待社会的“躺平”“摸鱼”现象,其实就是劳动者要求提高工资而不得的扭曲映现——我干的活我觉得不值价钱,但是我又没有更好的去处,所以就在上班摸鱼,偷工减料,或者干脆躺平,还有就是少生孩子甚至不结婚。尽管有着很大的消极性,但这样看来,其实也是一种劳动方力量上升的一种扭曲变貌,一来它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萎缩,商品实现的过程受阻,有潜在的“滞涨”风险;不仅如此,二来劳动者的经济斗争也会愈发活跃起来,进而从“躺平”“摸鱼”等消极的被动抵抗走向自发到自觉的斗争,如果这些斗争取得了成果,那么可以说,阶级力量对比的转换在经济领域就从潜在的可能性取得了现实实现,此时资本主义国家要面对的就是“利润挤压”的问题,于是进一步有了“滞涨”的风险;并且另外地,三来长期也会加剧老龄化的趋势,劳动力的再生产受阻,导致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紧张。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50
对xmx-1:
xmx同志:
你好!
我是该文作者,现在我向你的评论回复:
按照这篇文章的论调,应该是不需要太久的时间,而是就在当下,在未来三五年内可见轮廓,它的发展会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进行。这同样会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阶级力量的对比,在经济上的一个反映就是劳动力市场买(即资本家雇佣方)和卖(即工人受雇佣方)双方的对比。
xmx: 写的很好,不过如果达到作者说的未来,一是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科技发展,这期间可能已发生了数轮无产阶级革命;二假如时机成熟,人工智能派或许与“旧势力”产生 ...
引用 顽皮蛋 2023-1-12 10:49
对远航一号-2:
不过,也许变革世界的技术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考虑人类在世界中如何自我实现,而所谓技术,也只不过是人类寻求在劳动中获得解放,从而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一种手段而已,至于这个技术是什么,也同样是由人自身决定。我想这才是这个这篇文章想说的。只不过在该文的观点看来,人工智能恰好就是这样一个技术条件。
远航一号: 谢谢转发。根据本网头条文章惯例,将笔名改为中文。  初步感觉,原作者恐怕夸大了人工智能和技术的作用。

查看全部评论(3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30 00:09 , Processed in 0.02527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