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二讲)

2021-6-7 21:4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27715| 评论: 0|原作者: 马列游侠

摘要: 历史的逻辑未必如“欧洲中心论”者所言,在于欧洲本身优越于世界,而可能正好相反,在于欧洲经历了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黑暗的中世纪以及地理等方面的特殊性(欧洲内部无休止的宗教和王朝战争、黑死病、被大西洋和穆斯林围困等),在于欧洲的穷则思变。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二讲)

资本原始积累: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今天是第二讲,主要内容是了解500年前西欧开辟新航道和发现新大陆的基本历史过程,从中分析为什么是西欧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其先锋为何是偏居一隅的葡萄牙,从而引出民族国家的概念。

上一讲我们谈到文艺复兴运动的时候强调过,它之所以发轫于意大利,一方面是它对古希腊古罗马科学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其复兴的基础在于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各城邦的经贸繁荣。

到了15世纪中叶(1453年后),大致是我国明朝英宗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当时这个穆斯林帝国的势力遍及亚欧非三大洲并控制了东地中海,原来由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分享的东西方三条传统商道,这时完全被土耳其穆斯林所控制,意大利作为欧亚贸易中转站的地位由此消失,刚刚兴起的尚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城市经济陷于衰退。

然而历史并没有就此中断,强烈的发财欲望和宗教狂热无法使欧洲人就此却步,他们即将要开辟一条新的绕过中亚通往东方的商道,并在那里寻找可能存在的基督徒,以便东西夹击伊斯兰教教徒。这是意大利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人的共同愿望,因此,与其说是历史把起锚的地点选在了欧洲西南一隅的伊比利亚半岛,毋宁说是意大利半岛上的新兴商人把自文艺复兴运动所开启的文明接续了起来,由此开启了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关于新航道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新发现这一具体历史过程,早年央视制作的一百集电视纪录片《世界历史》第32集“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就很好地做了展现(《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也可以参考)。需要重温这段历史的读者可以搜索观看视频,或者阅读附在本文后的解说词。客观的历史进程大致就是这样,但历史的逻辑却未必如“欧洲中心论”者所言,在于欧洲本身优越于世界,而可能正好相反,在于欧洲经历了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黑暗的中世纪以及地理等方面的特殊性(欧洲内部无休止的宗教和王朝战争、黑死病、被大西洋和穆斯林围困等),在于欧洲的穷则思变。

事实上,在基督教世界向全球扩张之前,世界上高度发达和富足的地方正是穆斯林世界和儒家世界。无论是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还是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穆斯林,他们崛起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在地理上居于欧亚大陆的连接部且突厥穆斯林的能征善战,后者主要得益于他们对火炮和火器的大量使用。讽刺的是,火炮装备和技术却是由欧洲人给予保障的。穆斯林帝国因为垄断贸易而财富充盈,他们便把自己装备成了当时世界上的头等陆上军事强国,在经济上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当时的发达国家。儒家世界则是以日本和朝鲜为外围,中国为中心的又一个被欧洲人羡慕不已的陆上相对封闭的帝国,这里是一个没有错综复杂宗教矛盾的、人口众多的、文化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统一性、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又一个发达地区。

一言以蔽之,500年前穆斯林世界和儒家世界的发达,得益于它们在农耕文明时期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和强大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不过在世界由农耕文明向海洋文明过渡的过程中,陆上文明败给了海洋文明,原先的这两点优势后来也成了这类封建帝国走向衰落的根源。相反地,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链条首先在最薄弱环节断裂——基督教世界在上述两个领域的短板和缺陷,反而造就了它们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佼佼者——开启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征程,使基督教世界成为了资本主义破茧而出的突破口。其中对黄金白银和香料贸易的渴求、火器等军事技术的革命、航海技术的掌握和民族君主国的兴起是欧洲人进行血与火的原始积累的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在欧亚贸易中,欧洲人没有令东方人感兴趣的像样的制成品(产品通常质次价高)与之进行交换,相反,他们还不得不大量从印度进口细纹棉织品、珠宝、香料、香水和从中国进口丝绸等奢侈品,这致使在欧洲本来就稀缺的金银大量地流向东方。因此,不但在消费品上严重依赖东方,尤以获得香料贸易和黄金白银成为它们最为奢望的。

其次,中世纪欧洲半是宗教半是王朝的战争连绵不断,这从一个方面也推动了欧洲火器和火炮技术的发展,其作用对于西欧征服世界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方面使得欧洲各王国内部封建领主再也不能躲在坚固的城堡后面抵抗皇室的权威,为建立统一的民族君主国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军事技术的进步极大地装备了海军,为后来欧洲人开辟新航道建立海上贸易据点和殖民美洲大陆奠定了重要的军事基础。

第三,毫无疑问,开启大航海时代序幕是以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术和海军装备等技术进步为前提条件的。尽管这些技术进步首先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半岛,但恰恰是偏居伊比利亚半岛西南一隅的葡萄牙人,成为了在航海技术和地理学方面知识最丰富的欧洲人,并在15世纪的海外冒险事业中占据领先地位。要理解这一现象,就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即民族君主国或民族国家概念,这是一个跟资本主义起源有关的概念,是深刻理解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最终统治世界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从本讲开始要重点研究和领会的一个内容。

从版图上,伊比利亚半岛上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只有西南角的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面积大约仅有九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台湾岛大小,且多为山地和丘陵,当时的人口不足200万,但西南海岸线却长达800余公里,这为它后来成为海洋霸主提供了地理上的优势条件。葡萄牙是在驱逐阿拉伯摩尔人占领的收复失地运动中,于1143年在罗马教皇的认可下成为独立王国的,它也被看作为是欧洲最先形成的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是个与欧洲资本主义起源关联紧密的概念,是现代资本主义共和国的前身。根据西欧国家历史发展演进的历程:古希腊城邦国家——罗马帝国——民族君主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其中后两者都属于民族国家范畴。民族国家重点不在我们通常意义上“民族”,而是现代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实践产物,指的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和内政外交的基本行为体。其法理上被确认的标志是于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民族君主国的兴起是与新君主同城市中刚刚成长起来的商人阶级结成同盟,共同打击藐视皇室权威的各封建领主的斗争过程紧密关联的。这方面典型的事例会在后面讲到的英法民族国家形成中再详细讨论。

正如《共产党宣言》中讲道的:“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顺便说一句。讲出“政治就是权力斗争,目的可以证明手段正确”名言的马基雅维利,正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他因为亲眼目睹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各城邦之间残酷无情的战争,从而他便著书《君主论》为新君主们建言献策,“用无情的现实主义拒绝任何道德制约,从而将政治从宗教和哲学中分离出来”。这可以看作为是民族君主国的兴起在理论上的集中表现。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结构上与我国周朝时期有些相似。有许多封国,它们无视罗马教皇在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而且其最典型的特点是严重的封建割据,没有全国的市场、财政、司法、军队,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而伊比利亚半岛则更为特殊,在公元8世纪时被阿拉伯人占领,从此掀开了长达七个多世纪的原著居民西哥特人驱逐阿拉伯人的收复失地运动,也正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反伊斯兰教战争中,把伊比利亚人的宗教情结和爱国情怀结合了起来,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一个王国内部由于国王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而和大封建主之间常常爆发冲突,国王便与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前身,主要是商人阶级)结成同盟,同封建主进行斗争,确立王室的权威,逐渐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君主国。所以,无论是葡萄牙还是稍晚时期的西班牙(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到13世纪末才大体完成,直到15世纪末收复格拉纳达才算最终完成),正是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民族认同,并先后成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民族君主国家(后面学习中我们还将涉及到,不同于英国和法国主要是通过王权与城市结盟形成的统一民族君主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通过驱逐阿拉伯人占领的收复失地运动中建立的统一民族君主国)。

民族君主国的产生对开启大航海时代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的海上探险活动得到部分的说明。1415年,怀有强烈天主教情结的亨利王子跨过了直布罗陀海峡,攻占了北非穆斯林的战略要塞、商贸繁荣的港口城市休达,并以此为基地,开始了其远洋事业和殖民西非海岸的活动。葡萄牙人不但通过在皇家海军中雇佣大量的意大利人,还从他们那里获得了最先进的航海知识,因此使得葡萄牙人成为最富有航海知识同时最具有航海经验的欧洲人。


亨利王子或者他的探险团队最初的目标仅限于沿西非海岸获取(或建立据点)黄金(黄金海岸)、象牙(象牙海岸)和黑奴,还没有扩展到东方的打算。随着奥斯曼帝国崛起阻断了欧亚传统商道,葡萄牙人的视野才开始汇聚到寻找环绕非洲的航道前往东印度群岛(东南亚诸岛)进行香料贸易,这个时候,即1484年意大利热那亚商人兼航海家哥伦布前来游说葡萄牙国王,他因受托勒密思想的严重影响,认为地球就是一个欧亚非三块大陆以地中海为中心,周边被海洋包围的圆球。既然地中海被穆斯林控制,那么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就是到达东方的最便捷之路。由于严重的低估了地球的周长,这自然被航海知识和实践经验极为丰富的葡萄牙人所拒绝。两年后哥伦布又来到西班牙皇室游说,起初同样遭到拒绝,但毕竟西班牙不甘于在海外探险事业上落后葡萄牙太远,所以就在1492年西班牙收复被穆斯林占据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的同一年,且在错误的航海知识指导下迫不及待地同哥伦布签订了远洋探险合同。幸运的是,伊萨贝拉女王这个错误的判断来得还不算迟,它随后为西班牙迎来了半个地球的统治权(详细内容可参见《全球通史》第22章第2节)。

地理大发现为葡萄牙这个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没有令东方各民族感兴趣的制成品的国家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它一方面从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金库与墨西哥和秘鲁的银矿中积累了大量的金银,与此同时又保证了葡萄牙有足够的资金与东方通商,获取丰厚的利润。建立海上据点以控制商贸通道是葡萄牙海洋帝国的特征,而西班牙则是实行最残酷的殖民主义政策。据统计,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被西班牙占有。在1503年至166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攫取了有据可查的总计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

尽管在持续了大约100年的繁荣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衰落,但伊比利亚半岛开辟的大航海时代和集聚的巨量金银,却为此后欧洲向全球扩张积蓄了充足的动力,使得欧洲资本主义从一国到数国逐步取得了胜利,进而最终统治了全球。(2021年5月30日)

附:《世界历史》解说词 第32集 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

1492年10月11日深夜,三艘帆船在大西洋缓慢地航行。疲惫不堪的水手们大多已经进入梦乡,船上的87名水手于8月3日离开西班牙的帕罗斯港向西进入大西洋,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陆地了。12日凌晨2点,走在最前面的平塔号上的瞭望员万分激动而又略显惶恐地惊叫“陆地!陆地!”,有的船员以为又是瞭望员出现了幻觉,但是船长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了月光下平坦的沙滩。三条船上的船员都醒了,他们点燃火炮向天鸣放,所有的人互相拥抱,像疯子一样在甲板上跳起了欢快的西班牙舞,他们互相亲吻同伴汗涔涔、咸滋滋的脸宠和挂在脖子上的十字架。这就是新航路的开辟中最重要的一幕,克里斯托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在那个已经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事件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它对旧世界的社会、人口、政治和文化影响是什么?请与我们一起探索这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时代。

天亮后哥伦布命令水手们脱下黑色的羊毛外套,换上西班牙士兵的制服,把无边的红色便帽换成了窄边的礼帽,携带滑膛枪和大口径短枪,哥伦布则换上了海军上将的黑色丝绒制服,帽檐上绣着一只金光闪闪的圣物盒,左手执着短剑、右手举着西班牙王室的旗帜。他们乘坐小船靠岸后,哥伦布第一个下船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他跪下身来试图做祈祷,但是,他波动的心潮使他难以做到,他相信他已经实现了自己毕生的梦想,找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但是,哥伦布发现的并不是他和西班牙王室向往的印度,而是一个当时人未知的新大陆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当时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思是救世主岛。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繁荣的港口城市热那亚的一个纺织工家庭,青少年时代他曾经当过水手,到过地中海东部、英国和非洲的几内亚等地,这些航海经历使他熟悉海洋热爱航海活动,他熟读《马可·波罗行记》,向往东方的财富,并刻苦学习地理知识,相信日圆学说。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幅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

哥伦布在与意大利地理学家托斯坎内里的通信中得到一张地图,图上标明: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直达东方的印度、中国和日本等盛产香料和宝石的国家,而不是向南航行绕过非洲才能到达。

从1484年起,哥伦布开始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的国王游说,请求他们给予资助,让他开辟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但是均遭拒绝。直到1492年,西班牙驱逐了摩尔人,完成了国家统一后,卡斯提尔女王伊萨贝拉才同意资助哥伦布的航行计划。

哥伦布的三艘帆船先后抵达古巴岛和海地岛,但不幸的是,圣玛利亚号在此搁浅,剩下的两艘船安全驶回西班牙,向人们宣布他们惊人的发现。哥伦布至死都认为自己已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历史尊重了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至今人们仍然称南北美洲之间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但这片大陆却在哥伦布于1506年死去以后的第二年被命名为亚美利加,一个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他证实这是一片欧洲人从未认识的新大陆,并以自己的名字为之命名。

实际上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西班牙的邻国葡萄牙在十五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在非洲西海岸进行探险活动。

1415年,葡萄牙国王诺奥一世带领一支船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北非摩洛哥的休达地区。为了获得非洲南部的黄金、象牙,并与传说中富有的教士约翰王统治下的基督教王国结盟,夹击北非的摩尔人,葡萄牙决定沿着非洲西海岸进行航行探险。

1418年,葡萄牙人发现并占领了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成为在西非海岸探险的第一个据点,此后葡萄牙人沿着西非海岸稳定地向南推进。

1471年,葡萄牙人到达今天加纳沿海,发现这里盛产金砂,这里后来被欧洲人称为黄金海岸。

1475年,葡萄牙探险家戈麦斯发现了生产黄金和象牙的海岸,于是称这里为象牙海岸。

1482年,葡萄牙船队穿过赤道到达刚果河口。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罗缪·迪亚斯率领一支葡萄牙船队绕过了多风暴的非洲大陆最南端,他称之为风暴角,后改为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7年7月,葡萄牙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4艘帆船沿着迪亚斯开辟的西非海岸路线准备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这支船队是十五世纪欧洲装备最好、设计最周密的船队,它带有最新绘制的地图和航海图、星盘、指南针等。11月,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8年3月,达·伽马到达莫桑比克,由此向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若干独立的城邦。达·伽马船队的到来遭到穆斯林居民的反对,但在今天肯尼亚海岸的马林迪,达·伽马有幸遇见一位友好的苏丹,他派遣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阿拉伯水手穆罕默德·伊本·马吉德为他们领航,有了马吉德的指导和有利的顺风,达·伽马船队仅花了一个多月就航行了4000公里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的卡里库特港。

1499年7月10日,达·伽马船队满载东方的香料、丝绸、宝石和象牙等名贵产品返回葡萄牙的里斯本,他们获得60倍的纯利润,这样,从西欧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就打通了。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施诚)“十五世纪西欧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探索,到达东方的海上航路呢?葡萄牙早期探险家巴比罗缪·迪亚斯曾经说过: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高度概括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它们分别是英文黄金(Gold)、上帝(God)和荣誉(Glory)的首写字母。十五世纪以后,西欧各国逐渐从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成为各国之间、欧亚之间贸易的唯一支付手段。但是欧洲大陆的黄金产量比较低,欧洲人越来越感到黄金的不足,为了购买东方的奢侈品,欧洲的黄金大量流向东方,这更促使了西方人对黄金的向往和追求。”

十四世纪的《马可·波罗行记》对印度、中国和日本的财富作了夸张性的描述。他描述印度、中国遍地黄金、香料盈野,日本的黄金多得不知如何使用,屋顶是精金,室内地面铺满金砖,这些诱惑使欧洲人不惜冒生命危险,远渡重洋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对东方香料的需求也是刺激探险家的动机之一。香料在欧洲是一种稀有而昂贵的商品,有很多实际用处。欧洲冬天缺乏饲料,许多牛秋季便被宰杀,因此欧洲人冬季需要腌制大量肉类贮存。东方的香料是很好的防腐剂,有的香料具有医疗功效,如丁香可以麻痹神经缓解牙痛。


中世纪从东向西的商路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条是陆路,由中亚沿着里海和黑海到达小亚;另外两条是海陆并用,一条是先由海路至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一带;第三条是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再由陆路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在这几条商路中,红海以东是由阿拉伯商人掌握,地中海一带则为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所垄断。东方的香料、珠宝和丝绸等奢侈商品都是经过这三条线路贩运到欧洲。

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特别是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控制了东西方之间传统的商路,对来往的欧洲商人横征暴敛,使运抵欧洲的商品价格比原价高出8到10倍,这都促使欧洲各国急于开辟新航线,直接与东方进行贸易。

在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最终摆脱了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的统治,变成西欧最狂热的基督教国家。

十五世纪,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伊斯兰教的势力越来越大,这进一步刺激了西方基督教世界对传播基督教的迫切要求。狂热的基督教徒希望探知在穆斯林世界之外是否存在基督徒,或者是其他对基督教世界友好的大陆,尽可能与他们建立贸易关系,甚至与他们联合发动圣战,反对穆斯林。

哥伦布的航行也具有探索联合蒙古帝国,夹击奥斯曼帝国的目的。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

十五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造船、航海和绘图技术等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它们都能够建造新型的、轻便、安全的多桅快速帆船,特别是三角帆的利用,及从中国传来的指南针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一个最切实的安全保障。

在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的航路后,葡萄牙的一支船队被风暴所吹,于1500年到达了美洲的巴西,他们的所得足以弥补整个航行活动的全部开支。

1513年,西班牙人巴尔波亚带领一批移民从北向南穿越巴拿马地峡时,从山顶上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他当时称之为南海。巴尔波亚的这一发现才使西班牙人认识到哥伦布航行和发现的潜在价值,同时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奠定了基础。

1521年3月,麦哲伦到达菲律宾群岛,他由于卷入当地部落之间的战争而丧命,其余船员逃出菲律宾,载着香料经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北上,于1522年9月终于返回西班牙时,只剩下了一条船和18名船员。尽管他们运回的数量可怜的丁香,远远不足以抵偿死难者欠下的债务,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这一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最后一片未知的大洋也被穿过了,一个真实完整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活动的刺激下,西欧其他国家也进行了类似的地理探险。

1497年,意大利威尼斯水手约翰·卡波特得到英国享利七世的支持,先后两次到北美沿岸探险,向南到达拉布拉多和今天美国的马里兰。

十六世纪头20年中,法国水手加斯帕等人到达纽芬兰,进入劳伦斯河。意大利水手乔凡尼·达·韦拉扎诺则到达哈德逊河口。

新航路的开辟最重要的直接后果就是葡萄牙、西班牙开启了欧洲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的先河。为了争夺殖民地,殖民国家尤其是葡萄牙西班牙两个国家之间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1493年春,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发布一系列通谕,在亚速尔群岛以西划分了一条想象的贯穿地球南北两极的分界线,此线以西的非基督教陆地和岛屿都由西班牙探索和占领,以东为葡萄牙探索和占领。

1494年,葡西两国签订托德西里亚条约,尽管这一狂妄无知的条约没有得到其他任何国家的承认,但在其后的一个多世纪解决了两国的争端。此后西班牙继续派哥伦布三次远航美洲,全力开辟美洲的殖民地,而葡萄牙则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进入印度洋,开辟了亚洲的殖民地。由于当时的无知,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巴西被划在分界线以东、葡萄牙的范围,使巴西成为南美洲唯一一块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原是一个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小国,长期与阿拉伯人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它的人口和资源。为了维持其帝国的生存,它开始通过殖民掠夺,从非洲贩卖奴隶从事劳动。十五世纪最初的50年中,就有近15万非洲奴隶被输入。为了保证新的香料贸易航线,十六世纪头10年中,葡萄牙占领了东非沿岸的莫桑比克等地作为航行到亚洲的补给站和军事据点。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在非洲掠夺的黄金达27万6千公斤,还有大量的象牙和奴隶。

在亚洲,为了打击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竞争,1506年,葡萄牙占领了红海的门户索科特拉岛。

1509年葡萄牙舰队与阿拉伯、土耳其和印度联合舰队在印度附近的第乌决战,几乎摧毁了联合舰队。

1510年,葡萄牙在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果阿设立总督府,派遣总督统治。

1511年葡萄牙攻占了马六甲,控制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从此东西方香料等奢侈品贸易完全被葡萄牙控制了。

1513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1553年,窃据中国澳门。

葡萄牙人甚至在日本的九州岛设立了商站。

西班牙的殖民活动虽然稍晚于葡萄牙,但是它更加充分暴露了早期殖民者的贪婪和残酷本性。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已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其中最具规模的是位于今天墨西哥境内的阿兹特克帝国和位于今天秘鲁境内的印加帝国,他们是人类最为古老和独特的文明形态之一。印第安人建造了不亚于埃及的金字塔,宏伟的神庙、陵墓和水利工程,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和宗教,在天文、数学、历法等学科,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印第安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形态,但却遭到西班牙殖民者野蛮的毁灭。在蒙昧的宗教狂热和贪欲的驱使下,殖民者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暴行,他们倚仗绝对优势的武器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采取欺诈手段攻陷了阿兹特克和印加这两个古老的帝国,将价值连城的文化珍宝全部熔化成金块和银块运回国内。除了掠夺财富外,殖民者还销毁一切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摧毁了阿兹特克和印加人的神庙、陵墓和古迹,使古老的文明古迹荡然无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之一。

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间接地促使了后来的航海殖民国家英国和尼德兰的兴起,同时使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市走向衰落;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欧洲人的知识视野,特别是增长了地理知识,刺激了欧洲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隔绝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可可等作物开始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非洲的咖啡开始传入欧美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施诚)“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首先他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物种大交流,比如辣椒,它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已经在中南美洲种植了一千多年,十五世纪末,辣椒传播到欧洲,明朝万历年间,传播到中国;第三,地理大发现导致了世界人种的大规模流动和重新分布,尤其是美洲,造成了大量的混血人种,人种的面貌变化最大。”

欧洲殖民者开始大量移居美洲,大量非洲的黑人,被西班牙殖民者捕捉到美洲的种植园或矿山中从事繁重的劳动,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遭到殖民者大规模的灭绝人性镣戮,人口的数量急剧减少。据近代学者估计,在殖民者征服过程中,以及其后的殖民统治下,至少有5000万印第安人遭到灭绝。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10:37 , Processed in 0.02348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