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如何看待奥威尔“告密”?

2021-2-16 10:04| 发布者: nepal1996| 查看: 12100| 评论: 0|原作者: 李星整理|来自: 李星整理

摘要: 《1984》的作者奥威尔,在去世前向英国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他认为“有问题”的文化人名单。2002年,英国政府公布了这份名单的原件。如果这确属事实,奥威尔这是向资产阶级政府告密吧?他的“西班牙革命良心”人设,算栽了吧?
如何看待奥威尔“告密”?万事都要从如何削弱资本主义秩序入手(一组对话)





A:



《1984》的作者奥威尔,在去世前向英国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他认为“有问题”的文化人名单。2002年,英国政府公布了这份名单的原件。如果这确属事实,奥威尔这是向资产阶级政府告密吧?他的“西班牙革命良心”人设,算栽了吧?


虽说他当时肺病快死了,而且文化人的心思一向细腻,他是对当时那个破败而充满独裁气息的世界,给压垮了吧?他本来也不够坚强。



B:


那个XXXX,这几天上蹿下跳,拿这个名单说事…… 恶心死了!




C:


奥威尔本来就不相信无产者。他的《1984》也不反映社会现实吧?!



D:



奥威尔在当时确实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十分悲观。战争结束后,到处是赤贫,旧的统治阶级继续高高在上,无数生命和财富的毁灭,看起来并未换得一个新世界。当时美苏的对峙,似乎预示着新的国际战争,而原子武器的恐怖威力,等于说,新的大战会带来不可想象的无底深渊。同时,无产阶级未能突破资产阶级的秩序堡垒,所谓社会革命,貌似只是在一些国家炮制了无上权威的怪物。这个大背景下,奥威尔不由自主地抓住“民主”这根稻草,不奇怪。他所谓的“民主”,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明中,繁荣时代营造的那层人文主义外皮。


确实,奥威尔被他所看到的那几十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恐怖、大杀戮,给吓傻了。他的社会直觉足够敏锐,整个精神世界又远离工人阶级。于是,他选择了靠拢现实。这样的欧美文化人,当时挺多的。


但资本主义并不受精疲力尽的知识分子头脑所左右,它按照自身规律进入了新的周期,繁荣再临了。20年后,新一代年轻人又开始充满干劲地向往社会革命。历史证明,奥威尔的恐惧,也只是他那个革命挫败与反革命噩梦时代的悲哀产物。




B:



奥威尔算是我的引路人,我是看了他的西班牙著作,才知道斯大林主义的丑恶……






D:



我想,要害不在于奥威尔是否有你想象得那么高大全。要害是如何让关于奥威尔的争论,也能被引导到削弱资本主义的轨道上。而且,不管任何事情,都要从这个角度去出发。限于多种原因,不好细谈。仅举一例:几十年来,主流舆论一直刻意吹捧奥威尔,作为反共产主义洗脑的一个工具。那么,既然奥威尔是“告密者”,而主流舆论这几十年声嘶力竭叫嚷的,就是所谓"XX时代丧失人性的告密风气",那么捧奥威尔的那些主流舆论,就为他的举动负责到底吧!…… 如何负责?愿意思考的人,可以继续往下思考。我就不饶舌了。








对话结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11:41 , Processed in 0.01756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