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020-10-30 22:1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8302| 评论: 0|原作者: 郭建波|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郭建波同志从唯物史观出发,在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运用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围绕工作组的斗争为主线,梳理了一九六六年五月到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双方斗争的基本脉络,揭示了两条文革路线斗争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央指导地位的变换

  4、文革从导火线到全面发动的历程简析。

  “五一六通知”在一九六六年五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在党内下发,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先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从党内组织程序上来说文化大革命得以合法进行,并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的缘故。

  “五一六通知”是对一九六二年九月八届十中全会决定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发表以来,党内在文化革命问题上进行斗争的一个总结。这种斗争实质上是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的形势、能动作用、要不要以及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上的分歧造成的,集中在《海瑞罢官》和《二月提纲》的斗争上表现出来。这是文化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种斗争形式上是在以彭真为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多数成员和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关锋、戚本禹之间展开,实际上则是反映了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一线常委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这种分歧和矛盾在批判《海瑞罢官》的时候还处于隐性状态,在围绕《二月提纲》的斗争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不过,由于当时处于维护党内团结和斗争策略的考虑,不论是在起草“五一六通知”还是编写《一九六五年九月到一九六六年五月文化战线上两条道路斗争大事记》时,都着意对此进行了淡化处理,这样冲在前面的彭真及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的多数成员就成为被解决的对象。

  从文献资料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彭真被中止、撤销党内职务,他任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被解散,是他所遵循的文化革命路线被否定的必然结果。本来,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之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就给彭真打过招呼。北京转载姚文元的文章以后,毛泽东又当面告诉彭真要害是“罢官”问题,彭真却以吴晗与彭德怀没有组织上的联系来否定他们思想上存在的联系。彭真制定了意在阻碍政治批判的《二月提纲》,在中央政治局一线常委通过以后,他带队到武汉向毛泽东汇报时,毛泽东当即否定了彭真提出的左派整风问题,也没有对《二月提纲》表明态度。[139]

  在毛泽东没有表态的情况下,彭真不仅没有修改《二月提纲》中左派整风和警告左派不要成为学阀的内容,反而立即让人起草了以中央名义下发《二月提纲》的通知。更为蹊跷的是,彭真明明知道毛泽东对《二月提纲》没有表态,却不将转发《二月提纲》的通知送交近在咫尺的毛泽东审阅,而是电传给千里之外的中央一线常委批发。《二月提纲》下发后,彭真就以此为“上方宝剑”,要求左派文化战士按《二月提纲》的精神办,扣押政治批判的文章。不仅如此,他还质问上海发表姚文元的文章没有跟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和中宣部打招呼,上海市委的党性到哪里去了。[140]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才发表了关于文化革命的系列谈话,主持修改并下发了中央书记处起草的“五一六通知”。这也就注定了彭真等人最后的政治命运。

  从这一阶段的斗争中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是在排除阻挠中艰难推进的。这种艰难推进表现在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在上海发表以后,打破了北京对《海瑞罢官》的袒护,姚文元的文章在北京报刊上被转载,打破了北京对姚文的封锁,《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和“五一六通知”在党内先后下发,打破了《二月提纲》对政治批判的压制,最终撤销了《二月提纲》。这样在党的核心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先后通过了“五一六通知”,毛泽东的文化革命路线在中央占据主导地位,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合法程序,并由此开创了新的局面,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样我们看到,从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到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在这个阶段中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两条文化革命路线在斗争中逐渐变换了位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文化革命路线在党中央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并下发“五一六通知”为标志,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二)建设新世界的纲领——“五七指示”的发表。

  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是一个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破坏了一个旧世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破坏了一个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的社会,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在上层建筑领域仍然存在着不适宜于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的环节,因而我们就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对于上层建筑领域不适宜于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环节予以破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

  如果说“五一六通知”是破坏旧世界的宣言,那么“五七指示”就是建设新世界的纲领。前文我们对“五一六通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五七指示”。要理解“五七指示”的精髓,还是要从政治挂帅说起。

  1、政治挂帅是建设新世界的根本指针。

  这个新世界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要建设新世界,就要以政治挂帅为根本指针。为什么政治挂帅是建设新世界的根本指针呢?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政治挂帅的基本涵义说起。

  (1)政治挂帅的提出及其基本涵义。

  要研究政治挂帅,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政治,只有把政治这个概念搞清楚了,才能对政治挂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那么,什么是政治呢?

  我们首先看列宁是如何解释政治的。

  列宁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2]

  从中可以看到,列宁不仅解释了什么是政治,还进一步阐述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和经济相比占有首要地位。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政治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经典表述。列宁的贡献在于他正确解释了政治的含义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我们再看毛泽东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

  一九四五年四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就是阶级斗争。”[3]

  毛泽东关于政治的论述进一步发挥了列宁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这样就揭示了政治与阶级斗争的本质联系,鲜明指出政治就是要进行阶级斗争。既然要进行阶级斗争,那么什么是阶级呢?列宁对阶级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他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4]

  从列宁对阶级所下的定义来看,阶级就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形成不同的阶级。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依靠占有生产资料、剥削他人劳动、处于支配地位的集团被称为统治阶级,丧失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受他人剥削、处于被支配地位的集团就是被统治阶级。统治地位与被统治地位之间的斗争,就是阶级斗争。

  从这里可以看出,列宁揭示了阶级与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果我们结合前文列宁所说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分析,就会对政治、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形成一个明晰的认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相比处于首要地位,阶级则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是处于不同经济结构中的集团的人格化代表。这样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就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在政治上表现了出来,而政治上阶级斗争的胜负又对两个阶级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其态势具有决定性影响。正在是这种情况汇报下,毛泽东才提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这样就不仅将阶级斗争提到政治的高度,还从逻辑上深刻揭示了经济、政治与阶级斗争之间的本质联系,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观点。

  建国以后,毛泽东又进一步从工作的角度论述了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九五五年毛泽东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为《严重的教训》一文起草的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5]这样毛泽东就将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应用到了共产党的实际工作中,从路线和方法论入手,将列宁论述的政治与经济关系进一步提到了生命线的高度。

  一九五八年一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文中又进一步论述了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问题。他说:“红与专、政治和业务的统一,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定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

  “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6]

  我们看到,毛泽东在这里又一次论述了政治、思想工作和经济、技术工作的关系问题。他在这里进一步强调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思想、政治工作一放松,经济、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从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到是统帅、灵魂,表明毛泽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是一以贯之的。这种认识是毛泽东在分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后形成的。我们还注意到,他在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提出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空头政治的“左”倾空谈主义;另一种是脱离政治的右倾实用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实际上都是因为割裂了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技术工作的辩证关系造成的。

  一九五九年冬到一九六○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时候,提出了政治挂帅问题。他说,书中不强调政治挂帅,反复强调物质刺激,引导人走向个人主义。我们的政治挂帅,就是为了提高居民的觉悟程度。[7]

  我们看到,毛泽东是在批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缺点的时候,直接提出政治挂帅问题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反复强调物质刺激,长此以往会把人引导到个人主义的道路上去。我们强调政治挂帅就与此不同,不是靠物质刺激,而是靠提高居民的政治觉悟,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武装人们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来激发人们的斗志,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中不难看出,在这方面中共和苏共是存在重大不同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提出的政治挂帅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出发,在列宁关于阶级、政治和经济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技术工作的生命线,又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统帅和灵魂地位,在这个背景下才提出了政治挂帅的概念。

  政治挂帅要求不仅共产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还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做实际工作的时候,都要从政治上来处理问题,把政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政治放到生命线、统帅和灵魂的地位来对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维护以工农两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政治挂帅统揽全局,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限制分配领域的资产阶级法权,强化无产阶级专政,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用无产阶级思想文化代替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这就要求不论共产党的领导人还是党员干部、群众,在实际行动中要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坚持组织原则和保持个人认识的关系,既反对脱离实际的空头政治,也反对不问政治的实用主义,在实践中能够真正将政治挂帅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由此看来,政治挂帅是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从生命线、统帅和灵魂上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政治挂帅进一步突出了政治在一切工作中的地位,把政治挂帅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人民一切行动的出发点,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教育群众,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改造人的世界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2)政治挂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

  政治挂帅是毛泽东提出来的。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创新式的发展。政治挂帅这个术语虽然是建国以后提出来的,但是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践行了政治挂帅的方针,以政治挂帅来领导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行动准则。当然,毋庸讳言,政治挂帅的实施是在冲破重重阻碍以后才一步步被推向前进的。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分析,政治挂帅的提出是有科学依据的。这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深入分析以后提出来的。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出发,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方面,思想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因而政治和思想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对经济基础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政治就是阶级斗争。三大改造完成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了,但是政治思想上的资产阶级仍然存在,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8]因而政治挂帅就是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毛泽东才提出政治挂帅的。这就是政治挂帅的能动性,也就是政治挂帅的科学性。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政治挂帅已经践行于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实践中。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头脑,浴血奋战,英勇斗争,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把他们火红的青春献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少人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仅将为之奋斗的事业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无私奉献和英勇献身的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强大推动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取得的胜利改变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不论在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风采卓卓独领风骚的,激励着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为砸烂旧世界而斗争。没有政治挂帅的思想指导,就不可能战胜残存在头脑深处的私心杂念,也就不会产生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和动力,也就难以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改变不了中国,又如何能够影响世界呢?同时,苏联共产党由于没有坚持政治挂帅,进而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也从反面对政治挂帅作出了验证和说明。因而坚持政治挂帅不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都已经经过了时代的检验。这就是政治挂帅的实践性。

  由此可以看到,政治挂帅既有严肃的科学性,又有丰富的实践性,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贯穿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中。我们既要认识到政治挂帅的科学性,又要认识到政治挂帅的实践性,将政治挂帅践行于实际的工作中。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政治挂帅的提出,决不是离开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而是要使政治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中处于统治地位,要政治领导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而不是让政治处于从属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政治挂帅,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脱离实际的强调政治挂帅,而要将政治挂帅与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政治能够统帅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将政治挂帅践行于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中,使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沿着政治挂帅的轨道前进,让社会的发展成果能够真正为以工农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而不是适得其反。

  在政治挂帅的社会实践中,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脱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发展的空头政治;另一种是脱离政治的事务主义。离开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发展的空头政治,是没有前途的。这绝不是真正的政治挂帅,而是披着政治挂帅的外衣,讲着政治挂帅的华丽语言,夸夸其谈,外强中干,不仅不能真正做到政治挂帅,还要败坏政治挂帅的声誉,糟蹋政治挂帅,最终使政治挂帅流于形式,毁掉革命大业。这是政治挂帅中的“左”倾机会主义。离开政治挂帅去谈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就会使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失去方向,最终会偏离科学社会主义轨道,走向修正主义,进而复辟资本主义。这就是政治挂帅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因而在执行政治挂帅的过程中,就要同时反对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倾向。

  从前文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列宁科学揭示了政治的含义,阐明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突出了政治的首要地位。毛泽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挂帅,明确了政治在一切工作中处于生命线、统帅和灵魂的地位,把政治挂帅践行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实践中,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早日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我们注意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虽然列宁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上做出了深刻论断,但是后来的苏联共产党人并没有沿着列宁开辟的道路进一步前进,只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列宁主义的这一观点,不仅提出了政治挂帅,还践行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这样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中苏两大社会主义执政党之间产生了矛盾,成为双方在反修防修斗争中的重要分歧,进而成为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政治挂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这种创举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出发,立足于三大改造完成后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提出来的。从对政治挂帅的考察中可以发现,政治挂帅不仅有严肃的科学性,还有丰富的实践性,是科学生和实践性的统一。国际共产主义发展的历程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政治挂帅进行了检验和回答。是否践行政治挂帅成为关系到能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生死攸关的大事。

  (3)政治挂帅的四个样板。

  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政治挂帅为指针,将政治挂帅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涌现出鞍钢、大庆、大寨、军队这些坚持政治挂帅的样板,于是全国上下高举鞍钢宪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成为践行政治挂帅的强大动力,推动了政治挂帅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普及,促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①   鞍钢宪法。

  鞍钢宪法是践行政治挂帅的样板。鞍钢宪法是在政治挂帅的指导下形成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政治挂帅的普及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应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时候鞍钢的探索作出了一个表率。

  这种探索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这样做的,而是后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苏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采取一长制,依靠专家治厂,利用行政命令,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来管理工厂,形成了马钢宪法。当时鞍钢人认为马钢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鞍钢这个现代化的企业,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认为照搬马钢那一套就行了。这是一开始鞍钢人的想法和认识。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兴起,鞍钢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实事求是,敢想、敢说、敢于,开始思考问题,相信群众运动,怀疑一长制,怀疑马钢宪法。他们在实践中坚持政治挂帅,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大搞群众运动,采取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逐渐总结出一套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措施,写成总结报告向中央汇报。毛泽东看后认为“这个报告,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9]

  鞍钢宪法最鲜明的特点是政治挂帅。政治挂帅具体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施两参一改三结合,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样就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出发,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冲破了苏联马钢宪法的束缚,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新路。

  鞍钢宪法是在政治挂帅指导下形成的,整个宪法贯穿着政治挂帅的精神。毛泽东在鞍钢与马钢的对比中,将鞍钢的经验总结称之为宪法,赋予鞍钢经验这样高的地位,不仅表明了他对鞍钢经验的肯定,也表明了鞍钢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建设中的地位。这是在激情迸发的时代,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以政治挂帅引领企业发展,打破崇洋媚外意识,破除教条主义、奴隶主义,找到的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②      工业学大庆。

  大庆是我国工业战线上践行政治挂帅的样板。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孤立、封锁和制裁,一九六○年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给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困难。这个时候工业发展对石油出现了刚劲需求,石油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当勘探发现东北松辽盆地存在丰厚的石油储量后,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拿下这个大油田,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由石油部具体规划部署,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从全国各地调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鼓作气,万众一心,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大庆油田会战。人民解放军也抽调两个陆军师、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共三万余人参加了这次会战。[10]

  为了搞好这次石油大会战,石油部以政治挂帅为指针,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他们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从上到下建立政治工作机关,配备政治工作干部,为践行政治挂帅、进行石油会战提供组织保证。参加石油大会战的人,不论是干部还是职工、工程师还是一般技术员、指挥员还是战斗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政治挂帅来规范个人的言行,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主动投身于石油大会战的斗争中。他们以工业发展根本利益为重,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而不是斤斤计较于个人的收入与得失,因而在会战中能够及时化解矛盾,团结一致,敢于拚搏,一往无前,体现了克己奉公勇挑重担的时代精神。

  在政治挂帅引领下,大庆油田会战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作风。参加会战的建设者坚持“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创造出工人和基层单位的“五好”标准(即政治思想好、劳动生产好、作风好、技术学习好、团结互助好),干部“三定一顶”的劳动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定岗位、定时间、定职责,顶替定员”),对干部“约法三章”(坚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不特殊化;坚持克服官僚主义,不能做官当老爷;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永不骄傲,永不说假话)。[11]他们还要求在工作中要做到“三老四严”(即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即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这些在石油大会战中形成的标准、制度和作风,是在政治挂帅的引领下出现的,是在破除了物质刺激和利润挂帅的影响后形成的,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革命激情和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石油大会战的迅速发展。

  在大庆油田的建设中,政治挂帅最终还是要见之于人们的实际行动中。只有人们的实际行动,才是鉴别是否践行政治挂帅的唯一标准。只有真正做到了政治挂帅,才会使生产得到高速发展。在开发大庆油田的会战中,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民工和解放军官兵,将政治挂帅铭记心间,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将自己生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藐视困难,壮志凌云,万众一心,斗地战天,莽莽草原扎营盘,快速拿下大油田,甩掉中国贫油帽,全国人民齐欢颜。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高度思想觉悟,也是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没有政治挂帅的思想武装,要具有这样的精神面貌是不可能的。

  铁人王进喜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先进典型。他哼出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战歌,是那个火红的时代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天换地的雄伟史诗。他立下的“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是那个火红的时代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大公无私精神的生动体现。他发出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斗志,是那个火红的时代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排除万难改造中国的豪迈宣言。

  这样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由石油部具体指挥,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两论”(《实践论》和《矛盾论》)来武装头脑,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大庆油田就横空出世般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一九六五年中国就实现了石油自给。参加大庆油田会战的人们,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冲天的革命干劲,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实践中走在了工业战线的前列,使大庆成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政治挂帅的春风吹遍了整个工业战线,迅速掀起了工业学大庆的热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比学赶帮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9:41 , Processed in 0.012623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