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学点马克思主义(十八)—— 积累和危机

2020-2-27 07:48|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83802| 评论: 1|原作者: 红色中国网理论编写组

摘要: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积累和危机的学说以马克思的利润率的概念为核心。资本主义快速积累、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前提是高涨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矛盾又必然导致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学点马克思主义(十八)—— 积累和危机

 

红色中国网理论编写组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新的世界革命高潮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和英国两个英语国家)出现了伟大的复兴。在这一复兴的过程中,形成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积累和危机的一系列学说。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积累和危机的学说以马克思的利润率的概念为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快速积累、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前提是高涨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矛盾又必然导致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如果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际政治条件,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平均来说维持比较高的利润率,就可以造成这个国家在一、二十年或者更长的时期中经济快速增长和政治稳定的有利条件。当上述这些条件被资本主义积累的内在矛盾所削弱,不再起作用,从而利润率趋于下降时,资本主义积累就会越来越困难,直至陷入危机或长期停滞。这样的快速增长或长期停滞在四、五十年的时间范围内的相互交替,也叫做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波”。在资本主义长波的后半段,往往发生阶级矛盾的激化和资本主义政治的动荡。

    利润率是资本家的总利润与资本存量之比:

 

利润率 = 总利润 / 资本存量 = (总利润/经济产出)/(资本存量/经济产出)

 

    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统计研究中,资本家的总利润一般用资本家阶级的全部财产收入(包括企业利润、利息、租金)来代表,大致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资本存量一般用固定资本存量(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计算机软件和所谓“知识产权”)来代表,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预付总资本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

    如果对利润率的公式做进一步分析,那么可以得出,利润率等于利润份额(总利润/经济产出)除以资本产出比(资本存量/经济产出)。其中,经济产出一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可见,利润率与利润份额成正比,与资本产出率成反比。

    利润份额表现了资本家阶级在整个经济的产值中占有的份额。利润份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阶级斗争和资本家阶级、工人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但是也受到所谓“有效需求”(表现为一定货币购买力的、对整个经济所生产的产品的总的需求水平)的影响。如果用马克思的概念来表达,那么利润份额大致相当于S/(V+S),即剩余价值占工人劳动新创造价值的比例,或者相当于(S/V)/[1+(S/V)],即剩余价值率除以一加剩余价值率。换言之,利润份额与剩余价值率正相关。

    资本产出比则大致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C/(V+S),即生产资料的价值与工人劳动新创造价值之比。上一期“学点马克思主义”中介绍了C/(V+S)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C/V)正相关。在长期,资本产出比取决于资本主义技术进步的特点和趋势(特别是资本-劳动比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相对快慢)。在短期,资本产出比受到有效需求水平的很大影响。如果有效需求水平偏低,资本家的机器厂房等资本设备的能力利用率较低,那么资本产出率就会偏高。反之,如果有效需求高涨,资本家的资本设备利用率高,资本产出率就会偏低。

    从上面的利润率公式,可以分别推导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三种矛盾和三种不同的危机倾向,分别是:消费不足危机、利润挤压危机和积累过剩危机。

    在这三种不同的危机倾向中,绝大多数中国的马列毛积极分子(包括很多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左派青年积极分子)最熟悉的就是消费不足的危机倾向。消费不足的危机倾向是说,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定发展阶段,由于工人阶级斗争力量还不够强大,资本家加紧对工人的剥削,导致剩余价值率上升和利润份额上升,从而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实际工资下降)或者相对贫困化(工人阶级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由于工人阶级的消费构成对消费品需求的主要部分,工人阶级的购买力绝对或相对下降后,会首先导致对消费品需求的不足。于是,生产消费品的部门会首先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这时,生产消费品部门的资本家便会减少投资,从而减少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这样,或迟或早,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也会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从而整个经济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前半期,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中都非常流行。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对当时流行的这一危机理论做了这样的概括:“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造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失业,而在全世界追逐新消费者的大工业,却在国内把群众的消费限制到需要忍饥挨饿这样一个最低水平,从而破坏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大工业的巨大的扩张力 ... 现在在我们面前表现为不顾任何阻力的、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进行扩张的需要。这种阻力是由大工业产品的消费、销路和市场形成的。但是,市场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扩张的能力首先是受完全不同的、力量弱得多的规律支配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

    如果用上面的利润率公式来分析,那么,起初,资本家对工人的加紧剥削会造成利润份额上升和利润率上升,从而造成资本积累的高涨。但是,随着工人阶级购买力的绝对或相对下降,生产过剩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从而造成资本产出比上升。到一定阶段,由生产过剩引起的资本产出比的上升会抵消利润份额的上升,从而引起利润率下降,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后,一开始经济产值的下降速度会超过资本家的各种成本的下降速度,从而导致利润份额也随之下降,从而加剧利润率的下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大多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都表现为消费不足的危机。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工人阶级斗争能力的增强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国家干预,消费不足危机已经不再是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危机形式。

    下图说明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从1900年至2018年整个经济的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份额。其中,利润率是美国资本家的总利润(由国内经济产生的全部税后财产收入)与美国经济企业部门固定资本存量之比,利润份额是美国资本家的总利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


   

    如上图所显示的,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美国发生过三次比较大幅度、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利润率下降趋势。第一次是从1906年至1917年,平均利润率从24%下降到9%;第二次是从1926年至1933年,平均利润率从18%下降到7%;第三次是从1965年至1980年,平均利润率从15%下降至9%

    其中,第二次利润率下降趋势最终导致了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萧条。大萧条是“小政府”资本主义时代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造成的。第三次利润率下降趋势则主要是由工人阶级斗争力量加强和资本有机构成上升引起的。由工人阶级斗争力量加强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叫利润挤压危机;由资本主义技术进步造成资本有机构成上升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叫积累过剩危机。

 

 

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井冈山卫士 2020-2-27 11:53
经济危机理论非常重要,国内左派接触的危机理论多数是粗糙化的消费不足理论。这对指导中国未来革命实际上起到了副作用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7:23 , Processed in 0.01635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