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历史唯物论与东方革命

2018-4-24 00:35|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59424| 评论: 0|原作者: 高寒

摘要: 面对“十月革命”以降,东方革命历经整整一个世纪、横跨大半个地球的历史大弯路,对它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总结,这一任务,已历史地落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双肩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西马”)实无力承担起此项任务,故东方马克思主义(“东马”)将应运而生。

历史唯物论与东方革命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高 寒

(本文为应征提交与20185月北大“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之论文,终未能入选)

 

摘 要

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是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犹如牛顿定律之于经典力学,相对论之于爱因斯坦学说。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其它理论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次级理论或应用理论,当其用唯物史观来阐发时,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而其一旦脱离开唯物史观,它们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就会变得模糊起来,甚至与马克思主义无缘了。离开历史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可以是其他任何理论,却绝不是马克思主义。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历史唯物论经受住了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的考验。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东方共产党人与西方共产党人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因其所处于完全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东方革命上基本就是一块空白。列宁填补了这个空白,提出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正是牢牢地把握住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大方向,中国共产党才产生出那一步一步地将自己引向胜利、并至今引为自豪的毛泽东思想。然而,整个国际共运各国在取得政权后的道路却走得艰辛和曲折。这归根结底都无不是欲用脑中的理想、胸中的热情和手中的权柄,试图去跨越、绕过、省略整整一个时代的资本主义文明,抹煞其历史必然性,从而致使那在西方思想史上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社会主义,却又在东方革命中走过了一条从科学倒退回空想的历史大弯路

终于突破重重障碍曾产生过理论飞跃,而承认市场经济为今日中国之必需的中国共产党,今天还可能突破重重障碍再来一次理论飞跃,而承认民主宪政也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吗?已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经济市场转型的中国共产党,还能成功地领导中国政治的民主宪政转型吗?中国的宪政转型,要么由共产党来主导,要么则由自由主义来主导,二者必居其一。中国共产党若拒绝宪政,实际结果就只可能是将转型主导权拱手相让。如此一来,“我们的宪政”与“他们的宪政”,其步骤、方式、过程、范围、层次、趋势、结局、后果、……等等、等等,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格局,都将会是大不一样的。

“中国模式”实际应是东方马克思主义模式。因为从资本主义文明不可抗拒之历史必然性上来阐发和建构后发中国的崛起,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东马”,还能有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

苏版马列主义;

社会主义从科学倒退回空想之历史大弯路;

东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模式

 

 

引 言 …………………………………………………………………… 1

(一)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 ……………………………………… 1

(二)历史唯物论经受住了正反两方面实践的考验………………… 6

(三)苏版马列主义,既不姓马,也不姓列,而是姓斯 ………… 11

(四)谁来主导宪政转型,共产党或自由主义,二者必居其一 … 16

(五)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声音 ……………………………………… 21

结 语  ………………………………………………………………… 27

 


引 言

今年5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世界上很少有一位思想家,获得过后世持续一个半世纪近乎于神的景仰或近乎于魔的诅咒。然而,马克思既不是神也不是魔,故凡是将马克思视若神灵或恶魔者,其荒谬就不在马克思而在解读者自己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突破苏版马列主义[1] 的结果;中国的现实困局,又是囿于苏版马列主义的结果。同理,中国共产党拿下全国政权,是突破苏版马列主义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所走过的弯路,也是囿于苏版马列主义的结果。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模式”、“中国话语权”逐渐成了世界热词。然而,无论是鼓吹者还是批评者,都统统忽略了:中国模式是东方马克思主义模式,中国话语权是东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马克思主义已无远弗届,传遍世界各个角落,主导或引起了世界政治格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既是这翻天覆地变化的产物,又加深了这变化的翻天覆地的效应。然而,以苏俄“十月革命”为界,世界马克思主义营垒却发生了大分化,分裂为“修正主义”的社会党国际和“马列主义”的共产国际。自此,社会主义在十九世纪的西方思想史上,完成了它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后,却又在二十世纪的东方革命中,不期然地走上了一条从科学倒退回空想的历史大弯路。

自从“苏东模式”轰然坍塌,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就都将目光转向了中国,转向了中国共产党。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是从昨天的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未来的中国共产党,也将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正像当代中国的任何重大事变,均无不与中国共产党相连一样,中国今天的崛起和转型,中国未来的走向和兴衰,也同样无不与中国共产党未来的走向和兴衰息息相关。

面对“十月革命”以降,东方革命历经整整一个世纪、横跨大半个地球的历史大弯路,对它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总结,这一任务,已历史地落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双肩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西马”)实无力承担起此项任务,故东方马克思主义(“东马”)将应运而生。如果中国共产党能挑起这副历史重担,成为东方革命走向宪政文明的火车头和航标灯,那还愁什么“中国模式”不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愁什么“中国话语权”不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呢?

 

(一)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历史贡献,就在于将人类数千年来延绵不绝的平等、自由、均富、公正、……这些素朴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升华为科学。

我们知道,无论在东方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中,对人间不平的批判,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均不绝于缕。武器的批判让一顶顶皇冠落地,批判的武器汇一条条源流荟萃。在西方,有从赫西奥德的《黄金时代》[2] 到柏拉图的《理想国》[3];从莫尔的《乌托邦》[4] 到洛克的《政府论》[5];从爱尔维修的《论精神》[6]温斯坦莱的《自由法典》[7] 摩莱里的《自然法典》[8],再到巴贝夫[9]、圣西门[10]傅立叶[11]欧文[12] 的追求,……。而在中国,则有从《诗经.硕鼠》[13] 《礼记.礼运》[14];从张鲁的五斗米教[15],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16];从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17] 到章太炎的《五无论》[18]、到康有为的《大同书》[19],再到谭嗣同[20]、梁启超[21]、严复[22]、孙中山[23]的寻觅,……。所有这一切人类文明长河中永远闪烁着理想光辉的思想结晶,尽管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但均无不蕴含有一大共同特征,即认为要实现人世间的平等、自由、均富和公正,要达到那自人类产生以来便殷殷以求的大同世界,就都是可以通过对正义原则的发掘和探索,通过对理想模式的论证和设计来实现的。


不是别人,正是马克思,不是别的学说,唯有马克思主义,才破天荒地提出了与所有前人均截然不同的人类社会解析模式,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发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世界观。这个全新的世界观在十九世纪中叶一经问世,便立即作为一个标志,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思想史上所有汗牛充栋的其它各色学说区别开来,且迄今亦然。

正是这个崭新的世界观,终于将数千年来一以贯之地头足倒立的那种历史观,即用思想观念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之终极本源的历史观,第一次还原为将物质生产视为人类发生、发展之终极本源的历史观。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历史唯物论或唯物史观。

从一般意义上说,既然“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24];从特殊意义上说,既然世间万事万物千姿百态、互相区分的内在根据,正在于各事物自身的质的规定性,那么,是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否修正、违反、背叛或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不就应当如同自然科学一般,以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为其评判准绳,并在此公设前提下以实践结果为据吗?

历史唯物论之于马克思主义,就如同牛顿定律之于经典力学,进化论之于达尔文主义,相对论之于爱因斯坦学说,证伪说之于波普尔科学哲学,……等等一般,均构成了特定理论与其它理论相区别开来的质的规定性。离开历史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可以是其他任何理论,却绝不是马克思主义。因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和全部理论活水的源头。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谈到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列宁则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谈到马克思主义所继承的当时欧洲先进文明的三大源流: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并将其改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但是,无论从恩格斯的论述还是在列宁的论述中,均一丝一毫也看不出有着后来的苏版马列主义教科书中,所传达出的那种用并列关系去阐释马克思两大发现或三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意思。

恩格斯是这样说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25]

列宁则这样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多次说明,一切离开这个基础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26]

在这里,恩格斯强调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与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规律的关系;而列宁则强调了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引入唯物论,而创造出来的唯物史观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的基础性地位。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历史唯物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历史唯物论在政治学中的应用。而作为应用科学,它们的任何论断和结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以特定的时间、空间为转移的,都是随着人类实践-认识的广狭深浅,而可以、也应当不断被发展和修正,从而都是不得以任何教条的方式去对待的。

而唯有特定科学的质的规定性,却与该科学本身同在。

我们知道,在任何门类的学科中,都有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分。而在应用科学中,还可以分出诸如设计学、工程学、工艺学,……等等操作门类来。同时我们还知道,修改工艺不等于否定工程;修改工程不等于否定设计。而在设计上出了错误,也并不能直接就等同于设计学本身出了问题,更何况,即使设计学乃至整个应用科学都出了毛病,那也未必就能推翻其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学。所以,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就不在于他的应用科学部分,而在于它的基础科学部分。所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其他任何理论,相对于历史唯物论,便统属次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历史唯物论在其经济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历史唯物论在其政治学中的应用。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剥削理论,还是其政治学中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均统统不过是建立于历史唯物论基础之上的派生性理论而已。毫无疑问,这些理论,当其建于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当其用唯物史观来阐发时,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而若一旦脱离开历史唯物论这个基础,一旦抛开那作为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之既定公设的唯物史观,那么,它们的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便会骤然模糊起来,甚至与马克思主义无缘了。换言之且质言之,凡是脱离开唯物史观这个理论基础和理论源头的任何马克思主义的次级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术语、乃至词藻,均统统可以被异化为某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术语、乃至词藻了。这里,哪怕是一些看上去最具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理论范畴,包括诸如“剩余价值”、“公有制”、“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等、等等,均概莫能外。

譬如,左派们成天抓住“公有制”对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穷追猛打,改革派也总是在这个“公有制”问题上显得理屈词穷,高悬免战牌。故在中国左派们眼中,这“公有制”便是最具“社会主义”的标志性意义了。不过试问:任何不是建立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特定历史自然发展阶段上的“公有制”,有丝毫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公有制”吗?中国历几千年前就有过“公而忘私”[27]之说,难道那时候的“公”或“公天下”[28],以及其中所蕴含着的“公私观”,与今天马克思主义词典中的“公”与“公有制”,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公私观”,是一码子事吗?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眼光来看,各阶级都有着自己的“公”与“私”,各阶级都有着自己的“公私观”,因而各阶级也就都可以有着自己的“公有制”或“国有制”了。远到中国历史上的盐铁官营,近到今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国企”,难道你能称它们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称他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吗?

由此可见,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也唯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灵魂和生命,才是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质的规定性。

所以,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就不在于他的应用科学部分,而在于它的基础科学部分。既然唯有历史唯物论,才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其它形形色色的学说区分开来。仅此即可见,任何只敢在马克思主义的次级、派生理论上挑战马克思主义的各路英雄豪杰,只要你不敢面对历史唯物论,你就休谈驳倒马克思。这就如同任何人不敢面对E=mc2,就休谈驳倒爱因斯坦一样。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曾试图挑战唯物史观的人也大有人在,譬如那位“速朽明星波普尔。[29]

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任何哲学一样,是从人类的终极关怀上,全景式地俯瞰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探索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析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却不能不紧紧地贴近实际生活,不能不随时受到实践的严峻挑战及苛刻检验,从而不能不是一种可随时修正的、适应性很强的、将理想融入现实而不断发展的理论。

事实上,一个半世纪以来,欧美、大洋洲,尤其是北欧社会民主主义的胜利,它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即那种已举世公认地引领着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一步一步地向着工人阶级&a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5:06 , Processed in 0.01571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