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

2018-1-30 23:4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926| 评论: 0|原作者: 范仄|来自: 南水兮

摘要: 《共产党宣言》倒数第三段:“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如何。”可以用这个对照对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换言之,离开所有制问题的任何努力,都是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背叛。
范仄: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
——如何读《共产党宣言》
原创 2018-01-28 范仄 南水兮

1月21日,某党校教员L君问读《共产党宣言》有何建议,往复网聊,今稍加扩展,供有心人参考。

L君:
现在读《共产党宣言》,你有什么建议?

范仄:
是真读还是假读?这是阅读的根本问题。

L君:
当然真读。

范仄:
那得随时准备被喝茶或被刑拘。这是我最主要的建议。如果没到这一步,那肯定是假读。

《共产党宣言》倒数第三段:“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如何。”可以用这个对照对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换言之,离开所有制问题的任何努力,都是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背叛。

L君:
中国至少还是有公有制为主体吧。

范仄:
公有产权不等于公有制。可见你们早把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定义忘得干干净净,把法权意义上的东西看作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东西。现在中国的“公有”只可能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资本存在条件的“国家资本”。公有制最根本的一条是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状况。

L君:
可不可以理解为,现实是回到了黑格尔意义上的伦理国家?

范仄:
可以这么说。一旦所有制问题被遮蔽,国家的意义就表现为所谓的分配正义、文化正义和公益正义等,即好一点的追求就追求武训式国家(参见《“武训党”与“乡贤”》《物之不齐乎?》)。武训式国家不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伦理国家么?

L君:
你就是死硬的余孽派。

范仄:
我在教你怎么真读《共产党宣言》,明白劳动者的真正利益在哪里。劳动者,只有紧紧围绕所有制问题展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才能真正捍卫和发展自己的利益,才能在捍卫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具体利益。其实资产阶级及其学者也是如此,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强调私有制和私有产权;即使探讨看似与私有制和私有产权无直接关联的“资源配置”问题,也是在根本上紧紧围绕私有制和私有产权进行的。当初中特引进“资源配置”这一效率概念,其政治功能之一就是在劳动者面前遮蔽所有制问题,以实现偷梁换柱、暗渡陈仓的目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私有制对于劳动者来说直接是对生产资料的剥夺,从而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失去起码的主体地位。所谓消费主权看似会增强劳动者在经济过程中的主体性,但终究过渡不到在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而每一步创新都会被资本主义消化和利用。

《共产党宣言》指出不管这问题的发展程度如何,对于劳动者来说,必须紧紧抓住所有制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有了一定的社会化大生产,不管生产力水平如何,不管追求怎样的资源配置效率,不管追求怎样的创新,都必须直接还原到所有制问题上,不能在所有制问题有丝毫遮蔽。凡是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丝毫遮蔽的,都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是反共产主义的,即看是不是在“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是不是在“消灭私有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体性。我们总不能把一个消弱乃至消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政党称为“共产党”吧。

最近有些人主张把“消灭”改译成“扬弃”,以为这样就可以认为马克思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这是不懂“扬弃”在辩证法中含义的表现。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就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其根本含义是“消灭私有制”。众所周知,资产阶级所有制具有社会大生产和私有制的双重性,“消灭私有制”就是对它的扬弃。如果“扬弃”的含义不是“消灭私有制”,总不能把“扬弃”理解为“消灭社会化大生产”吧。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消灭私有制”等同于“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参见《共产主义社会的“占有”和“同志关系”》

L君:
不过,通常对现实的辩护,是从恩格斯在“序言”的“历史条件”论着手。你怎么看?

范仄:
在马克思主义这里,“历史条件”从来具有双重性。他们看到的只是其保守性而不是革命性,把“历史条件”变成“历史终结”。我曾区分科学实事求是观和庸俗实事求是观,其中关键的区分是如何理解“实事”,也即如何理解“历史条件”(参见《实事求是观“实事”概念的全面性、历史性和辩证性》)。任何“历史条件”都是有“历史前提”的。他们不是从对历史前提的批判入手理解“历史条件”。
这个问题我不妨用两个在群聊中遇到的真实例子来说明。关于农村青年返不返乡的问题,常有人会说我做过调查,问了很多农村青年,他们都说不愿返乡。我说他们是基于农村现状而答的;假如你说农村是前临街区,后背庭院和现代化农业,交通发达,教育发达,就业充分,再问农村青年愿不愿返乡,看他们怎么说。

有些人会说这个例子虽然能够说明任何被陈述的历史条件都是有历史前提的,但这一历史前提被显示出来需要的重置条件太高,那我再说一个重置条件不高的例子。在某群讨论农民将垃圾倒入规定的垃圾桶内问题,有位基层干部说农民素质太低,这个问题一直很难解决,通过罚款都难达到管理目标。我便问农民从家走到你摆放的垃圾桶是不是要走过一段也很脏的区域。他说是的。我想也是这样的,因为我见到的农村公共大垃圾桶几乎都是这样的。我说,如果是这样,在大城市里市民也会乱倒垃圾的。如果农民从家到公共大垃圾桶之间的区域相当干净,你再看农民有多少人会乱倒垃圾,便知道什么叫农民素质。

我想这两个例子已经说明什么叫被陈述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前提”。毛泽东的科学实事求是观和中特的庸俗实是求是观的方法论差异便在这上面。一次有人在某群贴出周其仁对杜润生的农村调查方法的描述,简直是庸俗实事求是观的活写照。

共产党人及其科学实事求是观,不仅要善于把被陈述的“历史条件”的“历史前提”向自己显示出来,而且要善于向群众显示出来,让群众真正认识到甚至直观到自己的主体性所在和力量所在。

L君:
或者可以把十月革命的胜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胜利,看作是从批判的“历史条件”论出发所得到的合理结论。

范仄:
这是理解“行动”的关键。“行动”无非是给现有的历史条件增加一个因素。增加什么因素,如何增加因素,除了要看有没有这个历史条件,更要看现有历史条件的历史前提是什么。是完全以现有的历史条件为基础,还是在现有历史条件的历史前提上着力,就在方法论上把马克思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区分开来,共产主义的能动性也就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彻底唯物地揭示历史和社会,最终是给共产主义的革命能动性寻找可靠的契机和路径。换言之,一定要找到现有的历史条件内部的矛盾性,从这种矛盾性中找到革命能动性的机会,而不是笼统地从现有的历史条件出发。凡是笼统地从现有的历史条件出发,都是机会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而不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

L君:
当然一个现实的问题还是在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从苏联赫鲁晓夫开始,”改革”为什么总会成为一条致死的诱惑之路?似乎不能仅仅从某个个人的主观认识上找根据。

范仄:
当然不能仅仅从个人的主观认识上找根据。但从行动角度又必须从这些人的背叛上找原因,因为现实的矛盾只是为共产主义的革命能动性提供可能,而最终需要行动者的努力。因此要分两层看,即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上看,即这种背叛有其历史必然,即力量对比存在一定问题,但这种历史必然又确实是由背叛来实现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0:16 , Processed in 0.013697 second(s), 1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