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钢的琴》:相信政府,食不裹腹

2017-12-11 01:27|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0218| 评论: 1|原作者: 发布者:砥柱中流|来自: 网络

摘要: 《钢的琴》已经斩获数个国际电影节的多项大奖,并被誉为“2011第一口碑片”, 此片让观众看到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早期中国经典电影的优良传承——原生态的人情世故,对底层民生的深切关注,坚韧顽强的苦中作乐,以及幽默风趣的后现代表达。真实生动,笑中带泪

《钢的琴》:相信政府,食不裹腹

 

 

 “最无奈的年代,最深情的告白。在大片当道的电影市场里,这类描写小人物生活,接地气的优质口碑喜剧将成为一朵奇葩:明快、幽默、固执、感伤的……

《钢的琴》已经斩获数个国际电影节的多项大奖,并被誉为“2011第一口碑片, 此片让观众看到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早期中国经典电影的优良传承——原生态的人情世故,对底层民生的深切关注,坚韧顽强的苦中作乐,以及幽默风趣的后现代表达。真实生动,笑中带泪。

张猛的《钢的琴》,不光是对生活无奈的戏谑自嘲,更是对一个逝去的时代,一批旧人缅怀和追忆。

《钢的琴》油画一般的镜头语言让人看到了废旧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仍旧埋藏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荒诞幽默的情节激发了惨淡现实下被压抑的生命活力;《钢的琴》一群东北老爷们儿的自我救赎,他们乐观、真诚,有创造力,又不失恢谐幽默,其实他们最可爱之处是热爱生活,这样的群体创造了一个这样自强自救的彪悍故事,小故事大意义;

国企私有化改制的洪水冲毁了数千万工人的家园。他们凄惶无助,他们欲哭无泪,他们一贫如洗,他们悲愤交集,他们沦为社会最底层备受欺凌备受歧视的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世界上最难令人接受的悲惨一幕在神州大地上演: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中国工人阶级,突然间变成了被抛弃的最弱势的群体;为国家建设默默奉献、创造财富的这一个拥有数千万人的国企下岗失业职工,成了没有任何财富的真正的无产者;从来被称为硬骨头的王铁人的粉丝们突然间被斥责为“懒汉”、“废物”、“贱民”、“穷人”……他们在生活陷入泥沼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也同时被吐满唾沫。他们的身心同时遭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的重创。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幕,仅仅几年内,数千万工人下岗失业,数千万人的生活、理想、激情被残酷地埋葬。然而,如此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却不可思议地被社会选择性失盲,被熟视无睹,被装聋作哑;数千万工人的命运因为私有化改制而发生逆转,却完全被社会漠视、遗忘,被有意地、恶意地漠视、遗忘。如此巨大的客观存在,是可以忽视的吗?涉及上亿人生活的巨大社会变迁,是可以忽视的吗?什么“所有人都是受益者”诸如此类的说法,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在有意掩盖数千万下岗失业职工生活水平倒退几十年的严峻事实,是不敢正视、不愿正视、完全无视这个巨大群体的赫然存在!

《钢的琴》真实再现生活本质,幽默却不恶俗的温情喜剧,感人落泪的兄弟深情,新锐导演的生猛之作.痛并快乐的激昂乐曲,充满小人物的生存智慧,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人物和时代影像叠加,市井气与高贵灵魂融合,具有永恒光芒的知识、悲悯、情感均投影在一格格胶片之上,让人难忘。将煽情变得不悲不怨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表现父女感情的片,也不是煽情的对钢铁时代的挽歌,而是保持着积极向上,夹杂着幽默,带点荒诞色彩的普通人写照的现实主义题材。整部戏里描写起父女情、朋友情均不煽情,反而处处展现东北人的幽默。不少地方惹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而这种幽默是不动声色的。

筷子兄弟曾经以一部网络短片《老男孩》轻松博取了大量大量7080后网民的眼泪和赞许,靠的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主题思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而今,张猛以同样的思路通过一部《钢的琴》获得了成功,那家钢的琴代表着老去一代的70后人群曾经怀揣的梦想,透露出着现今社会里那些小人物的无奈和挣扎,也象征着每个人心中永远不灭的希望和向往,即便是已经扭曲了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钢的琴制作团队5个不同的男人站在一起,活脱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和人群的象征。

我不算工人阶级的后代,但我能理解这片子里所抒发的工人阶级感情,那是一种在时代浪潮的催赶下,昔日的荣耀和理想瞬间分崩离析,你想用力再撑一会,却发现自己的力量早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强大的感觉。何况在如今这个新时代,社会身份划分比以前简单多了——富人阶级和穷人阶级,只要你不是前一个阶级,那就是后一个阶级,哪还分什么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商贩之类的呢?以前是大家都穷,可身为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什么的,那走起路来还是虎虎生风的啊,自我感觉良好的咧~

有人把这片拿来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做比较,这当然算是一种很高的赞誉了,其实也有点道理。首先张猛对工人和工厂的感情就来自于他打小的生活经历,这一点同姜文对军人和军区大院的感情是一样的,所以在影片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钢的琴】质感厚重,有血有肉。然而到了浪漫、诗意的意象层面上,张猛所设计的个别桥段则稍显刻意(如飘雪中弹琴、钢厂里歌舞、结局的钢琴弹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影片的节奏和段落衔接。 
  
 
【钢的琴】就如同那架钢制的琴一样,虽不精致,音准和音色也稍欠火候,但贵在情感真实,主旨统一,几乎全草根阵容的演员表演都十分接地气儿,再加上影片处处都有符号化的指代,它所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在这个和谐的时代引起强大的共鸣。

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当时,中央政府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当时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工龄买断的办法,一年工龄在各省的价格不同,东北地区大约是2000元,江浙一带则是800元到1000——也就是说,一个工龄二十年的工人拿了几万元钱就被扔到了马路上。 

南方地区因为商品经济活跃,下岗工人投亲靠友,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往往一家两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自认是 工厂的主人翁,从来没有培育自主谋生的技能。一旦失去工作,马上成了流氓无产者。陈桂林和他的妻子、老伙计们正是这样一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抛弃的工人阶级。

下岗情况最严峻的正是《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地——在计划经济年代有国老大之称的辽宁省。2002年,我曾到沈阳铁西区去做下岗工人情况调研,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机械装备业基地,从日据年代就开始建设,1940年代有东方鲁尔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是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工程中有三家建在铁西。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铁西区江河日下,成了下岗重灾区。我去调研一周,目睹情况之悲惨,触目惊心,其中听到的两则真实故事如下:

——当时铁西区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我至今记得那些向我讲述这些故事的人们的面孔,他们静静的说,无悲无伤,苦难被深锁在细细的皱纹里。到今天,我常常在梦中遇到他们,浑身颤栗不已。


我是一名东北林区的下岗工人,像我这样的下岗工人中国有几千万,特别是一些大龄下岗工人生活困难,急需国家的帮助,可是没有人为我们请命。我只好自己来表达一下我们大龄下岗工人的心声。

我们这些五十上下的工人,上学的时候国家搞文革,没有学到知识。要工作了要上山下乡,回到城市又没有了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要成家了让我们晚婚。要生孩子还要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我们别无选择服从,静下心来好好过生活吧,国家要我们下岗。

下岗的痛苦是一般的有工作的人体会不到的,到了这个年龄已经不可能从头再来了,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和二十几岁的年的年轻人去竞争工作岗位,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读书的学生,有病看不起,有房买不起,国家不能可我们这一代人坑吧?我们在工厂出的是牛马力,干的是力气活,挣的是低工资,每月几十元的工资不够现在的孩子吃一次麦当劳。我们承受着,我们爱国家,一切听从党安排,党让干啥就干啥。可是现在我们老了,我们干不动了。国家是不是该帮帮我们了?

政府公务员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有病国家管,取暖费国家报销,我们下岗工人没有医保,没有失业救济,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国家就这样把我们扫地出门了。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们下岗工人一个说法,尤其是东北林区天寒地冻,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又欠发达,想打工都找不到工作。五十多岁的人啦那个用工单位用你吧,我们怎么办?每年还要交几千元的养老统筹,我们交不起呀,可老了怎么办,愁呀。每年的冬季交取暖费,都是一件大事。交不起就得受冻。我们可以,可老人和孩子那。老人有病要钱,孩子上大学要钱,我们的身体又不行了。公务员三十几岁可以退养,我们林业职工五十多岁,难道不可以提前退休吗?让我们也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让我们也活的有点尊严,最起码也要把我们的养老统筹由国家给免了吧。

可是现在没有人关心下岗工人,下岗工人被边缘化,谁都不负责,企业不管,国家更不管,我们没有为国家作出贡献吗?中国工人阶级是最无私的,我们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得不到国家的帮助,大量的下岗工人得不到帮助,社会也不安定,看不到吗?东北的女人为什么在全国做小姐,难道她们天生下贱吗没有办法,下岗的男人找不到工作,只有女人挑起家庭的重担。有多少家庭破裂,有多少人自杀,有多少人走极端杀人抢劫。下岗工人考验政府的良知,是该给下岗工人一个说法的时候了。

先给下岗的资本家地主富农一个说法。工人想不通这个问题,就得不到自己的真实权利。

下岗工人真苦啊,所以有的下岗女工说:下岗不卖X 对不起朱容J那都是生活逼迫的啊 

现在重庆唱红歌不都是你们去捧场的,不读书就是容易上当,为什么毛要搞反右,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最难糊弄的!

工人没力量。缺钙!那你给政府一个说法不就行了? 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左拐是政府

    指望政府不现实,我们应该自己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我们国家的“国有制企业”工人和原本就是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国有企业”中的工人是不同的。我们是从一个“低工资,高就业”------工人把劳动价值全部捐献给国家;国家承诺对企业职工的“生老病死”承担义务-----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这种情况之下,国家(企业)与工人之间是有一种契约的,不论怎样“转制”,双方的契约时不能单方面撕毁的!现在40-50岁左右的工人都是从过去那种制度中走过来的,国家有义务履行当初的承诺,对这一代工人付出点应负的责任!
    
中国政府养活了13亿人民啊,多伟大啊!是这样的吗? 不要幻想现在的政府能给你带来什么,因为这个政府不是你选的,它不会为你着想的。更不会为你服务的,你以前已经做得只能怪你太轻信政府了,只能自认倒霉,唯一可做的就是教育你的下一代,不要重蹈你的覆辙。

  下岗工人们必需注意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只有经过全体下岗工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唤起民众!只有全体民众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能迫使政府解决好这个问题!下岗的兄弟姐妹们,不要迷恋毛时代了,那是特殊的国际环境下,特殊的产物。永远都不会有了!回归到国际大环境吧!普世价值才是救星!既得利益者怕的是美军,不是毛主义!这个体制的不公,就是毛奠基的!
    
反思一下 为什么工人和农民沦落到这个地步 为什么毛的政策没能长久的永远的保护他们 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的改变这种体制 为什么?很很简单 毛时代的工人的地位是别人的恩赐 是人治条件下的恩赐 而不是工人自己争取的 也就是说你工人的所谓主人公的地位是虚假的 不是真实的 你扎起政治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而所有的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 我想很明确了 没有真正的民著。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技能高超——否则不可能用手工的方式打造出一台钢铸的钢琴,忠于职守,男人个性豪爽,女人温润体贴,他们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要承担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价。我记得在贾樟柯那个《24城记》里边有这么一段,成发机械厂的工人讲起他从东北支援三线来的老师傅时说,一根工具,磨剩下一半了,自己就扔掉不用了,但师傅一定是磨到不能再短了才扔掉。这跟我从父辈那里听来的故事一模一样,那一代工人就是如此。

现在我有个表弟仍旧在工厂,现在的工人是什么样呢?有个工人干活很不耐烦,啪啪的火星四溅,老师傅很生气过来说,你怎么回事?那个工人一翻白眼,你嫌我啪啪的声音太多了是吧,你回家操bi不也是啪啪的么?老师傅一听就走开了,这是个软硬不吃的货。 

弟弟和我讲,厂里的工人每天基本上都在琢磨同一件事情,今儿怎么把那捆铜线放在电动车座下面带回家,还不被门卫发现呢?明儿怎么把那几个铁桶弄回家呢?有一次,一个工人偷铜线被厂子的门卫发现了,要扣工资,这工人二话没说,蹲在厂门口,专等着车间领导的车进来,在车前一横拦住,然后开车门揪着车间领导的衣领子满口酒气地说,你他妈要是敢扣我工资,我就天天去你家吃饭,你家是什么小区多少门多少号,对吧?车间领导躲在眼镜片看了一眼,没说话,钻回了车里,扣工资一事就不了了之了。

《钢的琴》中所描述的那个工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因为那个群体已经随着那种经济体制的瓦解而消亡,今天的农民工绝对不同于东北的产业工人,因为前者是一群随着准备着撤回老家种地的农民,他们还有后路,而且他们的小聪明就在于进可攻退可守,知识分子历来称之为狡黠,但产业工人没有退路,他们甚至没有房前屋后可以种棵葱蒜的土地,一旦失去就业,他们就失去了一切。 

从这个奖角度讲,这个片子基本可以看做是工人阶级的安魂曲,尽管他们得不明不白。张猛酒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片是拍给工人阶级的。是啊,过去工人阶级是老大哥,短短20年光景,工人阶级就成弱势群体了。如果你仔细看,不难发现片中诸多符号化的指代。 

这部电影不是最完美的作品,有诸多漏洞,有不少遗憾但是它有情怀。情怀二字说白了就是有文化态度,另外还有那么些悲天悯人的东西在里头。《钢的琴》虽然是讲述小人物的悲情故事,但是基调却是昂扬和轻松的。全程使用苏联歌曲和八十年代流行歌曲作为配乐,在三套车响起的瞬间,就知道这个张猛不是单单会拿苏联歌曲做装饰的。人物性格的设定十分鲜明,没有一个不个性强烈,秦海璐演绎的这个女主角让我对演员本身都有了颠覆性的重新认识。故事的叙述节奏在前半部分略有拖沓,好在在后半段得到了及时的弥补,整体来说都十分地生猛、活泼。场景选择也有很好的审美,虽然有几处有生硬堆砌的嫌疑,不过还是恰当地表现出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企体制溃散时的破败凄凉。是的简直就是我小时候每天放学都要路过的汽车制造三厂,每一扇积满灰尘的破窗玻璃都形神兼备。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水边 2017-12-11 10:48
责编 水边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16:28 , Processed in 0.02287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