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关于“中产阶级”

2017-11-25 23:5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4807| 评论: 1|原作者: 马列之声

摘要: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组成,它与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富批判性和历史变革意义的部分。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问世以来,种种对其非难和所谓“打倒”就接连不断,今天资产阶级学者鼓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中产阶级化”“工人阶级已经消亡”,以现象取代本质,以末节取代整体,借以混淆视听,服务于其论证资本主义永恒性的目的。澄清在中产阶级问题上的种种混乱,今天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 ... ... ...
关于“中产阶级”
2017-11-23 马列之声

【编者按】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组成,它与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富批判性和历史变革意义的部分。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问世以来,种种对其非难和所谓“打倒”就接连不断,今天资产阶级学者鼓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中产阶级化”“工人阶级已经消亡”,以现象取代本质,以末节取代整体,借以混淆视听,服务于其论证资本主义永恒性的目的。澄清在中产阶级问题上的种种混乱,今天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故我们整理了以下资料,希望在如何看待所谓“中产阶级”问题上,向读者朋友们提供以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简明目录
1.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2. 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3. 资产阶级学者的“阶层理论”
4. 所谓“中产阶级”
5. 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化了吗?
6. 判断当代工人阶级,不是看劳动方式、职业分工或收入,而要依据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总体对立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阶级结构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结构理论就是关于决定社会阶级,特别是资本丰义社会的阶级存在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的规律的理论,共内容要点大体如下:

第一,揭示了社会阶级的起源和发展的真实过程。阶级的存在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的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又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让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个完全委身于劳动的大多数人之外,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社会分工就成为阶级划分的基础。但是这并不妨碍阶级的这种划分曾经通过暴力和掠夺、狡诈和欺骗来实现,这也不妨碍统治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牺牲劳动阶级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对群众的剥削。阶级的划分只是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有可能。这种划分是以生产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把阶级看作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与那种认为阶级是天然的、永恒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

第二,揭示了阶级的实质和特征。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是一些大的社会集团,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这些社会集团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作为一个阶级,在经济基础上产生以后,它还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即由“自在的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过程。因此,一个阶级除了具有经济实体的本质特征以外,还应具有政治特征和思想特征,这才是一个成熟的阶级的全貌。阶级划分是政治派别划分的最根本的基础。作为一个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是看他们的思想、理论实际上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个人所以组成阶级只是因为他们必须进行共同斗争反对另一阶级。阶级对各个人来说又是独立的,阶级决定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个人命运。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把阶级看作是经济范畴和政治范畴的辩证统一,这与那种否认阶级的经济实质和忽视阶级的政治、思想特征的观点是完全不相同的。

第三,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资产阶级时代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有三种主要社会力量,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处在它们两者之间的中等阶层。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资本家阶级。资本家的灵魂就是资本,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创造了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但是,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子死地的武器,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无产者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资产阶级的奴隶。他们吃穿好一坚持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力价低实际上不过表明,他们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足够沉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己的阶级意识,组织起来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下解放出来。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各个中等阶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的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被新型生产方法弄得一钱不值。无产阶级的队伍就是这样得到补充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各主要阶级的分析是紧紧围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基本矛盾而展开的,因而能够揭示出这些阶级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作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以及中等阶层的分化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论断。
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是这样定义的:“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一丧失生产资料;其二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很显然,马克思主义不是用职业特质,收入水平和生活贫困程度来把握无产阶级的。诚然,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时,联系到19世纪无产阶级所遇到的劳动条件和物质上的贫困化事实。但是,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把无产阶级所遇到的劳动条件和物质上的贫困兴作无产阶级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会随着生本力发展而不断变化。他们只根据无产阶级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来考察无产阶级。

在当代社会如何界定工人阶级?如果将工人阶级仍然看做是过去的那种在大型工厂内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即蓝领工人,那么可以说“工人阶级消失”就是事实,因为这一群体的人数一直在减少,现在仅占劳动力的很小部分。所以这里要明确的是,现代社会的工人阶级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广大的雇佣劳动者群体,“‘无产者’在经济学上只能理解为生产和增殖‘资本’的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界定根本标准,从马克思主义来看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在生产中的地位。恩格斯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的界定标准,虽然存在着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核心工人和边缘工人等的分工和区别,但无论如何,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庞大的雇佣劳动者群体,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人数不断增多,日益成为社会的绝大多数。

资产阶级学者的“阶层理论”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家都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有的人根本不承认社会宏观结构存在,直接否认现代社会的阶级划分。美国的许多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甚至称:美国社会已在变成没有阶级的社会。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同类的论调。联邦德国的兰丝胡特教授断定说,在联邦德国、美国和英国都“已经不存在社会阶级划分”。英国的“社会主义联盟”也声言:目前国内“阶级结构已有改变。我们的社会愈来愈不会分裂为两个彼此之间鸿构甚深的不同的阶级。”另一些人则承认社会宏观结构存在,承认包括阶级在内的社会的集团划分,但是用阶层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阶层论在分析社会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效能。例如,美国社会学家通常根据财产和收入的多少将居民分为若干阶层。这种划分由于有数量标准,能比较被确地勾勒出社会财富在居民中的分布状况,揭示出贫富的差别和由此而产生的阶层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政府制定缓和阶级矛盾的社会福利政策提供根据。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阶层论对于调查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群众在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别状况也是有用的。因此,我们并不全盘否定西方社会学家的阶层论。但是,西方社会学家的阶层论毕竟在实质上不同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而反它常常将“阶级”(CIass)和阶层(Stratum)这两个不同含义的术语混合使用,有很大的欺骗性,在资本主义国家影响很广。

阶层这个术语原义是地质学上的岩层,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用它来划分社会的层次。照美国的《社会学辞典》解释,阶层就是指“从横的方面把社会划分为完全固定的和同等的许多层次,像阶级、门阀等级、地位身份等。”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社会学的阶层范畴是包括阶级在内的一切社会类别的范畴。或者说,阶级在阶层范畴中占普通的一席。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有时使用阶级一词,也是在阶层的意义上。这一点我们在读他们的著作时是要加以往意的。

西方社会学的社会阶层是根据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即根据任何一种不平等现象或社会差别而特人们划分出的等级层次。由于阶层划分的标志不同,因而划分出来的阶层也是各种各样的。例如,过去有的资产阶级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划分的基础在于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差异,兴趣和意识上的差异,教育和精神文化上的差异,生活方式和品行上的差异,在生物学的“价值”上的差异,在出身上的差异,在种族归属上的差异等。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各种论调现在已经不占统治地位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常常从制造阶级划分的物质基础出发,对阶级作所谓“经济的”解释。一种论点认为,各种阶级差别的基础在于收入的来源或收入的大小。于是相应地就把阶级称为“按收入来说的阶级”、 “收入的阶级”。这种论点被称为“分配论”,因为它不是把生产领域中的差异,而是把分配领域中的差异当作阶级差别的基础。这种论点的拥护者用结果偷换了原因,把次要的、派生的东西放在首要地位,又将首要的、主要的东西移到次要的地位。对阶级作“经济”解释的另一种论点认为,社会阶级划分的基础似乎是职务种类上的差别和职业上的差别。根据这种观点,从事同类职业或担任同类职务的人们的一定的总和,就形成了具体的“职业集团”,这种“职业集团”就是阶级。然而,职业和职务种类上的差别无论如何也绝不能成为各社会阶级的基础。人们之所以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并不是因为他们从事不同的活动。而相反,人们往往已是因为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才从事不同的活动。同时,阶级差别和职业差别决不是一致的。还有的社会学家依据一些居住环境方面的特点,如住宅类型、居住地区以及其他更次要的特点来确定阶级。例抵有的人根据住宅中是否装有电话来划分阶级。一切有电话的人就都被归入上等阶级。有的人甚至认为,个人仪表外貌就是阶级归属的标准。上述的各种观点都是从某个单一的、派生的、非本质的、次要的标志来划分社会阶级。这些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不能深入钻研和发现各阶级的真正基础,他们只能在各种现象的表面上徘徊。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社会阶层论最精巧的形式,就是“多方面测定阶层”的理论。这种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社会学家麦克斯·维贝尔(1864一1920)提出的由“阶级、地位和权力”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按照维贝尔的模式,社会阶层是由财产状况、声望和权力决定的。经贝尔把阶级定义为“市场上的机会”,认为阶级是收入数量和收入来源相等同的利益集团。可见他的所谓阶级概念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的。维贝尔所说的地位,是指荣誉和声望,这是由人们的身份、仪表风度、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的。他认为荣誉和声望并不总是跟随在财产所有权或金钱的后面。维贝尔的地位概念是对荣誉和声望的一种主观评价,用来划分社会阶层必然带有主观随意性。划分社会阶层的第三个尺度是权力。维贝尔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权力的最关键来源不是来自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是来自政治党派,来自日益发展的科学化的组织管理。维贝尔模式的拥护者宣称:如果说, “经济上”分化的结果产生了“阶级”,那末“社会上”分化的结果就产生了若干“有声望的集团”或“有地位身份的集团”,而“政治上”分化的结果则产生了若干“政权集团”、 “实力集团”或政党。可见,维贝尔的三位一体的阶层模式不过是一种折衷主义的模式,它根本否认作为社会阶级划分基础的决定性的因素,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解释成为具有同等意义的东西。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水边 2017-11-26 12:33
责编 水边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8 14:42 , Processed in 0.01908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