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政 治 查看内容

为人类解放指明方向的伟大阶级斗争!

2017-1-18 00:34|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665| 评论: 0|原作者: 赤 眉|来自: 中国红旗网

摘要: 文革具有不容质疑的世界历史性意义,是少有的决定人类命运的历史大事件之一,更是照亮人类未来解放道路的伟大灯塔!
在下面的部分,我们将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简要地叙述 w 的历史,以进一步说明 文革 的本质和意义。最后,我们将尝试对文革的经验教训进行初步的总结。

三、文革简史


这里我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简要地叙述文革的历史,以进一步说明文革的本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能做最简要的叙述,以勾勒文革历史的大脉络和关键节点,而不能反映文革的众多历史细节。一部完整全面的、运用马列毛主义科学观点的无产阶级的文革史,仍是有待新一代革命者完成的任务。

(一)文革的社会基础与历史背景


文革作为一场伟大的阶级斗争,其根源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各阶级及其矛盾,而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继续发展,因而也必然带有中国历史的特点。文革这场阶级斗争史诗大剧中各个角色的特点和力量,都是由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方式所提供的舞台以及近代以来中国阶级斗争的历史所决定的。下面就对文革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做一概略的介绍,以勾画出将在文革中出场的各个角色的主要特征。


1、文革的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存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不是主要矛盾?以上曾经困扰国际无产阶级的关键问题已经通过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得到了解答,并且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此进行了科学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主要矛盾仍旧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然而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不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资产阶级,而是新生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地还带有浓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残余,还存在三大差别,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等级制,存在严重的资产阶级法权,这也由此导致上层建筑领域存在严重的资本主义残余。这种资本主义的残余、资产阶级的法权,就是孕育新生资产阶级的温床。尤其是党和国家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中的领导干部,一方面享有着资产阶级法权,另一方面又以无产阶级的名义掌握着相当大的管理国家和社会经济的权力,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受资产阶级法权腐蚀而蜕变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不是按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去使用权力、自觉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而是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特权,并谋求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剥削压迫广大群众,从而最终谋求复辟资本主义,使自己成为新的统治阶级。走资派就是党内资产阶级,是新生资产阶级的主体、核心和政治代表。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作为社会生产的承担者,作为资产阶级法权的主要受害者,要求社会主义继续前进,要求限制和逐步消灭资本主义法权,要求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仍旧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和不平等,要求打倒、清洗那些重又骑在人民头上的走资派及其他新生资产阶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与以走资派为核心的新生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阶级斗争,就是工人阶级和新生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文革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



2、文革的历史背景


2、文革的历史背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的,因此社会主义中国的阶级斗争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当时的革命,只能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旧中国工业弱小,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数量少,力量弱,所以尽管它是旧中国最先进和最革命的阶级,但却不能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旧中国工人阶级对革命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由它的先进分子(主要的是接受了工人阶级世界观和革命纲领的职业革命者)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上。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形式是工人阶级先锋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这一事实,不能不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阶级斗争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人阶级群众在阶级斗争经验和政治成熟水平上有较大弱点。旧中国工人阶级群众本身的斗争,由于自身数量的微小,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由于长期战争的影响,再加上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掠夺下工业的长期凋零,总的来说没有也不可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旧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斗争,没有发展到全国总罢工、广泛建立工人代表会(苏维埃)即工人政权和发动全国武装起义的水平。因此旧中国工人阶级群众总的来说缺少自下而上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政治经济斗争的经验,缺少自己直接建立政权的经验,没有形成广泛的基层斗争骨干和组织网络。

二是在职业革命者中混有大量的民主革命同路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参加共产党的职业革命者,大多数出身于剥削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家庭,本身也主要是小资产阶级成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部分接受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纲领——也就是说只是赞成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只追求打土豪、分田地,只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根本的世界观和根本的立场上还没有站到无产阶级这一边,对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对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限制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是不理解、不支持的。这部分人占据了 tg 的许多领导岗位,他们最易受资产阶级法权腐蚀,构成了走资派直接的和主要的来源。



三是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是事实上的“代表专政”。由于旧中国阶级斗争和工人阶级的特点,使得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一开始只能是事实上的‘代表专政’——即权力集中在当时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革命干部集团手中,而不是‘群众专政’, 因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群众客观上并没有这个力量和水平来直接管理国家和上层建筑。这样的无产阶级政权当然是不成熟和不稳固的。掌握权力的干部集团如果蜕变为资产阶级特权集团、背叛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放弃了马列毛主义的革命路线,那就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被颠覆。而权力集中在干部集团手中,实际上使得干部集团享有的资产阶级法权特别严重。在资产阶级法权的腐蚀下,若是没有无产阶级群众的监督和斗争,革命干部集团的主体发生蜕变就是不可避免的,更不用说其中本来就混有很多仍旧秉持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民主革命的同路人。但这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条件所造成的不成熟和不稳固,要解决它,只能有赖于继续革命的实践,有赖于阶级斗争的进一步发展。而对当时无产阶级政权的弱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也需要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认识的过程。正是以上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决定了将在文革中出场的各个角色——社会各阶级的力量和特点。下面就对社会主义中国各阶级及重要的社会阶层的基本情况做一勾勒:


3、社会主义中国各阶级和主要阶层的基本情况


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工人阶级掌握着现代化大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居于核心地位并代表着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向,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大受益者,是资产阶级法权的主要受害者。因此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阶级,也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继续革命的主力军。但当时的中国工人阶级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弱点。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完成的。因此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入工人阶级队伍的。他们一开始就享有较高的福利保障和政治经济地位,而这些,不是经过他们亲身斗争得来的。如前所述,工人阶级中经历过旧社会的部分,也缺乏群众斗争的经验,没有给工人阶级留下群众斗争的深厚传统。再加上文革前十七年,由于事实上的“代表专政”,由于一方面党内资产阶级的阻挠破坏,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司令部对发动工人阶级群众继续革命和直接管理上层建筑有一个认识和落实的过程,使得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工人阶级没有充分动员起来参与政治斗争、管理上层建筑。这一切使得新中国的工人阶级仍旧缺乏群众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他们对共产党有着朴素深厚的感恩之情,习惯于在党的干部领导下,搞好生产,享受福利保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不习惯于关心国家大事、辨别政治路线、直接管理国家机器和上层建筑,缺少自下而上组织起来进行政治斗争的经验。因此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一个主要弱点就是政治上缺乏经验,不够成熟。此外,当时工人阶级在劳动者中仍旧只占少数,这也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再加上当时比较严重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存在,使得工人阶级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在劳动群众中比较优越(特别是国营大厂中的工人),这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工人阶级群众的保守情绪。



然而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人阶级却拥有一个威力强大的武器,这就是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在干部集团中,存在着以毛主席为首的一批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在中国革命中与无产阶级和广大贫下中农结成了紧密的血肉联系,在阶级斗争中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改造,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根本利益及愿望。这一无产阶级司令部构成了工人阶级的政治领导核心。这一核心(特别是其领袖毛主席)经过长期的、严酷的革命考验,具有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极其强大的政治能力,在劳动群众中有着崇高的威望,在干部集团中也有深厚的影响。无产阶级司令部就像一个力量倍增器,使得工人阶级的力量成倍地增加了,从而在阶级斗争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文革之所以能够发动,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集体农民


合作化运动后,农民阶级已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集体农民。集体农民在总体上,特别是占主体的原贫下中农,具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并且集体农民也是资产阶级法权的主要受害者,因此也有着继续革命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当时农村主要的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小生产,因此不可避免地还广泛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小私有者习惯和心理、存在着资本主义的自发性。这个特点,决定了农民阶级在正确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领导下,能够与工人阶级结成紧密联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但在走资派的修正主义路线下,农民阶级小私有者习惯和资本主义自发性又可能被煽动起来,从而被利用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路。以上特点决定了农民阶级虽然在当时中国劳动人民中仍占大多数,但在继续革命中却不能成为主力军。这也是对继续革命不利的一个因素。


新生资产阶级


与工农劳动人民相对立的,就是新生资产阶级。新生资产阶级的核心和主体就是走资派,也就是党内资产阶级。当时中国的走资派,相当一部分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民主革命中的同路人。他们在群众运动的压力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斗争下,能够勉强接受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小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跟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其根本的世界观没有得到改造,因此在资产阶级法权的腐蚀下,很快就转变为党内资产阶级,积极捍卫并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反对继续革命,镇压群众,推动复辟资本主义。此外,干部中无产阶级及贫苦农民出身的以及解放后新培养的,也有许多在资产阶级法权腐蚀下发生蜕变,成为党内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党内资产阶级掌握着政治经济大权,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使其成为劳动人民十分凶狠狡猾的敌人。又由于有着共产党、老革命的光环,因此在群众中又很有欺骗性,缺乏斗争经验的群众很难识破其真面目。


在社会主义中国,党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主要斗争方式,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转移斗争大方向,把革命群众运动转为运动群众、镇压群众。党内资产阶级总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扭转无产阶级司令部为了推进继续革命而发动的一系列革命群众运动的正确方向,把群众运动变为运动群众,把推进继续革命,打击一小撮走资派和坏分子,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变为保护自身特权,打击、镇压大批不满或敢于反抗的群众,通过浮夸风、共产风等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从反右、大跃进一直到四清、文革,都是这一套路。而由于党内资产阶级打着“红旗”,掌握着领导权力,因此这套方式又很有迷惑性。


除了党内资产阶级外,新生资产阶级还包括教育、文化、理论等上层建筑领域未被根本改造的资产阶级旧体制所不断再生产出来的,被资产阶级法权所腐蚀的新资产阶级“专家”、学阀;还包括当时社会主义中国还广泛存在的小生产所自发产生的新资产阶级分子(如投机倒把分子、地下经营分子、农村中的新富农等)。


干部集团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共产党职业革命者集团演变而来的干部集团,代表无产阶级掌握了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经济的大权。干部集团在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中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对立的两极:走资派和无产阶级司令部。而在资产阶级法权的腐蚀下,若是没有无产阶级的继续革命,干部集团的主体就必然要蜕变为新生资产阶级。但是应该看到,在文革前 17 年,由于无产阶级司令部的领导和斗争,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波澜壮阔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得干部集团的主体还未发生彻底的蜕变。除了走资派和无产阶级司令部这两极外,还存在大量的处于中间、过渡状态的干部。这些干部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比较廉洁、能够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在群众中威信较高。但是比较缺乏路线觉悟。一方面没有明确复辟资本主义的意识,但另一方面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习惯于在上级领导下开展工作,但缺乏辨别上级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的意识和能力,缺少与上级错误路线斗争的勇气。自身享有的资产阶级法权又使得他们在既得利益被触动后,本能地要捍卫既得利益,存在保守倾向。这些干部在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正确路线领导下,是能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是能够带领群众干社会主义的,并且是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的。但是在走资派篡夺领导权后,又会不自觉地被其所利用,成为其复辟资本主义的驯服工具,并最后在复辟中或被淘汰或彻底蜕变。在文革中,走资派正是利用这些“中派”干部的不觉悟、利用他们的保守倾向、利用他们与群众的联系和在群众中的威望,来与造反派对抗。走资派之所以能在劳动人民中组织起声势浩大的保守派,这些“中派”干部起到了重要的中介和桥梁的作用。这也增加了继续革命运动的复杂性。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中大量还是旧社会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即使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由于教育中资产阶级旧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改造,因此也是由资产阶级体制再生产出来的。再加上在严重的脑体差别条件下,知识分子又享有较大的资产阶级法权。所以,总的来说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还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而由于知识分子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基础,必然要依附在某个阶级的“皮”上,再加上在“反右”斗争中最反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遭受了沉重打击,因此在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领导下,通过正确的政策是能够争取他们中的大多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改造他们。而知识分子中受到走资派压制、迫害,资产阶级法权较少的一部分(主要是青年知识分子),也具有一定的继续革命的积极性和斗争性。但是从总体上的阶层本性来说,知识分子具有浓厚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倾向,从而是能够被走资派所利用的一支力量。而投入继续革命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自身未改造好的小资产阶级性也会给革命运动带来负面影响。



学生


学生在思想上最活跃、最敏锐,再加上一方面成长于红旗下,在整个毛泽东时代的氛围熏陶下,充满革命的政治热情,一方面又是教育上层建筑资产阶级的旧方式、旧体制的直接受害者,深受束缚和压迫,因此具有巨大的革命能量,能在继续革命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在教育旧体制下很少接触社会生产和工农劳动人民,再加上资产阶级旧体制、旧方式本身的影响,因此学生也具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性,从而在继续革命中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旧剥削阶级的残余


旧的封建、买办统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和思想代表人物,由于已经丧失了其经济基础,并且遭受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反右”斗争中革命群众运动的毁灭性打击,因此基本上已处于社会边缘地位。虽然“人还在、心不死”,但是基本上已在阶级斗争中发挥不了重要作用,只能依附于新生资产阶级、作为新生资产阶级复辟资本主义的潜在社会基础而发挥一定作用。外国帝国主义的渗透势力也类似,在阶级斗争中不起关键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旧剥削阶级的子弟在解放后许多进入到劳动人民队伍。他们中有不少人怀念失去的天堂,对当时的阶级政策不满。因此在文革中,他们中一些人混入造反派队伍、兴风作浪、把水搅浑、转移斗争大方向(不是打倒走资派、继续革命,而是整个否定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事实上要恢复旧剥削阶级及其子弟的天堂,推动资本主义复辟),起到了一定破坏作用。


以上就是将在文革中出场的主要角色的基本情况。在文革前 17 年的阶级斗争中,各主要角色已经初步显示了自己的特点。而无产阶级司令部通过 17 年的实践,也通过总结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做出了比较科学地判断。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形势,无产阶级司令部决心发动进攻,开展一场决定性的斗争。于是文革的大幕就要拉开了。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就将简要描述文革的基本过程。(未完待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8 15:04 , Processed in 0.01352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