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青年马克思与异化论

2016-12-17 10:39| 发布者: 05txlr| 查看: 5929| 评论: 1|原作者: 郑超麟

摘要: 随着客观形势变化而修正某些部份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但明知马克思青年期在探索中写出的言论,后来已为本人抛弃了的,现在重新捡起来去修正成熟期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那是不能许可的。

【九】结  论
 
    不能否认我们正处于马克思主义发生危机的时期,在此时期中出现了形形式式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奇奇怪怪的“理论”。有人要补充马克思,要改造马克思,要用青年期的马克思去抵制成熟期的马克思,等等。我们还看不到这个危机的出路。
 
    但危机终归要解决的。解决危机仍须依靠马克思主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所以发生危机,只是因为我们处在二个世界革命浪潮之间的低谷,过于长久了,远望不见第二次浪潮的桅顶。但这个低潮为甚么拖延得这样长久,我们只能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和说明。
 
    其次,在这拖延长久的低潮期中,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稳定,而且繁荣,据说七十年代中期二十年间科学技术的发明胜于过去的二千年。这也只能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和说明。此外,在同一时期中有一系列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同样享受稳定、繁荣、科技发展。这也只能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和说明。这些现象都同低潮期的拖延有关系,而且能决定第二次世界革命浪潮到来的方式。
 
    最后,第二次革命浪潮必然到来是不能怀疑的;届时也必然采取新的方式,提出新的方式,提出新的问题。不仅届时,而且现在,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下,也就应当审查某些非根本的原则是否过时,是否需要修正。修正某些非根本的过时的原则,并无损于马克思主义。一八七二年,即《共产党宣言》写成四分之一世纪以后,《宣言》的两个作者为《宣言》德文新版作序时,于肯定其中“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以外,也还宣布个别地方可以修改,宣布“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随着客观形势变化而修正某些部份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但明知马克思青年期在探索中写出的言论,后来已为本人抛弃了的,现在重新捡起来去修正成熟期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那是不能许可的。
 
    甚么叫做“异化”?为甚么能够发生“异化”?未见能令人信服的说明。黑格尔运用“异化”,是不必说明的。他说“绝对观念”异化为自然界,没有人要求他说明“绝对观念”何以能“异化”为自然界,因为没有人要求他说明甚么叫做“绝对观念”。后来恩格斯才问道“绝对观念”存在何处呢?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做“青年黑格尔派”时是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的。抽象物“抽象地”变化为一种“异物”,那有甚么奇怪的呢?但费尔巴赫说人“异化”为神,那就需要说明:一种自然物为什么会“异化”为非自然物呢?但当时费尔巴赫这个“异化论”使得德国古典哲学从唯心论转到唯物论,发生“解放”的作用,也就不必去深究。后来,恩格斯才抛弃那种“宗教异化论”,而用历史唯物论来说明宗教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一八四四年要用“异化论”来解释“市民社会”的矛盾,那就更加需要说明劳动为甚么会发生“异化”的问题。马克思研究下去,发现了剩余价值,由此抛弃他的“劳动异化论”了。
 
    “人道主义”,中国流行意义下的“人道主义”,则更加没有着落。马克思这部《手稿》内说的“人道主义”,应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类主义”:即都是作为世界观的“人道主义”。《手稿》根本未说作为伦理观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绝不主张对人残忍,漠视人的疾苦,不把人当作人。但马克思主义者在阶级社会中是重视阶级斗争的,为了大多数人利益可以镇压少数人的反动,为了对多数人仁慈,可以对少数人残忍。这也不违反作为伦理观的“人道主义”。至于作为世界观的“人道主义”,则马克思于写出《手稿》一年之后就在批评费尔巴赫时候抛弃了。
 
    总之,用“异化论”和“人道主义”来反对史大林主义,毕竟是软弱无力的。把干部享受特权,以权谋私,无法可依,有法不依,互相扯皮,人民无权等等现象,称为“社会主义的异化”,那首先就要肯定史大林主义所建立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至于“人道主义”,即使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的“人道主义”,真是作为一种德性的“人道主义”,那也搔不着史大林主义的痒处。
 
    在这世界革命低潮时期,要为必然到来的第二次世界革命浪潮而准备革命理论,应当做的工作很多,澄清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所引起的思想混乱,就是这种工作的一个部份。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12-17 12:07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17:50 , Processed in 0.01762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