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说说毛泽东时代鲜为人知的中日对缅甸的争夺战

2016-11-7 23:37|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391| 评论: 5|原作者: 后沙月光|来自: 后沙月光论古今

摘要: 中国对缅甸与日本之间的合作与矛盾了然于胸,可那时中国没钱,缅甸向日本一开口就是2亿美元,中国在经济上没法跟日本较量,没钱有没钱的做法。

昂山素姬访问东京,说说毛泽东时代鲜为人知的中日对  这两天,昂山素姬在东京受到了最高规格接待,还得到了八千亿日元援助,这说明缅甸在其东南亚战略利益中的重要性。对中国而言,缅甸也极其重要。

  昂山素姬垂帘听政后,出访的顺序为先中国,后日本,显示出她对中日两国关系态度上的微妙。对于缅甸来说,她要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论在军政时代,还是“民主”时代,缅甸一直对日本抱有好感,当然前提是日本的援助。

  网上一直有种论调,凡是美国,日本援助别国,总是深谋远虑,目光长远。凡是中国援助别国,就是送钱凯子,西部人民还在吃草。公知是不是全家吃草我不知道,但为了黑中国,搞这种双标,显得很低级。

  从毛泽东时代起,中国就与日本在缅甸拉开了架式,而那时中国还很穷,要是没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就看不到几十年后的格局。

日本的渗透

  日本二战后,以经济援助的形式进入东南亚,用战争赔款开路。对缅甸的经济援助始于1954年初的《日缅和平条约和赔偿协议》,当时东南亚各国对日本还有恐惧感,缅甸的态度对日本而言是带了个好头。

  日本也成了缅甸最大的援助国,无论是吴努(1948-1962)还是奈温(1962-1988),日本都一直保持着对缅甸政权的支持,包括后来的军政府。

  对于美国来说,缅甸要是倒向日本一边,是有利的,而日本内阁也明白主人的意图,主动挑起了这副反共担子,因为美国担心缅甸会被赤化。

  1955年到1959年日本前前后后共给了缅甸720亿日元,还有一个大项目就是1960年3月竣工的比鲁昌水电站。

  缅甸人非常感激日本人的帮助。同时,日本商品也大规模进入缅甸,为它们开拓东南亚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外务省对这样的局面,非常满意,而且缅甸的二号人物,国防军总司令昂季将军与日本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缅甸国内始终内战频发,经济无法发展,要价也越来越高,甚至用被“赤化”来威胁日本。

  中国对缅甸与日本之间的合作与矛盾了然于胸,可那时中国没钱,缅甸向日本一开口就是2亿美元,中国在经济上没法跟日本较量,没钱有没钱的做法。

以德服人

  60年代前后,日本商品不断进入缅甸,深受没见过世面的缅甸人好评。中国就四处放话,“日本商品是滞销货,国外卖不出去才卖给缅甸。”“好贵,好贵哦,出口给缅甸比别国贵一倍。”“日本就是一只经济动物,从来不会平等对待缅甸。”

  这种话听多了,缅甸心里就嘀咕起来,再一打听,居然是真的,日本太不是东西了,滞销货还卖高价给我们!

  缅甸越来越不爽,开始骂日本在东南亚搞经济扩张,新殖民政策。日本人很心塞,只好又加大对缅甸的援助。

  早在1954年日缅协议签署时,周恩来就首次访问了缅甸,跟缅甸各方都搭上了线,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层认为,积极的经济手段(相对于制裁这类消极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国际政治斗争工具,同时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取得经济独立也是我们的责任。

  总之,我们要以德服人,突破西方包围圈,把朋友搞得多多的。1954年中缅就签了个“大单”,以货易货,是不是觉得很LOW。但那时没钱,这样能谈下来就不错了。就是缅甸给我们大米,我们给缅甸对应价值的轻工业产品。

  这样就为中缅贸易开了个好头,1957年开始正常贸易,我们出口多于进品,良好的局面就打开了。

  然而缅甸由于内乱不断,军费开支巨大,政府债台高筑,只能伸手向各国要钱,中国哪有余钱。

  周恩来就告诉吴努,我们可以多进口一些缅甸的商品,比如橡胶,大米,而像糖这类商品,缅甸没有生产设备,我们可以贷款给你们建厂,一年内还钱就可以了,等你们出糖多了,我们再来买。

  缅甸回去想想,也蛮合理的,老是伸手向大家要钱伤自尊,而中国人很照顾缅甸的自尊心,这样,中缅的贸易额又增加了一些。

  中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不管他们是文官掌权还是军人政府,都不介入。日本也不想介入,但背后有美国,就由不得日本了。

中国的劣势

  日本能一亿,两亿美元的给,我们根本做不到,虽然谈钱伤感情,但不谈钱,缅甸就会对日本一边倒,1961年中国给了缅甸3000万英镑援助,以抵消日本的援助冲击。

  当然,缅甸非常明白中日之间在东南亚的角力,利用矛盾赢得利益。像这笔援助,对日本也许不算什么,中国可是咬了牙。

  这钱是昂季将军到中国拐弯抹角要来的,他每次在跟中外经局主任方毅等人谈判时,总是不断提到日本要对缅甸大力援助,而缅甸更愿意亲近和依赖中国。这种情况下,我们总不能一毛不拨了。

  这条路我们也不可能一直走下去,中国更多的是希望跟缅甸合作办厂,当时缅甸有个轧钢厂问题。

  中国和日本都想帮缅甸建这个厂,背后的意图大家都心知肚明。原先的轧钢厂缅甸是计划跟西德合作,但德国人跟缅甸人吵得很凶,因为德国想控制钢厂的意图太明显。

  最后还是中国与缅甸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不但钢厂,还有造纸,轮胎,纺织,水电,制糖,1962年3月开始,中国陆续向缅甸派出了80多人的顾问,分八个专家组。

  日本又心塞了,想想自己撒了这么多钱,结果缅甸协议还是跟中国签了。越想越火,于是日本向缅甸提了个要求,就是分一个纸厂给日本来建。

  缅甸也无法拒绝这种要求,就一个纸厂,好意思拒绝长年帮助自己的日本吗?

  结果就是这纸厂让日本人占了上风,中国和日本的纸厂都在缅甸的同一个地方建,日本厂负责出口的纸张,中国负责缅甸国内用纸。日本人设计晚,动手晚,但是却提早建成,而且产量还比中国的多。

  昂季就拿这事来挤兑中国,令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工业国家相比,中国更要自强自立,技术这东西只能靠自己。

  后来批刘少奇“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论调时,为什么力度会这么大,因为我们受的刺激太多了。

  在缅甸,我们还会面对苏联的竞争,还有美国,以色列,捷克等国,这种竞争不仅在技术,经济,援助上的对比,到最后都会产生政治效果。

  1961年11月中旬,池田勇人首相访问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到了缅甸时是24号,池田明确告诉吴努总理,如果缅甸放弃与中国的合作,日本将提供一亿美元援助,而吴努则漫天要价,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实际上在10月份,吴努带着昂季访问北京时,周恩来就告诫过缅甸人:“日本工业发达,但历史上是帝国主义,而且很狡猾,一心想控制不发达国家,对此我们不得不防。”巴基斯坦也不希望缅甸倒向日本。

  周恩来预防针打得很及时,吴努跟池田漫天要价也是出于中国的告诫,万一日本答应了,缅甸也不吃亏,当然日本不可能答应。

  1962年3月,奈温发动军事政变,吴努下台,缅甸迅速左倾。1963年,缅甸与日本的各项会谈几乎破裂,双方援助价格始终无法谈妥,只有昂季将军还在不断与日本沟通。

  最终太平正芳外相答应援助缅甸1.7亿美元,双方才算互相妥协。

  而中国那时的外交重点已经转向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缅甸事务则不再显得那么重要。

  1967年,缅甸与中国关系出现大滑坡,国内也掀起了排华浪潮,直到1971年奈温来北京表示歉意后,才慢慢恢复。

  到了1988年军事政变后,缅甸呈现对中国一边倒局面。

  昂山素姬的外交政策还不是很明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跳不出历史的河流,因为缅甸无法去改变周边格局,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强。

  中美日三国,将来在缅甸还会有连台大戏,大家不妨师母已呆。

  作为中国人,永远也不能忘记老一辈人曾经如何咬着牙关为我们负重前行。非洲,美洲,欧洲,东南亚,都有他们深耕的汗水!


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御姐脚上袜 2016-11-14 01:14
龙翔五洲: “ 中美日三国,将来在缅甸还会有连台大戏,大家不妨师母已呆。”————自从电脑汉字输入法以来,太容易出错别字了。 ...
  所以发完了要检查呀。
引用 yiou 2016-11-8 15:37
“师母已呆”只要大家心知肚明哈哈太好了。赞一个!
但愿中国不要继续做“送钱凯子”。
引用 龙翔五洲 2016-11-8 01:12
御姐脚上袜: “师母已呆”是什么?四个字都错了!
“ 中美日三国,将来在缅甸还会有连台大戏,大家不妨师母已呆。”————自从电脑汉字输入法以来,太容易出错别字了。
引用 御姐脚上袜 2016-11-8 00:40
“师母已呆”是什么?四个字都错了!
引用 燧鸣 2016-11-8 00:19
责编:燧鸣

查看全部评论(5)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3 20:32 , Processed in 0.01219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