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从十三连增看文革时期的农业

2016-10-26 15:02|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170| 评论: 1|原作者: “川渝红色网友”

摘要: 文革期间我国农业科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提倡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农业科技协作与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为解决温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部分  文革时期化学肥料

1970年各地新建一大批小化肥厂。1972年以后,以“四三方案”为中心,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批准关于引进国外设备、技术和扩大经济交流的报告。先后投资50多亿美元,引进了26个大项目,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生产线,建起了大庆化肥厂、南京栖霞山化肥厂、辽河化肥厂、洞庭氮肥厂、四川泸州和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等国内一大批农业化工企业。1973930日新华社消息,我国化肥产量比1965年增加一倍以上。1974912日国家计委提出增加石油、棉花、部分钢材、化肥进口。197571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化肥产量显著提高,上半年增产的化肥可增产粮食100多亿斤或3000多万担棉花。1976年与1965年相比,农用化肥每亩施用量增长2.1倍。

第四部分 文革时期农业机械

1976年与1965年相比,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量增长5.7倍和65倍,农业用电增长4.7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增长4.9倍。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58%643%。主要农业机械大致有:柴油抽水机,手扶拖拉机(75大型拖拉机公社才有),机耕船,插秧机,打谷机(脚踩、手动),自动打谷机(柴油机驱动),脱粒机等。

农村小水电很多,主要解决广播用电和县、公社、医院、学校用电。

第五部分   文革时期粮食贸易

“文革”期间,批判吃进口粮是“修正主义”,因此人们把从国外进口粮食当作一个禁区。196710月周恩来在接见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代表时就谈了不吃进口粮的问题。他说,毛主席的第一个号召,就是不吃进口粮。周恩来提出粮食“以出养进”的做法。10月周恩来接见全国粮食会议代表和19698月接见全国农机工作会议代表时都谈到,通过进出口,可以调剂粮食品种,增加储备。出口好大米、好大豆,差不多可以换回两倍的小麦。粮食部门和外贸部门通力合作,执行周恩来“以出养进”的指示,结果多得了粮食,又赚了外汇,一举两得。1973618日国际大米价格上升,中国增加出口100万吨大米换回小麦。

据统计,19711976年进口粮食514.42亿斤(其中玉米67.4亿斤),按这几年进口粮食平均价格计算,需支出外汇32.22亿美元。出口粮食327.09亿斤,按这几年出口粮食的平均价格计算,换回外汇39.49亿美元。进出口粮食相抵,国内增加粮源187.33亿斤,还给国家增加外汇收入7.27亿美元。

1973415日春季广交会开幕,与我国发展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

第六部分  故意摸黑文革实例

——广东惠阳

广东省惠阳县相关资料介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农业局、农科所遭到严重破坏,机构瘫痪、业务工作停顿。县农业枝术推广站被撤销,农业部门95%的干部、枝术员到“五七”干校劳动,受到批判和打击,被戴上“臭老九”和“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在分配上,取消了按劳分配原则,出现了“出工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评分人骂人”等消极现象。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给粮食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1、“不合理”的评工分标准

在农村强制“学大寨”,搞穷过渡,搞“大寨工分”和“评工记分”。在大寨劳动管理中,计酬办法就是“标兵工分、自报公议”。具体作法是:在日常劳动中,记工员只记每个社员的工别和出勤天,分早上、上午、下午,谁做了啥活,到月底评比总结。方法是:先看看这一段时间那些社员劳动态度最好,出勤最多,干的活质量最高,就评他们为“标兵”,然后规定出标兵一天应得工分。有了标兵人和标兵分,就等于有了标尺,其余的人按照自己的体力强弱、技术高低、劳动态度,自报自己一天应得的工分。社员自报以后,让大家评议。大家对自报的工分没有意见,按自报记工。个别人自报的不合适,高啦低啦,由大家评议修正。

2、文革粮食生产“停滞不前”,改革后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资料显示:1965~197612年来平均每年亩产增2.8公斤,1966~1970粮食生产停滞不前,粮食生产缓慢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粮食供需紧张状况没有改善。1973年后,惠阳县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整治田间排灌系统,改造低产田。1975年,农田基本建设形成高潮,增加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面积。70年代初期,惠阳县建了氮肥厂,氨水、碳铵等化肥供应增加,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197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02.68万亩,总产15.59万吨,亩产152公斤。1977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04.57万亩,总产17.15万吨,亩产164公斤。

1

惠阳县多年粮食生产情况对比表

年度

1965

1966-1970

1971-1976

1977

1980

1994

实际

1965%

 

1965%

播种面积

91.22

95.71

4.9

104.12

14.14

104.57

100.21

67.85

单产

130

147

13.1

156

20.0

164

174

271.04

总产

12.68

14.05

10.8

16.24

28.08

17.15

17.42

18.39

1980年,全县基本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把按劳分配原则落实到实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83,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1.50万亩,总产19.38万吨,亩产212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446公斤,基本解决了全县农民的温饱问题。1984年后,惠阳县粮食生产稳步发展1987年,粮食亩产达到223公斤。

资料显示:1984~199411年间除19891900年粮食总产高于1983年外,其余年份都低于1983年。粮食总产1986年仅15.77万吨,比1983年低16.52%,比“十年动乱”文革结束的1976年低200吨。1991惠阳县粮食播种面积75.96万亩,单产247公斤/亩,总产18.74万吨。1993年,粮食播种面积65.58万亩,比199077.69万亩减少12万亩,粮食总产从1991年到1993年连续3年下滑。因此,从总的趋势看应该是逐年下降,不是稳步发展。

3、谷贱伤农与基本解决温饱

1983,全县粮食总产19.38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46公斤,基本解决了全县农民的温饱问题。1991年,随着惠阳县工业和房地产的兴起,农村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一方面非农用建设用地征而不用,另一方面粮食增产,谷价下跌,谷贱伤农,使少部分农户弃农经商,部分山坑田、边远田、水利失修田弃耕丢荒,使粮食生产下降。199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407.6公斤,比“基本解决了全县农民的温饱问题”的1983年还少38.4公斤,属于更低层次的“基本解决农民温饱”。

4水稻生产遭到一定的破坏

惠阳县主产水稻。1965年水稻播种面积77.37万亩,亩产151公斤,总产11.68万吨。“文化大革命”期间,水稻生产遭到一定的“破坏”,水稻单产在170公斤左右徘徊。70年代后,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普及水稻矮秆良种和推广种植杂优水稻,使水稻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文革期间年平均:播种面积82.7万亩/年,增6.9%;单产172.7公斤/亩,增14.4%;总产14.31万吨,增22.5%1976年,水稻播种面积84.68万亩,总产14.74万吨,亩产174公斤,比1965年,面积增加9.45%,总产增加26.20%,亩产增加15.23%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和“低群体栽培”技术;大力发展杂交稻的种植,实现了水稻生产上的第二次革命。到1983年,水稻播种面积77.97万亩,总产18.28万吨,亩产234.5公斤,总产和单产均超历史最高水平。1986年水稻总产14.66万吨,比“十年动乱”文革结束的1976年低800吨。1977年以后连续4年水稻总产持续下降,到1982年有所增加,1983年达到最高总产量18.28万吨。1984~1994年的11年间只有1990年总产量(18.33万吨)比1983年高(500吨)。1991年开始非农业用地增多,征而未用和弃耕丢荒现象的出现,使全县水稻播种面积有所下降。1993年,全县水稻插种面积55.47万亩,总产15.03万吨,亩产271公斤。

在经济大发展的当下该县粮食生产情况又如何?

第七部分 结 论

经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文革期间一是我国农业科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二是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提倡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农业科技协作与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为解决温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韩露露,严火其.浅议“文革”时期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J].古今农业,2009.

2、马梦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四十年(19581998)[J].河北农业科学,1999.

3、金善宝.小麦品种志(1962-1982)[M].农业出版社,1983.

4、张秀阁,文革期间周恩来民生思想初探[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38-42.

5、包括惠阳县在内的一些资料来自百度.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10-26 05:04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7 16:27 , Processed in 0.028820 second(s), 1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