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从十三连增看文革时期的农业

2016-10-26 15:02|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162| 评论: 1|原作者: “川渝红色网友”

摘要: 文革期间我国农业科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提倡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农业科技协作与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为解决温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从“13”连增和“12”连增看文革时期的农业

作者: GAC

 

一、“13”与“12”的含义

1、改革开放期间(2003~2015)粮食12连增

据中新社北京2015128日电(记者 庞无忌):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连续十二年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2004年至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除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外,2015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所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5千公顷,比2014年增加617.9千公顷,增长0.5%。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5482.9公斤(折算731.06/亩),比2014年每公顷增加97.8公斤,提高1.8%

21962~1975粮食13连增

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1974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1964年增长51%。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60%,但粮食增产1.4倍,棉花增产4.7倍。

上述报道笔者不怀疑其真实性。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周恩来总理作的,那时农村的土地全部种满种尽,种植面积有多无少,统计数据可信度高。2015年的数据来源于我国的权威媒体:中新社的报道。笔者近年到上海、山东、云南、贵州、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走马观花,感觉当今农村劳动力少,农村土地荒芜多,开发区建设、城市扩张、果树和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城市农业等也占有一些耕地,耕地18亿亩的红线突破了吗?播种面积真正有17亿亩(2015年国家数据)?根据笔者多年分析,粮食总产与粮食播种面积相关性高于单位面积产量。

1977年的农业总产值与1967年相比,十年间年均递增了2%。粮食产量也取得了较大成绩,1965年至1976年,全国粮食产量由19453万吨增长到28631万吨,增9178万吨,增47.18%,人均粮食从268公斤增长到了305.5公斤。1974年度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市区都超额完成了本年度的粮食征购计划。辽宁、山东等省还在1975年粮食亩产跨过了“纲要”(“跨纲要”粮食产量指标:黄河以北平均400/亩,黄河以南平均600/亩,长江以南平均800/亩)。1966~1976期间粮食保持基本稳定、人民能基本温饱,主要依靠:一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二是农作物品种的良种化;三是增加化肥使用量;四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六是农业机械化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二、文革时期的农业生产

1、文革对发展生产的要求

1966915日,周恩来接见来京串联的红卫兵时强调:“为了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大中学校红卫兵,现在不要到工厂、企业单位、农村人民公社进行串联。那里的革命,需要按照原来的“四清”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工厂农村不能象学校那样放假,停止生产闹革命。”从而使抓生产具有了政治权威性。红卫兵也因此没有到工厂、企业、农村进行串联,文革期间农业生产基本没受什么影响。至于现在有的官方媒体和专家所说的:1968年农业生产秩序被“运动”扰乱,粮食减产4%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2、文革农业生产口号

“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文革期间,白天受批斗的干部,批斗结束以后直接回单位抓工作,做到净化思想和业务工作两不误。

笔者认为:这也是文革时期没有人敢贪污腐败的重要原因,应该说是一种有效的惩治腐败和整顿工作作风的方法。习主席的作风整顿结束后,大概从2014年底起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又恢复上午上班下午打牌、钓鱼等半天工作制。他们完全有时间①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②去面对面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


第一部分 文革期间农业科研

农业内容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宽泛,笔者仅对其中的种植业中的一极小部分作一简单叙述,有挂一漏万之感。文革期间,各级农业科技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实践中产生丰硕成果!

一、农业理论

(一)、土壤肥力理论

1、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理论和土壤结构的“内三稳”“外三稳”学说。

西南农业大学候光炯教授进行土壤肥力理论研究,提出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理论,提出土壤结构的“内三稳”(土壤结构稳、细菌群体稳、水肥供应稳)“外三稳”(低空大气水热动态稳、植被层水热动态稳、土壤发生层水热肥气稳)学说。要实现土壤的“内三稳”,必须搞好土壤的“小三化”(即腐殖化、细菌化、结构化),要实现环境的“外三稳”,必须狠抓“大三化”(即农地林网化、植被混套间密植化、条田渠网化),通过“三化”,达到“三稳”,实现土壤海绵园田化的高肥力水平,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

1975年提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1978年获国家、四川省、重庆市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和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这个新的肥力理论,批判了欧美的“唯营养成分论”,发展了土壤发生学派的肥力理论,为高产稳产农田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研究土壤、作物及环境条件之间的综合关系,提出了土壤肥力预测预报预控的研究方向,为土壤肥力的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1972年起候光炯教授在四川简阳县农村长期从事土壤科学和农业高产研究,总结农民经验,创立一整套农业土壤研究方法,提出了“土壤生理性”、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等农业土壤的新概念和新观点。该理论在后来在水土保持、自然免耕、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配方施肥及土壤培肥等方面等到广泛的应用。

候光炯教授淡泊名利与金钱1950年代,他拒收国家给每位学部委员每月100元的补贴经费;1960年代将8000元稿费除交党费外全部交给学校;70年代将自己一半以上的工资交了党费。还说过“高楼大厦是不会产生土壤科学的”豪言壮语。1989年,侯光炯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按规定提了两级工资,他每月除留下369元外,余下的钱和所得稿费设立了“土壤青年科学奖励基金”。1992年,获四川省委、省政府科技重奖10万元,他也是用于科研和奖励基金。

2、土壤整体构造学说。

1964~1977年,针对大寨“海绵田”,多家科研单位研究得出土壤整体构造学说。土壤的水稳性团粒结构和非水稳性团粒结构以及微团聚体同样具有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壤奠定了理论基础

3、红壤改良应用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1958~1969年、1973~1977年开展了红壤改良应用理论研究。他们把红壤障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形象地归结:酸、瘦、板、干。提出有机质是红壤的关键问题,其含量高低,特别是不易水解有机质占有机质总量的比率,可作为评价红壤熟化度的主要指标。

(二)、作物栽培理论

围绕高产作物和扩大间套复种,着重研究了作物根、茎、叶、穗之间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作物~环境~措施等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在植物生理、作物生态和栽培学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1、植物群体概念

以密植为中心的作物丰产栽培研究,在逐步总结提高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合理运用农业措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单位面积的创纪录的高产,从而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植物生理、作物生态和栽培学的一些理论,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70年代后,高产栽培研究技术和多熟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作物栽培理论有进一步的发展。

2、耕地用养结合理论

合理耕作、保持土壤肥力、促进作物高产。该理论认为:土壤是作物生产的主要条件,又是水分、养分和根系的空气与热量的提供者,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候条件(光、热、降水、空气),土壤肥力的高低和气候条件会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只有通过不断改善土地因素,提高土壤肥力,才能提高用地水平,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在该理论指导下,我国耕作制度有了很大变化,如合理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进行耕地培肥等。

二、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1、小麦条锈病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西北农学院、陕西、甘肃、河北等省农科院植保所。1950~1977年理论成果:查明了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类型、组成和变化动态,不同时期出现的频率。对小麦品种资源的抗锈性进行了较系统的鉴定,为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

辽宁农学院小麦锈病研究组吴友三等研究人员从1960年以来(1966~1971除外)每年鉴定全国锈病材料1000~1500份,搞清了我国小麦秆锈病生理小种的区系分布和消长动态,为我国小麦秆锈病常发区的品种布局、品种轮换和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测定国外品种2900多份。1970年进行了苗期多小种测定及成株混合多小种的测定。对各地品种引进和抗锈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2、小麦白秆病

小麦白秆病是西藏小麦主要病害之一。1969~1976年西藏农科院植保组对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开展了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了该病在西藏的危害。

3、水稻三化螟(水稻钻心虫)

1973~1976年江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对无被害性状的“健株”(简称隐害株)含虫量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测报方法,提高了测报质量。

5、大栗金龟甲

1955~1978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科所弄清楚了农业害虫大栗金龟甲的发生区域、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技术。

三、应用研究

1、品种选育

1)、杂交水稻育种

籼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64年在湖南黔阳农校当教师时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并开始水稻杂交三系配套研究。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研究》,提出“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197011月在海南发现花粉败育性不育株(称为野败),此后围绕“野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71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新疆、福建等省、自治区的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稻材料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试验,成功选育我国第一个符合标准的不育系。同年,育成它们的保持系。1972年利用“野败”与长江中下游的早籼稻多代回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长江中下游的早籼品种大多对“野败”具有很好的雄性不育保持特性。1973年用已选育不育系与东南亚的籼稻品种测交筛选出一批具有较强恢复力和优势的恢复系,初步实现三系配套。其中育成的V20不育系是生产上应用的主要不育系。1974年我国掀起了扩大示范推广和研究杂交水稻的热潮,第一个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南优2号”培育成功,相继育成“汕优2号”。1974年末育成配套的野败籼稻同型不育系30个:291AV20A、珍汕97A、湘阳1A、广陆银A、常付A、朝阳1A。其中V20A、珍汕97A一直还在使用。19751020, 由科学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南方13省、市试种5600亩,比当地良种增产20~30%,亩产达千斤左右。1976年全国推广208万亩,增产幅度10~30%1977年全国推广面积猛增到3000万亩以上。

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发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迅猛发展,获得如此伟大效益,这在人类历史上有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做得到?只有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才能做到!只有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洗礼的现代农村才能做到!

粳稻

云南农业大学老师李铮友1966年发现不育株,1969年获得较稳定的“滇型”粳稻不育材料,1973年获得一批有强恢复力的材料,实现了“滇型”(粳稻)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1977年云南种植200万亩、新疆1000亩、辽宁600亩。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推广种植。

2)、小麦育种

小麦育种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早期育成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主编《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1962~1982年我国种植的小麦品种不下2000个,编入《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的有500个。60年代推广的种植面10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个,500万亩以上的有7个;70年代推广的品种中发展到5000万亩的有1个,1000万亩的有6个,500万亩以上的有11个;春麦区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的有3个。

笔者根据《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统计1966~1976年间育成、单年推广面积>20万亩的小麦品种有82个。

泰山11971年育成。1972~1973年参加山东省良种区域试验,1973年在125处进行生产示范,总面积1万多亩。通过边示范、边繁殖、边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75年秋播种面积达138万亩,1976年推广到2700万亩。1979年仅山东发展到3000万亩,加上黄淮麦区共计种植面积5600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种植面积的颠峰之作!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1980年代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冀麦30( 5418)被认为“为超高产育种提供了先例”。198919967年累计播种面积7995万亩(平均999.375万亩/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居我国自育品种之首。

1974年我国冬小麦产区推广优良品种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3)、杂交玉米育种

1971年杂交玉米推广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33%1973年占40%1975年占55%,比1965年前增加了4.5倍。全国玉米单产从1965年的201/亩提高到1975年的339/亩,增长了68.7%1976年比1952年面积增长53%,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1973年种植2.52亿亩,1975年达2.88亿亩,增14.3%

4)、花药培养育种新技术

花药培养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育种新技,我国1971年开始应用于水稻育种。1974年选育出水稻良种单丰1号,平均亩产1112斤,比对照增产21.4%;水稻良种牡华11976年亩产901.2斤,1977年推广2000亩;小麦良种龙花1号,平均亩产510斤,比对照增产20%以上。

2、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种系关系研究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科所徐廷文(后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1964~1974年从大麦植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发现:(1)、栽培六棱大麦是由野生六棱大麦进化的,野生六棱大麦是由野生二棱大麦经过若干过渡类型进化而来的。栽培二棱大麦是由野生二棱大麦直接进化而来。野生二棱大麦是所有栽培大麦的唯一祖先。(2)、我国西南高原是世界栽培大麦的中心之一,我国的栽培大麦是由我国的野生大麦进化而来的,不是由中、近东传入的。

3、水稻栽培技术

1)、“三黄三黑”高产栽培技术

陈永康被誉为我国“种田状元”和看苗诊断的“稻郎中”。“三黄三黑”高产栽培经验在全国推广。苏州1961~1969年全区580万亩水稻应用此技术,产量由以前的500/亩左右猛增到900/亩左右。据苏、淅、沪、皖、湘、鄂等省不完全统计,此技术到1977年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水稻664亿斤。

2)、双三熟制

提高复种指数,追求产量增加为主要目标。江苏吴县长桥公社龙桥大队1969年开始进行双三熟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到1976年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双三熟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把一年稻麦二熟改为三熟。总结出:“三麦早中求高、前季稻高中求早、后季稻稳中求高”的品种布局经验。改室内育秧、旱地育秧为通气秧田育秧;改用种量多为用种量少。扩大前季稻秧田,扩大后季稻秧田,除早籼外,全部应用两段育秧。宽行条栽。肥水:前期轰得起、轰而不守头,争取早发多穗;中期稳得住,稳而不落瘦,壮秆争大穗;后期健而壮,壮而不贪青,活熟争粒重。

3)、水稻两段育秧

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1972~1976年开展晚稻两段育秧研究。亩增稻谷100斤以上。浙江省1975年推广40万亩,江苏苏州推广200万亩。此技术后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良研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尤其是在杂交稻推广时为了节约用种量和种植成本,大范围应用此技术。

4、盐碱地治理

从水利、农学、生物等方面对东北、华北及西北的盐咸地进行治理研究。

1)、改变种植作物

东北种植水稻是改良苏打盐地,防治滨海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途径。在吉林西部、辽宁兴城,锦县沿海地区及昭盟翁旗玉田皋等地推广应用,为我国发展北方地区盐碱地种稻起到了促进作用。

2)、井灌井排

1974~1976年山东“井灌井排”为主的井、沟、平、肥、林综合改良措施。河南封丘县、山东禹城县各建10万亩核心盐碱地综合治理区。为80年代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3)、综合治理

华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等单位从利用咸水和扩大抗旱水源入手,建立一个能够统一调度大气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调节控制水位、水量和能灌能排能蓄的地下水库,配合农业措施,综合治理旱涝碱咸的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质量,还为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创造了新的方法。

5、红壤治理

我国南方14省区红壤总面积21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是我国粮食、经济作物、肉类产品的重要基地。江西省在红壤垦殖中改顺起坡耕作为等高耕作,修建水平梯田,采取“搬移表土,平整地块,挖松底板,肥土盖面”的平整技术;在种植制度上,改早稻旱作制为双季稻绿肥制,增加了豆科作物与绿肥比重,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田灌溉上,实行拦河筑坝,引水灌溉,改串灌为沟灌。改造低产田206万亩,开荒300多万亩。19651974年分别成功创造了120余万亩红壤改良大样板,粮食总产增长10~83%。云南省1966-1976年期间在7个地区9个县进行了土壤改良,创建10块样板,单产从300斤普遍提高到500~600/亩。全国其它地方也进行了类似改良。

6、绿肥种植

1)、旱地绿肥

陕西省农科院土肥所在陕西5个县多点示范,草木樨压青小麦平均491.7/亩,比施用一般农家肥料的夏闲地平均增产40.9%,后效能持续到第三季作物。在全国其它地方也种植过,效果也好。四川省当时主要种植的是紫花苜蓿,红豆草,箭舌豌豆等绿肥。当时老百姓在开花前掐尖来吃,现在老百姓把它当做生态野生蔬菜来吃。

2)、水生绿肥

红萍对改良土壤环境促进作物增产有很好的效果。浙江、广东、福建研究得出了一套合理养殖高产红萍的方法。温州地区1962年种植3900亩,1972年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广东过去夏萍增殖一倍需要5~7天,现在仅需要2.5~3天,1973年养殖64万亩,1975年达550万亩。

第二部分  文革时期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

1971127日新华社报道,全国年度水利建设50亿立方米,增加农田3000万亩。1973111日新华社报道,几十座大中型水电站建成投产,小型水电站5万多个,遍及全国。

在水利建设中,截止1977年全国各地共兴修了近百条人工河,建了七万多座大中型水库。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全国受灾面积基本相同的1976年与1965年相比,成灾面积由53.9%下降到26.9%

这些艰巨豪迈的工程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实现的,而且都是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施工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完成的,它完全称得上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果不是靠集体的力量、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怎么有可能实现呢?

1、红旗渠

红旗渠工程于19602月动工,至1969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灌溉面积由1万亩扩大到60万亩。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 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成型配套的大型体系。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参与群众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修渠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当铺草,真是铺地盖天。几块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在10年的修渠中,住地再难再苦,整个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令世界震惊的河南省林县红旗渠,被称为“人造天河”的红旗渠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修成的。

2、打机井
陕西省1970年完成4万眼机井配套设备生产任务,投入使用后可灌溉约200万亩农田。河北省大搞以打机井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使全省水浇地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平均每人一亩。 197210月到19733月底,北方14个省、市、区新打机井18.4万眼,完成配套11万眼。至此,北方投入灌溉的机井已超过百万眼,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这些水利设施为从根本上扭转南粮北调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75年全国机井数比1965年增长935.89%

3、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1969年竣工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座大型抽水机站、五座中型节制水闸、三座船闸和疏浚河道等十多项工程组成,它把长江、淮河、大运河和里下河联结起来,利用这些河流的不同水位,通过自流和机动引水结合进行排涝和抗旱,可灌溉农田250多万亩。
4、东北辽河治理
1972年竣工的辽河治理工程,共修筑堤防4500公里,修建水库220座,流域共建电力排灌站920处,可灌溉农田由63万亩增加到1100多万亩。10年来对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南运河等五大水系和骨干河道普遍进行治理,使辽河下游形成河渠纵横、排灌结合的水利网,大中型水库达到80多座,小型水库1500多座,万亩以上的灌区271处。辽河流域基本上实现每人一亩水浇地。

5、海河治理工程

1973年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共修筑防洪大堤4300多公里,开挖、疏浚河道270多条,新建涵洞、桥、闸六万多座,同时还建了许多水库,对洪、旱、涝、碱等灾害进行了全面治理,使海河的排洪能力比历史上提高了十倍多,使海河流域实现了每人一亩水浇地,1973年粮食总产量比1963年增长了一倍。

6、淮北平原涝灾

1968415日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10-26 05:04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7:13 , Processed in 0.01464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