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封建”一词的三种含义和何新、易中天的诡辩把戏

2015-9-21 16:58| 发布者: 05txlr| 查看: 854| 评论: 2|原作者: 05txlr

摘要: 何新、易中天们关于“封建”和“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关系的谬论,在语言学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逻辑上也是十分荒谬的,实质上是在利用某些词语的多义性,搞偷换概念、混淆概念这种最低级的诡辩把戏!
“封建”一词的三种含义和何新、易中天的诡辩把戏

  宇太网友在《胆大包天易中天》一文中提到,这个“著名学者”最近又口出狂言,声称“封建主义就是分封制,是被秦始皇推翻的”。因此,在他看来,中国自秦以降,根本不存在封建主义、封建社会,其攻击的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主义的科学论述和毛主席关于在中国“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科学论断。

  其实,易中天的这个“封建主义就是分封制”的谬论,并不是他的“原创首发”,而是来自另一个也是“著名学者”的何新。后者早在《中国古代史有待重新审视》一文中就这样声称:

  “‘封建’一词的语源,出自《尚书》和《左传》。‘封’,即分封。‘建’即建邦国。分裂国土,建立诸侯及封君的小邦国,这是这个语词的本来语义。中国历史中典型的宗法封建制度,是在西周。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实行中央集权的第一帝国,它以郡县制废除了封建制。……秦汉以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君主制度,但并不是所谓‘封建制度’。……尽管中国的历史情况与欧洲模式完全不合,历史学家却宁可置概念的混乱于不顾,也要把早已不存在‘封建制’的中国古代社会定名为‘封建制度’——以便使之与西方语言中的‘feudalism’(封建主义)一词相合。”

  这就是说,在何新看来,“封建”一词本来是“分封、建邦国”即“分封制”的意思。因此,秦汉以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根本不存在“封建制度”和“feudalism”(封建主义)。

  什么“西方语言”?说穿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语言、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什么“置概念的混乱于不顾”?说穿了,就是指责毛主席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把周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定性为封建主义社会,是一种“混乱”,一种“谬误”!

  既然何新、易中天们喜欢拿“封建”这个名词、这个概念说事,咱们就来对此细分缕析一下吧。的确,如何新所言,“封建”一词在《尚书》和《左传》即古代汉语中,是“封土建国”的意思。但是,在自那以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在亿万人的实际使用中,“封建”一词是不是一直保持它最初的本意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呢?当然不是。

  实际上,到了现代汉语中,“封建”一词已经成了一个多义词,有三个释义——(1)[the system of enfeoffment]:一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欧洲中世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2)[feudalism]: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3)[feudal]:喻意思想保守、泥古,不开明。(见《现代汉语词典》)

  这样,“封建”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就成了三个不同的概念。其中第一个是“封建”的本义,后面两个是“封建”的转义或引申义。现在人们用得最多的,恰恰不是它的本义,而是其转义或引申义。同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不同的意思,常常作为不同的概念使用,这种情况在语言中是十分普遍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人们的实际使用,许多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增加或减少了内容,有的被转借或引申为反映其他事物、现象,形成了新的概念。“封建”一词就是如此。

  因此,谁说“封建”这个词只能作为“分封、建邦国”这样单一的概念来使用呢?谁说一讲到“封建”就只能是指“封土建国”呢?比如,现在人们常把占卜、算命、烧香之类的行为,称为“封建迷信”,这难道就是“分封制迷信”吗?

  如果完全不顾“封建”一词在“实际使用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个含义,形成了多个概念,而是反过来用这个词起源时的“本来语义”,来否定它的其他含义,甚至否认中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主义,这不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批驳的“词源学上的把戏”、“唯心主义的最后一着”,又是什么呢?

  比如,何新在他那篇大作中多次使用的“社会”(古代社会、传统社会、农业社会)一词,最早是指民间在春秋社日迎赛土神的集会。唐代柳棠《答杨尚书》诗云:“未向燕臺逢厚礼,幸因社会接餘欢。”亦用以称其他日子举行的集会。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记:“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后来,至明代又有“由志趣相同者结合而成的组织或团体”之义,至近现代乃复有“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的意思,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社会”就有这样数个义项)

  如果其他人也按照何新的逻辑,以“社会”一词的起源为理由,把他所称的“古代社会、传统社会、农业社会”,斥之为“置概念的混乱于不顾,也要把春秋社日迎赛土神的集会,定名为‘古代社会、传统社会、农业社会’,以便使之与西方语言中的‘society’(社会)一词相合”;或者呢,用“社会”一词的“本来语义”,来根本否定它还有“组织或团体”、“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等意思——不知何新能否欣然同意、完全接受?

  另外,何新这段文字中的“词”、“语”、“中央”、“帝国”等词语,也都没有按它们起源时的意义来使用。可以说,要是现代人像何新等“公知”所要求的那样,对任何词语都必须用其起源时的“本来语义”,都必须按其在《辞源》中的解释来著书立说的话,那就根本写不成一篇像样的文章。

  由此可见,何新、易中天们关于“封建”和“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关系的谬论,在语言学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逻辑上也是十分荒谬的,实质上是在利用某些词语的多义性,搞偷换概念、混淆概念这种最低级的诡辩把戏!至于他们在政治上的险恶用心,自不待言,已有网友一一揭穿了。

  最后要说一下,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日常言语中是屡见不鲜的,也是语义学的基本常识;而同一个语词,由于它的多义性,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会表现为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这又是逻辑学的基本常识。所以,我们在读那些所谓“公知”、“学者”们的文章时,必须加以注意,不要被他们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的诡辩手段搞糊涂了。

  由此想到,本人前不久发了一篇《“国家”一词的两种含义》的帖子,有的网友就想不通了:“国家”不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吗,怎么还有另外的含义呢?更有人“一驳、二驳、三驳……N驳”,乐此不疲,却根本不懂得存在着“一词多义”即“一词多概念”现象这个起码的道理,因此也就应了这样一句俗语:“不值一驳”。

(责任编辑:新愚公)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utobbstwka 2015-9-28 16:25
此外現代漢語的所謂語法是套用了西方的語言研究學說成果來建立體系的。出現了很多和漢語原有的特色,格格不入之處。這一點我們要大膽承認!不然就無法真正意義上發言馬列毛思想
引用 autobbstwka 2015-9-28 16:24
覺得作者應該首先考慮的是研習下現代漢語自從誕生以來的弊端。而後再論證您心目中封建這個詞的本意和外延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8:30 , Processed in 0.01536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