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学习园地 查看内容

关于《共产党宣言》所批判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资料

2015-9-17 23:3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534| 评论: 1|原作者: 几度夕阳红|来自: 红旗网

摘要: 资本发展的恶性循环必然造就的日益庞大的无产者阶层由于知识的天然般被奴役地位使他们暂时无法看清楚无产者彻底解放的道路,伴随着极度的、现代的阶级统治、阶级剥削与压迫,他们的本能抗争意识便极容易被资产阶级性质的机会主义者和各种政治投机分子利用、瓦解与分化而使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经历着一个个陷阱与误区。尽管艰难与曲折,无产阶级的最终彻底解放,将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 ... ... ...
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历 史 背 景


    十九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在英国,小生产的基础已被大工业摧毁,但是小资产阶级妄图恢复小生产的幻想仍然存在;在法国,资本主义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也使广大小生产者面临急剧破产的威胁。于是出现了一批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


代 表 人 物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西斯蒙第(1773—1842)。西斯蒙第是个瑞士籍的法国人,父亲是新教牧师,本人大学肄业后到法国里昂一家银行供职,后为躲避革命的烽火,全家逃到英国。所以,他对英国、法国的情况很熟悉,他的经济思想在英、法两国影响比较大。1800年西斯蒙第返回故乡日内瓦,当过商会秘书、市政府低级官员。1819年,西斯蒙第在巴黎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一书,声称他的“政治经济学不是计算的科学而是道德的科学。”他用幼稚的感伤和反动的空想代替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所以他的学说也被称为“经济烂漫主义”。


主要观点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他的批判


    (一)西斯蒙第的学说有它积极的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他“非常精辟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 列宁说:“他是最先指出资本主义矛盾的人之一。” 他指出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他在详实地描写资本和地产的积聚和新的阶级分化时指出:“在大不列颠,农村中大农场制度的实行,使亲自劳作而不能维持温饱的佃农阶级消失了。”“在城市人口中也发生了类似变化......小商人和小手工业家消失了,他们一百个人被一个大企业主代替了;也许他们合起来还不如他富。”
    (二)西斯蒙第在理论上的主要错误可以概括为三点:
    1、反对资本主义的大生产
    西斯蒙第说:“那些竭力鼓吹无止境的生产的人是错误的。”生产超过收入引起生产过剩。财富的增多,只有“当逐渐地均衡地增加时,当它的任何部分都不是过分迅速地发展时”,才会是有利的。
    他无限向往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认为大工业的发展“破坏”了自然经济。他说:“当国家还只是遵循自然界的指示并利用气候、土壤、位置、原料所提供的自然界的优点时,它并没有使自己处于反常状态,它并不去寻找那些使人民群众真正贫困的虚假财富。”他对产业革命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视而不见,竟然说是什么“虚假财富”而加以反对,要求回到朴素的田园生活中去。
    列宁说:“从西斯蒙第的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出,他对历史是惊人的无知,他根本不懂得他所处的时期的全部历史意义在于摆脱中世纪的束缚。”“西斯蒙第不了解从上世纪末叶起,大机器工业对西欧各国的陈旧的、半中世纪的、宗法的社会关系所实行的‘破坏’具有进步的意义。”
    2、鼓吹政府“调节”各阶级的矛盾
    西斯蒙第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矛盾,但他把各阶级的利害冲突掩盖了。列宁指出:“烂漫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利益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制度本身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的矛盾)当作学说、体系甚至措施等等的矛盾或错误。”由于这样,西斯蒙第并没有从资本主义的矛盾中作出革命的结论,而是呼吁政府来“调节”这些矛盾。对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尖锐的对立,他主张靠不要降低工人工资和“节制”资本家发财的欲望来解决。他说:“触动这部分工资的政府是不幸的,它牺牲一切——既牺牲人又牺牲对未来财富的希望......这一区别使我们了解,那些尽量降低工人阶级的工资来增加厂主、商人、私有者的纯收入的政府,实行了多么错误的政策。”按照西斯蒙第的理论,提高或是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有两个好处:第一、“维持那些领取工资的人的生活、精力和健康”;第二、以便他们继续为资本家创造财富,用他的话说,就是保持“对未来财富的希望。”
    但是,资产阶级不听信这一套怎么办呢?靠政府。“如果政府对致富的欲望加以调节和节制,它就可能成为一个无限慈善的政府。”西斯蒙第不懂得这样慈善的政府是从来没有的,因为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正如《宣言》所指出的“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3、主张建立一个小生产者的社会
    西斯蒙第的社会理想是:“在农村,私有者可以仍然是农夫;在城市,资本家可以仍然是手工业者。” 总而言之,就是按照小资产阶级的面貌改造世界,使人人都变成小资产阶级,既没有大资本家、大农场主,又没有工人和佃农。
    具体步骤是:“假如英国的村社土地分为20至30英亩大小的一块块的自由土地,他们(英国人)就会看到,独立而骄傲的农民阶级,即他们现时惋惜其几乎要全部消灭的农民将怎样复兴起来。”至于工人呢?“现在工人一辈子都得当工人,而以前工人的地位只是取得更高地位的准备和初阶。重要的是恢复这种升迁的可能性。应该做到使老板乐于把自己的工人提到更高的地位;使受雇于手工工场的工人真正从获得普通雇佣工资的工作做起,但也让他有好好工作就能获得一部分企业利润的希望。”
    《宣言》指出:“这种社会主义按其积极的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他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工业中的行会制度,农业中的宗法经济,——这就是它的最后结论。”


四、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历 史 背 景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还很落后,“是一个基于手工劳动的手工业和家庭工业国家。”(恩格斯语)与手工业和家庭工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当时德国存在着一个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大商业的发展,不仅摧毁着德国的封建制度,而且摧毁着小资产阶级的手工业和家庭工业。“真正的”社会主义是濒于灭亡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从1844年起,它很快象瘟疫一般地在德国流行起来,在德国工人中产生了十分有害的影响,并通过格律恩传入了国际性的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阻碍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真正的”社会主义看作是危险的敌人,同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斗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代 表 人 物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团体。其主要代表有:赫斯(1812—1875),德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格律恩(1817—1887),德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吕宁(1818—1868),德国医生和政论家。克利盖(1820—1850),德国记者,四十年代以后在纽约领导“真正的”社会主义集团。皮特曼(1811—1894),德国激进的诗人和记者。泽米希(1820—1897),德国作家。1844年9月,赫斯和他的同伙格律恩、皮特曼等在科伦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俱乐部,开始系统地宣传他们的观点,形成了一个流派。他们拥有许多刊物,这些刊物主要有:赫斯主编的《社会明镜》、吕宁主编的《威斯特伐利亚汽船》、皮特曼主编的《莱茵社会改革年鉴》、克利盖主编的《人民论坛报》,以及实际上由格律恩掌握的《特利尔日报》。

主要观点及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批判


    “真正的”社会主义,其思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德国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理论;一是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他们把费尔巴哈的抽象的、超阶级的“人”,作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基础。同时,又把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加以曲解,把法国的思想同他们旧的哲学良心调和起来,并自命为“真正的”社会主义。
    (一)鼓吹用人道主义、人类之爱代替共产主义
    “真正的”社会主义宣扬人类不分阶级、普遍和平、彼此相爱的阶级调和论,他们抹煞阶级矛盾,取消阶级斗争,把“爱”奉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万应灵药。格律恩说:“不管国家的经济情况及其目前的政治局势导致什么后果,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人道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开辟通向人类未来生活的道路。”泽米希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归根到底都消融在人道主义中了。” 赫斯说:“如果我们不通过爱结合起来,那我们就只能更加猛烈地相互剥削和吞食”。“每个人所宣称赞同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爱的生活规律。”他号召人们:“你们彼此相爱吧,在精神上联合起来吧。” 恩格斯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以美丽的词句代替科学研究,不是用经济上革新生产的办法来解放无产阶级,而是靠‘爱’来解放全人类——一句话,它沉溺在极其可恶的辞藻和泛爱的空谈中。”
    “真正的”的社会主义者说法国共产主义“粗暴”,“没有超越政治上的对立”,“法国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在理论上根本没有了解社会主义的实质”等等。只有他们才把法国人的理论“‘提高’到永远完备的‘德国理论’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恩格斯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剽窃了法国人的理论,“把它当作崭新的发明,用坏得多、抽象得多的形式公诸于世。”不过他们所剽窃的是法国人的理论中“最坏、最抽象的东西,也就是未来社会的规则,即社会制度。而最好的一面,即对现存社会的批评——对社会问题作任何研究的现实基础与主要任务,他们却泰然自若地抛弃了。”
    (二)向往“最不引人注意的、最舒适的”小市民生活
    格律恩说:“如果我们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地方,能够安安静静地生活和占有自己的财产,能够有足以供养我们的田地,能够有栖身之所,难道那里不就是我们的祖国吗?难道这些话不正是确切地表达了我们今天的愿望吗?” “真正的”社会主义把这些作为“人”的“社会”理想。恩格斯指出:“‘人’无疑是穿着有产者式的大礼服,但同时却暴露出自己是个道地的小市民。” 格律恩等人,就是把这种世外桃源的生活,当作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而动荡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的发展,破坏和瓦解着他们那个“天堂”,只有保持封建制度才和这些小市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宣言》中说:这个“小资产阶级,是现存制度的真实的社会基础。”
    (三)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站在德国小市民的立场上,企图保持已经过时的、宗法的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反对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真正的”社会主义萨克森派头目泽米希说:“你们......这些无产者......要当心啊!这个自由资产阶级曾经把你们煽动起来,唆使你们进行暴乱(请回想一下1830年吧!)。不要支持它的意图和斗争......让它单独去斗争吧。它的一切打算......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然而首先是永远不要参加政治革命,因为这种革命常常是心怀不满的少数人发动的,他们贪图权力,企图推翻现存政权,把它掌握在自己手里!” 恩格斯尖锐地揭露了泽米希的封建保皇派的嘴脸,指出:“王国政府至少会授予他芸香枝的花冠以资奖励。如果让德国无产阶级听从他的这一忠告,那么萨克森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官僚主义的典型国家就可以长久安如磐石了。”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粉碎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反动思潮,至1848年《宣言》问世后,这一思潮便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五、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历 史 背 景



    十九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在欧洲的主要国家取得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于是有一批资产阶级改良家,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帜,声言要消除资产阶级的弊病,为工人阶级谋福利。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属于“小骂大帮忙”的性质,其实际目的是完善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所谓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代 表 人 物


    《宣言》把普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作为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代表。
    普鲁东(1809—1865)生于法国柏桑爽城的一个小生产者家庭。他的父亲既是农民又是木桶匠,后来开了个木桶作坊,因高利贷的盘剥而破产。普鲁东当过旅馆雇工、印刷工人,后来利用别人的资本开了一个不大的印刷所。1840年发表《什么是财产》一书,提出“财产就是盗窃”的惊人论点,从此他在社会上出了名,开始了他的著作家生活。普鲁东一生写了不少书,比较重要一点的还有《论人类秩序的建立》、《贫困的哲学》、《社会问题的解决》、《论革命和宗教中的正义》等等。
    普鲁东的思想,特别是他的“交换银行”在法国工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846年6月,他被“红色俱乐部”提名当选为国民议会的巴黎代表。普鲁东属于小资产阶级的右翼,年轻时的著作对资本主义制度有所批评,虽然这种批评属于“小骂大帮忙”的性质,但统治集团仍不能容忍,先后两次被监禁或流放,到他晚年著作,则颂扬皇帝路易·波拿巴,为改革税收制度献策。


主要观点及马克思、恩格斯对他的批判


    (一)鼓吹阶级调和论,提出了“公有和私有的合题”
    普鲁东声言要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合起来,把私有制和公有制合起来。他的理论基础就是要寻找这样一个“合题”。他说:“共产主义和私有制所希求的东西是好的,但这两者所招致来的东西都是坏的。为什么呢?......共产主义否认独立的比例性,私有制则不适合于平等和法律的要求。”简言之,他认为,公有违反独立(没有财产就不能独立),私有违反平等(贫富不均不能平等)。那么怎么办呢?他发明了第三种社会占有形式,他说:“我们把社会的第三种形式即公有和私有的合题叫做自由。”具体地说就是“消灭私有权和保存领有权”,实际上所谓“领有权”还是私有权,只不过是小一些罢了。他说这样一来,就消灭了私有制的“恶”的方面,使穷人不再受富人的奴役;而保有了私有制的“善”的方面,人人都得到了“独立”。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自由”的社会。普鲁东唯恐资产阶级误会他的意思,作了这样的解释:“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不会使资产阶级消灭,在政治优势、特权、财产和权力方面,工人阶级不会代替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也不会处于工人阶级的地位......两个阶级应当提高认识携手合作。”
    普鲁东就是这么一个“合二而一”的人物,两方面都“照顾”到了。马克思指出普鲁东的理论“是由一方面和‘另一方面’所构成。他在自己的经济利益上是如此,因而在自己的政治上也是如此。他在自己的道德上也是如此,他在一切方面都是如此。他是集中体现的矛盾。”
    (二)认为“交换银行”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和工具
    普鲁东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本办法是信用改革,具体说就是创办交换银行,他一辈子都在鼓吹交换银行并为实现他的主张而奋斗。他说:“国民银行是......无产阶级取得解放的根本和工具。它将创造出自由——政治自由和工业自由。”为了宣传他的主张,他曾专门写了一本书《无息贷款》,他当议员时向议会提出的提案也是要求改革税收制度并组织无息贷款。后来看到依靠政府不行,就自己着手干起来。他把这个银行的资本规定的五百万法郎分作一百万股,每股五法郎。他在报纸上写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广告介绍自己的“银行”:“我在着手办理一个空前绝后的企业。我想把社会的基础交换一下,我想把文明的轴心翻转过来,我想这样做:宇宙是按照神的意志从西往东转动的,我要使它按照人的意志开始从东往西转动。我想改造资本对劳动的关系。”广告登出后,曾征集到了股东12000人。1849年2月11日他宣布交换银行成立,但未开始营业,到同年4月12日因他被资产阶级政府逮捕,他的这个改良的幻想也一起告吹,宣布银行关闭。恩格斯早在普鲁东创办银行之前,就嘲笑过他这个十足的空想,恩格斯说:“普鲁东......作出一种大计划:要凭白创造金钱,并使一切工人接近天国。”
    (三)反对革命,反对夺取政权,鼓吹无政府主义
    普鲁东一贯反对工人罢工,反对搞政治斗争,甚至对1848年的“二月革命”也抱反对态度。他说:“革命的纪元已经永远过去了。”“放心吧,读者,我不是主张抢劫和暴动的人。”他指责1848年革命的活动家们说:“民主派在追求政权当中损伤了自己的力量。”并以形“左”实右的态度宣扬无政府主义,提出“打倒政党,打倒政权,要求人民和公民的充分自由。”他的无政府主义实际上是不要无产阶级组织政党,不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852年他在狱中写了一本书《政变是社会革命的表示》,指责革命派,赞扬路易·波拿巴称帝,认为路易·波拿巴做皇帝是民主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所奉行的错误政策的合理结果,由于革命派推翻了“七月王朝”,夺取了政权,没有采取不要政权的无政府主义政策,所以才导致路易·波拿巴做了皇帝。他把这本书稿一封信寄给了皇帝,被“恩准”出版。马克思批评他这本书是“向路易·波拿巴献媚,并竭力想把他弄成为法国工人可以接受的人物”。
    马克思针对普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写了《哲学的贫困》,粉碎了普鲁东的思想,揭穿了普鲁东为资产阶级效劳的真面目。
    《宣言》指出,还有一些资产阶级分子把他们的一切要求都和工人阶级挂上,说什么:自由贸易!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护关税!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单身牢房!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问题的背景是:英、法、德等国的资产阶级中都发生了自由贸易派和保护关税派的激烈争吵,1847年9月16日至18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了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英、法、德、荷兰、丹麦、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的议员、经济学家、工业家、商人等各种“名流”150人左右,讨论“自由贸易是否将造福于全人类?”这样一个大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为保护关税制度进行辩护的资产者先生们,从来也没有放过一个机会把工人阶级的福利摆在首位。照他们说来,保护工业制度实行以后,工人会过上真正的天堂生活......但是自由贸易派却说,只有实行他们的制度,无产者的生活才会象‘在上帝怀抱里’那样自在快活。”(恩格斯语) 马克思出席了这次会议,曾经要求发言,但是会议主席突然宣布停止辩论。后来马克思在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又在另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一次演说,阐明了这个被资产阶级纠缠不清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保护关税制度把一个国家的资本武装起来和别国的资本作斗争”,自由贸易是为了“排除一切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 两者都是为了资本家的利益,和工人毫不相干。马克思说明了自己的总的观点:“但总的说来,保护关税制度在现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贸易制度却起着破坏的作用。自由贸易引起过去民族的瓦解,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世界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
    关于单身牢房问题。1847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牢狱会议上,一些主张改良当时惩戒制度的资产阶级慈善家,硬说单身牢房是提高犯罪的无产者的道德水平的最好办法。
    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实质就正是在于既希望保全现代社会一切祸害的基础,同时又希望消除这些祸害”。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左向前 2015-9-18 06:43
责编  左向前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30 18:01 , Processed in 0.01149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