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调查研究与“做梦”

2015-7-12 10:16| 发布者: 左向前| 查看: 1835| 评论: 2|原作者: 迎春|来自: 作者供稿

摘要: 调查研究与“做梦”——从我国经济发展看迎春一、调查研究对于认识经济形势的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要认识经济发展是靠调查研究,还是靠领导人的“信心和能力”,有两种不同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只有依靠调查研究。调查我国经济的事实,包括经济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才能够从中找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也只有沿着客观的趋势,才能 ...

调查研究与“做梦”

——从我国经济发展看

迎  春

    一、调查研究对于认识经济形势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要认识经济发展是靠调查研究,还是靠领导人的“信心和能力”,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只有依靠调查研究。调查我国经济的事实,包括经济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才能够从中找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也只有沿着客观的趋势,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能动作用,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认为少数领导人的“信心”和“能力”能够决定经济发展,当然就不用调查研究。凭人们的主观想象决定经济发展,显然不符合实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做梦”。

    我国上届政府温家宝总理在世界经济危机刚爆发的2008年就说:“在经济危机的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当时大量资产阶级政客、学者由于他们的阶级本质决定,确实是“信心满满”,有的预计这次经济危机将是V字型的,即很快就会复苏、繁荣;有的认为是U或者是W型的,更有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发表文章,要“打造第二个美国世纪”等等。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政客、学者的信心,并没有能够克服经济危机。从2008年爆发经济危机已经七年,至今还在延续,当前希腊的债务危机就是明证。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政府领导人也“信心满满”地说“有信心和能力”保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当然包括他们所谓的“顶层设计”和“工具箱”,这也是一种“做梦”。

    温家宝总理砸下四万亿投资“保八”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8%),结果2009、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2%和10.4%,一些学者就吹嘘什么“一枝独秀”等。2012年我国经济形势掉头向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其中第二季度只增长7.6%,不仅低于8%的增长速度,而且继续呈现下滑的态势。当时的总理急忙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新华社也发文,标题就是《坚定信心,稳中求进——评年中经济形势》,强调用“坚定信心”稳经济。

    李总理上台以后也不调查研究,公然说什么“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并在当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预言:“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等等。当然,他的“勇气和智慧”改变不了经济下滑的客观趋势,我国经济不仅没有出现奇迹‘第二季’,反而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于是他又把2014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定为7.5%,并说:“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全忘记了不久前曾经预言过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第二季’”、“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时隔不久,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把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调为7%,但还“信心满满”地断言:“……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调控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2015年人代会后《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总之,他还是迷信“信心”和“能力”,当然包括“工具箱”的工具等。    短短的几年,我国的总理从“信心满满”地自称经济发展“奇迹”、“一枝独秀”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说明走资派的“信心”、“智慧”、“能力”等“梦话”,并不没有能改变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政府虽然可以采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推迟“经济下滑”的进程,但不可能改变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可见,要认识我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只有调查研究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从历史发展的事实中探寻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二、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问题

    当前我国的经济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要认清它的真实面目,也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而不能仅听领导人的许诺。

经济现状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生产的状况。下面就看看2014年我国几种工业产品的产量:

 

 

粗钢(亿吨)

水泥(亿吨)

手机(亿台)

彩电(亿台)

2001

1.52

6.61

0.8

0.41

2008

5.03

14.24

5.59

0.92

2009

5.72

16.44

6.82

0.99

2014

8.23

24.76

16.27

1.41

 

    为了简明,我们这里只列举粗钢、水泥、手机统计上叫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彩色电视机四种产品。(数据引自《中国统计摘要》2015,第115、116页)前两种作为生产资料产品的代表,后两种作为生活资料产品的代表。以上数据表明两类产品的生产都严重过剩。

    早在2009年,国务院批转九部委《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若干意见》的文件就指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六大行业产能过剩,并警告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也十分突出,但是,这些年来,一些产品生产不仅没有抑制,反而不断增长。

    下面先看看粗钢和水泥。

    国务院的文件明确指出,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实际需求仅5亿吨左右,其中约1/4的钢铁及其产品依赖国际市场。这就是说国内市场实际需求仅3亿多吨。而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竟高达8.23亿吨。

    这些年粗钢生产不仅没有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抑制产能、产量,反而快速增长。这一方面说明政府的意志不能决定粗钢生产的客观趋势,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粗钢生产的严重过剩。

    2004年全世界粗钢产量16.62亿吨,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9.5%。当年日本粗钢产量1.11亿吨;印度0.83亿吨;欧盟28国产粗钢1.69亿吨;美国0.88亿吨等。如果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计算,我国国内实际需求需求3亿多吨,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国内实际需求竟达4亿多吨,与日本、印度、欧盟和美国当年粗钢总产量之和差不多。可见,粗钢产量过剩的严重程度。

    几亿吨粗钢要大量炼钢工人才能生产出来;粗钢的原料是生铁,生产铁又需要铁矿石、焦炭,也需要大量工人生产和运输,总之,要压缩几亿吨粗钢的产量,必定会有大批炼钢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国务院的文件还指出,2008年水泥实际需求16亿吨,要求抑制产能,但是,2014年水泥产量达到24.76亿吨,超过需求8亿多吨。大量钢铁、水泥企业倒闭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而且一定会引起我国的金融混乱,爆发经济危机。

    下面再看看生活资料的生产,同样存在严重过剩的问题。

据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中国统计摘要》2015,第62页)

 

 

 

彩色电视机(台)

移动电话(部)

2012年

136.1

212.6

 

    在我国城镇居民已经拥有相当数量彩电、手机的条件下,2014年我国又生产了彩色电视机1.41亿台,手机16.27亿部。生产这么多耐用消费品还能够不过剩吗?

    总之,仅从以上几种代表性的产品产量,就可以看出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我国的生产已经远远超过国内消费需求,严重的生产过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实际早在2009年,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和我国社科院的副院长都承认,“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我国经济状况》第193页)

    我们这里不准备详细论证我国生产过剩的经济现状,主要目的是说明只有调查研究,才能真正认识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靠领导人的“信心”、“智慧”,靠他们“拍脑袋”、“做梦”,绝对不可能认清楚经济发展的真实面目。

 

    三、有关造成畸形经济的原因

    了解我国存在严重生产过剩的现状以后,必然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探寻造成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但是,我国的走资派根本就不承认存在严重生产过剩的事实,因此,他们从来就没有提出过探寻原因的问题,只是一味强调有能力保持经济发展在“合理区间”运行,“工具箱”有足够的工具等等。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不足20%,但是,却生产了占全球近50%的粗钢和60%的水泥,在户均136台彩色电视机和212部移动电话的条件下,还年产彩色电视机1.4亿多台、手机16亿多部,人手一部手机还绰绰有余等等。可见,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生产过剩。认识造成经济畸形发展的原因,也要靠调查研究,靠研究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而不能主观凭想象。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发展私人资本、“改革”国营企业,推行雇佣劳动经济制度,整个社会生产是为了追逐利润;经济发展呈现出竞争无政府状态,才是出现当前经济畸形状态的根本原因。

    从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我国经济明显地表现出严重的生产过剩。

 

 

 

 

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增长率%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2001年

8.3

49.3

4.1

65.3

5.4

-14.6

-1.2

2002

9.1

57.6

5.2

38.1

3.5

4.3

0.4

2003

11

35.8

3.6

69.6

6.9

-5.4

-0.5

2004

10.1

43.5

4.4

61.9

6.2

-5.4

-0.5

2005

11.3

56.0

6.4

33.0

3.6

11.0

1.3

2006

12.7

42.7

5.4

42.6

5.4

14.7

1.9

2007

14.2

46.1

6.5

43.6

6.2

10.3

1.5

2008

9.6

44.7

4.3

51.8

5.0

3.5

0.3

2009

9.2

57.7

5.3

87.1

8.0

-44.8

-4.1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iou 2015-7-12 16:59
牛奶过剩宁可倒掉,也不让更多的人喝。
粗钢、水泥、手机、彩电过剩……
引用 水边 2015-7-12 07:02
文章似乎没有贴完?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9:00 , Processed in 0.016630 second(s), 1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