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中国传统生死观

2015-6-30 16:14| 发布者: 如此而已| 查看: 1556| 评论: 1

摘要: 与把生命的本质看成一种客观的对象去探究把握的“基因论”“信息论”“真气论”不同,佛家认为生命的本质不能从“所知境”的角度去把握的,因为“所知都是幻”,一切可知的所知境,或者我们确信无疑真实的物质世界,实际都是精神知觉的投影。正确把握生命的本质的思路,要离开“所知”,从“能知”的角度来体会。《楞严经》说:“知觉乃众生”,一切生命的本质是知觉。觉知的能动反应的精神不可能从无知的随机盲动的物质存在中产生 ...

与把生命的本质看成一种客观的对象去探究把握的“基因论”“信息论”“真气论”不同,佛家认为生命的本质不能从“所知境”的角度去把握的,因为“所知都是幻”,一切可知的所知境,或者我们确信无疑真实的物质世界,实际都是精神知觉的投影。正确把握生命的本质的思路,要离开“所知”,从“能知”的角度来体会。《楞严经》说:“知觉乃众生”,一切生命的本质是知觉。觉知的能动反应的精神不可能从无知的随机盲动的物质存在中产生,精神知觉不是物质随机作用的次生产品,也不仅是特殊的物质形式大脑的功能从物质现象的观察中永远也不可能把握精神的本质的。要把握精神的本质必须如实地客观观察精神本身,观察宇宙最美的花朵——精神在人心的显现。这就是佛法《心地经》所说的“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心者,永在缠缚”。也就是儒家《大学》所说“格物致知”,或“致良知”。“格物”的“格”跟“格击”的“格”的含义是一致的,“格”就是摒弃、离开、排斥的意思,明白精神本体的前提是离开对外“物”的“实有见”的痴迷,静下来如实观察体会知觉本身,也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涤除玄览能无疵”,心虚净得像镜子一样,这象镜子一样的“知觉本身”,儒家称为“道心”。儒门的《书经》十六字心法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儒家看来与外物打交道的这个“人心”并非是精神的本体,是原本精神的迷惑,对境所生的知觉,而精神的本体在对境所生的人心的熄灭处,细微潜意识处,即人心的本源,本根,这就是“道心”,道心是本来就存在的宇宙的客观的精神,是个体意识熄灭后仍然不会熄灭的精神的共性,也就是佛教说的不生不灭的本来知觉,“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译,翻译成两个字是“浮屠”或“佛陀”,翻译成一个字是“佛”,“佛”的本义是“圆觉”或“正遍知”,也就是一切生命的共性:全方位的无处不在的,无限的,遍虚空的如实本真的知觉,它原本就存在,它不是任何具体的事物,“说似一物即不中”,没有个体事物的生灭性,也就无所谓产“生”,无所谓毁灭“死”亡,但它不离任何具体事务,全体即如来,是所有具体事物的本性。作为任何具体事物包括生命和人的共同本性,不以任何具体事物的变化为转移,不以任何人的意识为转移,不论人是否觉察到它,它本来就在那儿,也就是“自在”。人要认识它的唯一方法是“观自在”,也就是“自觉”。释迦牟尼觉悟的时候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贪欲执著不能证得,若能证得,一切智,自然智自然现前。”“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一切生命共有的本来知觉,但所有的生命由于“贪欲执著”外境的现象为“实有”,忘了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本真的知觉了。就像柏拉图“洞穴喻”所说的,只把山洞壁上的投影当成了真实,忘了背后的本真的太阳了。佛法把一切生命遗忘本有一切智慧本来觉叫做“无明”。遮蔽智慧本来觉的“无明”有两重:一是先天和后天的自我中心的认知和情感本能:“俱生我执、法执”,“分别我执、法执”。

如果我们认真地观察和体会过自己的心,并粗浅地观察动物的感知觉,会发现人和动物的所感知的所谓“客观存在”都是生理的感官机能、外境对象和感知三种条件结合的现象,也就是佛家说的“五根(眼耳鼻舍身)五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尘(色声香味触)”和合的现象,动物和人的孩童在感知外境时是不假思索的,直觉的,是一种自然的知觉,具有本能地趋利避害的自我保存的智慧。比如下雨时蚂蚁垒窝,地震时动物逃生。东南亚海啸24万人被淹死,但动物和土著人感觉不舒服早就逃生了。这种先天就具有的自然(直)知觉心佛家称之为“相似正觉”,尽管不是无生本来觉,但接近于佛性。老子说要“复归婴儿”,孟子说“赤子之心”都是指的生命与生俱来的智慧。

但是生命本有的自然觉是狭隘的,只见现象,不见本性的。生命的知觉中身体的“触觉”最狭隘,对各种力量、粒子的感知,舒服不舒服等感觉,都仅限于身体,身体以外就感觉不到了。舌头味觉属于身体触觉一部分,是对分子的感觉,限于舌头感觉。鼻子的嗅觉是对某些分子的感觉,限于身体周围狭小空间。而视觉比触觉、味觉、嗅觉感觉的范围更广,人的感性经验大多来自于视觉,所谓“世界观”,也就是主要用眼睛看世界的经验为基础。但视觉仍然有限度,见前不见后,见明不见暗,见有不见无。比视觉范围更广的是听觉。《楞严经》说听觉有三大特点:“圆、遍、常”,听觉是全方位的,没有障碍的,四面八方都可以无障碍的听到。所以人的听觉比较接近本来觉佛性,但一般人的听觉只限于听声音,至于远方,无限的远方,只是一片寂静。总之,生命包括人的眼耳鼻舍身的感觉是有局限性的,限定在一定范围中,无法感知无边的感觉不到的黑暗、寂静,这就是“无明”,不明白不透彻,但这无限的不明白、不透彻、黑暗、寂静,还是有一个心知道,知道黑暗、寂静的心是谁?就是与无限的黑暗、寂静同在的本来觉,当你的知觉能力透彻到无限的黑暗、寂静时,就成正觉了,就是佛,也就是“圆觉”、“正遍知”,照彻诸法空性的超越能所不离能所的遍在的无障碍的知觉。

一切生命包括人与生俱来的感觉的不透彻不明白,佛家叫“无明”,分“根本无明”和“枝节无明”。

“根本无明”是对外境实有性的执着,最初是对“空性”的迷惑。本来觉没有能知觉和所知觉之别,也就是没有主体、客体之分,佛家称为“明觉空”一如,也就是说能知觉的“明觉”跟所知觉的“空”都是自己,“无明”的产生(这句话勉强而言,不确切,其实本无始无明,本没有开始)始于“求明白”。《楞严经》说:“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佛性本来觉犹如大海,无量无边,本性透彻遍在,遍在明澈的知觉所觉微妙境界一体无二,其本体的作用只可用一个字描述“照”,像镜子一样如实的客观地照,没有能照、所照之别。《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空”,照-空无别,当照空有别的时候,分为能照、所照,就把自身的“空性”当做知觉对象,本觉佛性就分为能知觉的主体和所知觉的空性对象,本觉如镜子般的的照用就迷失了,这就是“根本无明”,把自身的空性当做自然觉的对象去认知、明白。这是最根本的原罪,“觉明为咎”,吃了智慧果,陷入主客二元的幻觉错觉中,“求明白”本身就是无明的本源。

“知觉乃众生”,生命的本质是“知觉”,自然知觉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觉有不觉空、觉明不觉暗的错觉,就像掉了方向感的人,在感觉上把北方当成南方,感觉上迷惑了,迷在境界中了,这就是六道轮回,生命在六种大的幻觉境界中幻生幻灭,把虚拟虚幻的外境当成了真实,生命的与生俱来的错觉附着在一种生命的感官经验中自我保存,趋利避害,这种生存本能有关的先天自我保存本能的自我中心,佛家叫做“俱生我执”,也就是贪嗔痴慢疑嫉的“烦恼障”,称之为“枝节无明”,与生俱来的自私自利。如果说“根本无明”是对诸法本性“空性”的迷惑,把自身的空性当做知觉对象去把握,“心外取空”,形成最根本的精神分裂。而“肢解无明”是对万有的现象上的迷惑,把万有的现象当做实有的、真实的,这叫“痴”,当做实有的去占有叫“贪”,贪求不得心理产生挫折形成排斥心态叫“嗔”,自我认同觉得自己很重要很伟大叫“慢”,看不透万有的虚幻是非分明叫“疑”,力争做人上人这叫“嫉”,贪嗔痴慢疑嫉六种心态又称为“界内迷惑”是轮回三界六道的“分段生死”的原因,“贪”是饿鬼道的心态,“嗔”是“地狱”道的心态,“痴”是畜生道的心态,“慢”是天人的心态,“疑”阿修罗的心态,“嫉”是人道的心态。人道为六道杂染,一道具有六道众生,有的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福报不足乃人中“饿鬼”,有人满腔怨恨疾病缠身惨痛呼号乃人中“地狱”,有人忙碌一生只为衣食毫无思想乃人中“旁生”,有人丰衣足食闲暇恬淡自信自尊乃人中天人,有人好胜好强崇尚暴力,乃人中“阿修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如此而已 2015-7-2 06:18
本部分内容是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三)主要讲了佛家对宇宙和生命本体之觉空不二之本来觉,以及遮蔽本来觉的先天“无明”——对本来空性迷惑心外取空的“俱生无明”,以及对万有现象执着实有性迷惑的“枝节无明”。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7 05:47 , Processed in 0.02481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