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 毛泽东晚年更辉煌 》第四章

2015-3-29 23:4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255| 评论: 0|原作者: 罗四维 编|来自: 香港四季出版社

摘要: 《 毛泽东晚年更辉煌 》 罗四维 编 第四章 毛泽东晚年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 毛泽东不懂经济,毛泽东在二十年间使中国经济处于停滞,文革十年又把中国经济搞到崩溃的边沿。这是某些居心叵测的领导人和一些不良学者的口头禅。但是,不少有良知的学者和专家对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和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评价是非常高的。乔宗寿教授在《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一书中就说:“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 第一节 毛泽东写 ...
《 毛泽东晚年更辉煌 》
罗四维 编

第四章 毛泽东晚年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
毛泽东不懂经济,毛泽东在二十年间使中国经济处于停滞,文革十年又把中国经济搞到崩溃的边沿。这是某些居心叵测的领导人和一些不良学者的口头禅。但是,不少有良知的学者和专家对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和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评价是非常高的。乔宗寿教授在《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一书中就说:“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
第一节 毛泽东写的经济文章
毛泽东写的经济文章有:1《必须注意经济工作》、2《我们的经济政策》、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4《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5《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6《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7《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8《关于土地改革和财经工作》、9《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10《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1《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2《论十大关系》、13《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注意多种经营》、14《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15《中国工业化的道路》、16《关于农业问题》、17《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8《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19《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20《发展商业和副食品生产》、21《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22《关于发展畜牧业问题》、23《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24《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25《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26《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一封信》……。还有在他的报告、讲话里和一些批示中也有很多关于经济方面的论述和指示,如:农业的“八字宪法”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四个现代化”,企业要搞“两参一改三结合”等等。
在26篇经济文章中,有18篇都是他晚年写的。这些文章,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请问!过去和现在有那一个领导人有毛泽东这样多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经济方面的文章呢?谁能找出一个人来比得上毛泽东呢?过去没有,现在也还没有。
第二节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特点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特点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结合,政治与经济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不是搞资本主义经济建设)。目的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沿着共产主义的方向逐步前进。虽然共产主义离现在还比较遥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决不能因为它遥远就与它背道而驰,反其道而行之。
毛泽东搞经济,是以马列主义作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独立自主地搞经济。他也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好经验,但决不与资本主义接轨,决不搞两级分化。
许多专家学者都说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下面的附录就全是摘录学者们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评价。
附录: 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
(说明:下面全是摘录学者的话,我的体会意见是在括弧里)
乔宗寿:“……毛泽东经济思想,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科学,是由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毛泽东经济思想是研究近代和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这些规律实现的科学。……”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制度的两次伟大变革。第一次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第二次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他不仅研究了中国经济运动的规律而且研究了这些规律的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两个特征。”(乔宗寿:《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前言第2—3页)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反映中国的特殊性,或中国特殊的规律性。由于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始终反映了中国经济运动的特殊规律,因而始终带有中国特色。在毛泽东经济思想中,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理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的特殊的规律性,这些已经过实践检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毛泽东经济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正在发展中的理论。这个理论如何带有中国特色,毛泽东作了研究,但没有完成。……。因此,研究毛泽东经济思想,不仅可以科学地说明我们的过去,而且也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同上书第11—12页)
“毛泽东将社会主义社会再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这是一个光辉的思想,……”
   “关于两类矛盾、基本矛盾的思想,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也是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提出这个理论,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一个重要贡献。”(参看《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462、466页)
乔宗寿说:针对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错误,毛泽东提出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要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这是一个贡献。……
(引者补充:还有中央与地方并举是权力下放的先导,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为现在的乡镇企业打下了基础)
乔宗寿说:毛泽东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同上书第484、485页)
“毛泽东提出三者兼顾的原则,这也是一个贡献。” (乔宗寿:《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第484、485页)
乔宗寿说:1958—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可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使人民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它终究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失误,这三年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成果。例如,新建了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拖拉机制造、精密机械制造、有机合成等过去没有的工业部门,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
乔宗寿说:毛泽东指出:不能孤立的看商品生产,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从古就有,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我们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指出:中国原来是商品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关于商品生产的消亡问题,毛泽东说:“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相反,只要两种公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就不能废除,商品交换也不可能废除。……商品生产的命运,不仅和所有制有关系,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
在讲到社会主义的流通过程时,毛泽东说:‘商品流转,就是产品进入流通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综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
关于商品生产问题,毛泽东的突出贡献是,在企图否定商品生产的“左”倾思潮袭来时,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坚持了斯大林的正确观点,推动了我国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在经济战线上找到了工农联盟的途径,从而及时地避免了由否定商品生产必然会带来经济上与政治上的混乱。
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但是……他否定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商品,……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比斯大林稍有前进。
关于价值规律,毛泽东赞同斯大林的观点。第一,在我国,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第二,所有的经济单位(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便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工作。……
   对一平二调的旧账,毛泽东开始是不主张算的,后来改变了看法。1959年3月30日,毛泽东在批转山西省委的一个文件中说:平调的旧账一般要算,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同上书第525—528页)
乔说:毛泽东说:“斯大林的三个先决条件是对的,主要是第一条。这几条的基本点,就是要极大地增加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发展社会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力。……”
  毛泽东用斯大林的三个条件,及时地、彻底地批判了‘立即进入共产主义’的空想,这是一个历史功绩。
  毛泽东的另一个历史功绩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的思想。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乔说:毛泽东说:“我们人口多,但是,劳动生产率远远比不上人家。还要继续紧张地努力干若干年,分几个阶段,把我们的国家搞强大起来,使我们的人民进步起来。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靠技术,社会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靠技术加政治。他又说:我们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
   乔说: 毛泽东很重视管理。他说:“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问题。如果干部不放下架子,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而看成是干部的。……对于企业管理,他主张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乔宗寿:《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第530—531页)
   乔说: ……外交关系的发展,为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1973年初,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我国从日本、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一个烷基苯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一米7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汽轮机、工业汽轮机制造厂和斯贝发动机等。
1974年11月,毛泽东在同李先念、汪东兴谈话时,指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他说:“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指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同上书第572—573页)
乔说: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经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从新民主主义变为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发展,这个过程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自觉指导之下完成的。这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自觉指导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是划时代的,有许多内容有待我们去研究。(同上书第583页)
   乔说: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两次伟大的变革,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这种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乔说:综上所述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他正确地指导了我国几十年来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同时,它又是这个经济运动在理论上的概括。说它内容丰富而系统,就是因为它系统的回答了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切主要问题,并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马列主义理论在我国成功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经济思想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不仅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实践性。它是关于我国几十年来,两次经济制度变革的科学,又是关于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毛泽东不仅研究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而且研究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实现。毛泽东制定的经济政策、法令,实现这些政策、法令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直到提高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念,都是极其重要的。毛泽东研究了客观经济规律,又研究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实现,从而使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不断发展着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这个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同时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经济制度的两次伟大转变,又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完成了社会主义事业初期的艰苦创业任务,使中国作为大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使中国成为世界的一极。毛泽东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上书第595—596页)
(请注意:乔宗寿在上面七处提到“贡献”,两处提到“功绩”,还说是划时代的,前无古人的。)
樊瑞平、车美平说: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奠基人。他经过艰辛探索创立了人类工业化史上第四条工业化道路,为中国人民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毛泽东的工业化理论不仅继承而且发展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必然性的有力说明。
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系统设计启迪了后来人。建国初期,中国人民选择工业化作为实现富强的手段。可是,工业化如何搞即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应该怎样走,却无人知晓,历史把探寻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任务交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的探寻,从历史上看,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工业化、西方工业化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条道路行不通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的,毛泽东通过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中国人民找到一条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而实现了对已有的三条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超越。……
通过对新中国从1952年到 1962年经济建设的史实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毛泽东对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经过了一个在工业化实践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逐渐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可分五个阶段:片面注重重工业时期;初步意识到农业、轻工业的重要性,开始整体考察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时期;主张工农业发展同时并举时期;主张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时期;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时期。……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首席领导者的身份决定了新中国早期工业化轨迹与他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足迹的一致性。……  
这个过程虽然曲折,但却走出一条逐渐贴近中国的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这预示着在这条道路的尽头,将有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巍然屹立。另外,从这条道路的曲折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无论由哪一代领导人来主持工业化的进程,都不能无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无视轻工业对人民生活的保障作用,否则,社会难以稳定,工业化难以成功。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路线和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是对当代中国现实条件下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的科学的概括和说明,它对这三者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给予了恰当的定位,从而成为指导中国实现工业化实践的最佳理论方案。……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先驱,毛泽东构筑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过程,是一个融科学知识性、政治的果敢性、哲学的智慧性、价值的批判性为一体的理性创造过程,这需要经济学家的头脑,通晓工业化的本质和效用;需要有政治家的思维,明确中国工业化的历史遭遇、现实境况和未来目标指向;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革命家的眼光和立场,感悟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话语态势。这集中表现为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坚持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制度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首要逻辑前提。……所以,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业化实现之前景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要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不仅要使社会财富得到大量的快速增加,还要使广大劳动者成为社会财富的享用者,从根本上改变少数人集团对多数人集团劳动的无偿占有的局面。‘又要工业又要人民’这一思想是毛泽东给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充分肯定和直接规定。
   强国原则。使社会主义中国早日强大起来,也是毛泽东在确定中国工业化道路前景时首选原则之一,这是中国百余年来受外来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的必然反映。……事实证明在强国原则支配下的中国工业化,的确促使中国国防势力在较短时期内得到强化,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增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7 04:44 , Processed in 0.015508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