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国际观察 查看内容

国际显学与批判思潮 ——国际毛主义研究六十年

2014-11-24 01:0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522| 评论: 1|原作者: 路克利|来自: 文史哲

摘要: 国际毛主义研究是西方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毛主义研究的学术话语影响力在增强。国际毛主义研究方兴未艾。毛主义又是一种在国际社会具有持续国际影响力社会批判思潮。

路克利:国际显学与批判思潮
——国际毛主义研究六十年
作者:路克利 发布时间:2014-11-21 来源:文史哲
【来稿】

按语:路克利这篇国际毛主义研究六十年很有说服力!毛泽东主义的确是指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进并地最后胜利的光辉旗帜!这比国内那些对毛泽东及毛泽东主义竭尽造谣污蔑诽谤之能事的极右派小丑们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孙焕臻 2014, 11,22
   要:学术和思潮形态的国际毛主义兴起已有半个多世纪。国际毛主义研究的学术谱系不断扩展,成为国际学界的一门显学。与此同时,国际毛主义运动跌宕起伏,毛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思潮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国际毛主义研究方兴未艾。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思潮已经转向对经济不平等的现实关照。当下,国际社会的国际毛主义主要是针对经济不平等的社会抗议,是一种和平运动和社会批判思潮。
  关键词:毛泽东;毛主义;国际中共学;中国共产党
  国际毛主义研究的形成由来已久。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哈佛大学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等学者认为毛泽东发展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革命理论和战略,在国际学界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毛主义”理论。其后不久,随着斯大林的去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左翼运动出现了分裂和分化,国际社会出现了毛主义运动。毛主义也成为一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思潮。国际左翼、右翼学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也加入到国际毛主义研究队伍中来。六十多年来,哈佛大学学者开创的毛主义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国际毛主义运动也经历了跌宕起伏。而长期以来,国内学界没有对国际毛主义的研究的学术谱系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外毛主义研究成果的译介也不多,对其学术性认识不足,认为毛主义是单纯的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话语,甚至认为其有贬义,甚少使用毛主义一词。总体上看,国内学界仍应提高对国际毛主义研究的学术谱系地位和社会思潮地位的认识。
  一、学科起源:毛主义术语的提出

  1950年,哈佛大学博士生史华慈首次提出了“毛主义”(Maoism)这一概念,这是国际学术界首次用用领导人的姓氏来命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她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并列。与毛主义非常接近的另一个词“毛泽东主义”由国民党反共理论家叶青提出,这是国内首次用毛泽东的姓名来指称共产党的理论。1941年冬,叶青在阅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之后,在重庆出版的《抗战与文化》杂志发表读后感,提出并批判了 “毛泽东主义”。在他看来,“毛泽东主义”是所谓“中国的农民主义”,即是“太平天国洪秀全的一个再版”。不久,这个词在延安等地出现。1942年2月,为了反驳叶青,毛泽东的读书秘书张如心在《解放日报》上,对“毛泽东主义”作了简要阐释,驳斥了叶青的观点。1942年7月1日,邓拓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上发表社论《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1948年,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曾想在在开学典礼上提出 “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1],并请周恩来和毛泽东、刘少奇商量是否可用这一提法。毛泽东在回复中否定了这一提法,认为“不能说毛泽东主义”,“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2]。毛泽东认为使用毛泽东主义一词会突出自己,反对这一提法。文革期间, 在重庆等地曾有“毛泽东主义战斗团”等红卫兵组织。总的来看,国内宣传和理论界基本不用“毛泽东主义”或“毛主义”这两个提法。
  在国际学界,“毛主义”的观点肇始于费正清1948年出版的著作《美国与中国》,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异常(anomaly),这种异常就是“把农民运动作为革命的阶级基础”[3]。他甚至提出,这是中国革命的传统而非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在费正清明确提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农民的运动,而非无产阶级的运动。中国遵循的是中国革命传统而不是马克思主义”[4]。此时,费正清的学生史华慈正在他的指导下写作博士论文《毛泽东崛起以前的共产主义》。1950年论文完成并获得通过,这篇论文中提出了“毛主义”术语,认为“毛主义”的三大要义是“马列主义信仰、按照列宁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党、这个党建立在纯粹的农民运动基础上”[5]。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魏特夫(Karl A. Wittfogel)在《“毛主义”的传说》一文中认为,“1951年,史华慈杜撰了毛主义一词并详细解释了它的意义”[6],他认为史华慈在其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主义与毛的崛起》这一专著中最早公开使用了这一术语。史华慈的学生杜维明也认同此说,认为,“史华慈第一次使用”[7]。史华慈在博士论文正文中四次提到毛主义这一术语:“毛主义的兴起”(第138页),“共产国际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接受毛主义?”(第207页),“毛主义的基本特征”(第234页,两次)。 1951年,史华慈在著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毛泽东的崛起》(由博士论文稍作改动出版)中提出了“毛主义”[8]。魏特夫和杜维明依据的就是这一专著。史华慈专著中三次明确提到了“毛主义”这一术语:“毛主义的兴起”(第115页),“共产国际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接受毛主义?”(第168页),“毛主义的基本特征”(第189页)。1952年出版的由布兰特(Conrad Brandt)、史华慈、费正清三人编著的《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中也多次明确提到“毛主义”这一术语。这本书的结语提到该书1950年6月就已经完成。史华慈还使用了“毛化”这一术语。他认为,“大跃进是超越苏联模式的一次胜利,揭示了延安理论不仅适用于革命,而且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大跃进是毛化(Maoification)的一个高峰,但它并不表明经济领域与苏联模式的决裂”[9]。
  毛主义一词的涵义非常宽泛。史华慈最初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1968年,他在另一专著《共产主义和中国:流动的意识形态》中提出,“毛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联姻的结晶,但这个新生儿一定是有自己的独立性的”[10]。六十多年来,国际社会使用的毛主义术语有多重涵义。其一,毛主义是一种革命战略。史华慈的研究中把毛主义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甚至提出“毛主义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战略”[11]。费正清也曾表示“毛的创新是在实践领域,而不是理论领域”[12]。其二,毛主义是一种革命理论。利夫顿(Robert Lifton)曾研究中国的“革命毛主义”[13],再如国际毛主义运动中的毛主义。其三,毛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如美国左翼经济学者格利(John G. Gurley)曾撰文论述“毛氏富足共产主义理论”[14],其实是强调社会建设理论。其四,毛主义是一种文化理论和现象,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和巴迪欧(Alain Badiou)的研究对毛主义哲学的研究。其五,毛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如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对毛主义终结的论述。其六,毛主义是社会运动的旗帜,如美国的新左派运动、学生反战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运动中曾把毛泽东、马克思、马尔库塞作为运动偶像和旗帜。其七,毛主义是一种理论武器。中苏论战以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印尼共产党,以及一些左翼组织内的毛派,把毛主义奉为替代斯大林主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正统。毛主义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
  史华慈的“毛主义”和“毛战略”两个概念含义基本一致。哈佛大学的学者还使用了几种不同但相近的说法,如“毛思想”、“毛泽东思想”,几个概念的差别比较微妙。费正清等学者曾使用“毛的思想”(Mao’s Thought),他有时也把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并称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Marxism-Lennism-Mao’s Thought)[15]。史华慈后期的著作中也提出过“文革毛主义”[16](Cultural Revolutionary Maoism)。直到今天,海外中国研究领域的学者仍在经常使用“毛主义”这个词。哈佛学者提出的“毛主义”这一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学术界围绕着“毛主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毛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两个词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相通之处,也有所不同。毛泽东思想是指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17]费正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西方被称为毛主义,在中国被谦虚地称为毛泽东思想。它代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和基本原理在中国具体条件中的应用”[18]。毛主义术语既包含正确的思想,也包括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思想,甚至包含文革期间的“革命毛主义”,更加强调了毛泽东个人的主体性。国内学界对国外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有过较为系统的梳理,萧延中认为,“(毛泽东)思想不仅还活着,而且进入到了国际学术研究的最前沿”[19]。但“毛主义”一词本身并无贬义,它在海外学界被广泛使用,频率明显高过“毛泽东思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08:26 , Processed in 0.016017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