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中国产业大量被外资控制的危险情况

2014-11-23 00:5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086| 评论: 0|原作者: 何承高|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这篇帖文是对上一篇贴文《核地雷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第二个子副标题的展开,其展开形式是将外资控制中国三大产业的情况,进行个别到一般性的重点论述之后,通过大量的客观论据进行充分论证之后,再来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肯定中国是殖民经济的论点。

  2-1-2、外资并购和控制相关产业的具体情况

  2-1-2-1、28个主要产业21个被外资控制

  网传的“28个主要产业21个被外资控制”,这个被一小部分人因为找不到出处而质疑,其实这些数据都早已是老黄历了。最早由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巍先生主编的《中国产业地图(2003)》,就以最直观的产业图文形式披露过,直到《2004-2005》第二版和《2007-2008》第三版出来后,这些老黄历的数据早就是今非昔比了。《2007-2008》披露的是“58个行业市场运行数据详细图解”,“666家业内领先企业产业链布局与区域布局解析”,和“6大经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与区内终点产业配套运行考察”。这个里面着重对33个主要产业进行了说明,外资的控股情况一目了然。另外,最先在网上出来的,是腾讯财经的产业经济栏目,于2006年9月2日公布出来的产业新闻,正文标题是《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21个被外资控制》(http://finance.qq.com/a/20060902/000084.htm)。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部分,那就是“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消息的来源指明是“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其实这些数据官方是有保留的,这只是在2005年美国凯雷集团收购中国徐工集团之后,国家经济安全一下子成为时尚词汇之后,官方不得不有所表示的行为。而相对于《产业地推(2003)》和《产业地图(2004-2005)》,这个在当时还是非常滞后的。中国最大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里面,当前收录有1152种7221册统计年鉴资料,共有2122926个数据条目和35797119条时间序列数据,时间跨度是从1949年到2014年。尽管这些数据丰富完整,浩如烟海,但是还是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被殖民程度的。因为这些不同名目的统计年鉴,其基础数据本身就是半遮半掩的,这是统治阶级必须要为自己服务的官方行为。不过尽管如此,这些基础数据还是可以进行深度挖掘,挖掘出一些能说明问题的统计数据出来,而且只要足够可以说明中国是一个殖民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国家就可以了。只是从2006年到今天,时隔7年即将过去,今天被殖民的程度是更加猛烈,是更加不可想象的。首先,以下《表二》来消除一下以上少部分人对这个问题的质疑,如果消除不了,或者不敢相信,表后将会继续说明。如下表:

 

 

 

 

 

 

  (资料来自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CCISR)主任李孟刚先生与人合写的《中国产业安全面临外资并购狂潮》,以上数据从他从《2007年统计年鉴》中计算所得)

  说明:在表格行业栏目中,“农林牧渔”为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为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为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商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保”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以上数据是27多万家外资企业,在18个行业加上1个其他行业中绝对控股的数据,并不代表外资企业在各个行业中的控股数据。但是要说明的是,这些外资企业在这些行业中,占据的都是关键产业和优质品牌的龙头地位,在产业链中,起到控制和垄断某一行业的生产主动权和产品定价权。其实,在华的外资企业多达60多万家(这还是2011年的统计),都不同程度地控制和主导着某一个产业、行业和子行业。如同上面已经交代过,在第一产业中,即农、林、牧、渔业以及其服务业中,虽然外资市场控制率不到10﹪,但是外资占据的是关键产业,是龙头产业,这就决定了该产业的战略走向。在第三产业中,情况也是如此(后面会详细分解)。第二产业的情况就不同了,除钢铁整个行业的外资控制度没有直接超过外资市场控制率警戒线标准之外,其他行业都不同程度地被控制,其轻工业全部超过了警戒线。而尽管钢铁整个行业没有被直接控制,但是像上面已经分析过的一样,轻工业被控制,其下游被控制,相当于是控制了钢铁整个行业。另外,整个钢铁、水泥、石化、电力行业等,像整个国家机器一样,都在为外资服务。其修桥筑路和能源供应等一切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所谓引进外资的硬件,都是极容易造成产能过剩或短缺危机的产业。所以,外资一般在该行业中占据某一个关键或龙头产业,或者是在其下游占据行业控制权来左右它们就可以了,这是外资进入中国最初的表现。不过,从2007年以来,情况就更加不同了,外资从合资到独资的胃口越来越大了。特别是从2012年到今天,中国风起云涌的并购潮不断地吞噬着民族产业,早已就不是简单的所谓“28个主要产业21个被外资控制” 了,也不是简单的“排名前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了,而是在共济会体系下,像进入到2014年绝大多数的PE和VC准备“收割”一样,世界金融寡头和世界顶级托拉斯“收割”中国经济的时期已经到了。这个会在后面继续讲到。

 

  2-1-2-2、外资并购在某一地区的具体情况,以江苏省为例

  第一个方面,江苏省名牌产品的情况。据《外资并购中江苏品牌发展情况和对策》中显示,2006 年,中国的4大世界名牌产品中就有江苏的阳光牌精纺呢绒,新增认定的556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江苏就新增68个,占新增中国名牌的12.2﹪。2006年中国名牌总数达到 1329个, 其中江苏就拥有153个, 占11.5﹪, 位居全国前列。商务部 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 190 个出口品牌中, 江苏占29个, 居全国第二。从与品牌有密切联系的商标来看, 2006 年江苏共有56 个商标,经过中国法律程序认定为驰名商标, 同样位居全国前列。第二方面,品牌效应问题。与一般品牌相比, 在市场经济中,知名品牌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都有明显的优势。由江苏省名牌推进委员会跟踪管理的736个江苏省知名品牌 (包含中国名牌和江苏名牌) 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品牌产品都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主要表现为:一个是生产经营发展较快,经济运行质量较高;二个是知名品牌的技术质量水平领先,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三个是知名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上升。第三个方面,品牌经济发展在江苏省呈现的特点。一是知名品牌阵营初具规模,二是知名品牌密度高,三是外资品牌所占比重较高,四是知名品牌普遍具有一定的实体产业支撑,五是缺少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知名品牌。

  第四个方面,外资并购在江苏省的大概情况。据江苏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5年底,就有2386户外国投资人购买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股份,对应注册资本121.12亿美元,其中2005年当年达590户,对应资本9.93 亿美元(这个是针对国企)。另外,共有178户外国投资人购买内资企业股份, 对应注册资本15.26亿美元,其中2005年当年为18户,对应注册资本4.01亿美元(这个是针对所谓民企的)。2001-2006年间, 共有4051户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增资,增加资本127.38亿美元,年均增长27.69﹪。其中, 外资增加资本103.23亿美元,年均增长24.05﹪。2006年外资并购继续呈增加趋势,并购范围遍及全省,单个项目金额和项目总金额都大幅增加,仅南京市上半年就新批外资并购企业26家。在这些并购案例中,被并购方为江苏本地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不在少数。如在2006年当年完成的并购就包括国际私人投资机构PAG以1.22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中国童车业第一品牌“好孩子”100﹪股权。凯雷通过先收购再增资的方式,以18.01亿元收购徐工50%的股权;华润创业通过增资方式,成功实现了直接和间接持有苏果85﹪的股权;全球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百思买以 1.8亿美元价格收购了五星电器约66﹪的股权;等等。

  第五个方面,外资并购的特点。第一,外资并购的条件越来越苛刻, 控股意向明显。如 PAG收购“好孩子”、凯雷收购徐工、华润收购苏果、百思买收购五星、高露洁收购“三笑”等案例中, 外资都拥有绝对控股权。第二,并购对象重点选择某个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如徐工集团、三笑牙刷、“好孩子”童车都是省内乃至国内的知名品牌。第三,外资实行“联合行动”实施并购,但常常是非公开进行的。如在凯雷收购徐工的过程中, 就显示出这一迹象。据媒体报道,凯雷投资集团的背后其实是跨国巨头卡特彼勒公司,凯雷在收购徐工以后,再将徐工转让给其直接竞争对手卡特彼勒公司。第四,采取分步到位、逐步实现独资化的策略。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先购买部分股权, 而后再逐步取得绝对控股权, 甚至将中方完全排挤出企业。如在 Torrington公司并购无锡轴承厂的案例中,外资最初只是要求取得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而在外资方的管理下,合资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等情况。随后,外资方要求按股份比例追加投资,中方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追加现金投入,股权被逐步稀释,外资方股份渐渐达到公认的并购标准 (75﹪) 以上,中方企业就成为标准的外资企业了。而即便如此,外资方仍使企业保持亏损或微利的状态,而由于中方无力承担长期亏损的压力,最终不得不退出,而外资方在实现完全并购的目的后,迅速扭亏为盈。第五,从产业上看,制造业、零售业的非上市企业成为并购重点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江苏的制造业发展相对成熟,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结构相对完整,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个是外资并购特别青睐的一个重点原因。第六,民营企业成为外资并购的新宠。以南京为例,2006年上半年,南京市新批的26个外资并购项目中,参与主体是民营企业的达22个,注册合同外资达1.59 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并购项目总量的84.6﹪和 94﹪。在备受瞩目的百思买并购五星电器、美国邦基公司并购南京华农的项目中,被并购方均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民营企业。

  以上五个方面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外资并购的阶段性目标。从上面可以看出,外资并购的对象一个是国企,一个是所谓民企,而绝大部分所谓民企,前身都是大中小国企的前身。这也就是说,中国私有化道路为外资并购提供了可能,而只要在不断私有化的道路上,外资并购才能分阶段进行,也才能取得并购成功。第二个问题是WTO条约完全是为外资并购服务的。中国在加入WTO 之前,外资大量参股江苏省的制造业企业,其所谓直接投资有效利用廉价劳动力成本、投资条件优惠等条件、规避关税壁垒、弥补市场资源和信息的不足,等等,这些都不过是外资并购前期的铺垫而已。而一旦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并购的收割期就开始“幸福”地来临。前面已经说过,由于中国本地产业集群的存在,外资并购像江苏制造业的效果绝对好于新设投资的效果。外资从合作到合营,到合资到并购,等的就是一个中国产业集群的程度和中国政府的政策。而只要一声令下,外资并购的浪潮就势不可挡。第三个问题是外资并购的深层次原因。作为所谓民营企业,无论是官方代理人的还是半官方的,只要是有可能,都必须尽快进行外资并购交割,让赃物变现。而作为还没有完全在法律上实行私有化的国企,本地知名品牌的出让,首先是由于眼前利益的诱惑。如某些国企虽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也很强,但对企业的自主长远发展却缺少规划(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但是在私有化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理由)。而一旦有跨国巨头愿意溢价购买,企业很乐意成为跨国巨头下的一个部门分支。其次是迫于压力,包括竞争压力和外部压力,而最主要的根据是来自中国内部的政治和政策压力,来自于中国到现在都不敢公布WT0殖民条约的条款压力。

  第四个问题是外资并购的灾难性结果。一个是造成自主品牌、资产和知识产权的流失(这些术语都是针对所谓市场经济而言,而这些资本主义的阶级产物,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在并购过程中,本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官方不作为,或者是有意这样而为之,因为所谓缺乏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中国的企业价值和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就常常会被低估,被外资并购时就相当于是白送。而外资只要并购成功,只要一得手,就只使用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并将中国的部分品牌雪藏,而原有的中国品牌和商标,就会逐渐消失,就会被相关的外资品牌所替代。如苏州电视机厂的孔雀牌电视机,曾经享誉国内市场,最终被外资并购后束之高阁。而这种无形资产的流失,使原来中国知名的企业被简单地退化为生产加工企业。二个是自主创新研发受到抑制。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初衷不同,并购行为完全是扼杀了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几乎所有的外方控股企业都对自主创新采取了种种限制。而即便是有个别中国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 其创新成果也毫无例外地归属于外资控股方。从实际情况看,这种现象日益明显。据江苏省科技厅公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直到2006年, 合资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远远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不足国有企业的 1/4,每年推出新产品数量仅为8.14个,同样远低于20.6个的整体平均水平。三个是对其他中国品牌产生冲击,逐渐形成市场垄断,降低市场效率, 破坏市场结构,对其他中国企业和相关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四个是无法有效规避外资的隐性投机行为。并购后外资会随时转移利润、转嫁投资风险、转嫁污染环境的项目,给中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地破坏。而当地政府在引进外资的自身利益驱动下,并不会有效地规避外资企业的短期行为。而且由于外资在本地享有税收优惠的优势,并购后外资比本地品牌拥有更低成本的优势,这也使得本地品牌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而最终必将会被逐步地主导、垄断和并购,而这一切,都无非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一切缩影,都无非是全国各省市从个别到一般的恶性通病。

  2-1-2-3、共济会体系下的国内外并购趋势

  如下表三到表八,只想说明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国内资本越来越集中,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从如下表三中可以看到,从2011年到2012年,中国并购案趋向减少,这其实显示了中国国内各种资本越来越集中的一个表现。从如下表四的平均交易额中可以看出来,虽然2011年和2012年的并购案在减少,但是并购的金额却是越来越大,这是表示并购的企业越来越大。从如下表五并购的类型来看,增资的占13.69﹪,排在第二位,而直接收购股份的占78.28﹪,说明并购的力度越来越强。从如下表七的平均金额来看,2013年上半年并购的企业是更加越来越大。这就更加说明了形成中国国内各种资本越来越高度集中的金字塔结构,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个问题上还要说明的是,IPO在2012年10月10日暂停之后,中国上市国企基本上市盈率普遍低下,股票价值低估,这就为2013年和2014年的并购潮埋下了伏笔。因为中国还有14多万国企等待在进一步的私有化道路上被合营、合资、增资和并购,所以,在未来某一个阶段内,中国国内的并购案还会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但是终会越来越少,资本会越来越会高度集中。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绝大部分国企私有化和之后的并购发展趋势,必定会逐步地被跨国资本所取代和垄断。通过以上对江苏省这个区域并购情况的具体分析,就可以得出外资大量地并购中国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是中国加入到WTO的必然结果。从如下表六中可以看出,虽然2012年外资并购中国国内企业只有64例,但是披露的只有38例,接近一半不能披露,这到底是为什么?而即使在这个披露的并购案中,可以看出来其平均交易额是接近中国国内并购案的4倍,而由此可以看出来外资并购中国的企业实力和规模越来越大。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国内资本的并购,也最终是为外资并购服务的。首先是由中国资本进行自身集中,然后一步一步拱手由外资来并购,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游戏规则,而且这样可以避人耳目。而这样的一种不设防和开门揖盗,也只有在共济会体系下才能完成。而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不是以共济会体系为结构的,那也不可能无止境地不设防和开门揖盗。因为作为国家机器,民族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机器得以保障的生命力象征,而如果没有了生命力象征,那这个国家机器就是形同虚设。而由此可以证明,共济会所谓顶层设计的所谓国家管理模式,只是共济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区域性安全管理模式,而根本不存在这个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性。所以,在中国发生一切外资并购和一切中国资本为外资服务,都是共济会等级式政治所决定经济的必然过程和结果。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第三个问题就非常好理解了。第三个问题就是,中国资本的海外并购,只是共济会体系下的国际资本的一部分,而且只是处在为人做嫁衣的一个等级和水平上。有人认为,中国因为有资本输出,就认为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而由于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有国际资本侵入中国的存在,不得不承认中国在美国的面前总是低三下四的存在,所以认为中国是一个二流的帝国主义国家。其实,这样的认识论是完全忽视了国际资本的高度集中的存在,完全忽视了世界金融寡头和世界顶级托拉斯的存在,而最终是完全否定有世界邪恶组织共济会的存在。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所阐述的帝国主义,那个时候还只是帝国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国际资本的高度集中,而与其这个高度集中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必然是共济会这样的邪恶组织,这样的影子政府。而在这样的存在下,世界各个国家,都会有一国资本输出的现象,而这种相互倾轧的对象不是以国家经济意志为对象,而是在世界范围内,以剥削和压迫世界劳动人民为对象。而即使在帝国主义发展初期,被帝国主义分割的殖民地中,都产生了不同等级的各殖民地国家中的精英卖国集团,所以,像中国这样的海外并购,并不能说明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它只是共济会体系下的国际资本的一部分。而从中国并购的海外企业来看,都是做的一些帮助人家收拾烂摊子的行为,输出利益。如2012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想收购美国最大电池制造商 A123 系统公司的80﹪股份,但是A123公司以不愿核心技术流出的理由终止了收购事宜,而宁可宣告破产,体现出了美国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如美国豪客比奇宣布北京卓越航空拟 114 亿收购其资产的交易终止,导致了卓越航空损失了5000 万美元的保证金而不了了之。如中海油 151 亿美元拟购加拿大全球性能源公司尼克森的全部流通股,但是必须同时收购该公司43 亿美元的债务,等等。这里需要提示的是,中国的二会上绝大部分都是坐拥绿卡和海外资产的外国人,这是殖民地国家(对人民)和共济会俱乐部(对精英)的显著特征之一。以上所述的表三到表七如下:

 

 

 

   

  (数据来源《我国并购市场发展报告》第488页)

 

 

  其中,收购股份的占78.28﹪,增资的占13.69﹪,资产收购的占3.50﹪,合资设立的占1.53﹪,股份回购的占1.19﹪,私有化的占0.78﹪,吸收合并的占0.47﹪,借壳上市的占031﹪,管理层收购占0.22﹪,其他的占0.03﹪。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并购市场发展趋势及分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6 11:33 , Processed in 0.08957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