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五毒俱全”拷问“依法治国”

2014-11-3 06:34|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338| 评论: 2|原作者: “太仓钱伟品”

摘要: 前三十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黄赌毒黑嫖”五毒俱全,一二年就治尽了。笔者简单观察认为:中国“五毒俱全”彻底消除之日;就是“依法治国”真正实现之时。如果连五毒俱全都“法治”不了;则依法治国往往成为空谈。
(《人民网》同时发出)
前三十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黄赌毒黑嫖”五毒俱全,一二年就治尽了。新中国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全国人民”;执行《宪法》、《刑法》和《劳动教养条例》;基本彻底治理了旧社会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五毒俱全。使涉及的所有人都变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甚至有的还成为了劳动模范、各条战线的先进代表和领导干部。

后三十年,早已被教育改造荡涤干净的五毒俱全,却又沉滓泛起泛滥天上人间。且三十多年《法律》越来越多了,司法的机关人员也越来越多了,依法治国、扫黄打非、稳定压倒一切,却五毒俱全仍然愈演愈烈。甚至流血恶性暴恐事件屡禁不止;连婴儿、妇女都能随意买卖了;妓院竟然开到了大学里。正是无法无天了。

事实胜于雄辩,“五毒俱全”拷问着“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都只是“治国”的一种方略和办法。依法治国并不是包治一切的“灵丹妙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民治国,应用得当、有机统一,方能奏效。

首先,依靠谁来立法。没有法,无法依;没有好法,不可依。法律好不好,关键靠谁立。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归人民。所以,立法必须真心实意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而绝不是脱离群众的“顶层设计”。

其次,立什么《法》。世界上一切《法律》,共分二种:一是保护“人民”的法;二是保护“私人资本”的法。社会主义的一切《法》,必须是坚定不移地保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法》。《法》的方向道路错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即无从谈起。

第三,法治德治同等重要。《法律》是“规矩和底线”;“道德”是“信仰和灵魂”。有法没有德,则丧魂落魄;有德没有法,即没有规矩底线的遵循。

第四,法治先治官。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官员尤其是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有毛病,不是走邪路也是人仰马翻。只有一流的车头,才能有一流的列车。

第五,依法治国重点是治。依法治国重点是“治”;核心是依“宪”。因为: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核心。在根本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因此,必须严格执《宪》、严惩违《宪》。如果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公;则比无法更糟糕。我国后三十多年来,连《宪法》也成为了“稻草人”。这才是最为可怕的事实。

第六,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权力。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和政治的地位,决定了国家社会的性质。即99%和1%的关系。如果政治上:1%的人统治99%的人民,99%的人民被压迫;经济上:1%的人富得震惊世界,99%的人民穷在世界末尾;这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世界上,哪有人民“最高位置”、却拿“最低工资”的社会主义?!同样,世界上哪有“99%人民经济和政治地位高于资本家”的资本主义。因此,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等等等;前面必须有一个“社会主义”的定语。如果没有“姓社姓资”的本质区别;就成了“普世价值”。所以,“姓社姓资”不争论的改革开放,其方向和道路则“可想而知。

“五毒俱全”,时刻拷问着“依法治国”。治国的内涵外延博大精深。因此,依法治国的任务极其繁重。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在、从每一件实事做起。首先看一看“依法治”五毒俱全。
前三十年,新中国花了一二年时间,就把几千年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五毒俱全”彻底治理干净。
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用了三十多年时间,不仅没有治理而且全面引进泛滥“五毒俱全”。空治了三十多年,反而使五毒俱全愈演愈烈。甚至流血恶性暴恐事件不断;连婴儿妇女都能买卖、妓院竟然开到了最高学府——大学里。

笔者简单观察认为:中国“五毒俱全”彻底消除之日;就是“依法治国”真正实现之时。如果连五毒俱全都“法治”不了;则依法治国往往成为空谈。

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解廌角 2014-11-3 08:19
阶级立场问题和世界观问题。
人家认为五毒俱全才是法制社会的根本特征,没有五毒的时代正是他们谓之“有人治无法治”的社会。
引用 远航一号 2014-11-3 05:34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2)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8:23 , Processed in 0.01918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