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医疗私有化只会更糟

2014-10-29 23:2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757| 评论: 0|原作者: 萧庆伦|来自: 观察者网

摘要: 医疗卫生市场比较特殊,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出现严重的失灵,医疗私有化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举例而言,若私立医院的诊疗人数所占比例从当前的10%升至20%,将加剧医疗服务质量的贫富差距。萧庆伦认为,这与先前向全民提供更平等医疗服务的政策宗旨相违背。

记者:根据您的经验,改革支付制度需要注意什么?

萧庆伦:支付制度决定了什么样的人承担经济风险。医生治疗疾病是有经济风险的。假如医生是按项目收费,他没有把患者医好,患者需再回来医疗,患者需要再次付钱,但如果是一个预付包干制,医生没有把患者医好,患者的重复医疗的经济负担由医生承担,因此,医生会尽量把患者医好。可见,支付方式会影响医生行医行为。

改革支付制度,主要是改革支付方式和支付水平。目前中国已经打算从按项目付费改为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但如何定支付水平,中国还未有相关动作。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相对价格。比如,中国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用医药差价弥补的方式就引出了很多问题。因为价格相对,你让一种服务多赚钱,那就意味着另外一种服务少赚钱。事实上,不管在那个国家,支付制度改革都是一个最难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为需方的出资就是供方的收入,如果改变价格,就会影响供方的收入,导致供方的激烈反对。

目前中国在支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定支付水平,并且把相对价格理清楚。

记者:关于政府投入,在中国一直有补供方和补需方之争,对此您怎么看?

萧庆伦:中国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医生以患者为中心,给患者看好病,那钱就需要跟着患者走,也就是补需方。目前的医疗机构一直有一个误解,他们觉得,如果政府不直接投钱给医疗机构,就是没有给他们补助。其实,这是医疗机构没有把观念转过来,医疗机构应该考虑如何把这个钱赚来。当然,这需要给医疗机构一个好的经济机制,使得他把患者医好或预防好之后,才能获得这个钱,否则,医疗机构会乱来。事实上,中国已经走上了补需方的这条路。

同时,患者的医疗素养也有待提升。医疗不是万能的,中国媒体上很少向人们解释这一点。

改革应当让医生承担起重复治疗的经济负担。同时,患者也必须认清医疗不是万能的。

中国需要重新制定鼓励社会办医的游戏规则

记者:您觉得中国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需要重新制定什么样的游戏规则?

萧庆伦:目前,中国出台的政策是鼓励社会办医,引入竞争机制,来冲击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从国际上来说,这不是中国独创的措施。从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来说,这种措施不会有太大效果。当然,在中国不能说肯定没有效果。

但这需要中国建立一个新的游戏规则,避免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中国需要把一批公立医院建设成标杆,至少每个城市有一到两所标杆公立医院,给患者提供有效益的服务,然后引导私营医院竞争。

在制定游戏规则时,中国还需要注重公平性。中国的私营医院主要针对有钱人做高端医疗。如果没有管控私营医院,随着私营医院比例的上升,中国要小心出现提供给富人和穷人不同质量的医疗服务现象,这会破坏中国的公平性。所以,中国也需要监管好私营医院,定好游戏规则。比如,私营医院可以提供豪华病房给有钱的患者,并同时给普通患者提供医疗,但这两种医疗服务质量应该是相同的。

同时中国还需要顾虑公立医院和私营医院的比例平衡点。像在英国,私营医院占10%,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没有被破坏,而新加坡的私营医院占到20%,其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就受到影响了。所以,目前新加坡在控制私营医院比例,而中国一直没有顾虑到这点,中国的做法是,只要放开医疗服务市场,私营医院加入竞争就行。

记者:您觉得私营医院如何吸引患者?

萧庆伦:在中国运行私营医院不容易。一家私营医院如果想把品牌建立起来,不仅要有设备,还要有好的医生,患者都是跟着医生走。但私营医院把好的医生招聘进来之后,会产生副作用。也就是说,如果私营医院把好医生挖走的太多,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就会下降。

在新加坡,外科医生的薪水是60万美金,这些最好的外科医生如果去私营医院,其收入会上涨3倍。外科医生的黄金时代是40~57岁左右,此时他们都已经有10~20多年的看病经验,手快、眼快、反应快。新加坡的私营医院就是把这批人挖走了。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

萧庆伦:这是中国在过渡时期采取的一个措施。早在1988年,中国就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当时表示,中国要谨慎开展这项政策。很多时候,我们在国际上看到的政策,不一定适合中国。中国需要在国际上考察清楚,然后制定适合自己的游戏规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9 09:23 , Processed in 0.02411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