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毛泽东时代的艰难探索之一

2014-9-20 00:2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783| 评论: 0|原作者: 谷成 伯強|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取得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胜利成果,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3月4日,毛泽东在听取中央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汇报时,着重谈了应加速手工业改造速度的问题。自此,手工业合作化的速度就大踏步地向前跨进了。到1956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近10万个,其社(组)员人数达到509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手工业基本上完成了从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变。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绩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第二,壮大了地方工业,支持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第叁,改进了生产技术,加强了分工协作;第四,扩大了劳动就业,增加了手工业者的收入。

  但是,由于对手工业改造要求过快,操之过急,在改造运动中也发生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未能很好注意手工业分散灵活、产品多样,能较好适应群众不同需求和市场千变万化的特点,盲目地搞集中,以致造成产品品种减少、品质下降。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这些偏差从一开始就有所觉察。1956年3月4日,毛泽东在听取修理、服务行业关于集中生产、撤点过多,群众不满意的汇报时说:这就糟糕!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毛泽东关于手工业改造的目标是:在生产上,从手工劳动发展成为半机械化、机械化劳动;在所有制上,从个体所有制到集体所有制,最后转变为全民所有制。这个目标,后来基本上实现了。50年代中期成立的手工业合作社后来基本上成为地方国营企业,有不少发展成为拥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大企业,形成新的生产力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比较成功地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中国官僚资本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已被没收,而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这一历史特点,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和平“赎买”的办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资本主义所有制逐步地改变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道路。

  建国之初,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闭幕词在中讲到将来在全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时候,只是从总的方向上指出“实行私营工业国有化”,而没有指明怎样实行私营工业国有化。从1952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过程中,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上日程,毛泽东和中共其他领导人都在思考,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将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企业。

  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话,根据对叁年来实际生活的仔细观察,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正通过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等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变成新式的资本主义。这是一种新认识的萌芽。

  同年10月20日,刘少奇在给斯大林的信里说:“在十年以后,中国工业将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国有的,私人工业不到百分之十,而这些私人工业又大体都要依赖国家供给塬料、收购和推销它们的成品及银行贷款等,并纳入国家计画之内,而不能独立经营。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一部分私人工业不费力地收归国家经营。”“在征收资本家的工厂归国家所有时,我们设想在多数的情形下可能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即劝告资本家把工厂献给国家,国家保留资本家消费的财产,分配能工作的资本家以工作,保障他们的生活,有特殊情形者,国家还可付给资本家一部分代价。”

  刘少奇在这里提出的“献厂”方式,只是一种设想,而且是将来的事,不是现在就要做的事。

  差不多就在同一个时候,10月25日,周恩来在全国工商联筹备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后,同一些资本家代表座谈时说:“将来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现在还不能说得很完整,但总的来说,就是和平转变的道路。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和平转变,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要转变得很自然,‘水到渠成’。如经过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达到阶级消灭,个人愉快。现在谈‘献厂’,没有必要。”

  周恩来没有否定“献厂”这一方式,也没有肯定这一方式,只是强调,现在谈这个问题,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害。这显然是针对资本家产生的顾虑而讲的。他强调和平转变。其中提到“经过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达到阶级消灭”,这是个很重要的思想。

  到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在武汉同中南局的几位负责人谈话时,提出:对民族资产阶级,可以采取赎买的办法。”这比刘少奇1952年10月20日信上所说“有特殊情形者,国家还可以付给资本家一部分代价”,显然又前进了一大步。

  正在这时,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调查组,在部长李维汉带领下,先后到民族工商业比较集中的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行调查。这次调查,按照李维汉塬先的布置,是为了解决“五反”运动之后对资产阶级的工作如何做的问题。但下去以后,关于公私合营以及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经济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调查组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学习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的论述,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李维汉便把目光集中到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来,成为这次调查的主题。5月,调查组写出《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5月27日,报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

  李维汉在写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报告里,概括了这份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他说:经验似已证明,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中一部分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画轨道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利用资本主义工业来训练干部、并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主要环节,也是我们同资产阶级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环节。抓住了这个主要形式和主要环节,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利于领导和改造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分子的其他部分。”

  调查报告送上去以后,毛泽东亲自打电话给李维汉,说要提交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

  调查报告得到毛泽东的肯定,李维汉十分高兴,调查组的同志们也都很兴奋。这个调查报告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因为它非常适时地对毛泽东正在寻求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提供了恰当的答案,同毛泽东的思路不谋而合。这个思路就是采取渐进的方式,通过许多中间环节,一步一步地把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李维汉向政治局会议的报告,是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另行起草的,题目是《关于利用、限制和改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在胡乔木的参加下,根据会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文件叁易其稿。毛泽东准备把它作为党的决议提交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来,觉得还不太成熟,为了慎重,改为李维汉向全国财经会议的报告。

  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文件。把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同对资产阶级的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创造。

  经过两次会议的讨论,作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从指导思想上确定下来了。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利用、限制资本主义的方针,到1953年6月政治局会议确定为利用、限制和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飞跃,也是顺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基本要求的。

  毛泽东抓住国家资本主义这个环节,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7月9日,毛泽东在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纪要上批示说: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不错,工人们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但这只占全部利润中的一小部分,大约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的四分之叁是为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而生产的。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经过1953年夏季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和多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党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向也已明确。毛泽东在总结这一阶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地阐明了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政策,强调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关于利润分配问题,这是工商界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事先毛泽东曾向在工会工作的和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志作过调查,了解了一些情况。他说:“有些资本家对国家保持一个很大的距离,他们仍没有改变唯利是图的思想;有些工人前进得太快了,他们不允许资本家有利可得。我们应向这两方面的人们进行教育,使他们逐步地(争取尽可能快些)适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即使中国的私营工商业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部分地是为资本家谋利的——这样就走上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了。”

  他在讲话要点里,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分配,列了一个表:

  所得税34.5%

  福利费15%

  公积金30%

  资方红利20.5%

  总计100.0%

  这就是当时提出的“四马分肥”的分配比例。

  按这个比例,资本家所得占百分之二十左右。第二天,周恩来在政协常委扩大会议的报告中,作了一个补充。他说:“关于资本家的所得,还可以再多一些,如能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上下就更合适一些。”后来大致是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配的。

  毛泽东在同党外人士的谈话中,专门讲了一下“一视同仁、有所不同”的方针。不过他这里所说的私营工商业,是指已经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私营工商业。他说:“一个是领导者,一个是被领导者,一个是不谋私利者,一个是还要谋一部分私利者,等等,这些是不相同的。但私营工商业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就利润分配上说,约占四分之叁左右),因此可以和应当说服工人,和国营企业一样,实行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数量品质,这样对公私、劳资都有利。”又说:“现在多数公私合营厂的缺点(主要是资方无权和不发红利)必须改正,否则将阻塞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学民生公司的榜样。”民生公司是一家最早实行公私合营的航运大型企业。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涉及工商界的切身利益。毛泽东很想听听工商界人士的反映,同时也做做他们的工作。9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散会后,毛泽东就在怀仁堂又约请盛丕华、荣毅仁、包达叁、郭棣活、胡厥文谈话。这五位都是工商界着名的代表人物,在工商界有着重要影响。这次谈话,对毛泽东来说,既是调查,又是宣传。毛泽东带头做先进资本家的工作。谈话的气氛很融洽,从下午7时45分谈到10时5分,其间并共进晚餐,算得上是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当时任政务院副秘书长的齐燕铭追记下来的谈话记录中,毛泽东讲了这样一段话:我讲一讲广阔的前途。前途是非常广阔的,首先决定于市场。今年四百万件纱,还不致减价,一减价就脱销。各个企业应好好经营,搞好劳资关系,发动劳动积极性,搞好劳动纪律,减低成本,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每年扩大设备,这样就有了前途。如不用此种办法,也可以发展,但小得多,而劳资纠纷无穷。将来要安排人员。安排即是有饭吃,其次是地位,即是选举。明年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代表,每年将国家的事向大会报告。这样,国家建设、重工业建设,大家都能参加了。政协机构也还存在。这个名字塬是蒋介石的,蒋介石不要,我们要。在座的有叁位是全国委员。将来开第二届全国政协会,选举还可以扩大一些。胡先生记得我在重庆说过一句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具有同一的命运。’它们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过去在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中立过、参加过,从历史上看,现在从企业情况看,我们没有理由排斥。

  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传开以后,在广大工商业者中间引起了波动,普遍感到震动和不安。一部分人存在严重抵触,说“上了贼船”。有的大资本家在大势所趋下,为了保持其资本主义阵地,宁愿拿出一个企业抵债,而不愿实行合营,说“宁砍一指,勿伤九指”。少数人则以“叁停”(停工、停伙、停薪)、抽逃资金、破坏生产等手段抗拒社会主义改造。

  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53年10月至11月召开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经过这次会议和会后的集中学习讨论,资产阶级中间涌现出一批拥护总路线的进步骨干,并在以后几年中日益增多,成为协助中国共产党顺利推进国家资本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会议期间,李维汉向毛泽东讲了开会的情况。毛泽东肯定会议是成功的,并说要使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有意识地懂得,半年之内是大喊大叫的半年。根据这一意见,有关部门在工商界间,有领导有准备地、大张旗鼓地进行总路线和国家资本主义方针的宣传教育,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健全发展,作了必要的思想舆论准备。

  1953年底,在私营和公私合营的工业总产值中,公私合营的产值只占百分之十叁点叁。为了发展公私合营企业,中财委第六办公厅在1953年底拟订了《关于有步骤地将有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草稿)》,并在1954年1月6日至16日召开扩展公私合营工业计画会议,着重讨论了这个草案。雇用十个工人以上的私营工厂,在当时被称作大工厂。

  《意见》要求在今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对雇佣十个工人以上的私营工厂,基本上纳入公私合营轨道。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将公私合营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企业。

  毛泽东基本赞成这个计画。在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说:“十年搞掉十人以上的私营工厂,这没有什么急躁冒进。已过了四年,天下小变;再过四年,天下大变。改造十人以上的私营工厂,可能不要十年,也许只要七年。明年一定要比较稳,后年大进一步,突飞勐进还在后两年。‘撑着石头打泡泅(指游水),淹不死人’。”

  1954年3月4日,中共中央批准下发《关于有步骤地将有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与此同时,对私营商业的改造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比较完整而明确的办法。

  这一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总的说是稳中求进,但公私合营的步子却迈得很大,大大超过了年初预定的发展指标,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954年12月5日到1955年1月8日,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和中央地方工业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扩展公私合营计画会议。会议中间,从12月30日至1955年1月5日,由陈毅主持,邀请刚参加过全国政协会议的六十叁位工商界委员,举行私营工商业问题座谈会。陈云到会讲话,提出对国营的、合作社营的、公私合营的和私营的工业生产要实行“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方针,进行合理安排。他说:我国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国家,对各种经济成分要统筹安排。只管国营不管其他,是会出毛病的。为了维持私营生产,国营企业要让出一部分塬料和生产任务给私营企业。如果我们安排了私营生产,使私营工业比重下降较慢,能够维持下去,工人满意,他们就会督促资本家和我们搞合营。这就可以造成更便利、更快、更大量的搞公私合营的条件。

  1955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批准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毛泽东说,这才对,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此前不久,毛泽东就曾指出:在工业中,塬料和订单分配不公,给私营太少,是不对的。私营有困难,要照顾他们,要统筹兼顾,要调整公私关系。

  由于及时调整公私关系,私营工业再次渡过困难,稳住了人心,公私合营又得到稳步发展。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加快农业合作化的决议以后,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巨大影响下,从客观条件来说,适当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步伐,已有可能。在工业方面,到1955年底,公私合营企业的产值总和,已占到合营企业和非合营企业总产值的一半(百分之四十九点六),其余一半的产值是十二万多户的中小企业,也大多纳入了加工订货等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取得了结合私营企业的改组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成功经验。在上海,已有棉纺、毛纺、麻纺、面粉、碾米、造纸、卷烟、搪瓷八个行业,在北京,也有面粉、机电、棉布叁个行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在商业方面,私营商业在批发行业中的转业改组已基本完成,在零售行业中只占全国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割断了城市资本主义和农民的联系,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经失去独立存在的条件,处于孤立的地位。这对于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私营工商业来说,自然是一个不小的震动。在这重要的时刻,为了推动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健康发展,也为了稳定私营工商界的人心,毛泽东亲自出面做工商界的工作,打通思想,消除忧虑,指明前途。

  当时,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正在北京开会,各地工商界的头面人物云集北京。毛泽东利用这个机会,两次约集一些代表人物座谈。

  第一次座谈会是10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的,陈叔通、章乃器、李烛尘、黄长水、胡子昂、荣毅仁等应约出席。

  毛泽东先讲话。他说:

  “中国的统一战线有很久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到现在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是经过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的。我看统一战线有好处,又反帝反封建,又赞成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把人家赶走呢?是人多好些,还是把许多积极因素赶走好些呢?还是把积极因素团结起来好。要把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村的、城市的)、宗教家等等都团结起来。团结了更多的人,阻碍就少些,事情就容易办得通。至于选举,不选民主人士不好,要说服选民,使他们了解这样做对劳动人民没有害处而有益处,是可以说服他们的。当然也还有‘左’派,门关得紧点,对他们也可以说服。”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同其他国家的不同,从孙中山起就为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后来我们接手,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中外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都有过积极的作用,曾经革命的力量对生产发展都有作用。”

  “关于私营工商业改造的时间问题,有人说,现在锣鼓点子打得紧,胡琴也拉得紧,担心搞得太快。我们说,社会主义改造是叁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还有个尾巴要拖到十五年以后,总之是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苹果不熟摘下来吃就是酸的。现在是协商办事,这样大的事情,与全国人民有关的大事,当然要协商办理。如果大家不赞成,那就没有办法做好。有些事缓点比急要好,但是否现在锣鼓点子就不要打紧了,戏就不唱了?不是的。现在还是要劝大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在这里仍然强调,社会主义改造要逐步地做,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的改变要逐步地进行。

  最后,他提出怎样掌握自己命运的问题来鼓励大家。他说:“现在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的个体所有制要变成集体所有制,资本家也要改变其私人所有制,许多人掌握不住自己的命运。其实要掌握是可以掌握的,即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站在社会主义方面,有觉悟地逐渐转变到新制度去。人们考虑的,不外是一个饭碗,一张选票,有饭吃不会死人,有选票可以当家作主,说文明点就是一个工作岗位和一个政治地位。地主只给饭碗,暂时不给选票,这对地主来说是突然转变,没有思想准备的。对资产阶级则不同。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要解放整个人类。如果地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不解放,无产阶级本身就不能解放,必须全人类都解放,变成一个新制度,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毛泽东讲完了,接着请大家提意见。当胡子昂说到:“现在怕基础不稳,希望工商业改造也来个高潮,政府加强领导,工商界大起胆量”时,毛泽东当即表态:整个提法还是叁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私营工商业改造,还留下一些尾巴。随后,与大家共进晚餐。

  晚餐后继续座谈,毛泽东又把话题转到掌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上来,他说:中心的目的是要经过一批先知先觉作思想准备,要大家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旧社会连蒋委员长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现在要大家逐渐减少吊桶,改用抽水机,不要吊桶。我是宣传共产主义的,要走向共产主义,就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真正富强的国家。”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7 03:02 , Processed in 0.020397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