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政 治 查看内容

史怀泽——主席思想升北斗,文艺繁花照眼明

2013-12-24 18:23| 发布者: 水边| 查看: 4671| 评论: 2|原作者: 北京青年学者座谈会

摘要: 北大史怀泽老师在北京青年学者座谈会上进行了非常精彩的关于毛主席和美国黑豹党的讲演,稍后录音会上传。他在另一个讲座对革命文艺进行了很透彻的分析,痛批了近几十年来对主席时期革命文艺的污蔑。我们把其演讲稿发布在此处,供各位参考学习。
编者按:北大史怀泽老师在北京青年学者座谈会上进行了非常精彩的关于毛主席和美国黑豹党的讲演,稍后录音会上传。他在另一个讲座对革命文艺进行了很透彻的分析,痛批了近几十年来对主席时期革命文艺的污蔑。我们把其演讲稿发布在此处,供各位参考学习。




主席思想升北斗,文艺繁花照眼明:驳斥“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无耻谰言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

 

讲演人:史怀泽(北京大学教师)

 

大家好。在讲座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放一段文革音乐,让大家来感受一下文革文艺的氛围。这是一个小提琴曲的合奏集,集子名叫《回·想——文革小提琴齐奏作品》,由四川交响乐团和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演绎复原,里面有15首曲子。我们现在放其中一首,叫《支农路上一路歌》。光从这个名字看,估计现在很多精英人士都不会认为是艺术吧,名字就这么土。(笑)


这首曲子叫《支农路上一路歌》,顾名思义,演绎的就是工人、解放军、小知识分子去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当时,农村、农业、农民不构成现在所谓的“三农”问题。平心而论,当时的社会比现在要和谐得多。正如美国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的《不为人所知的文化大革命》一书的作者韩东屏教授所说的那样,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可能是当代世界唯一一个避免了三农问题的国家。现在主流舆论认为毛泽东时期的发展是以剥夺农民为代价的发展,这从当时的实际发展来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我们看到当时有很多支援农村建设的活动,也有大批农民进城做工人。据强国论坛的著名网友“数学”推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平均每年有千分之四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这样算来,毛泽东时代至少有九千万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所以说在毛泽东时代,良性的工业化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城乡之间人口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这肯定不是现在所宣传的那样,毛泽东时代是单纯剥夺农民。当时有“工业反哺农业”的说法,在全国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农村受到的实惠是很多的,越到毛泽东时代的后期,就越是这样。1976年华国锋上台时提出农业机械化的口号,他之所以敢提出这样的施政口号,其实是有底气的:一方面,经过毛泽东时代的高水平积累,华国锋时代的国库比较丰盈(文革后所谓文革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的说法,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宣传的考量,远非历史的事实);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在1970年代中期已经有很多地方准机械化了,大量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转而从事副业和工业生产,由此创办了大量的社队企业(就是邓小平时代所谓的乡镇企业之基础),吸纳了大批因农村生产力大发展造就的剩余劳动力。


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就是文革期间的文艺发展情况。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因为文革远非主流宣传的所谓“文化沙漠”,恰恰相反,文革文艺是非常丰富繁盛的。这个题目我无法在两个小时内讲完。今天只能讲讲文革文艺的一个侧面,就是革命样板戏。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文革文艺的几种流行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即“八亿人民八个戏”;第二种是说文革只有一个(或两个)作家,活着的是浩然,已故的是鲁迅。有一个谣言是“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第三种说法是文革中“天天不是语录歌就是样板戏”。第四种说法是文革中只有四部电影可看(《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总之,主流话语声称“文革是革文化的命”。

我认为这是一些巨大的谎言,就是英文讲的“Big lie”, “Big lie”背后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制造工厂。“Big lie”就是说,如果你要撒谎的话,一定要撒大谎,并一直坚持这个谎言,用这种“Big lie”不断地向民众灌输、轰炸,民众在此种舆论的不断洗脑之下,很多人就会被动地相信这种谎言。


面对文革这段历史,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主流文学史是如何撒谎的。

吉林省5院校1983年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称之为“一个没有诗歌、没有小说、没有散文、没有文学批评”的黑暗萧条时期,也就是暗示毛泽东时代是一个“黑暗帝国”。河南郑州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1988年合编的《1949--1988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序中说:“文革十年,文艺领域变成了一片白地,当然没有什么可选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朱寨主编,1987年出版)引言则称:“文化大革命十年可以说没有文学思潮,只有打着文学旗号的反动的政治喧嚣。”直指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革文艺是“反动文艺”,暗示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政权是“反动政权”。再有,199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词典》中,文革期间的作品大陆仅收录了《艳阳天》、《团泊洼的秋天》、《创业》三部作品,台湾作家的作品倒收录了二十部,看起来编纂者比较认同台湾的资产阶级文学,认为正宗的中国文学不在大陆,而在实行戒严体制,专制独裁,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台湾。这跟蒋经国、李登辉政权宣扬“中华文化在台湾”,台湾继承了华夏文化的道统,中华文化在大陆迹近灭绝的说法是惺惺相惜、一脉相承的。


从这些教科书看,文革文学似乎是白骨一片,赤地千里,可是情形真的是这样吗?

文革中在知识分子圈子中有一种说法,说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这根本不是工人农民的说法,也不是革命领袖的说法,其实只是一些知识分子的自嘲。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时的走社派领袖们有此类的言论。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让他们与工人农民划等号,让他们接受工人农民的再教育,实施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造,就是歧视知识分子,就是降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所以他们要自嘲为“臭老九”。可是当时的主流社会根本没有要歧视知识分子的意思,毛泽东不是知识分子?江青不是知识分子?钱学森不是知识分子?邓稼先不是知识分子?华罗庚不是知识分子?陈景润不是知识分子?臧克家不是知识分子?于会泳不是知识分子?王选不是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政权是重视知识分子的,只是当时重视的是革命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反动的知识分子。在文艺方面,社会主义政权希望作家、艺术家革命化、无产阶级化,自觉和劳动人民划等号,致力于创作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蓝图服务。从这个大背景出发,我们就能够理解毛主席为何要大力提倡戏剧革命了。中国传统的文艺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主,毛主席则希望工农兵能成为文艺舞台的主人。毛主席不是要一概反对旧戏,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它能够民族化、大众化、民主化。使劳动人民成为主角,让工农兵文艺占领社会主义舞台,这是根本性的东西,也就是要解决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毛主席认为文艺应该为作为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的劳动者服务;文艺不应该为少数剥削者服务,不应该为剥削者压迫者歌功颂德,而一概歌无产阶级的功,颂劳动者的德。


但实际上,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7年间,戏剧舞台上表现劳动人民、以劳动人民作为主角的作品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江青在1966年左右曾提到,当时全国的3000多个剧团基本上还在主要演旧戏,剧目中反映工农兵当代生活和中国革命史的现代戏很少。对此,毛主席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认为建国后还是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文艺并没有解决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工农兵的形象没有树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工农兵很难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963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京剧要不要演现代戏的大讨论。当时党内高层有两派意见,一派是毛泽东、江青、柯庆施、张春桥等人,他们主张文艺要革命,提倡主要创编、上演现代戏。另一派主要是周扬、陆定一、刘少奇、邓小平等人,他们表面上主张既要现代戏,又要旧戏,但骨子里其实是偏重旧戏。邓小平就从来不看样板戏,1964年,《奇袭白虎团》剧组为他组织专场演出,演员已经化好了装,但他就是执意不看,却偏要看吕剧的一出旧戏《姊妹易嫁》。十年后(1974年),他不但仍然坚持不看革命样板戏,而且对学习革命样板戏经验而创作的优秀作品也非常反感。电影《春苗》,他看了一半就拂袖而去,连声斥之为“极左”。这就是说,谁坚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坚持人民医药、人民卫生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谁就是极左。


1964年夏在北京举办了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江青建议根据同名沪剧剧本创作现代京剧《红灯记》和《芦荡火种》(即后来的《沙家浜》),她亲自主持汇演中呈现的优秀剧目的修改和打磨工作,叫“种实验田”。江青建国后,曾任全国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等职。19665月后,江青又出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代理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都是跟文化相关的领导职务。所以从事与文艺革命相关的工作,其实可以说是江青的本职工作。现在有人说江青“插手”文艺工作,说她将其他艺术家的文艺成果据为已有,这显然是一种污蔑。江青主抓文艺革命是天经地义,没有江青主抓革命现代戏的修改和打磨,就不太可能有日后公认的高水平样板戏的出现。


各个阶级都有自己阶级的“样板戏”。江青“种实验田”,就是想打造无产阶级的革命样板戏,但1965年以前,并没有人公开把她主持修改打磨的作品称为“样板戏”。但“样板戏”的提法其实在1964年以前就出现了,“样板戏”最初是指旧戏。19639月,周扬在首都戏曲工作座谈会上,把《打金枝》和其它一些传统剧目,作为戏曲的“样板戏”,向全国推荐。夏衍还到处宣扬这出戏“直到共产主义社会也要演”。《打金枝》写唐代郭子仪之子郭暧,因其妻升平公主不向郭子仪拜寿,发生冲突,郭暧怒打公主,升平公主进宫哭诉。子仪畏罪,绑子上殿。唐王对郭家父子不仅未加罪责,反而加封郭暧,叫小夫妻和好。可以看到,在当时,对这样一出歌颂封建皇帝的传统戏,上层的一些文化主官是极其推崇的。当时,文化部挑选60出传统剧目的所谓“样板戏”推行全国,其中包括《强项令》《团圆之后》《打金枝》等这样一些歌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坏戏42出(据1966.07.16《人民日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并不认为所有的古装戏都是坏戏,在革命左派眼中,文化部推广的60出“样板戏”中,有18出戏不在坏戏之列。


我们再来看一个戏《游龙戏凤》,这是建国后被刘少奇倍加赞赏的一出戏。我认为即使按照现在的正常标准来看,这也是一出当之无愧的坏戏,但这个戏在现在是很流行的,屡屡被搬上银幕、电视和舞台。现在的主流媒体对这个戏的介绍是:“《游龙戏凤》讲述的是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遇李凤姐,成就了一段姻缘的故事。”好一个“姻缘”!一位网友对这出戏作了很恰如其分的评论:“一个流氓皇帝,假扮军爷暗访民情,却调戏起聪明可爱而又坚持操守的良家女孩儿李凤姐,在舞台上高唱着‘我与你插、插、插上你这朵海棠花’,台下男人都能听出他唱词的含义。李凤姐曾戏谑这位‘军爷’:‘你是我哥哥的大舅哥’,‘你是皇帝,我就是皇帝的老娘’,也确实够勇敢的。可当她发现眼前的军爷里面穿的是龙袍,是真的皇帝时,却突然下跪,乞求皇帝册封,连一点儿铺垫都没有。怎么看,都觉得这个看似很正经的李凤姐是个下贱女子,前后性格,判若两人。这个正德皇帝,在三宫六院已满的情况下,封了她个‘游嬉耍宫’,当夜,这个李凤姐由将‘军爷’拒之门外,坚辞不开,忽而又主动引狼入室,游龙落凤巢。这不是公开地糟蹋平民百姓吗?就这么一个流氓皇帝,一个突然变得下贱的女子,一出封建垃圾戏,如今名家们争着去演;腐败官僚、痞子文人争着去看,并且喜笑颜开,良家女子屡屡上当,二奶遍地开花。流氓皇帝乡下一夜情之后,还不是把个年纪轻轻的李凤姐扔进寂寞凄凉的荒坟,遭那些守坟人的鄙视与嘲笑。那个荒淫无度、31岁丧命而无子嗣的流氓皇帝,值得歌颂吗?皇帝后宫不就是女人的活地狱吗?”李凤姐下跪求封,人格何在,节操何在?即使纯粹从艺术处理来讲,这种缺乏铺垫、缺乏典型性的故事也丝毫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这个坏戏竟然大摇大摆、堂而皇之地登上了2010年的戏曲春晚!可是我们很少看到对中央电视台这种拿无耻当有趣的流氓行径的批判,可能是大家对逐铜钱、傍大款、见到权势就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的行为已经麻木了,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另外一出被当年的刘少奇所激赏,在今日神州大行其道的戏是《四郎探母》。我们也来看一段网友(爱连君)的评论:“现在都去唱反映人性的戏了,没有喜欢歌颂英雄的戏了。什么是永恒的人性,在公知的眼中,就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就是‘活着’,那怕象狗一样活着,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所以《四郎探母》才会是现在舞台上红的发紫的剧目。为了活命,杨四郎不顾家仇、国恨、民族气节,曲膝投降番帮。两国交战,他又人性大炽,思念自己的老母亲,想去探母,不知道他如何面对自己原来的妻子和孩子?公主也深明大义,也知孝敬老人。只要不抛弃自己,她也可以允许杨四郎减轻一点心灵的罪责,探一下母亲。这不就是现实中的‘小三’吗。所以这样四面光、八面圆的戏,在大行其道。”

看了类似的坏戏在当时的存在和当今的流行,就能明白毛泽东、江青为什么要搞革命现代戏了。毛泽东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地抓起来。”这就为无产阶级的文艺革命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在毛主席的号令下,革命知识分子首先在京剧、芭蕾舞、交响音乐这几个领域里发动了革命。19647月,江青同志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座谈会上发表了《谈京剧革命》。“这一重要讲话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反潮流精神,是一篇向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宣战的檄文。”(初澜《京剧革命十年》,载1974.07.05《人民日报》)


为什么江青等人要首先在京剧、芭蕾舞、交响音乐这三个领域出击呢?因为京剧是戏剧艺术中最顽固的“堡垒”,芭蕾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高峰”,而交响音乐一向被视为神圣的“纯音乐”,如果这三个领域被无产阶级攻克、占领了,那么其他的文艺种类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地被革命化、无产阶级化。为着无产阶级的文艺革命,江青等人呕心沥血,与无产阶级文艺的反对派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文艺实绩。


周扬等人用“样板戏”称旧戏,1960年代中期以后,革命知识分子和劳动大众也有了自己的样板戏。19653月,北京京剧团在上海演出《红灯记》后,上海某报评论员和当地艺术家先后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之为“样板”。19661024日,两位上海工人(上海沪东船厂五好工人居有松,上海教学模型厂五好工人范新禧)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在斗争中诞生的戏》赞扬京剧《智取威虎山》为“样板戏”。他们说,“前两年,我们在上海看过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时我们热烈地欢呼这出戏的演出成功,认为它是京剧革命化的样板戏。······没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没有这场反击资产阶级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就没有《智取威虎山》这样好的样板戏!”这就是以“样板”和“样板戏”指江青主抓的革命现代戏的开端,是劳动群众对自己喜爱的无产阶级戏剧的爱称;“样板戏”指称江青主抓的革命现代戏,并非如文革后的造谣,说是江青本人的自封和自吹自擂。

那么“八个样板戏”的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益友 2013-12-24 12:36
那时不仅各个县都有1到几个戏剧团,各个公社甚至一些村都有剧团或剧组。另外还有公社文艺宣传队、电影放映队、机耕队等等, 可后来都消失了!
引用 水边 2013-12-24 10:37
看了史怀泽老师关于文艺的文章,感触很深,非常同意史怀泽老师的论述和分析。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新中国的文艺史绝对需要重写。我老家是一个小县城,自古没什么文化传承,可是,就是在毛主席时代,文学和文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县里出现了很多作家,创作了很多有趣的作品。县里的剧团也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京剧团自己创作了很多作品,而且后来还能到中央演出。可以说,真是人民文艺的大发展。可是到了80年代,就开始衰退了,到了90年代以后,干脆都很快消失了,剧团的演员在改制之后只能到街上卖炊饼面包过活了,剧场里面迅速换上了色情表演(就连这个也不多),就在几十年前的文艺繁荣景象已经再寻不着踪迹了,龙种被消灭了,滋生的自然是跳蚤。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1:25 , Processed in 0.01816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