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中国女排演义(十一)

2016-9-9 04:58|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831| 评论: 1|原作者: 山风

摘要: 袁伟民是从1976年正式上任的,一开始,中国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公认为世界强队之一,但是,并不具备夺取世界冠军的水平,在诸多的重大比赛中甚至都站不到领奖台上。
十一、战胜心魔
    今天我们回顾中国女排的辉煌,畅谈袁伟民的成功,不可避免的要审视她们曾经经历的一次次磨难,一次次的挫折。
    袁伟民是从1976年正式上任的,一开始,中国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公认为世界强队之一,但是,并不具备夺取世界冠军的水平,在诸多的重大比赛中甚至都站不到领奖台上。而且很多次比赛是打到最后打成了连环套,就是因为自己不是全胜的成绩,只能去跟别人比小分。而悲催的是,比来比去,算来算去,最后成绩最差的无一例外全是中国队。看几个让那一代女排姑娘刻骨铭心的惨痛战例吧:
    1977年的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被古巴和苏联算出了半决赛;同年举办的第一届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中我们又被日韩两队算到了亚军位置,虽然这一成绩也很不错,但是一想到我们在比赛中是战胜过这届冠军的韩国队的,心里怎么也就高兴不起来了;还是这一年,中国队还有更悲情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年的世界杯总决赛最后时刻,我们和古巴、韩国再次要算小分,结果是人家算成了二、三名,登上了领奖台,我们算成了第四名,只能站在地板上为胜利者挥舞着黄手绢。当时日本有部电影叫做《幸福的黄手绢》,此时此刻我们手握黄手绢的队员实在是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幸福;悲剧还在跨年上演:1978年的世界锦标赛的复赛阶段我们再次因为小分不如对手,眼睁睁的看着苏联和韩国进到了半决赛,我们只能打五到六名的排位赛。这些连续发生的故事曾经让中国女排很受伤,也很敏感。以至多少年后,当陈忠和当上中国女排主教练的时候,当赛制给了我们也可以算计对手的时候,陈也抖了一把机灵,却极大的伤害了诸多的中外排球迷的心。特别是袁伟民,厉声痛斥了这位昔日的弟子,真是有点多么痛的领悟的感觉啊。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的说,有时被算计确实是自己实力没有达到,是自己没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细细分析一下,也未必就是有人专门针对我们做了什么交易。具体说:
    大运会上,如果不是我们赛前准备不足,在当时根本不能成为我们对手的美国队身上意外的输了两局,后来哪有古巴和苏联联手的机会。何况当时的古、苏二队也都不是全部的国家队主力阵容,两个队伍之间打法相通,水平相近,彼此谁胜谁负也属于正常。当然,比分打成恰好是最有利于双方的3:1,失利的又是最后夺冠的古巴队,完全说是偶然的因素确实让人心气难平。那接下来的几场比赛,我们就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吧。
    世青赛上日本队只要获胜她们就是冠军,但是她们是以2:3输给了韩国队,她们从本来有可能成为冠军的情况下,意外的落在了中国队之后,只得了第三,怎么看都不能说是日、韩联手坑我们吧。还是我们自己没有一鼓作气的拿下日本的问题,缺乏连续作战,敢于不断胜利的自信。虽然世青赛的队伍不是袁伟民所率领,但是给中国女排的心理刺激是相通的。
    世界杯的比赛中,我们希望日本队在稳拿冠军的情况下一定要三比零战胜韩国队,这种想法本身就有点一厢情愿。四年后,当我们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就能领会到,在冠军到手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来打球是很难的一件事。问题其实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如果不是曹慧英的意外受伤,并且带伤不下场(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后再深入探讨),影响整体发挥,如果不是我们当时确实没有强攻的明显实力,让对方的防守大放光彩,从而输给了韩国队,我们也是可以避免最后和人家比小分的,可以轻松的成为世界亚军的。
    而1978年的世界锦标赛上,苏联队是东道主,为了自己出线,为了主场名誉怎么可能不全力拼下水平明显在自己之下的波兰队呢?而我们明明在对阵韩国队的时候已经是大比分领先了,反而是自乱了阵脚,让人家抢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局,就是这一局让我们最终失去了进到前四的机会,这能怨谁呢?而这次比赛中,我们两个副攻的进攻成功率竟然分别只有37.1%和32.8%,不用和别人比,就和因伤没有随队参赛的曹慧英前一年世界杯的50%比,差别有多大,这怎么行呢?
    所以,我们要成为世界冠军就要走出心理阴影,真正有一颗世界冠军的大心脏。就象队员自己所说的那样,不靠天,不靠地,全靠自己的硬实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9-9 04:59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15:55 , Processed in 0.01567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