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33|回复: 4

以房养老就是国家不养老!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9-17 21:55:50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房养老就是国家不养老!

来源:五四青年网 | 作者:罗锡铭 | 点击:439 | 时间:2013-09-17 21:15:23





  所谓“以房养老”,就是要老人抵押自己所住的房产来养老。说是反向按揭贷款,不如说就是预卖自己的住房,以换取晚年的生活经费。

  老人要“以房养老”,说明老人的晚年生活没有了经济来源,也说明社会没有了生活保障。老人要“以房养老”,说明这个社会不再承担养老的责任,也不愿意或无能力承担养老的责任,一个老人没有生活保障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如果说国家有养老保障,又何以要“以房养老”?如果说抵押房产能让生活更好,那不是叫“养老”,而是“挥霍”。这在中国的传统价值中是不能接受的,绝大多数的中国老人不会如此潦倒生活。

  要“以房养老”本身不靠谱。因为“以房养老”就是老人把自己的房屋抵押给人保公司,由人保公司定期给老人发放生活费。这就有几个问题:一是房屋的价值能否支付老年人晚年的全部生活费用,如果老年人寿命比较长,人保公司能还承担?如果老年人过早离世,多下来的钱怎么处理?二是商人以盈利为目的,国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企业怎么会承担风险?所以,企业为规避风险或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是否会做出对老人不利的做法,此时的老人就是弱势群体,如何保障老人的权益?三是房屋虽然属于老人的财产,但也是家庭的财产,“以房养老”不仅切割了家庭成员的责任关系,也撕裂了家庭的情感纽带。四是养老不只是经济上的,还需要对老人的照顾,人保企业能承担得了吗?五是农村住房还涉及宅基地问题,老人过世后,房屋虽然变更的所有权人,但土地问题如何解决?

  什么事都说国外怎样怎样的,这么多年来学国外都学得连自己都不认得自己是谁了,既不看看中国与国外的差距,也不看看中国的国情。有人说美国也是“以房养老”的,咋就不问问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差距在哪儿?中国就有这样一群鼻子朝西眼睛朝天的人,要他们承担责任时讲国情说什么“初级阶段”,自己要推卸责任时说与国际接轨。“以房养老”不仅不符中国国情,也有悖中国社会的民间伦理,甚至还会进一步推高房价。中国的房价之所以这么高,那是因为房屋的意义已超越了房屋本身,成为一种财富保值与增值的途径。房屋本来有一个折旧的过程,但商人对于抵押来的房屋只有提高房价才有其盈利的空间,所以这必然更进一步影响楼市和房价。

  “以房养老”也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养老需要积累。如果老人没有积累,又怎么会有房屋呢?个人是这要,国家也是这样。然而,以消费拉动经济的生产方式,与积累是矛盾的,不仅在鼓励“今天用明天的钱”,让人们花光了明天的钱又拿什么来养老。而且,整个社会也是登台高筑搞建设,“延期退休”、“以房养老”,是这个社会坐吃山空、国家财政亏空推卸养老责任的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9-17 23:12:18 |显示全部楼层
对当今中国的大多数劳动人民而言,据我了解,买房无外乎天方夜谭,”中国梦“而已。还是国家像个国家,完善社保、医保体系,干点靠谱的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9-18 04: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翔五洲 于 2013-9-18 05:27 编辑

以房养老就是国家政府批准了资本家金融业觊觎老者房屋权利的贪婪的合法性,是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现象,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里出现,就只能说明后者与前者的同质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发表于 2013-9-18 21:25:08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老小阶段需要赡养,一个不养老的家庭是一个家庭吗,一个不积极建立起基本生活赡养保障的国家还是一个国家吗。看那些什么以房养老,延迟退休等心术不正的歪理邪说我只想骂人!问问现在中国老人有几个能买得起房?就是那些有房的,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不就等于彻底剥脱了人生存的基本保证吗?

呼吁全中国的老百姓坚决抵制买房,谁都不要买!
本人在国内不买,在国外也不买。
生活节俭,心地自然,量力而行,轻松自在,享受自然赋予的一切良能,而不沦陷为金钱地产的奴隶,才是一个纯粹的人。

本人很幸运,在国内无房,在还是不买房。无愁无忧,量力而行。节俭资源,心地坦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3-9-21 19:17:30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此法一开,就开启了官商进一步敲诈老百姓的绿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3:35 , Processed in 0.032534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