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48|回复: 0

中國所面對的搶劫資源、亡國滅種的劫難已具現實雛形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2-8-11 20:48:09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所面對的搶劫資源、亡國滅種的劫難已具現實雛形


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礎是甚麼?一是自然資源,二是公權組織,三是文化傳統。

而自然資源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像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的人口大國。沒有了自然資源,中國人口的大多數都只能變成奴隸。

有的人單獨講甚麼反對獨裁、反對人亡政息才能長治久安、反對制度不反對個人。本來要這樣講也無不可。但將公權組織的問題與自然資源的問題割裂開來,以民主自由、發展經濟為名,蓄意瓦解一個國家對自然資源的公權力的保護機制,這無疑是三十年來中國所面對的搶劫資源、亡國滅種的真正劫難。

據網絡資料顯示:

20年后中国将打出它最后一滴石油(而20年中生产的几亿辆汽车将成为废铜烂铁);
30年后中国的稀有金属将几乎被挖光(我们的铜,锌,锡等都要全部进口);
40年后天然气将被耗尽;
50年后随着3000亿吨煤被烧光。(几十亿年的阳光所积累起来的化石资源将一去不复返。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回到远古时代每天利用
当日的阳光来维持现有的繁荣。)

而经过50年巨量化肥农药和年复一年地复耕复种,我们本已贫瘠的土地上,那时将铺满无数的太阳能玻璃板。5000年的中华文明将走向衰落!!

我们现在每天的消耗,相当于没有开采化石资源以前(清朝以前)的几十年。资源的消耗在呈乘方级地增长,因此其资源品构成的人民币价值日渐减少。并在最后一块煤挖完后归零。

首先死去的将是我们的父亲(土地)和母亲(河流)。

我们的土地每年投入的化肥量几十倍于欧洲。还要承担每年数以亿吨的垃圾填埋,几十亿桶汽车机油和洗发水的倾泻。无数塑料大棚和地膜的污染。以及未来越来越多为了储备当日的阳光而制造的数以百亿、千亿计的太阳能电池的处理。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要养活20%的人口。还要承受五花八门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已经在5000年里养育了几百亿炎黄子孙的华夏大地。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前浩劫和致命摧残!

比食物更重要的是水。而如今作为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北京,每天光清洗汽车消耗的水就比过去全北京人的日常生活用水还要多几
倍。 为“发展”,我们搞脏了我们极其匮乏的水,中国一年的生活污水量是22亿吨,相当于34个十三陵水库或76个昆明湖。目前中国7大水系的20%是五类和劣五类水,连作为农业用水也不可能。中国没有被污染过的河流基本已经绝迹了。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1/3的国土荒漠化,而且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
在增长。

以上的破壞都是毀滅性的。而關鍵的問題在於「引商招資」。如果不是要「引商招資」,不是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只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西方歷史上對資源的估有往往都是來自搶劫。而改開的三十年來則來自「投資」。

人家為甚麼要來「投資」,說白了,就是賄賂一個地區、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少數人,而搶劫屬於大多數人所擁有的自然資源。

有些反對中共社會主義者說,以前中國的所有自然資源都是屬於毛澤東的、或中共的。

但既然你們懂得說人亡政息,只要自然資源不被瘋狂地掠奪、自然環境不被瘋狂地破壞,歸根究底,還是屬於大多數人的。

但改開三十年來卻不同,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利用貪官污吏與招商引資作為核心勢力,而以搶劫資源作為首要目標、以亡國滅種作為終極目標。

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資源,現在基本上只剩下50年的「發展」,而那些「反對獨裁、反對人亡政息才能長治久安、反對制度不反對個人」,卻似是準備再反對50年的。

中共文革時期的流氓無產階級大破壞,最主要還是局限於人與人的鬥爭,而改開三十年則是搶劫資源、亡國滅種的大破壞。而這場大破壞,卻是由中共的流氓無產階級港澳的流氓無產階級聯手創造的傑作。

中共曾經在物質分配制度方面建立起非常美好的社會主義,但是卻沒有與這種物質分配制度相配套的人文精神,而是由「流寇主義」的中堅勢力——流氓無產階級,主導了歷史的沉浮。

古人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其實孔子本人並沒有直接指責誰為「亂臣賊子」,他只是比較隱晦地指出各個階級的敗類之所以為敗類的地方,此之為「微言大義」。而馬克思則曾明確地指出各個階級的敗類就是「流氓無產階級」。

其實,一切文明的衰亡都必然是來自兩種勢力的交互作用,一是外部蠻族,一是內部蠻族。明白了這個道理,人民如果要清算,就有了明確的目標,而中華民族能否起死回生的關鍵,也是在這裡。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0:02 , Processed in 0.018503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