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轨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 —— 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灵丹妙药”吗? [复制链接]

Rank: 2

11#
发表于 2023-5-10 11:39:26 |只看该作者
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技术是太过于乐观了。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某项工作(翻译)原先由人工完成,我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编写了一套软件来实现辅助翻译的功能。然而投入使用之后,就发现诸多问题:软件不是完全“自动化”的,仍需要人来操作,但原先的翻译人员很多不会使用这些软件,态度是消极的。而机器翻译的质量又还不足以取人而代之。结果是,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去讲解软件功能,即使如此,很多翻译者仍然是不喜欢这个软件。由于我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翻译的功能也不完善,最后这样一个软件几乎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排除掉我个人的因素去看的话,即使是高新技术,也是要从旧有的基础上慢慢搭建起来的,以目前的教育条件来看,很多人可能也无法适应这种转变,因此技术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对高新技术的投入虽然在长期看来是绝对有利的,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条件下,简单的扩大生产去追逐短期利益是一个更为诱人的选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23-5-10 14:24:08 |只看该作者
顽皮蛋 发表于 2023-5-10 06:50
感谢远航一号同志的回复!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有关技术进步

是不是所有的新社会分工都是“进步”

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技术变化是进步,什么不是进步,甚至可能是走向深渊?

如果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一种映像;那么真正的技术进步迟早要在映像中有所反映;反之,迟迟不能在映像中得到反映的技术变化,其是否为真进步,甚至是否重大变化,都可以存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3#
发表于 2023-5-11 12:50:20 |只看该作者
轨迹 发表于 2023-5-10 10:43
这里面,资产阶级垄断了人工智能技术,不是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我是认可的,资源的集中有利有弊,我看到 ...

轨迹同志你好,很感谢你的回复!
总的来说,以当下条件为背景,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非生产性劳动部门,而不是生产性劳动部门(尽管我个人非常希望它直接广泛使用在生产性劳动部门中),因此现在造成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多都是以服务的形式推出的。这就意味着,你的第二段的论点,是有瑕疵的。简单地把现条件的技术当成工厂生产去思考,也许是有所偏差的,另外地,既然是服务性质产品之购买使用即为应用,那么【对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时间周期相当长】,也许也是令人困惑的。
但是你所列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因生产关系产生的对技术进步的种种限制,是的确如此的,所以反过来,其实是既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并且还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限制(你所举出的在垄断条件下人工智能难以下沉到下游更多的具体行业,包括自动化的领域)。因此,在这里反而是会有革命性的潜在可能,而不是说因为被垄断,所以没有革命性,这不是一个死的东西,而是一个内生性的活的矛盾。
至于数学问题,同样也并不是说,“应该是基于【非常有限】的信息”,而是在任意有限的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智能行为的。信息量是可以大,也可以小,这样,才算是可以做到通用人工智能的进展。信息量更大,当然可以导致智能的认识更加全面,而信息量小,也不见得就完全无法产生智能行为,两者是并不排斥的。大模型是可能的方向,但是单从数学、物理也是没有希望的,太复杂,耦合度太高了,不可能分析得出来。而且解释性与性能就目前来看,也不是必然相关的。因此,实际上是需要目前的研究发展与数学解析统一地齐头并进才好,用其中的一个,排斥另一个,都是缺乏了辩证意义而将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观念的。
此外,用解释性和理论基础来论证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并不充分。每一次大提升(bp到卷积、深度学习到transformer),没有一次是靠什么数学理论建模做出来的。人工智能目前面临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实践反而走到了认识的前面。而这也是很多科学的发展规律,例如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运动学,在未有理论之前,肯定是大量的坚实可靠的实践材料产生,再从这个基础上,从实践材料与经验认识上升到理论描述的理性认识。不能说因为没有理论,所以前景堪忧,这是不充分的。但是你所指出的理论缺失,的确是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发展遇到的问题,那么就应该继续向理论归纳进展,而不是说,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理论,所以它们一无是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4#
发表于 2023-5-11 13:36:01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3-5-10 14:24
是不是所有的新社会分工都是“进步”

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技术变化是进步,什么不是进步,甚至可能是走向深 ...

感谢远航一号同志的继续回复!
我们继续分三点讨论。
1.新社会分工与“进步”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新社会分工都是“进步”。因为若产生了对生产力造成反动作用的生产关系,那么不是进步,而是反动。这样的社会分工,由于没有进步意义,最终都会被历史的“奥卡姆剃刀”所剔除。
但是,任何一个在社会的一定历史时期得到保留的社会分工,实际上都反映了这个社会形态的这个社会时期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一方面,它会一定程度上消解特定社会形态与时期的既有矛盾,类似于作出了有限度地“改良”(但是这种“改良”,有可能是比较消极的),而另一方面,又在反过来催生着新的社会矛盾,并且会将进一步朝着社会的根本矛盾进展,最终爆发根本性的冲突。
当冲突,也即革命完成后之后,在原社会形态中产生的分工,要么因为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关系而不再保留,要么经由扬弃过程后以一种新的形式继承下来。这就是“新社会分工”的两种命运。
2.进步与深渊的问题
其实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和红中网论坛之前的一篇对赛博朋克讨论的话题帖子是很有相关性的。对于左派而言,应该并不会存在什么像赛博朋克世界那样的“一个没有革命者的未来”。人类,会作出自己的选择,而非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任由统治阶级的摆布。反映到人工智能这个话题上,左派既不应该陷入小资产阶级中的右翼渲染的“ai威胁论”、“ai灭世论“、“终产者社会”,也不应该陷入小资产阶级左翼所憧憬膜拜的“智械天国”,而应该拿出自己的主张,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所以对于下面第三点的讨论是很值得引起兴趣的。
3.映像与反映
在前面的跟帖中,我们讨论了技术进步的映像问题。按照上述精神,其实可以将技术进步的映像分为三类: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提高
(3)社会分工的变迁
以上三者,互有联系,但也许各自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或者说,这三个集合互有交集,但并不是完全的重合。三者中的任意一个的提升,可能可以造成其余两者中的一个或者两者的提升,但不是会必然导致其余两者中的一个或者两者的提升。
因此,映像的范畴既然有这么多,那么劳动生产率就不是唯一映像(正如你所说,劳动生产率是一种映像)。在这个精神下,我认为我们是达成了共识的。真正的技术进步,一定要在映像中反映,否则不是真正的技术进步,而映像,可以是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
继续反映到人工智能技术上,我个人仍然还是持原有的观点。即它首先将会作用于非生产性劳动部门中,然后再下沉到生产性劳动部门中。但是这是两个阶段。
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首先作用于非生产性劳动部门,以试图缓和自身社会形态之内的诸多矛盾,此时它的映像主要在分工的范畴中。然而矛盾将会不断进展,靠这个是没办法给资本主义社会续命的,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在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生产关系中受到限制和挤压。这是第一个阶段。
只有在革命完成后,或者革命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才能突破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限制,长足地下沉到一般的生产性劳动部门中,从而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范畴上取得映像。这是它的第二个阶段。
以上就是我对第三个问题的看法。

我认为,面对任何新的东西,进行严谨的质疑都是很好的。不过同时,也可以抱着一种更加开放、宽容的态度去质疑,从而造成辩证意义地看待。

点评

报与桃花一处开  支持  发表于 2023-5-11 19:21:5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9 09:30 , Processed in 0.11072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