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俞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必要重视“晚期”毛泽东主义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22-4-29 15:50:44 |只看该作者
莫若润之 发表于 2022-4-29 15:29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
一个政变就把所有制和政权变了,而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政权怎么更替都还是资本主义, ...

你这只能证明一段时间内经济基础没有发生变化,过去几千年都是封建主义,怎么也没看你说封建主义很牢固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22-4-29 16:03:08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4-29 15:41
不是说认为毛主席的文革思想没有变化

张春桥写的这些东西的时候以及毛主席1976年的那几段语录,我们都了解 ...

解决脑体分工的话,将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无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都让机器去处理,人不就只需脑力劳动了吗,为什么是缩短劳动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3#
发表于 2022-4-29 16:09:29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2-4-29 15:50
你这只能证明一段时间内经济基础没有发生变化,过去几千年都是封建主义,怎么也没看你说封建主义很牢固呢 ...

苍天!中国的封建主义之牢固还需要我说吗?难道会有谁表示怀疑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4#
发表于 2022-4-29 16:12:44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4-29 15:41
不是说认为毛主席的文革思想没有变化

张春桥写的这些东西的时候以及毛主席1976年的那几段语录,我们都了解 ...
  1. 即使到1976年,还是不承认有一个实际上是新剥削阶级的官僚特权集团,而是把它与资产阶级混在一起,又和小生产的问题混在一起。这个官僚特权集团后来变成资产阶级一部分是一回事,但它当时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硬把它说成新生资产阶级造成很大的混乱,也影响到对苏联社会性质的判断。
复制代码
这是经典之语,强烈赞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5#
发表于 2022-4-29 20:23:54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4-29 15:41
不是说认为毛主席的文革思想没有变化

张春桥写的这些东西的时候以及毛主席1976年的那几段语录,我们都了解 ...

我觉得这个跟贴的前两点都很好。
关于第一点,文革派势单力薄是事实,原因则是他们太左以至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关于第二点,也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条,是当时已经形成了官僚特权阶层(而不是资产阶级),那么,文革的目标和口号就不应该是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或者党内资产阶级,而应该是党内官僚特权阶层。如果文革能够明确提出这种战略目标,结果未必会失败。
关于第三点,也就是为什么官僚阶层为什么能够通过夺取权力化身为剥削阶级并且能够巩固统治的问题,我觉得还很值得研究。
看了第一个连接的文章,主要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认为只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与国家同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胜利。那么,列宁关于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首先取得的胜利也就只能是暂时的一种偶然性胜利。有没有办法防止复辟呢?结论应该是没有才对。这种结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如果是这样,人们不如干脆接受托派的理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22-4-29 22:44:15 |只看该作者
莫若润之 发表于 2022-4-29 20:23
我觉得这个跟贴的前两点都很好。
关于第一点,文革派势单力薄是事实,原因则是他们太左以至于脱离实际、 ...

所以要义无反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共产党人就是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和拼搏精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7#
发表于 2022-4-30 15:34:45 |只看该作者
      在共产主义这条道路上,马恩塑造了主义,列宁塑造了党,斯大林塑造了国家,教员塑造了革命,这里面没有先知和考茨基社民党的位置。

      “考茨基是一个几乎能把马克思著作背的出来的人;从考茨基的一切著作来看,在他的书桌或脑袋里一定有许多木箱,把马克思所写的一切东西放得井井有条。”“我们从考茨基的很多著作中知道,他是能够做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的,虽然他后来成了叛徒,他的那些著作始终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财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1 00:09 , Processed in 0.05075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