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7|回复: 1

一个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对话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1-12-22 05:43: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1-12-22 06:38 编辑

赵磊:一个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对话赵磊 · 2021-12-21 · 来源:作者投稿



[url=]收藏(0)[/url] 评论()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中国不能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路线,否则它将真正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

  赵磊:一个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对话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赵磊按:2021年底,我的博士生咖娅同学(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有一个对话。对话虽属“学术讨论”范围,然而从中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我将对话挂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发表这段对话未征得大家一一同意,为了尊重隐私起见,除了咖娅和我的名字之外,其他同仁和同学的姓名一概隐去,望大家理解。

  ——————

  2021年底,咖娅同学发来一个英文对话,并附言:昨晚读完这篇文章(注1),我就在朋友圈发了一下。今早有一位某大学金融专业的X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我感觉,在中国还有很多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下面是咖娅与X同学的英文对话,译成中文,大概的意思如下:

  X同学:你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什么都不记得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许就是“剩余价值理论”?

  咖娅:我之所以提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想说,不同国家的政治领导层在推动本国发展和对外关系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我的意思是,你肯定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方式在这些方面与别国有着显著差异。我举两个极为明显的例子:一是中国政府为不断努力减轻贫困和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坚决的斗争;二是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比大多数国家都做得更好。由于方法和目标是不同的,所以才会有显著的差异。而之所以有这些不同,就在于中国的发展基础仍然是许多人看不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咖娅:事实是,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中国和俄罗斯,我们可能会处于更糟糕的状态:在西方世界,特别是在这场显然无穷无尽的新冠疫情之中,不平等性正在急剧增加。另外在剥削方面、贫穷国家的殖民方面、环境污染方面等,情况也会更加恶化,更不用说全球大多数人的平均生活水平了,这也肯定在江河日下。

  X同学: 但是马克思来自德国,德国绝对是西方的,所以中国已经被西方化了。中国已经在实践中抛弃了共产主义经济模式,我认为每一种经济理论都有其解释力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人类大多是自私的,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喜欢博弈论而不是合作,中国的贫富差距比美国更严重,这就是例证。

  咖娅:这就是问题所在。在中国,你很幸运有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许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学习它。但遗憾的是,似乎很少有老师和学生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希望情况会有所改变,中国不能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路线,否则它将真正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

  对于咖娅同学与X同学的对话,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师生们发表了如下看法:

  赵磊:我要为咖娅同学的认识点一个赞。与咖娅的回答相比较,那位X同学的逻辑如此混乱,令人震惊。我国高校如果培养出来的就是这样的学生,我等教师只能汗颜,只能无语���。

  H:这位X同学一方面说,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一方面又批评马克思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这是十分搞笑的逻辑。建议他还是先读读马克思再评论马克思吧。

  R:对,X同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基本了解,而且充满偏见。其实在财大除了经济学院,其他学院的同学中这种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没有接受过多少政治经济学课程知识的学习,所以对西方经济学普遍盲目崇拜。

  H:把马克思的学说理解为一种道德说教,或者美化西经的“人性的假设”,这是高校经济学专业最常见的现象。西经的理论在表面上容易被理解,马克思的理论需要动脑子思考,大部分人在思维上是懒惰的,所以就更愿停留在肤浅的现象层面。

  赵磊:我为什么说X同学的逻辑混乱?因为:第一,X同学说,“马克思来自德国,德国绝对是西方的,所以中国已经被西方化了”。其实,“西化”概念中的“西”,严格讲并不是地域概念,而是政治概念。比如国际上通用的“西方七国”这个概念,日本就在这七国之中。请问:日本在地域上是“西方国家”吗?这里的“西方”并不是地域概念,而是政治概念。

  赵磊:第二,既然X同学说,他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不记得了”,那还有什么资格说“马克思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呢?你自己连“马克思是什么都不记得了”,又何来“马克思忽略了基本事实”呢?

  赵磊:第三,X同学说“中国现在的基尼糸数高于美国”,有何依据?中国多年前的基尼系数的确很高,问题是中国现在的基尼系数与美国相比,究竟是多少,应该给出依据吧?还一口一个“经济理论解释力”,没有依据的推论,以此证明中国不如美国,能有解释力吗?

  D:我认识一个博士生,说“马克思写的就是瞎扯”。我问她“研究过《资本论》没有”,她说“没读过”。这种喷子太多了。

  H:说到经济理论解释力,只要X同学认真读过《资本论》就会看到,马克思的理论解释力要远超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尤其在经济动态演化方面,马歇尔、凯恩斯那一套微观宏观理论其实早已经过时了。

  咖娅:在我们国家,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是很普遍的。

  赵磊:X同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许就是剩余价值论?”,然后举着这个“也许是”,他断言“中国已经在实践上抛弃了共产主义模式”,以为自己从此证伪了马克思主义。如此自以为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

  L: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糊涂同学。

  赵磊:至于X同学拿抽象的“人性”,来为资本统治社会的永恒性提供辩护,这种很low的“人性”,早就被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驳得体无完肤了。X同学依然捡起这个庸俗经济学的破烂当宝贝,可见庸俗经济学披上当代的外衣也依然没啥长进。

  咖娅:大多数人的想法和信仰,都来自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以及他们在教育和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投入。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需要说服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正确的逻辑,提供我们所知道的所有重要事实。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我们必须有耐心,尽最大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原因和事实。这是一项艰难而累人的工作。但我相信,如果我们不想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遗忘或误解,甚至比现在更严重的歪曲,那么这种工作就是我们的必须承担的使命。

(接下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1-12-22 05:45:36 |显示全部楼层

  注1:咖娅读的这篇文章,即《博士生的悲哀:就这样,西方经济学宰制了我们》(载《乌有之乡》2018年8月27日)。下面附上这篇文章:

  博士生的悲哀:就这样,西方经济学宰制了我们

  作者:陆茸

  【赵磊按】这是我的博士生陆茸同学写的一篇读书笔记。文中谈到的问题,不仅值得人们深思,更值得有关方面认真反思。我之所以推荐这篇读书笔记,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居然被某种势力不动声色地搞成了一门“水课”而已。“水课”者,可有可无也,可上可不上也,上了也是白上也。总而言之,“有”等于“没有”也——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地位可想而知。于是,才会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不知道劳动价值论为何物,才会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教授公开嘲笑:“马克思是谁?我不认识他”。

  此种局面若不改变,18大以来强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岂不是又会被某种势力悬置成为一个笑话?

  ————————

  在我国,经济学界的主流们基本上都反对用“西方经济学”这一名称,他们主张以“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取代之。他们提出的理由其实根本站不住脚。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含有“政治”要求的概念,或者说是含有“学派”、“主张”、“思潮”的概念。

  用“经济学”的称谓来取代“西方经济学”这个称谓,其真实目的,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他们所定义的“现代经济学”或“当代经济学”中完全排挤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高校经济学的教育方向和研究方向,实现中国理论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与“国际公认”的“现代经济学”即现代西方经济学“全面接轨”。而接轨的实质,就是要让我国理论经济学全面西化、全面美国化。

  这种所谓“国际化”的后果,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边缘化。作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亲身经历了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过程:

  在本科阶段,在理论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中,政治经济学是根本无法同西方经济学相提并论的。政治经济学只在大一通识教育阶段开设,开两学期,每周一次。第一学期学习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时间限制,老师一般只能讲到“剩余价值生产”,最多大概讲一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并且讲得非常浅显,考试也十分简单。

  第二学期的社会主义部分就更不用说了,老师在课堂基本闲聊,讲八卦,学生也就笑笑乐乐完事了。总之,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因其学分少、课时少、内容随意、考试简单,既然老师 也没有应有的重视,我们学生就理所当然地称之为“水课”,混个学分罢了。

  至于学了什么?我当时就记得个什么“m、c、v”,其含义也不甚了了,更别提马克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了。

  而对西方经济学,那重视程度可大不一样,真可谓天壤之别。从大二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首先开设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和宏观)。大三开设英文的中级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一共就是四学期。另外还有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博弈论、数理经济学等等课程的补充学习。

  由于当时初入经济学领域,一看“高大上”的课程名称和众多的课程安排,心里就有这样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何况里面的内容又是数学,又是模型,看起来“很科学”、“很唬人”的样子。加之考试难度之大,平时作业之多,所占学分也多,我们学生自然就会特别重视,不重视不行,你就拿不到学分。

  我当时觉得,伟大的经济学家就是斯密和凯恩斯等,根本没觉得马克思也是个经济学家,感觉他就是个老旧的、奇怪的、甚至是极端的哲学家吧!虽然当时没有读过他们任何著作,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学习环境、教学安排给我们带来的印象就是这样的,这种感觉对于20岁左右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普适性。

  悲哀的是,在这样充满热情地学习了几年西方经济学之后,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当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迷茫了,甚至反感了。我们以虔诚的心态去学习,却发现西方经济学好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科学”,觉得自己是不是学了一门“伪科学”?甚至有同学觉得入错了行。西方经济学有很多假设和前提,虽然形式上貌似很科学,其实很主观,离我们的现实不仅遥远,而且解释力也很表皮。它的模型太抽象,抽象得令人生疑。

  经济运行的复杂过程,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普遍现象,用无视社会关系的抽象假设和数学方程就能精确描述吗?我越来越怀疑教科书里面的那些数学公式:继续留在理论经济学这个领域做研究,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于是,很多继续深造的同学要么去学习数学、统计,要么去学习实用性更强的金融、会计,继续留在理论经济学领域的很少。当然,这时的我们早已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存在,居然真的以为经济学只包括“西方主流经济学”了。

  好在我们学校政治经济学专业一直在艰难地坚守,情况似乎还没有进一步恶化。在理论经济学考研专业课程中,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要求占60%,西方经济学内容要求占40%,这样一来,考生对政治经济学就必须给予起码的重视了。说老实话,我也是在考研复习中,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肤浅的理解。在以后的深入学习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已经远远超越了西经的数学模型所能达到的理解高度。

  其实,现在高校理论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做法是相当不公平的。我认为,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两大对立体系,“马经”和“西经”的地位,至少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应该“厚西薄马”,一味地抬高“西经”,打压“马经”。在师资配备上要引进有水平、真正研究和热爱政治经济学的老师来为学生授课。具体而言,我建议:

  首先,在大一学习经济学的初期,应该设置一门“经济学导论”课,让同学们对经济学领域的全貌有个大致了解,重点了解它的两大对立体系。并开设一门经济思想史课程,让同学们了解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了解经济学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其次,“马经”和“西经”在课程安排和学时上,至少应当实行“五五分”,而不能人为地把“马经”边缘化为弱势课程。我觉得,西方经济学的初级和中级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以同学们的高中数学水平和理解力是完全可以掌握中级内容的。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不仅要大大增加,而且授课内容必须更加深入,要带领同学们读马恩原著、读《资本论》,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精髓。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全面地了解经济学,并在认真的学习、思考之后,比较出优劣来。在现在的课程设置安排下,绝大多数学生在四年”西经“的训练下、教育下,看问题非常肤浅,不是更加客观了,而为更加迷茫了,甚至对经济学学科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偏见。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这种“国际化”要求有增无减。不论是什么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要以西方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并且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硕士阶段是“三中”,中微、中宏、中计,博士阶段是“三高”)。特别是博士阶段,我们不仅要在这种理论经济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全是数学模型的“三高”,还要面对理论经济学研究“国际化”带来的发表论文的压力。

  学校要求博士阶段的学生必须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否则不准毕业答辩。而入围的基本上都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研究范式的学术刊物,鲜有政治经济学类的期刊。于是,我们这些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计量、建模、找数据,盲目地模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得不丢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范式。

  大家心知肚明:现在许多用数学模型分析问题的所谓学术论文,基本上就是在做“伪问题”而已。对于这些乱象,博士生们不禁感叹,“原来都是套路”。

  可是,果真如此,试问我们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剩下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读马恩原著、去思考、去夯实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呢?连基础都不扎实,又何谈发展,何谈创新呢?今后即使我们能有幸毕业,又有多少理论功底和自信,去给我们的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呢?

  总而言之,就我自己的学习经历而言,西方主流经济学几乎从本科开始,就无情地限制了我们的选择空间,并粗暴地宰制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没有看到崇高的学术自由,甚至连一点学习自由的味道也没有嗅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6:54 , Processed in 0.033493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