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6153|回复: 13

毛泽东为什么要废除高考?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7-12-23 07:24:44 |显示全部楼层
旧中国能念得起大学的基本上都是新老权贵以及资本阶层即有钱人的子弟。解放后的52年,中国以旧的科举考试的方式开启了“高考”制度。可根据60年的累计数字,全国在这种制度下招收的大学生,90%是生活在大中城市家庭,而其出身是属于封建官僚、资本家、地主家庭的子女,竟占到近80%。这就是说,占中国人口九成以上的基层百姓,即广大工人、农民以及其他低下阶层家庭的子弟,则很少有人能登堂入室而为大学生者。

  另外,当时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可是这近十年培养的约1百多万的大学生,却很少有人能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第一线上去。即便是有去的,也都很快的因各种理由而返回了城市。而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全国县以下的初高中毕业生,每年却都有数百万的“回乡知识青年(农村户口)”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骨干量。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毛泽东对这一时期的国家高等教育十分的不满,而这也是他发动文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6年做为文化大革命开端的一项重大决策就是废除了高考制度。

  这种高考制度,看似公平,但在当时,即在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这一大的客观条件还存在有根本差别的背景下,或者说是在教育资源还非常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中高考制度的所谓“公平”是及其有限度的。且别说是当时,就以如今来论:农村的考生若想靠分数考进北京、上海的大学,即便是有政策的倾斜(如录取名额的分配等),他们也仍然是难以企望的。而这也就不难解释新中国之初的那十年为什么是鲜有基层或工农兵子弟进入大学的原因了。

  文革取消高考后,根据毛主席:“大学还是要办……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国家开始以推荐的方式,直接从社会底层即从社会生产劳动的第一线推荐优秀青年入学,这就是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或“工农兵学员”。整个文革期间共培养了80多万工农兵大学生,这些学员后来也都成为了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骨干。据09年的一份调查统计,当时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中,有近一半的人,其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历都是“工农兵大学生”。

  文革期间全国的“老三届”毕业生大约是1亿,据此有人说:废除高考是毁了一代人。这显然是以这1亿人都能进入大学为假想的一种忽悠说法。而事实上,当时全国大学的实际录取能力每年不超过20万,因此,即便是不废除高考,那十年的总计录取也不过就是2百多万人。而且,这1亿的毕业生中,属于县以下的农村毕业生约占8成,即是有8千多万,那么再联系到前面说的文革前高考录取学员的构成情况还可以推知,这基层的8千万中,有可能进入大学的不会超过2万,即只可能是占这2百万录取生的10%。

  2百万——2万——“毁了一代人”,这显然是太能煽乎了!

  恢复高考的头两年入学生总计是60多万,虽然没有查到相关的统计,但仍然可以确定,这60多万的入生,有90%都是应该是教育资源相对优越,基础知识学的比较扎实,即是属于大中城市的“老三届”、“新三届”以及各类中专毕业生。而占同类毕业生总数8成,即是属于县以下级别的农村入考生,仍然会是极少之数。

  关于恢复高考,还有人忽悠说:“是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其实恢复高考的同时,也是废除了另一项入学制度,那就是推荐制度。这表明,即便是不恢复高考,大学校园里学生也仍然是满满,其读书声照样是朗朗,而且绝不会培养出如今这么多的右派甚至是右稚。所以,一定要说改变什么的话,即通过推荐而不是高考,也同样应该是“改变几代人的命运”。

  推荐入学,即当时招的“工农兵大学生”一直被抹黑为是靠关系,靠走后门入的。以至使许多人都回避或忌讳谈自己“工农兵大学生”的经历。其实就像高考也有高考的问题一样,这种推荐入学由于开展的时间短,制度还不不完善,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简单丑化昨天来赞美今天,这则是今天的右稚们常用抹黑手法。且依实而论,当时希望入学的肯定是多多,而被推荐的必定是少少,是故因没被推荐而嫉妒、怀疑以至丑化、抹黑的肯定也是多多。而若单从这个角度看,这高考制度的所谓“公平”竟可以让人不被录取也没有了脾气,则的确是优于推荐制度。

  总之,废除高考是毛泽东从人民当家作主,即是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上来思考并谋划的。而具体地说,毛这样做,就是要在教育领域里,即是从根本制度上废除旧的封建权贵式或西方资本式的教育路线。当然,被毛废除的这一路线,后来是翻案了。而目前一些高校提倡的即效仿西方的所谓“精英教育”,更可谓是这一翻案动作的极致写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7-12-23 23:57:48 |显示全部楼层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修正原文若干不规范之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7-12-24 04: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望东方 于 2017-12-24 04:35 编辑

"可根据60年的累计数字,全国在这种制度下招收的大学生,90%是生活在大中城市家庭,而其出身是属于封建官僚、资本家、地主家庭的子女,竟占到近80%"。⋯即便在1960年这个统计是正确的也不符合1966的情况。
1966年前,中国县以下的高中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以我生长的县来看,除了县城的一所中学外,基本上每个区都有一所完全中学(从初中到高中),农村子弟上高中已不再是凤毛麟角,加上当时出生已经影响到了升学,高中生里贫下中农子弟絶对占多数。自然如果正常考试,能上大学的农村及贫下中农的子女也绝不会是在20%以下。

城市也一样,大学生中所谓的资产阶级子女绝不可能占多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7-12-24 04:33:16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当时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可是这近十年培养的约1百多万的大学生,却很少有人能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第一线上去。即便是有去的,也都很快的因各种理由而返回了城市"。⋯ 这也不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的风尚。我所在的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医生、老师及其他知识分子都从全国各地去的,也不乏从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大城市去的大学生。大部分人一直在矿上工作到退休。

如果事实不准确,任何立论都不正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7-12-24 04:40:03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毛主席要废除高考?毛主席废除高考的指示在哪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7-12-24 06:52:36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还有人要把1966年废除高考的责任推到刘源、刘少奇身上,今天却有人将此事当作一项伟大的决策冠在毛主席的头上,是耶非耶,真叫人费思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7-12-24 10:23:19 |显示全部楼层
远望东方 发表于 2017-12-24 06:52
昨天还有人要把1966年废除高考的责任推到刘源、刘少奇身上,今天却有人将此事当作一项伟大的决策冠在毛主席 ...

不是不要高考,而是如何高考

当年高考取消是因为停课闹革命,而停课闹革命是因为刘少奇等的错误文革方式。

这是刘少奇政府的安排,当然也是因为文革初期的混乱。毛主席的安排是复课闹革命,斗批改。

高考也并不是取消,而是暂停,寻找新的教育和高考方式。


当年推荐制的的程序有这么几句话:“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地方党委批准,通过文化考试,学校择优录取。”这是当时招生的原则和制度。
有一点说明一下。有些人造谣说推荐是领导一人说了算,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当年的领导批准不是一人说了算而是领导集体讨论通过才算,毛时代是集体领导制不是一把手负责制。一人说了算是改开后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后才出现的现象。

而且工农兵的培育方式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确实不适合工农兵的。在应试教育下,高知家庭或者官员家庭确实更容易抓到进一步的机会,这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工人家庭完全没有概念的,也很难利用各种机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7-12-24 10:34:05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那并非是由某一个领导说了算,而是由群众评选,干部讨论,民主评议后选择出来的,还要过最后政审关。

有些人造谣说推荐制把文盲推荐上大学只不过是一些人别有用心的诬蔑而已。

领导一句话?你说的是啥时代的事情

以为当年和今天一样,当时是大队推荐,但是是大部分人要说话的,如果不公平,大家就可以批斗书记了。当时批斗大队书记是普遍现象 。干部们都被整怕了,极少有搞走后门等违纪行为,那时的群众常在定期的民主生活会上当面提领导的意见,领导们当年很律已,平时都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来啥运动又被群众批判呐。政策都是和当时的环境配套的,现在官僚复活,现在取消应招高考等于大学就是官家、富豪们的俱乐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7-12-24 10:44:45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可能进入大学的不会超过两万,即只可能是占这二百万录取生的10%。

----------
这是什么数学,200万的10%应该是20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7-12-24 11:09: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17-12-24 11:21 编辑

或许这也有进步的一面
但是1否定社会学类专业,2新方式开启没有必要中断原来的方式(没有必要用4年时间来考虑新方式,新方式没有出台之前应该维持旧方式),3这些人除了来自所谓的工农兵,其实在政治上和那些高考上大学的没有区别,他们同样成为少数既得利益者,事后他们也没有成为维护工农兵利益的中核,所以受高等教育的人能不能为人民服务和来自哪个阶层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如何民主控制和管理这些人,4通过考试再结合这种推荐的方式应该更好,但是我认为考试应该放在首位,而进入大学后的政治问题是个民主管理和控制的问题,而不在于把政治面貌前置,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成年人思想没有定型,在读大学之前的所谓讲政治是扯谈。另外这种推荐方式可能存在腐败,因为能不能读好专业,我认为和所谓的政治面貌没有关系。读好专业后能不能有效为人民服务也不主要是一个政治面貌问题,而是控制和管理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3:37 , Processed in 0.031297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