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倦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次尝试写一篇随笔 —— 关于“抽象”的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24-1-7 22:20:02 |只看该作者
倦鸟 发表于 2024-1-7 19:22
感谢远航,就远航提出的“白马非马”多写几个字。

“白马非马”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是意义不大的,对于认识论 ...

我提出“白马非马”的用意不在于探讨“诡辩”,我也不认为公孙龙提出的这个问题是纯粹的诡辩(利用逻辑漏洞似是而非、胡搅蛮缠)

而是因为它反映了我们认识与实在的关系中这样一种现象:

白马是具体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到白马甲、白马乙),所以许多人都承认,这样的具体的白马是存在的。

但是,“马”不一样,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匹具体的马符合抽象的“马”的概念。“马”的概念需要我们从大量的具体的马中总结出来。于是,就产生下面的争论:这种抽象的“马”是否存在?是客观存在,还是仅在我们头脑中存在?

这种辩论今天仍有大量的现实意义。比如,有的资产阶级学者只承认有美国的资本主义、欧洲的资本主义、亚洲的资本主义等等,但不承认“资本主义”是一种有意义的概念。中国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伪装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哲学上也属于否定社会主义“共性”的存在。

后现代主义反对所谓“宏大叙事”,也就是否认人类历史要遵循某些普遍的、一般的规律。

现实斗争中,有的同志认为只要关注具体的、每天的、一点一滴的斗争就可以了,认为不需要总结资本主义矛盾发展、无产阶级斗争怎样总结胜利的规律,认为那些太遥远、太抽象,总结了也没用。

凡此种种,都是白马非马论的变种,或者说,只承认个性,不承认共性,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看不见矛盾的普遍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24-1-7 21:56:33 |只看该作者
看完之后的一个感想,就是不能离开(无论自然界的,还是社会关系的)客观实在来谈论人的认识、概念、理论、抽象

其实就是马克思在《提纲》中的那句: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谈的这个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1#
发表于 2024-1-7 19:22:33 |只看该作者
感谢远航,就远航提出的“白马非马”多写几个字。

“白马非马”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是意义不大的,对于认识论上有些许帮助,能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词语来表达思辨内容。

为什么说“白马非马”意义并不大,是因为“白马非马”对于我们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个人感觉甚微,不过,它可以给我们一种反面上的启示,那便是若我们只是沉迷于各种诡辩,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的话,我们很难面对这个坚硬的变化着的现实,当然,在实践前对于我们的理论进行思辨和交流是绝对有必要的。显然,大家应该都明白,主观与客观中间的中介是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0#
发表于 2024-1-7 18:48: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倦鸟 于 2024-1-7 19:08 编辑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1-7 18:34
有点像是数据库E-R图和关系模式转换。

从这里看,简而言之,唯名论似乎认为,“联系”,“逻辑”,“共相 ...

感谢指正,我其实在文中也谈到了,若我们承认有某种“共性”,那么我们同样也必须承认这种“共性”必然以某种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为载体,否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思辨中。若没有物作为载体,联系这个词不就变得空洞了吗?

我大概想表述的是这个意思,可能笔力浅薄,没能很好表达出我的观点。

点评

乐不眠  哈哈,写得很好,是我理解不周了。  发表于 2024-1-7 19:01:29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9#
发表于 2024-1-7 18:40: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倦鸟 于 2024-1-7 18:41 编辑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1-7 18:34
有点像是数据库E-R图和关系模式转换。

从这里看,简而言之,唯名论似乎认为,“联系”,“逻辑”,“共相 ...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唯名论都是唯物主义,唯名论只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共相的实体性,恰好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借用了这一论点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8#
发表于 2024-1-7 18:36:51 |只看该作者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1-7 18:34
有点像是数据库E-R图和关系模式转换。

从这里看,简而言之,唯名论似乎认为,“联系”,“逻辑”,“共相 ...

唯名论者对于共相这一词的理解都各太不相同,不过您的理解没有太多问题,这恰好也是真正的唯物主义的必然出发点。

点评

乐不眠  编辑了一下,麻烦您再看看。  发表于 2024-1-7 18:42:23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4-1-7 18:34: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不眠 于 2024-1-7 18:42 编辑

有点像是数据库E-R图和关系模式转换。

从这里看,简而言之,唯名论似乎认为,“联系”,“逻辑”,“共相”是人为对于物体的构建,是物之后的,是先有了物体和现象,人再去认识,构建出联系。
这种情况按照康德的说法,没有分清唯我之物和自在之物的区别。


举个例子,地心说和日心说在当时其实都能解释天体运动的现象,按照康德的说法,万有引力显然是不能认识的,因为都能解释嘛,怎么就能确定了呢?天体的联系这时候成了自在之物,而人们的认识,地心说,日心说成了唯我之物。

这种分法,混淆了“认识”与事物内在的联系,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有没有人的认识都一样,人认识不认识到天体的内在联系都不影响地球绕着太阳转。

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没有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6#
发表于 2024-1-7 18:29:33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4-1-7 16:58
与“白马非马”类似的问题?

我认为是类似的,但是我不想像公孙龙一般只着眼于纯粹的思辨,我的目的是想提供某种方法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5#
发表于 2024-1-7 18:28:28 |只看该作者
xin 发表于 2024-1-7 16:44
您好,本人提出一个拙见,文章应该一段一段分开,每一个观点为一个段落,这样让人看着顺畅,不然挤在一起显 ...

已修改,感谢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4-1-7 16:58:16 |只看该作者
与“白马非马”类似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9 01:38 , Processed in 0.022658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