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欧的再工业化与我国的去工业化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23:2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4-11-12 12:46 编辑

卢麒元:美欧的再工业化与我国的去工业化作者:卢麒元 发布时间:2014-11-11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我们不能忘记一个真理:劳动创造价值。

  与之相对立,通过货币超发行,通过放大金融杠杆,通过炒作资产泡沫,虽然也可以创造繁荣,但却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并不有趣的是,金融膨胀本质上一种财政转移支付,是资本家借用金融手段向劳动者课税。香港,一个金融膨胀的经典案例,膨胀的结果就是结束了工业化,在通往中环的马路上现在是一地鸡毛。

  美国在静悄悄地改革。能源革命接近完成,基本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迅猛的电子化进程,将传统产业改造一新。发达的资本市场,将资金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良好的制度模式,保持了制度成本的相对低廉。弹性的雇佣制度,重建了美国的劳动力价格。一句话,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在反复下降,以至于可以开始再工业化了。当然,这一次的工业化,不同于十九世纪的工业化,是电子化和全球化下的工业化。

  欧洲也在静悄悄地改革。德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就没有松懈过,他们一直在寻找德国人独特的发展道路,他们建立了德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独特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人静悄悄地统一了德国,德国人也正在静悄悄地统一欧洲。是的,你现在见到的欧元区,就是德意志第四帝国。德意志第四帝国的金字塔体系已经初具规模,重新整合的老欧洲正在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将重返全球制造业的顶端。

  中国正在大张旗鼓地深化改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的“深化改革”几乎就是金融膨胀的同义语。我们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化,资本化了一切,包括我们自己。通天遁地的金融膨胀,已经使得创造价值成为了一种耻辱;上天入地的资产泡沫,已经使得各级财政不能不依赖于金融膨胀了。我们的制度环境已经不再支持工业化了,我们的资源禀赋也已经不再支持工业化了。我们在未完成工业化升级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了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了。奇迹有的时候可以很快就变成神话!

  真理太朴素了,朴素到很不时髦,以至于专家、学者、领袖们都很不屑。既然,劳动创造价值不被认同,劳动者的未来就可想而知了,国家的前途也就不难设想了。当全球去杠杆和调结构的时候,我国在增杠杆和扭曲结构。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混合”和“流转”是不是资本膨胀呢?所谓“后发优势”不就是扩展“混”和“流”的空间吗?

  美欧将再工业化,我们却在搞资本化。

  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2 12:45:57 |只看该作者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3 08:26:47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未完成工业化升级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了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了。奇迹有的时候可以很快就变成神话!
----------------------------
卢麒元点出了一个人们不愿意承认的客观现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3 10:59: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望东方 于 2014-11-14 00:49 编辑

这又是一篇自相矛盾的文章。一方面羡慕别人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将资金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一方面又反对中国进行金融改革。中国一搞金融改革就是”金融膨胀“,就是去工业化,就”使得创造价值成为了一种耻辱“(要怎样的偏执和混乱才能想出这样的句子)。事实上,中国多省还在提为工业化而奋斗。几乎每个省都在大搞工业园区(并非都是好事)。

”弹性的雇佣制度,重建了美国的劳动力价格“不就是以最小的劳动力成本来获取更大的生产利润吗?不就是对劳动者进行更强力的剥削吗?该挨板砖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4-11-13 11:26:29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题目很好, 论述却非常单薄.美国有再工业化的需要, 也有一点苗头, 但推动的动力是甚麼? 客观的有利条件是甚麼? 都缺乏明确的说明. 只靠制度成本的相对低廉就行吗? 欧洲老太龙钟, 欧盟全靠德法两个各怀鬼胎的强国养一堆"穷亲戚", 说德国搞自强运动还有点靠谱, 说整个欧洲有再工业化的动能? 请详加说明之. 中国的金融膨胀似乎是殖民式出口经济所造成的果, 包括后来的"地產狂潮", 都是结果, 不是造成"去工业化"这个结果的起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16:53 , Processed in 0.035793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