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力: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三) —— 利润增长与劳动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8:53: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前面的讨论中将利润用劳动而不是资本来表示是很有意义的。这说明生产利润与私有资本的关系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没有私人资本积累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利用共享的生产资料也可以通过劳动获得利润,并取得经济的发展。

答:然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为了突出资本的作用,利润公式就自然采用了资本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利润公式告诉我们的只是生产过程中资本的转移。因此这个公式常被用来方便地计算资本的盈亏。但是将利润用劳动来表达能更深刻地反映创造价值与财富的基本过程,也能直接清楚地说明提高利润及其效率的途径。

二、前面说过的利润公式Q = (e r )ΔT 告诉我们提高利润Q需要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率e、增大增值劳动时间ΔT,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τ。

答:这就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全部秘密。这是用资本表达的利润公式无法直接说明的。

三、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主要通过延迟劳动时间和增强劳动强度来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率,并通过减少工人报酬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答:资本家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率还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革新。最著名的就是分工和流水作业的发明和使用。简单重复的劳动不仅容易训练,而且容易熟练,减少差错,从而产生机械般的高效率和准确性。将流水作业与计工报酬结合起来又可利用物质刺激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四、这就是上世纪美国人泰勒发明的臭名昭著的“血汗工资制”,不少资产阶级学者称之为“科学管理法”。

答:这些管理方式的改变同时可以缩短必要劳动的时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家可以在必要劳动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给工人增加工资。根据前面的利润公式Q = vT V ,生产率提高前后的利润分别表示为

Q1 = v1 T – V1

Q2 = v2 T – V2

利润增加时有 Q2 > Q1,也就是

v2 T – V2 > v1 T – V1

V2 – V1 < (v2 – v1 )T

如果工资增加了,有V2 V1 > 0v2 > v1 。这时,当上面的不等式满足时,也就是说当工资增加的比率不超过劳动价值的增加时,资本家的利润仍是增加的。

五、这一结论与常识是吻合的。

答:现在考虑一个在常识看来看似公平的特例,即当工资与劳动价值同比率增加时,工资的增加正比于劳动价值的增加。也就是说V2 V1 = (v2 v1 )τ。虽然必要劳动的时间τ没变,但报酬增加了,也就是V2 V1 > 0。这时利润增加时,前面的不等式变成

(v2 – v1 )τ < (v2 – v1 )T

(v2 – v1 )ΔT > 0

因为v2 v1 > 0,故有ΔT > 0。在这个看似公平的工资制度下,只要增值劳动的时间大于零,资本家的利润仍然可以随劳动效率的提高而提高。

七、这种同步增长的工资掩盖了资本家加重剥削的事实。难怪资本家会拼命提高劳动效率,宁可为工人增加工资,甚至为工人提供培训的机会。

答:这在资产阶级的话语系中就叫作“双赢”。

八、仅仅靠改变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率不一定需要增加投资。而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往往需要增大投资。

答:我们仍然可以推导出增加投资能够增加利润的条件。前面的价值增量公式vT = E C 可写成vT = eT C。将它代入上面的不等式有

e2 T – C2 – V2 > e1 T – C1 – V1

也就是

C2 – C1 < (e2 – e1 )T + (V1 – V2 )

通常技术革新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用机器代替部分人工减少所支付的工资总数,所以有V1 V2 > 0。因为eT = E,有

C2 – C1 < E2 – E1 + (V1 – V2 )

这个不等式说明技术革新造成的投资增加或不变资本的增加低于产值的增加与节省的工资之和时,生产的利润仍然是增大的。

九、这个结论也可以直接从资本利润公式Q = E V C导出。

答:这就是资本利润公式常常被用于生产计算的原因。把人的劳动变成商品后,价值与劳动的关系可以在数量上转变成资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掩盖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事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4-7-10 09:04:28 |只看该作者
马力同志好像不着急,抽丝剥茧慢慢来,一步步深入。这是科学研究的良好素养,不搞胡子眉毛一把抓。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0 22:39 , Processed in 0.02275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