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裂土东南 —— 乌克兰的分离主义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3 23:08: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4-2-23 23:49 编辑

【俄乌冲突】裂土东南:乌克兰的分离主义


路易斯小石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107788



今天是2024年2月21日,是“尊严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十周年的日子,也是乌东分裂主义者走上台前,正式开启分裂运动十周年的日子,还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承认“卢甘斯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两周年的日子,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乌克兰的分离主义运动。

故事先从分离主义最强也最极端的顿巴斯说起吧。


一、顿巴斯:裂土分疆

“在普遍的混乱中,一些强大的国家产生了,但是立刻又消失了,瞬息之间出现了许多英雄,但是马上又因为出现了更勇敢更强悍的对手而销声匿迹。”——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是最靠近俄罗斯联邦的两个乌克兰州,也是在2014年除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外唯二建立政权并且成功的地区,从控制区域来看,这也是俄罗斯自“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因此,在讨论分离主义时,我们要思考,为何此处会成为乌克兰的反抗与分离最重要的地区。


2022年公投四州

从经济基础看,顿巴斯是乌克兰的工业中心这一点毋庸置疑,前总统、顿巴斯寡头亚努科维奇曾以“顿巴斯养活了乌克兰”作为口号,从2010年亚努科维奇上台时的统计数据来看,也的确如此。顿巴斯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是乌克兰全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这种经济上的独立性造成了双刃剑的效果,1991年时的顿巴斯矿工可以为了不被莫斯科剥削而上街游行,2021年时也会为了脱离基辅的掌控而裂土分疆。

18世纪,顿巴斯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矿资源,由此开启了工业繁荣之旅。1892年,顿涅茨克钢铁生产协会成立,拥有资金已达到150万卢布。十月革命后,顿巴斯成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之一,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一个强大的重工业综合体逐渐形成,在中心城市周围环绕着工人定居点和小城镇,人们的生活与规模化的大工业联系在一起,可是随着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整个顿巴斯的煤炭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私有化浪潮,大量国有矿山、工厂被收入囊中,很多原先的苏联高官和新兴的寡头联手,构建起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并且在政坛上发挥着强大影响力,他们将顿巴斯变成了犯罪与黑帮的乐园。

顿巴斯的煤矿



90年代,顿巴斯生了大罢工以抵抗这片工业重镇的衰落,但是工人阶级推选出的工厂领导人并没有满足工人们的要求,不久下台,1994年,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在地方议会的倡议下,甚至举行了全民公投,提出了四个问题:关于在乌克兰实行联邦制;关于给予俄语官方地位;关于在顿巴斯和卢甘斯克地区的政府工作、教育和科研中平等使用俄语和乌克兰语;乌克兰进一步融入独联体。 80% 到 90% 的选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是”。这一年,被顿巴斯分离主义元老称为“顿巴斯分离主义元年”,其领导人参加过1999年总统大选,被学生们成为“戈培尔”,因为他们觉得这位极端俄罗斯主义者和恐乌症患者像纳粹宣传部长。

顿巴斯经济崩溃的2002年

乌克兰独立时,顿巴斯人民对莫斯科有着深远的疏离感,希望通过国家独立来保证不再受莫斯科的剥削,但是90年代的去工业化和经济危机打破了这种幻想。1992年乌克兰通胀率达到2000%,顿巴斯的工人几个世纪以来围绕着大工业生产的生活不可挽回地崩溃了,经济的崩溃造成了价值观的崩溃,分离主义在这种时候更加有吸引力,当然,随后的结果表明,顿巴斯的“独立”造成的是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原本的精华工业被俄罗斯拆毁进口。

从政治角度看,苏联解体前后,顿巴斯的分离主义已经酝酿形成,1990年,“顿巴斯国际运动”(«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ьное движение Донбасса»)组建,该组织以反对乌克兰独立和乌克兰化为目标,该运动创制了一面旗帜,以红蓝黑为底色,这三色分别代表苏维埃乌克兰的国旗与顿巴斯的煤矿,这面旗帜倒转以后成为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国旗配色。1991年,“顿巴斯复兴运动”(«Рух за відродження Донбасу»)诞生。

顿巴斯国际运动的宣传单

80年代末90年代初,卢甘斯克兴起了“卢甘斯克人民运动”( «Народное движение Луганщины»),声称“如果基辅脱离苏联,顿巴斯就脱离乌克兰,并加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在当时,该组织的积极分子得到了反对“民主改革”和当地保守派高层的支持,这种场景将会不断上演。

顿巴斯地区也是最早兴起共产主义运动的地区之一,1991年8·19政变后,乌共被乌克兰禁止,8月24日乌克兰即宣告独立,在此基础上,顿涅茨克地区的西蒙年科重建了乌克兰共产党,并且迅速壮大成为拉达第一大党,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为代表的东南地区在90年代都是乌共的铁杆票仓,在他们眼里,乌克兰共产党代表着苏联辉煌的工业历史。

然而好景不长,1999年总统大选,库奇马领导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帮和顿涅茨克家族联手,西蒙年科在老家顿涅茨克被背刺,在第二轮选举中败于库奇马,库奇马则投桃报李,认命了顿涅茨克家族的成员担任总理。

西蒙年科与库奇马

2004年,原本的政治联盟解散,亚努科维奇本来准备继续分一杯羹,在橙色革命中却败给了尤先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乌克兰东南部第一次开始准备分邦建国。2004年11月26日,卢甘斯克地区委员会决定关闭边界,建立“东南自治共和国”(Автономной Юго-Восточной Украин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并呼吁普京支持,顿涅茨克地区委员会也积极响应,该自治共和国的领土将包含从卢甘斯克到敖德萨的支持亚努科维奇的地区。11月28日,北顿涅茨克召开全乌克兰人民大会,时任莫斯科市市长发表讲话,呼吁亚努科维奇像1993年10月的叶利钦那样用武力解决反对派。然而,时任总统库奇马通过斡旋和施压,与顿涅茨克家族最终达成了共识,避免了国家分裂,并且允许了尤先科上台成为国家元首,亚努科维奇也开始着手2007年议会选举,并且一举翻盘,拿下了34%的席位。

2010年亚努科维奇成功当选总统,地区党和共产党盟友在议会中占有多数,亚努科维奇成为乌克兰独立以后最得心应手的一位总统,在2013年广场起义爆发以前,乌克兰和俄罗斯全面靠拢,亚努科维奇自己也做了不少事来巩固地区党的统治地位,地区党党籍成为了在顿巴斯担任高层最好的通行证,即使是学校校长和图书馆馆长这样的职位也不例外。卢甘斯克议会124席中,地区党占有106席,顿涅茨克议会180席中,地区党占有168席,其余席位也大多控制在其盟友乌克兰共产党身上,这使得亚努科维奇可以完全掌控顿巴斯的行政力量,将顿巴斯打造成了他的独裁飞地,这使得支持强大政府的顿巴斯人和经常陷入“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乌克兰人形成了区别。他对顿巴斯的分离主义势力和乌西的极端民族主义兴起都持放任态度,在他任内的2012年,极右翼的乌克兰“自由”党首次进入最高拉达,并且议会席位多于表现不俗的乌克兰共产党(乌共2012年选情是21世纪最好的一次,在各地吸引了很多新党员),亚努科维奇庇“自由”党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凭借“自由”党的兴起来恐吓顿巴斯的选民,利用乌东民众对新纳粹复兴的恐惧心理来将顿巴斯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对立起来,乌克兰国内极化问题更加严重,直到2014年2月21日,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签署协议后,离开基辅逃亡俄罗斯,最高拉达罢免亚努科维奇,尊严革命达到顶峰。

随即在3月初,乌克兰东南地区爆发“俄罗斯之春”,开始大规模游行示威并占领行政机关。2014年4月6日,顿涅茨克反迈丹人群再次攻占行政大楼和议会大楼,次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宣布独立,由于乌克兰当时政权骤然更迭造成的权力真空,乌克兰军队并没有及时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事件进行镇压,4月27日,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也宣布独立,5月两州进行公投决定脱离乌克兰,并且合并成“新俄罗斯联邦”。由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如今截然不同,乌克兰也最终决定了进行反恐行动,这场分离主义运动没有复制到东南地区的其他州,“新俄罗斯联邦”最终没有完成。

“俄罗斯之春”局势

顿巴斯内战

2014年4月7日 攻占顿涅茨克行政大楼

新俄罗斯联邦幻想图

从民族构成看,1989年苏联最后一次人口普查显示,在卢顿两州,乌克兰民族占有多数,而俄语人口占多数,卢甘斯克的乌克兰族占51.9%,俄罗斯族占44.4%,顿涅茨克的乌克兰族占50.7%,俄罗斯族占43.6%。乌克兰大饥荒期间,顿巴斯人口损失很大,苏联政府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迁移了许多人口回到顿巴斯,使得顿涅茨克成为乌克兰民族构成最复杂的地方之一。

乌克兰大饥荒中受损严重的东乌


乌语占比



俄语占比


在思想文化上,黑泽博明(Hiroaki Kuromiya)在《顿巴斯的自由与恐怖》中提出过一个观点:在顿巴斯,一直存在着一股马赫诺主义的思想,这并不是说他们直接支持无政府主义,而是当地一直存在一股崇尚自由与自治的愿望:在苏联解体时,顿巴斯的煤矿工人参与了“花岗岩革命”与支持乌克兰独立的宣言,83.9%的顿涅茨克居民和83.6%的卢甘斯克居民投票支持乌克兰独立,在乌克兰独立后,顿巴斯又产生了强大的反基辅思想,总之,顿巴斯内部追求自由的思想风气始终存在。在自我认同上,顿巴斯有着更强烈的身份认同——不是绝对的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而更接近苏联人或顿巴斯人,这一方面来源于过去和现在的强烈对比,另一方面源于纵向的历史和横向和俄乌现实,当他们热切的拆毁苏联以后,发现自己的生活远远不如苏联时代,而经济上对乌克兰其他地区的俯视也加深了这种自我认同。

1991年支持乌克兰独立的顿巴斯代表团 标语为“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自古以来就属于乌克兰”


1991年 顿巴斯工人罢工


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来自克里姆林宫中俄总统普京的“俄罗斯力量”。2001年,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就与统一俄罗斯党签署了合作协议,地区党员定期前往俄罗斯向统俄党学习,随后模仿普京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权的体制。橙色革命的爆发让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家们意识到,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很有可能会转向欧洲而非俄罗斯,这份冲击不亚于美国911事件,俄罗斯也开始转向通过支持分离主义者来保证对基辅的影响力。

2004年1月 橙色革命

“独联体国家的稳定和维护领土完整不再是莫斯科的首要任务。在其新战略中,俄罗斯将试图输出其民主愿景,并在不同国家的后苏联社会中建立亲俄中心。”和美国煽动“颜色革命”类似,俄罗斯也通过部署ngo 来输出“俄罗斯世界”的价值观,让顿巴斯地区心向东方,激进分子开始从莫斯科拿到支持,开办报纸、媒体,俄罗斯智库资助的圆桌会议也在顿巴斯不断开展,比如著名学者、普京智囊亚历山大·杜金的国际欧亚主义运动组织就为顿巴斯分裂主义者单独开设了训练营,由普京一手创立的俄罗斯米尔基金会在卢甘斯克建立了“俄罗斯中心”,并开枝散叶。当乌克兰民族主义议员要求取缔这些组织时,实力不俗的地区党总会出面干涉废除禁令,继续默许莫斯科进行高强度的意识形态渗透。2014年顿巴斯战争开始后,斯科特列夫为代表的俄罗斯军事力量开始积极介入乌克兰局势,并且为顿巴斯确定了明确的军事地理疆界,还完成了顿巴斯高层的清洗,把原本的共产主义者的领导权重组,变成了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为主导的格局,曾经在顿巴斯分裂主义运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的共产党人被普京严令禁止在共和国日进行共产主义色彩的游行,只能求助久加诺夫,“特别军事行动”之后,并入俄共的顿巴斯共产党组织在国会竞选中远远落后于统俄党,甚至和自民党几乎持平,和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格局完成了同步。


编辑于 2024-02-21 09:05・IP 属地山东

路易斯小石
作者
评论区写一下致谢名单
感谢 @奔跑中的小羔羊老师的亚努科维奇系列给了我写这篇的原始灵感
感谢 @树荫宽时鸟自栖老师教我制图,本文的主要地图都实现了个人原创
感谢 @pink sugar粉糖老师提供的信源,翻动态找到了好多值得研究的部分
感谢 @gospel@Kollektivschuld两位老师兢兢业业翻译了大量迈丹时期的重要论文
感谢 @瑞帕布利克老师的顿巴斯在悲鸣系列提供了重要资料
感谢 @野菜仙贝@aaa @施富德 @俄林波斯游击兵老师们提供的部分资料,构成了我的重要参考
感谢 @卫凌贞卫姐拉我进她的小群群,让我能和诸位大佬交流
感谢诸位左翼的同志,让我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
02-21 · IP 属地山东 · 作者置顶

奔跑中的小羔羊

其实话说回来鹰酱干涉了当时的局势这句话其实并没有错,当时的鹰酱驻乌大使杰弗里·帕耶特在14年1月24日请顿涅茨克家族的家长艾哈迈托夫喝咖啡时曾经友善的提醒过艾哈迈托夫要他想办法取消116法案,他们跟欧洲已经准备了一份针对顿涅茨克家族的制裁大礼包,艾哈迈托夫在名单上的第二位,处于亚努科维奇父子之间。
艾哈迈托夫在第二天就宣布反对116法案,这事实上造成了顿涅茨克家族内部的分裂或者说与亚努科维奇划清界限,失去了家族支持的亚努科维奇在后续的进程中处于了一个相当被动的境界最终为出走埋下了伏笔。
02-21 · IP 属地湖南

gospel

新俄罗斯地区在国际话语上的缺失与俄乌左翼的迷茫导致一度作为乌克兰革命最激烈的地区转向成为两大帝国主义的博弈游戏,基辅对顿巴斯的封锁和俄罗斯对顿巴斯的掠夺让这片经历十余年战争的土地看不见一点生的希望,战争对于乌克兰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帝国主义寡头官僚极右翼“红皮褐心”的小丑不断的维系战争长期化来吸取这片土地的生命力,正如Volodymyr Ishchenko所说,
“今天,相互竞争的帝国主义及其执行的国家-社会综合体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兜售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体系的变种,因此都有助于全球资本帝国的生存。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西方、东方和国内力量之间的竞争及其地缘政治表现,正在塑造乌克兰和其他后苏联国家在未来几年的未来。”
02-21 · IP 属地吉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7 22:22 , Processed in 0.02684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