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重庆工商大学300名教师校门口维权罢课事情的感想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23:15: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重庆工商大学300名教师校门口维权罢课事情的感想
黄玉源
上午看到主要网站报道:重庆工商大学300名教师校门口齐唱国歌维权

http://news.163.com/13/0318/04/8Q7K31RN0001124J.html?f=resysBcold#p=8Q82O6AC00AN0001的新闻,颇多感想,全文转载如下:

    3月15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发生一起数百名教师集体维权事件,一度至少有300名教师聚集在该校一处校门高唱国歌,引发学校内外一片哗然。

多名参与维权的教授向南都记者透露,本次事件的导火索为在当日下午的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该校领导层试图强行通过新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审议稿),该实施方案被指对一线教职工存有严重歧视而更倾向于行政人员,“缺乏对一线教职工的应有尊重”。

昨日,该校党委宣传部长华杰向南都记者证实,本次事件起因或为部分教师因缺乏了解而引起误解。事件发生后,校方高度重视,并且已经集中精力重新研究,在充分尊重老师意见的基础上对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

数百教师高唱国歌

3月15日,重庆工商大学二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该校博智楼7100报告厅召开,议题之一是讨论和审议了《重庆工商大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审议稿)》。根据该校多名参与本次会议的教师介绍,本次事件最终爆发,其源头正是审议《重庆工商大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审议稿)》时,校方领导不顾多数一线教师反对,试图强行通过。

多位老师共同还原的现场包括,在校方通过PPT演示及口头宣读之后,即让参会代表表决通过该实施方案,当时举手同意的人数并不多,在工作人员统计尚未结束之际,校方领导即宣布该实施方案获得通过。

另一方面,所谓教职工代表,70%是处长或副处长,25%是正教授,5%是其他代表,一位参会代表透露,他所在的代表团接近40人,其中只有4名一线教师代表。

“我们根本就是被代表”,这引起与会一线老师以及旁听老师的愤怒。不少一线老师随即冲入会场,占据代表席位并要求校方给予解释,遭到校方反对。此后一线教师退场,并在会议室门口开始高唱国歌进行抗议,不少老师闻讯加入,最终参与老师超过300人。

多位老师一再强调,他们一直保持克制,并未采取任何过激手段。该校党委宣传部长华杰告诉南都记者,整个事件大概持续一小时,后在校方劝说下老师逐渐散去。

整个过程被网友拍照并上传网络,旋即成为凯迪社区及微博热点议题。

实施方案被指严重不公

综合多位老师的陈述,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最大争议是过于倾向于行政人员,有悖高等院校薪酬“应向一线教职工倾斜”伦理,导致该校“教育行政化”进一步加深。

具体而言,首先是该实施方案在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的绩效待遇上没有参照国家的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实行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教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正处级,依此类推,副教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副处级,讲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科级。

但按照重庆工商大学的绩效实施方案则出现相反情况,例如该实施方案中该校正处级别领导一年为97300元,副处为81000元,正科为63000元,而相对应的正教授为4级64400元,副教授为5级51400元,6级为46400元,7级为41400元……

多名教授解释,以上只是固定薪酬部分,大抵占总薪酬的70%,另有30%为浮动薪酬。在多名教授看来,如果说固定薪酬的差异令人愤慨,那浮动薪酬部分的差异则“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按照重庆工商大学一直执行的标准,从教授到讲师每年需要完成的课时大抵在220节至260节之间,但新的实施方案则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大约70、80节课时,最终的要求是需要一线教职工每年完成320节左右课时的工作。

“在新实施方案下,我们需要完成这么多的课时(过渡期为290节,时限为一年),再加上科研任务之后,才可以获得超课时费收入作为浮动薪酬,超课时费平均每节课60元”,一名在该校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的教授说,“但行政人员只要每天坐满8小时班就可以拿到,而且他们没有科研任务,这太不公平了!”

不过,也有该校行政人员表示,方案中的教师系列工资未含任何教学科研工资量(教师上述薪酬金额不含超课时费和科研补贴,即所谓裸工资),而行政的工资是包含了上班工资后的全部金额。“修改后的工资方案做了极大调整,完全是对教师倾斜了,究竟是谁拿得多?”

校方称将吸纳老师意见建议

一位在该校工作超过20年的老师透露,这次改革的大背景是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求重庆工商大学在3月前要完成绩效改革方案,因为重庆市其它地方高校都已经完成了。“这个改革方案很神秘,每个系分发一本,没有电子版,也不让我们复印,在会议上也就是宣读一下。”

对此,该校党委宣传部长华杰向南都记者表示,实施方案这本身是一个审议意见稿与征求意见稿,将对老师提的意见与建议认真进行梳理,“合理的地方我们该吸收的地方吸收”。

同时他还认为,本次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很多老师并不是正式的会议代表,他们可能对一些信息了解得并不是很全,“实际上是误解,以为这就是已经通过了,所以采取了一些方式诉求,后来学校也比较重视,昨天、今天还有下周还要分头去了解这些老师的想法,去征求意见”。

但老师并不认可这一说法。他们认为,投票时老师抗议,但是校领导说这个可以修改,前提是必须通过后再修改,“根据以往经验,这不过是细节上,原则性大方向不会修改。我们要修改的恰恰是这个。”

不过,3月16日该校网站首页上关于本次会议的通稿中,只是提及讨论并审议了这个考核方案,并未具体说明是否已经通过。

感想与评论:此事件中的许多过程和细节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普片现象和问题,过于把那些官员的位置看得过重,过多地倾向照顾官员,而实际上绩效工资的绩效方面,行政人员则基本没有什么细致的数量化的考核指标,只要当着这个官,就可以拿这些钱。而广大的教师和其他技术人员被规定的各种考核指标极为细致,而且任务十分的繁重。如达不到,就设法把本来就不高的酬金收入给扣出去。这显然是不对的。

以前,国家规定教授获得资格4年以下的,为副厅级待遇,获得资格4年以上的,为正厅级及以上待遇,含住房标准等。因此,在实施绩效工资前的去年或前年的时候,大多数的副校长,要领其教授(即技术级)的工资,不领其副厅级的行政的工资。因为教授的工资达到正厅级的收入(指每月发放的部分)。而现在实施了所谓的绩效工资,各单位把原来的同样数量的钱,自己划分配置方案,有的学校就明显把教授、副教授等技术类级别的收入分配给下降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设想,一个教授在部队是副师级(比较新的教授,上校)、正师级、副军级待遇,一部分为正军级,即少将军衔或文职少将(许多不是院士,但是为少将军衔)怎么能比正处级的团长收入还要低呢?

(接下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3-3-18 23:17:01 |只看该作者
(接上页)

以前文革前的二级教授工资等收入相当于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的收入,三级教授为省长或副省长的收入,四级教授为正厅级的收入。改革开放后,慢慢降低了,但是政策上还是如同上述新的教授为副厅级待遇、4年以上的教授为正厅级或以上待遇那样,也还可以吧。因此,大学是以学术为主的地方,要重视科技专业人员,只有这样,国家的教育和科技事业才能有动力、专业科技人员在得到应有的报酬的同时,才能有好的心态和高的积极性投入到工作中,目前我国教师在世界120多个国家中(含很多的发展中国家)收入排名倒数第几名。这种长期把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当廉价苦力,只要求其过多地无偿奉献、付出的事情该采取措施停止;更不能趁制定绩效工资的方案等时机(其实,这几年搞的技术评级,已经把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等各级的相对应的津贴比例,与行政的级别相比,明显地给降下来了,这也是不对的),做在原来就很不合理的分配方案基础上,继续雪上加霜地把科技人员的收入再次降低的事情。国家的兴旺靠人才,人才培育靠教师,高校教师同时还担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其他行业的科技人才与高校教师一道,在同时进行着科学和技术创新工作。因此,恢复我国以前的对待科技人才的应有的、与国际平均水平或相当于同等国力、财力的国家对待科技人员的水平相接近的待遇(从我国人均GDP的水平看,已经比较高,一些国家的人士认为基本接近部分中等发达国家;多个省的人均GDP已经达到富裕国家水平,即发达国家里最好的一类),关系到国家各项事业的稳步前进的问题。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文明、富强的宏伟目标。

因此,也呼吁其他各高校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在工作量的规定、分配薪酬的计算单位、以及各方面的津贴比例上要更加关心和鼓励已经是被逐渐削减其收入的科技人员,要尊重广大教师的意见,不要官员们讲了就算数。要尊重学术、讲求实际,力戒和消除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潮。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把各项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32-671413.html


分享到: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
收藏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9 12:00 , Processed in 0.028707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