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质问张蕴岭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00:01: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质问张蕴岭

  黎阳

  2013.3.12  原载华岳论坛


  见政协委员张蕴岭声称“中国在钓鱼岛可以对日本妥协”(见附录),忍不住质问如下:

  1.钓鱼岛和南海的领土主权哪些“不可以”拿回来?哪些还“必须做些妥协”?——罗援说了句“外保国权,内惩国贼”,“普世公知”们个个跟疯了似的一窝蜂气势汹汹扑上去逼着他说清楚“谁是国贼”。怎么现在一碰到了领土领海主权,“普世公知”们一个个顿时把脑袋塞进裤裆里再也不出头了?再也不追根刨底了?屁都不放一个了?那股逼着罗援“说清楚”的撒野发狂劲头哪儿去了?难道堂堂社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政协委员、“专长于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参加对外领土领海问题谈判”的张蕴岭以官方身份在政协大会期间、在日本根本拒绝谈判的情况下主动宣布中国“有些领土不可以拿回来”、“必须做些妥协”不值得重视?不需要说清楚中国领土哪些是“不可以拿回来”的,哪些是“必须做些妥协”的?

  2.日本根本就不承认钓鱼岛属于有争议,南海诸国根本就不承认南海诸岛属于有争议,根本谈都不跟你谈,中国连上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有,你张蕴岭就大肆鼓吹“有些不可以,有些还必须做些妥协”了——一枪未放先鼓吹投降,不是明摆着告诉对方中国官方并无坚决保卫领土领海的决心又是什么?不是明摆着鼓励对方寸步不让又是什么?不是明摆着助长对方气焰嚣张又是什么?不是明摆着吃里扒外又是什么?

  3.你说,“我们的媒体几乎都是说对自己有利的理由。单向舆论引导,使大家走向单向方向,容易产生误导。应该让网民有综合的评价能力。” “现在的舆论导向让人感觉就只剩下‘打’这一个办法了”——难道对方的媒体不是“几乎都是说对自己有利的理由”?难道不是“单向舆论引导”?难道不是“让人感觉就只剩下‘打’这一个办法”?为什么你张蕴岭专门指责中国?身为中国的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政协委员、“专长于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参加对外领土领海问题谈判”,为什么一屁股坐到侵略者一边专门指责中国?你到底是中国的官员、政协委员,还是外国的雇员?

  4.你说,“我们的舆论导向存在问题”、“现在的舆论导向让人感觉就只剩下‘打’这一个办法了”——你自己呢?你这番讲话难道不是“单向舆论导向”?难道不“存在问题”?你的这番“单向舆论导向”让人的感觉是什么?难道不是“就只剩下‘降’这一个办法了”?——连上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捞到就公然宣布“有些不可以,有些还必须做些妥协”,难道不是“单向舆论导向”?难道不是公开投降?

  5.你说“如果不谨慎处理引起了战争,就无法预料结果”——世界上“无法预料后果”的事多了,难道因为“无法预料后果”就因噎废食、该干的事也不干?你妈生你时难道不也“无法预料结果”?——谁知道你生不生得出来、长不长得大、长成啥德性?面对这些“无法预料的后果”你妈不照样把你生了出来?如果人家铁了心要打,再委曲求全也没有用——“慕尼黑协定”避免了战争吗?九.一八“绝对不抵抗”避免了战争吗?那才真是“无法预料后果”。要避免“无法预料的后果”就只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打得一拳开,避得百拳来”。整天怕“不谨慎处理引起了战争”,那只有屈膝投降。今天是1988年3.14海战25周年,是1974年西沙海战39周年。当年中国的战略实力比如今如何?如果那时提心吊胆害怕引起“无法预料的结果”而决策“有些不可以,有些还必须做些妥协”,如今将会如何?——中国大陆在南海根本有立足之地,也就没有所谓的南海问题,这是不是你所追求的真正目标?

  6.“可能会暂时取得领土上的胜利,但是会花费巨大的精力,投入巨大的资源,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重新塑造一个有利于中国继续发展的环境。”——既然捍卫了领土也算失败,那就只有投降。

  7.“越南有个副外长最近做了东盟的新任秘书长,他就说南中国海问题只能相互妥协,他原来在越南当副外长时就不敢这么说”——你在中国当政协委员怎么就敢说人家在本国当官时不敢说的话?是不是你有恃无恐?

  身为国家官员、政府要员,公然在政协会议上主张放弃领土领海,当今世界上除了中国的“普世公知”们还有第二家吗?我说“‘普世公知’即国贼”看来一点也没错,眼前的张蕴岭不就是个最新最生动的例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20:02 , Processed in 0.026336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