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住房公积金早就不是一个废不废的问题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23:03: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住房公积金早就不是一个废不废的问题了

[color=#999999 !important]2014-7-13 11:09| 发布者: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只争朝夕| 查看: 1075| 评论: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3|原作者: 云涌



摘要: 缺乏共享性,起点不平等,使用不均衡,个人账户里的钱买不了几个平方米,支取难,等等。发现公积金渐生弊端也不是五年十年了,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年过去了,制定政策的人,修订制度的人,“顶层设计”的人,都在忙 ...


 



    废除公积金呼声再起。

  有的文章称《废除后月薪立即涨20%》,有的文章称《大量职工付不起首付实际无法使用》,甚至有人在文章中算了一笔细账:“如果你工资超过5000元,废除公积金后,把钱交给你打理,即使买个4%的货币基金,你也能完爆那帮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大老爷们。”

  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从新加坡引进的,1991年开始在上海试行,最初的公积金还是管点儿用的。上世纪90年代,福利分房还在继续,商品房占比很小,当年很多地方的一套商品房十几万就可以搞定,一些人提取公积金,加上贷款,加上个人积蓄,就可以改善居住条件。

  然而,住房公积金逐渐地变成了一个不好的制度。

  如果说房地产模式是大制度,那么住房公积金只是其中的小制度,新加坡的大制度是政府提供“组屋”,大约80%的人住在里面。这种“组屋”政府有赎回的权力,不能炒作,不能转租,因此价格保持低廉。小制度是强制性归集住房公积金,大小制度配套后,一个参加工作不久并能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新加坡青年人,就可以轻松地住进“组屋”。

  中国房地产的大制度学了香港特区,具有租界色彩的,政府独家控制土地批租,哄抬地价与房价;小制度学了新加坡,强制性归集住房公积金。大小制度不配套,随着高房价疯狂肆虐,比如北京四环以内,十多年房价涨了十倍不止,一个普通工人一年收入都买不下一套房子中的一间厕所,在一年收入中再扣除一定比例的住房公积金,一点意思都没有。

住房公积金早就显失公平:

第一,缺乏共享性,覆盖不到大量私企员工、自由职业者、劳务派遣人员;

第二,起点不平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垄断国企天生软约束,可以通过高额缴纳补充住房公积金来达到内部人自肥;

第三,使用不均衡,多数人缴纳少数人使用,一些会钻营的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公积金来囤积住房。

住房公积金早就很没效率。

第一,不管用,个人账户里的钱买不了几个平方米;

第二,支取难,使用限制多,管理不透明,历次通胀已经导致贬值;

第三,各地出台一些变通做法,可以用它维修或装修住房,可以用它缴房租,可以用它支付中介佣金,于是,把公积金“洗”出来成为一种黑生意。

  当然,住房公积金让管理者很享受,仅举一例,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各地自行开发的公积金管理系统就达数百套。

  住房公积金早就不是一个废不废的问题了,人们发现公积金渐生弊端也不是五年十年了,只需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可获得大量有关信息,既有早年的论文,也有最新的帖子,但弊端一直还是弊端。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年过去了,制定政策的人,修订制度的人,“顶层设计”的人,都在忙活啥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02:40 , Processed in 0.043834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