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假设 —— 委员会民主制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00:57: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更喜欢委员会民主。下院的立法委员无论意识形态如何,法案投票时必须按照所负责选区多数民意进行投票。而且委员可以随时被选民替换,且所领薪水只有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上院的人民代表通过在本选区的选民随机抽签选举产生。且立法委员可以用人民代表的多数意见参考选民的多数意见。
可以看出,在委员会民主中可以存有多个党派。只要它们都在宪法的框架内和平论战,就没有理由取缔他们。但是,多党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委员会民主=多党代议制民主。因为最大的不同点是:委员会民主不允许每个党的立法委员无视选民的意见而按照自身或所属政党的意识形态擅自决定投赞成还是反对票。因此,党派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最初的立法动议9和在委员会外面的宣传活动。
委员会民主有利于平民政治°,即由普罗大众当家做主。首先,立法委员由普罗大众普选产生,且立法委员必须时刻在立法投票中反映多数民意,否则就会有被替换的危险。其次,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被随机抽取为人民代表,因此每个人(工人阶级占大多数)都要对民主政治保持关注。最后,由于人民代表由抽签产生,只要随机抽取是无偏的,人民代表中的大多数人必然是劳动群众。我们因此实现了列宁所谓“让厨娘也可以管理国家”的理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09623/answer/3366244590?utm_psn=173293472712278425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1-23 01:02:59 |只看该作者
Q:那候选人的产生机制是和立委挂钩还是和民代挂钩?而且这种抽签下的行政选举是纯政务官选举还是包括技术官僚产生方式?
A:产生机制由立委决定,但立委投票决定机制是要参考人民代表意见。技术官僚和政务官都由抽签决定。
鼓励普通群众和技术人员的结合。例如消费品市场监督管理可以由一个委员会组成,其中一半由被抽中的群众构成,一半由被抽中的技术人员构成

此外,在委员会民主里,至少人民代表和立法委员随时都有协商民主沟通,因为立法委员要保证代表民意。而且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人民代表或立法委员即时传递意见,这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不难实现。因此委员会民主是协商民主和投票民主的结合
我这里讲的委员会民主只是限制了议员的投票自由,但是没有限制他们的立法偏好。所以党派还是有点作用的。其实委员会民主下各个党更像大智库。先锋队就是个先锋大智库

每一级的立法委员可以用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参考选民的多数意见。比如在省代表会议里,某个市的群众直选的省级立法委员可以参考该市代表会议上院的人民代表的多数意见。这是因为人民代表是随机抽选的,只要抽选无偏,就可以近似的用代表意见。
我预期立法委员更有可能会由政治精英组成,因此立法委员和人民代表的互动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制衡——委员可以利用精英的专业权威向人民说明某些长期规划的合理性(虽然这可能会牺牲民众的短期利益),而人民代表可以用民意反过来制衡委员,不至于让委员的精英性脱离群众。


委员已经有立法权了,而政协的作用是各派宣传游说社会的地方,当各党(包括先锋队)的政治宣传游说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1-23 01:04:50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种专搞理论架构,期待创造出一个完美制度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的行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24-1-23 09:17:01 |只看该作者
能让能够选举的机构同时有执行实际行政能力,那么这种民主就是突破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个质变,因为民众可以真正的参与进国家管理了,实际上巴黎公社仍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当然,能被参与的人士认为干的不好而随时替换的工作的一个前提还是这份工作变得很简单做,也就是之前要专门安排官吏来做,现在随便找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搞定。
另外所以我觉得专搞制度来追求无产阶级专政其实显得有点求其次了,不论政治形式如何,但必然是要指向无产阶级专政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4-1-23 22:55:43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4-1-23 01:04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种专搞理论架构,期待创造出一个完美制度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的行为 ...

没有大幅缩短工作日的一切免谈。

大幅缩短工作日又是以高效安排必需品生产为前提——不然饭都吃不饱谈什么政治。

所以无产阶级专政首先是经济领域的行政。

点评

∀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发表于 2024-1-25 06:39:44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5 08:18 , Processed in 0.026563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