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老百姓又要遭受通货膨胀的苦头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09:44: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2z2 于 2016-6-17 09:49 编辑

中国老百姓又要遭受通货膨胀的苦头了!
张宏良


媒体报道,现在印钱的速度堪比2009年到2011年投资“4万亿时期”(当时为了拯救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投资4万亿,地方政府配套投资18万亿,货币发行如同决堤洪水,引发了严重通货膨胀)。只是“4万亿时期”是中国经济的上行阶段,而现在则是下行阶段,经济上行阶段和下行阶段货币发行量的后果截然不同。

经济上行阶段由于商品量和收入都在增长,货币的通货膨胀压力要小一些;而经济下行阶段,巨量货币分摊在有限商品上,货币稀释的作用更大,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特别是通货膨胀期间富人会通过商品涨价,向穷人身上转嫁通货膨胀,造成老百姓承担双倍的通货膨胀损失。

通货膨胀对富人和穷人的不同作用在于,富人既是商品的购买者又是商品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商品销售价格的上涨,抵消掉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损失,并且由于富人购买的个人消费品与其所生产销售的商品数量相比微乎其微,这就决定了通货膨胀对富人来讲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是共同发财的机会。一而般老百姓只是单纯商品的购买者,没有东西可以出卖,不能转嫁通货膨胀的损失,完全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或许有人会说,官员和文化精英同样没有东西可卖,同样不能转嫁通货膨胀的损失,所以他们也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大错特错!官员和文化精英通过权钱学相结合,他们财富的增长要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的速度,甚至要超过富人转嫁通货膨胀的收入,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官员和文化精英不仅不反对通货膨胀,反而会竭力替通货膨胀辩护,这一点在当今中国表现得尤其明显。这就是当今官员和文化精英面对老百姓在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哀嚎完全无动于衷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当今精英集团为了维护社会的基本稳定,不仅是让老板、官员和一般的文化精英收入和财富的增长速度超过通货膨胀速度,包括那些红色精英也是如此。这就是左翼学者对通货膨胀越来越满不在乎的主要原因。最近我们在许多文章中一再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发行量已接近150万亿,相当于改革开放前毛泽东时代货币发行量的2100多倍,今年三月份平均每个工作日一天的货币发行量,就超过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货币发行量。如此惊人的货币发行量,整个社会居然没有任何反应,左翼内部同样没有任何反应,就是因为包括红色精英在内的整个知识精英阶层已经摆脱了通货膨胀的打击。

大家了解了现代经济的这个特点,也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呼吁要建立大众民主和大众政治的原因,只有建立大众民主和大众政治,把现代金融和现代经济直接置于人民大众的控制和监督之下,把社会精英由当今社会的“上帝”变成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工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经济越向前发展,就越是会剥夺和牺牲人民大众利益的弊端。

有些左翼教条主义者总是说几十年如一日地反反复复说什么“公有制”的车轱辘话,而闭眼不看今天的悲剧恰恰是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官僚集团发展而来。毛主席之所以要发动文革,就是因为看到了只要不把官僚集团置于人民大众的直接控制和监督之下,无论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最终都会演变为直接或间接的私有制。历史的发展,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到目前为止,包括诸多左翼人士在内的许多民众还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但是作为垄断社会意识形态的中国精英集团已经越来越明白了这一点,他们知道,诸如货币的随便发行,股市的任意欺诈,国家资源的私人占有……等等,都是把老百姓排除在权力游戏规则和财富游戏规则之外的结果。

如果实行大众民主和大众政治,把权力和资本锁进笼子里,钥匙交到老百姓手里,那么把现代经济运行成本全部压在老百姓头上而只让一小部分人富起来的发展模式,势必就会土崩瓦解,他们所有的决策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在13亿人民众目睽睽的约束之下来进行,就象文革中所表现的那样。显然,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所有精英集团来讲,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的噩梦,这就是他们仇恨文革大众民主的原因。可见,老百姓要想保住自己血汗换来的这些财富,就必须把政府和金融管理层的精英,直接置于人民大众的控制和约束之下。

否则,现在经济越向前发展,老百姓不是变得越来越富有,而是会变得越来越一无所有,这就是建立在精英统治基础之上的现代经济的基本规律。


    张宏良微信公众号:zhanghongliang010
   2016/6/9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6-18 01:22:43 |只看该作者
实行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及一切领域的民主非常有必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3 14:14 , Processed in 0.036238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