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标题: 民主不是力量平衡——评《毛泽东的民主遗产》 [打印本页]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7 16:15:59     标题: 民主不是力量平衡——评《毛泽东的民主遗产》

本帖最后由 御姐脚上袜 于 2013-11-27 23:16 编辑

  郭松民在该文中说:“民主的实质就是力量平衡”,我以为不然。

  假设一个社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彼此平衡。难道这个社会就可以实现“民主”了?请问,那是什么民主?是无产阶级的民主,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反过来说,如果其中一方的力量远远超过另一方,难道就不“民主”了?无产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那就是无产阶级民主(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像曾经的苏联和中国一样;资产阶级远远超过无产阶级,那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像现在的美国和欧洲一样。总之都是民主,哪里不民主了?

  “民主的实质就是力量平衡”,归根结底,是希望利益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以上)集团彼此制衡,从而实现超越集团利益的整体利益。 虽然作者是反对“三权分立”的,然而“力量平衡”却正是资产阶级民主“三权分立”、彼此制衡的思路——作者恰恰没有想到,无产阶级民主是为了求得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的。假使搞出了利益不大相同的集团彼此扯皮,那只能说明无产阶级民主出了问题。

  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具体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利益冲突,而冲突双方的力量未必是平衡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像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说的,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解决矛盾。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像文革那样,通过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达到大鸣、大放的目的,让双方的观点和逻辑充分地交流和交锋,来求得事情的是非曲直,来求得矛盾的解决——怎么可以人为追求双方的力量平衡呢?怎么可以让矛盾双方“漫天要价、遍地还钱”,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取得妥协呢?

  我觉得民主——无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在于:
   1,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以下三条的基础。
   2,人民群众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方式,批评、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甚至直接参与参与国家各项事业的管理。
   3,领导干部要用一定的时间参与实际生产,而且其工资不能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就是说,领导干部不论在生产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4,人民群众可以随时撤换领导干部。

  不知道郭松民先生以为如何?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7 18:53:22

啊呀,生成文章了。又做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反映在原帖里。请大家多多指教。

作者: 吴为    时间: 2013-11-27 22:37:08

说的对,在阶级社会中,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不可能通过所谓“民主”的方式来解决。

补充两点:

1.民主和专制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同一项政策,对一个阶级是民主,对另一个阶级就可能是专制。民主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为了大多数人都利益,是违背少数人的意志,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民主集中制也是一个例子。

2.干部产生的民主的方式不只是选举,例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应该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同样,以前曾经的抓阄,也是民主的一种方式,如果干部能够通过抓阄产生,应该也是民主的体现。王绍光的“民主的四轮”对我启发很大,值得一看。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7 23:39:12

本帖最后由 御姐脚上袜 于 2013-11-28 11:42 编辑
吴为 发表于 2013-11-27 22:37
说的对,在阶级社会中,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不可能通过所谓“民主”的方式 ...

  第一点已补充进原文中。有的人就是死脑筋,非说民主好、专制不好。为了避免歧义,还是要强调一下民主的另一面。

  不过我用的字眼是“专政”,可能更符合语言习惯。我们经常说“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等等,而不是“人民民主专制”、“无产阶级专制”、“资产阶级专制”之类。

  和专制相联系的词是“君主专制”。在这里,“专制”表示的是一个与“专政”相似、而又有不同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对农民阶级专政,对地主阶级民主(代表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但他照样是君主专制。我觉得所谓“专制”,就是有那么一个人(不太可能是几个人),他要主动代表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平衡本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假如他做不到,那么迟早会有别的专制人物来代替他(改朝换代),或者架空他(外戚、宦官、权臣专权,太后、皇后垂帘听政),或者先架空后代替,等等。专制是统治阶级实行“民主专政”的一种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需要统治阶级看情况采用,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8 01:15:26

吴为 发表于 2013-11-27 22:37
说的对,在阶级社会中,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不可能通过所谓“民主”的方式 ...

  关于第二点,王绍光的《民主的“四轮驱动”》早已看过,很有教益。

  我觉得这些实现民主的方式——选举也罢,抓阄也罢——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也只有从特定的经济基础出发,才能够解释为什么当时采用这种方式,而不采用那种方式。离开经济谈政治,政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变成以“民主”、“专制”等名词为玩具的,概念的游戏。我们应当牢记恩格斯的教导:“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作者: 子_云    时间: 2013-11-28 05:5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nceninerfan    时间: 2013-11-28 08:32:52

同意此文观点。
真正的民主,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就是以绝大多数人的意志为社会整体意志,也就是无产阶级的民主。既不是精英中的“绝大多数”,更不是什么“力量平衡”的所谓“民主”。西方资产阶级内部为了避免分赃不均,才要达到“力量平衡”,结果只是对于资产阶级专政有利,而对占绝大多数的劳动大众,则是扯皮、推诿、无所作为。像美国那样发生了卡垂娜风灾,总统还要等一个多星期以后国会开会才能调动国民警卫队(更不是军队--军队已经职业化了,总统要动用军队得花钱雇用),而且职能仅限于维持地方治安。结果就出现了一面是灾民饥肠辘辘,而对面的大兵手里只有对准老百姓的自动步枪那样的丑陋景象。
作者: onceninerfan    时间: 2013-11-28 08:52:08

本帖最后由 onceninerfan 于 2013-11-28 09:25 编辑

从形式上,民主不是表面化的“普选”、“游行示威、罢工、结社自由”,而是要有真正的民意表达渠道。正如本文提到的恢复“四大”并受宪法保护,这比什么“游行示威、罢工、结社自由”更有实际、长效、持久的意义。游行不可能天天游,罢工也不可能真正使无产阶级成为国家主人,更不是每个人只有去“结社”才能表达意愿;比如在指定地点一面向公众敞开的墙壁,就可以是民众发声的场所和渠道。这要受宪法保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他人表达个人见解、主张、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当然,“四大”也要完善,比如“大字报”要实行实名制,不具实名不得公开张贴,这就是言责自负,如果你是举报,就有责任举证,诬告反坐。如今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各级和各地方的网上大字报栏,张贴大字报者通过实名帐号登录发表,所有实名发表的大字报都向公众公开。实名发表、言责自负,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谣言和构陷,只有惧怕民众民意的官僚和造谣诬陷、意图浑水摸鱼谋取私利的个人或小集团才反对实名,也只有实名才是体现公平公正的第一步。
作者: onceninerfan    时间: 2013-11-28 09:24:52

本帖最后由 onceninerfan 于 2013-11-28 09:28 编辑

大字报墙也要规范管理。各级政府甚至各单位、各街道都可以指定地点建立大字报墙(或网上大字报栏,但读者受上网条件和能力的限制,而大字报墙则没有这方面的局限)。实名张贴的大字报不得涂改、铲除。而对于非实名张贴的,管理者则可以按规定清除(比如所有清除的大字报同样要有记录,这样张贴者发现自己的大字报被清除也有案可查)。在非指定地点乱贴大字报,特别是不具名的大字报,则坚决清除,对查实的当事人按相关法规(比如污损物业等)予以处理。这样就是民主与法制相结合,人人、时时、处处有发声的渠道,同时又言责自负。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8 12:01:21

本帖最后由 御姐脚上袜 于 2013-11-28 15:36 编辑
onceninerfan 发表于 2013-11-28 08:52
从形式上,民主不是表面化的“普选”、“游行示威、罢工、结社自由”,而是要有真正的民意表达渠道。正如本 ...

  应当注意到,文革中“四大”自由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甚至不占主流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资本家及其枪手写的大字报满天飞;而劳动人民一天到晚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几个人有心情写大字报。即使有几个写得好的,也被资本家拉拢过去。有点类似现在网络上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简单地提倡“四大”自由,而要与团结工人进行阶级斗争、增强工人阶级觉悟相结合。这样,即使资产阶级的宣传机器说得再天花乱坠,也能保证工人们的免疫力。

  “四大”自由是阶级斗争的一个平台,无产阶级可以利用它,资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所以最根本的还是阶级斗争。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阶级斗争是个纲,纲举目张。”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8 12:06:44

子_云 发表于 2013-11-28 05:50
呵呵,跟着习主席的号召做梦?

???

关习主席什么事?
作者: 吴为    时间: 2013-11-28 13:15:17

御姐脚上袜 发表于 2013-11-27 23:39
  第一点已补充进原文中。有的人就是死脑筋,非说民主好、专制不好。为了避免歧义,还是要强调一下民主 ...


个人以为,其实不必要咬文嚼字,不要落入精英们玩弄文字游戏的圈套。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里讲到,“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其实,道理都是通俗易懂的。如果道理讲不清楚,要么是道理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糊里糊涂的。要么就是讲道理的人自己没有搞清楚,因此无法把道理讲清楚。专制,专政,独裁,等等,应该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为什么当年主席敢于公开讲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独裁是一样的,而我们现在却不敢理直气壮的说同样的话呢?

作者: 棲霞客    时间: 2013-11-28 15:28:22

问题简化成:

(1)民主1, 无產阶级专政下的民主. 这是目标, 用来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2)民主2, 资產阶级宣扬的民主, 这是手段, 用来进行斗争, 争取民主1.
作者: 猎户高手    时间: 2013-11-28 16:05:32

各位笔杆子:
中华网文史频道今天发布了一片毒文《党刊比较毛邓国策:毛泽东搞大民主破坏民主》(2013-11-28 09:12:36 人民网 【大 中 小】),看了特别生气,想反驳,心有余而力不足;再有29天就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而这篇文字节选自《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中共党史研究 出版日期:2001年第3期;目的是很明确的,应该予以痛击。拜托了!!!!
作者: 猎户高手    时间: 2013-11-28 16:07:36

网址是: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131128/18181218.html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8 16:14:03

本帖最后由 御姐脚上袜 于 2013-11-28 16:16 编辑
猎户高手 发表于 2013-11-28 16:05
各位笔杆子:
中华网文史频道今天发布了一片毒文《党刊比较毛邓国策:毛泽东搞大民主破坏民主》(2013-11-28 ...

  有链接么?

  我觉得这类文章都是老调重弹,这种论调已经被人批过不知多少次了。光红中网上就该有一大堆批判文章。再过几天,专门针对这篇文章的批判也该出炉了,到时候你到各大左派网站上逛一圈,多得能把你淹没。

作者: 御姐脚上袜    时间: 2013-11-28 16:38:24

猎户高手 发表于 2013-11-28 16:07
网址是: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131128/18181218.html

  毛泽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毛泽东不搞改革开放,毛泽东相对忽视民主与法治,毛泽东晚年脱离实际,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我靠,果然是老调重弹!

  何况“相关报道”里还有一大堆毒文:有抑毛扬邓的,有借毛抬邓的,还有黑江青、黑毛远新的……哪里驳得过来!

作者: 老汉    时间: 2013-11-28 18:02:49

如果人民要真正获得民主的权利,那就是按照巴黎公社的办法,由人民管理国家,这个问题毛主席后来也讲得很清楚,国家的不能靠少数人来管理,人民在少数人的管理下获得权利是靠不住的,如果他们变质了,人民的权利就丧失了。所以只有人民管理国家,人民有权选出管理国家的人员,有监督和罢免他们,国家管理人员只能拿普通工人一样的工资,这就可以杜绝跑官、买官行当了。

作者: 老汉    时间: 2013-11-28 18:08:34

  关于实名制的问题,这就要看政治环境了,在国民党专制统治时期,共产党只能用化名进行隐蔽的地下工作,否则你就完蛋,首先政治环境能否保证你的安全。





欢迎光临 红色中国网 (http://www.redchina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2